第三节 驻军和武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76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驻军和武警
分类号: E289
页数: 3
页码: 1225-122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的驻军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武警部队。其中驻军部队包括73311部队、94921部队、94683部队、95980部队66分队和73141部队。预备役部队包括晋江市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包括武警晋江中队和武警晋江边防大队。这些部队在晋江市保卫海防、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晋江市 军事机构 武警

内容

一、驻军部队
  73311部队 原代号32833部队,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部队,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涌现“剿匪三等功团”“人民先锋营”“渡江作战模范营”“李堡一连”和特等功臣李学先、邵元林等一大批功臣集体和个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立下了许多战功。1959年10月1日,在惠安组建,1966年11月移驻晋江县。其隶属多次变更。组建时隶属陆军某军,1969年11月转隶陆军某军,1985年10月转隶福建省军区,至2007年没有变化。长期驻守在泉州地区担负海防战备任务,与金门国民党军对峙,面对台海形势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贯彻中央军委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坚守海防,艰苦创业,军民团结、共同战斗,为巩固海防和驻地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94921部队 前身是空军防空某部,驻甘肃省兰州市。1993年10月,与某部合并整编而成。1999年11月,机关率部分部、分队转隶调防至福建晋江,与原属空军驻福建某部部、分队组成新的94921部队,隶属南京军区空军某军领导。空军94921部队自2006年底正式启动换装转型建设以来,先后圆满完成“0810”“129A”任务和3营次联合驻训、18项演习演练、14营次基地深化训练暨实弹打靶等大项军事行动,创造并保持国内中远程射击目标最低、最远、最近和单个营同时射击目标数量最多等多项记录,部队经过繁重日常战训任务和大项军事行动的实践锤炼,战斗力水平得到提升。
  94683部队 空军94683部队组建于1954年10月,当时隶属空军后勤部某分部建制;1958年7月,福州军区空军成立,划归福州军区空军建制;1962年6月至2004年,先后反复归属福州军区空军某军、漳州辅助指挥所、福州军区空军、空军漳州指挥所、空军福州指挥所。单位代号为86235部队,2000年改为94683部队,至2007年没有变化。
  95980部队66分队 1958年8月18日组建于晋江。1958年9月,在晋江境内调防。1962年6月,移驻同安。1963年回驻晋江。1964年4月,调驻漳州。1966年5月,复驻晋江。从组建至2004年,均隶属空军某部。2005年1月,隶属空军95980部队,至2007年没有变化。
  73141部队 1967年5月,陆军部部分官兵完成围海任务,转入场内建设。1968年8月成立农场,被命名为陆军某师军垦西滨农场。1969年12月,由陆军某师代管,并改称为福州军区西滨军垦农场。1985年8月,西滨农场正式隶属步兵某部建制。1998年12月,改为步兵某部西滨农场。2001年11月,改为步兵某部西滨副食品生产基地,代号73141部队,至2007年没有变化。
  32525部队 32525部队是1950年12月于辽宁省安东(今丹东市)由高炮某部和步兵某部一部分部、分队整编而成。1955年10月部分部、分队到晋江。1956年3月,部队领导机关由泉州移驻晋江。1967年4月,奉命参加援越抗美作战,1968年回国仍主要部署晋江。1996年7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部队调防,全部撤离晋江。
  二、预备役部队
  1992年12月,晋江市预备役部队诞生,全称为福建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一师炮兵团三营,下辖七连、八连、九连。1998年12月,预备役三营改建为福建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第四团直属分队,下编若干分队。2000年上半年组织调整,晋江市预备役部队调整,仍设为若干分队。
  三、武警部队
  武警晋江中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晋江中队,始建于1949年11月,最早番号为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安局公安大队晋江县公安队;1955年8月,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晋江县民警队,1959年1月,改称为福建省晋江专署公安处人民武警大队晋江县民警队;1962年1月,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干部、警士由地方职业武装民警改为现役制,番号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晋江专区大队,同年8月1日,由大队扩编为支队,中队隶属于晋江县边防大队领导;1963年2月1日,改称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晋江县公安中队;1966年8月,原晋江专区支队所属的4个直属中队,改编为晋江军分区独立营,属军分区建制。1968年11月,县人民武装部所辖的县中队调防,晋江县中队与漳平县中队对调;1975年1月,县中队改称为县人民武装警察中队;1983年1月,改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晋江县中队,晋江县撤县改市(县级市)后,县中队改称为市中队。
  武警晋江边防大队 1988年,驻晋江边防部队改番号为武警晋江县边防大队和晋江县公安边防保卫科,下设深沪、围头、东石、伍堡、衙口5个边防派出所,主要担负晋江6个沿海乡镇的边防管理区和100.8千米海岸线的边防治安管理、反走私、反偷私渡、反内潜外逃、缉枪缉毒等任务。1992年5月,县边防大队正式更名为市边防大队。1997年7月,经福建省公安厅批准,机构高配为副团级,1998年,升为副团编制单位。2001年1月,晋江新增设陈埭边防工作站。2007年4月24日,晋江机动中队正式更改为晋江特勤分队。
  武警晋江消防大队 1988年7月,实行“三警”分离体制,县公安局消防科和消防中队属武警泉州支队建制,在行政和业务上由泉州市消防支队和晋江县公安局双重领导。1995年4月,消防科改为消防大队建制。市公安消防大队是全省一类消防大队,2006年起,高配副团职军政主官,下辖青阳、安海、晋南、陈埭4个中队和1个防火协查中队,其中编有现役官兵、合同消防队员、消防车数十辆,各种专勤器材、常规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300多套、2000余件。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