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户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71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户政管理
分类号: D631.42
页数: 2
页码: 1155-115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公安局在户口登记与管理、颁发居民身份证和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户口登记与管理方面,晋江市公安局实现了户籍窗口办公电脑化改造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等户口性质划分,实行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在颁发居民身份证方面,晋江市公安局完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颁发工作,并建立了居民身份证的申领、补领、换领、缴消制度。在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方面,晋江市公安局实行了暂住人口管理和出租私房管理,并开展了出租房的清理整顿工作。同时,晋江市公安局还推行了流动人口“分类分层次分级”管理模式和“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以加强租赁房屋和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
关键词: 晋江市 公安 户政管理

内容

一、户口登记与管理
  1988年,石狮、蚶江、祥芝、永宁等乡镇从晋江县辖区划出,全县总人口数174585户、846711人,其中男431113人、女415598人;农业户口743645人、非农业人口86341;未落户人员16725人。
  1988年,晋江开始组织把全县人口数据输入电脑储存,根据文件精神,县公安局开展办理2%“农转非”、科技人员“农转非”和随军家属“农转非”工作。
  1991年,以英林为试点,派出所户籍窗口实现办公电脑化(单机版)。1994年,全市全面完成户籍窗口办公电脑化改造工作。1995年,市公安局第一次组织对全市乡镇的街(路、巷)及居民住宅的门(楼)牌进行统一编制。
  1998年,市公安局会同有关部门在金井镇开展小城镇户改试点工作,通过调查、摸底、申请,受理、审查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数3095人。1999年,全市户籍窗口实现电脑联网,资源共享。2001年,在全市16个镇建成区内实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
  2002年,泉州市公安局实现全市人口数据并库,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公安厅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及《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及其它类型的户口性质划分,实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从2002年起,省内大中专院校录取的学生,入学时可以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进一步放宽科技管理人才、在城镇购房、自建房和投资兴办实业人员的户口迁移政策。
  2004年5月,由于晋江市区行政区域重新划分,新成立青阳、罗山、新塘、梅岭、西园、灵源6个街道办事处,增设6个街道派出所,同时相应设立户籍窗口。全市户籍窗口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19个。2005年,泉州市公安局第二次组织对全市镇(街道)的街(路、巷)及居民住宅的门(楼)牌进行统一编订。
  2006年5月,晋江市深沪边防、东石边防、围头边防、衙口边防、伍堡边防5个边防派出所接管辖区常住人口户籍管理职能,户籍窗口正式对外办理户口业务。
  2007年6月,实现泉州市范围内网上户口迁移。至2007年底,晋江市辖区386个社区(村),其中有社区93个,建制村293个。全市总人口数281177户、1044525人;93个社区(非农业户口)381362人,其中青阳、罗山、新塘、梅岭、西园、灵源市区6个街道72个社区总人口数227304人;未落户人员11015人。
  二、颁发居民身份证
  1988年,晋江县全面完成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发证工作,发证625202张,发证率96.23%。1989年,全县开始进行居民身份证的查验工作,并建立居民身份证的申领、补领、换领、缴消制度。1991年,开始受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临时证业务。1999年10月1日起,按照公安部《关于认真做好公民身份号码编制工作的通知》,公民身份证号码由原来的15位升为18位,同时使用新版防伪居民身份证件。2005年开始,全市全面开展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至2007年底,全市办理、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678413张。
  三、流动人口治安管理
  1994年,晋江市开始对外来人员实行暂住人口管理,办理暂住证。加强出租私房管理,以点带面,全面落实出租私房出租许可证制度。1998年,办理出租房屋许可证5322份,实行一证两签制度,基本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发现得了,控制得住”。2001年,晋江市公安局提出“以房管人,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开展出租房的清理整顿工作,出租私房暂住人员登记率90%,出租房屋治安许可证发证率95%,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100%。2003年,根据省公安厅《关于取消租赁房屋登记核准项目后进一步加强租赁房屋治安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租赁房屋不再办理许可证,强化对租赁房屋的后续监督。2001年,登记办证24万人;2002年,登记办证27万人;2003年,登记办证34万人;2004年,登记办证51万人;2005年,登记办证56万人。
  2006年,市公安局推行流动人口“分类分层次分级”管理模式,即:对租赁房屋实行分类管理,按照承租私房对象的不同,分为单身型、家庭型、结合型、混合型四类对象来管理;对流动人口实行分层次管理,按照散居、固定、流动三种层次进行管理;对租赁房屋实行分级管理,按照放心户、一般户、重点户三种级别进行管理,对于重点户,每周检查1次,对一般户,每月检查1次,对放心户每季度检查一次。全市共登记办证流动人口79万人。
  2007年,晋江市率先在全省实行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市委办、市政府办专门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租赁房屋和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意见》和《关于印发开展私房出租税收委托代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做好“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流动人口综合管理领导小组,抽调公安、劳动、计生、司法、教育、卫生、工商、建设、税务等部门人员集中对外办公,服务流动人口。全市登记办证流动人口87万人。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机构

晋江市公安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