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70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主要活动
分类号: C913.7
页数: 8
页码: 1124-113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晋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关工委)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以不同主题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市关工委成立老干部报告团,深入学校、农村、机关单位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如“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学习长征精神,争做‘四有’新人”等。同时,市关工委还配合学校组织师生学唱红军歌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对青少年进行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教育,还激发了他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感。
关键词: 台湾 同胞 联谊会 晋江市

内容

一、思想道德教育
  1995年,市关工委成立以市委副书记施并章为团长,32名老干部组成的老干部报告团,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深入学校、农村、机关单位,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举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教育活动。
  1996年,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为主线,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关工委配合学校组织师生学唱红军歌曲。金山中学师生还发起“学习长征精神,争做‘四有’新人”的千人签名活动。
  1997年,开展以“香港回归”、学习、宣传中共十五大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
  1998年,200多名市、镇报告团成员深入村村校校宣传中共十五大精神,宣传“改革开放20周年”伟大成就,并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引导青少年学习周恩来的伟大人格。以纪念“泉州劫狱50周年、新四军北上抗日60周年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东石镇关工委组织各校师生7500多人到下庄村祭扫烈士墓,举行入团、入队仪式;以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35周年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革命传统教育
  1999年,在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之中。市关工委印发宣讲参考材料10种、1500多份;352名报告员分赴全市中小学开展活动。青阳、磁灶、龙湖等关工委以老年协会、老年学校为平台,举办宣讲活动。安海、青阳、东石等镇关工委配合报告会举行文艺演出、征文竞赛和团、队活动,深化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教育。朱义振、陈渊源应邀分别在内坑、东石镇及市直机关做“晋江地下革命斗争史和新中国50年辉煌成就”报告,以亲身经历激励青年干部。是年,还开展揭批李登辉“两国论”、邪教和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轰炸驻南使馆等重大活动。
  2000年,市委就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宣传部等4部门《关于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通知》,召集市关工委、市教委、团市委等部门研究部署。全市各级关工委以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并开展以“祖国宝岛在我心中”等主题教育活动。联合团市委、市教委组织全市1300多名18岁学生在安业民烈士陵园举行成年人宣誓仪式和“盼祖国早日统一——祖国宝岛在心中”签名活动。组织少先队开展“星星火炬代代相传”迎接新世纪的主题教育活动。晋江华侨中学师生在金井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盼祖国统一”签名活动。
  2001年,以纪念中共建党80周年为契机,对青少年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教育。组织举办有市五套班子领导出席、2200多人参加的“四代同歌”共产党大合唱。开展“珍惜今日,为了明日”的主题教育和揭批邪教的报告会、声讨会,开展“拒绝邪教,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活动。
  2002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切实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工委报告团进村入校宣讲《实施纲要》。举行“新晋江、新形象”主题演讲、道德劝导语征集,组织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在龙湖镇衙口中心小学举行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争当合格“小公民”启动仪式,发出《从我做起,争做合格“小公民”倡议书》。晋江华侨中学启动“道德新风与我同行”,少先队员在红布条幅上签名表达自己的决心。
  2003年,全市各级关工委以组织青少年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中心。报告团进村入校宣讲中共十六大精神,并组织参加共青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青年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49171人参赛,参赛人数居全国第二,获奖人数居全国第一,市关工委等8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2004年,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编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资料汇编》,开展“十个一”活动,启动“民族精神代代传”教育活动。罗山侨中(新侨中学)关工委配合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了不起中国人”的倡议,其活动方案被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流媒体《德育报》刊载,省内外200多所学校来函索取活动方案。晋江五中、晋兴职校关工委配合学校举行“体验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晋江精神”的启动仪式。晋江一中军民共建“周恩来班”“邓颖超班”,邀请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炜和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作主题报告,以伟人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奋发向上。
  2005年,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开展“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让历史拨动青少年的心灵。市关工委汇编《永远的丰碑》上集,组织读书活动,编发《抗战歌曲·大家唱》,举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巡回宣讲活动。举办电影周,组织中小学生和机关干部观看《地雷战》等抗战影视和图片展。
  2006年,市关工委组织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贯彻中国关工委《关于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312名报告员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宣讲活动,举行报告会587场,受教育者15万多人次。开展“知荣辱树新风”“老少共话荣辱观”和“家庭中荣辱观教育”家长论坛活动。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继续汇编《永远的丰碑》(中集、下集、续集),举办《永远的丰碑》读书征文活动。
  2007年,市关工委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知荣辱、树新风”,向机关单位、学校、村居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家庭教育
  1997年,市关工委会同市教委、市妇联联合召开会议,贯彻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安海镇教委办等5个单位、个人作经验介绍;1998年,市关工委成立家教指导组,各镇成立家教指导小组,聘请67位老教师、老干部为家教员,召开校外辅导员和家教工作经验交流会,晋江实验幼儿园等6单位和个人介绍经验。1999年,组织举办素质教育报告会,邀请泉州幼师颜瑞雯老师讲授家教知识。各镇家教员以家长会、老年学校为平台,传播科学育儿观。2000年,召开300多人出席的市校外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试点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01年,市关工委联合市妇联、市教委调整家教指导组,贯彻《晋江市家庭工作“九五”计划》,开展“千校万户争先创优”活动,开展“世纪父母读书活动”,举办《写给世纪父母》读书演讲会,编辑《家庭教育材料汇编》。阳溪中学关工委举办爷爷奶奶家庭教育学习班、独生子女家教研讨会。市关工委被泉州市妇联等单位授予“泉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龙湖镇埭头村、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家长学校被授予“泉州市优秀家长学校”,5人被评为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家长。阳溪中学关工委主任张清海获得“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
  2002年,市关工委与市妇联联合组建“百人家庭教育讲师团”,举办第1期培训班。邀请省妇联儿童部部长、省家教研究会秘书长薛凤娣,福建师大教育系林少玉教授、黄爱玲副教授等作题为《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新世纪我们如何当好家长》等家庭教育讲座。
  2003年,市关工委表彰“千校万户争先创优”活动中获得优秀家长学校称号的23所家长学校、8名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和39名先进家长。
  2004年,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倡导科学育人为主题,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实验宣传月”活动。市关工委向基层关工委、各级各类学校、有关单位赠送教育部关工委特别推荐的《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误家教警世录》等书籍。举办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会暨“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签名仪式,与晋江电视台共同策划“走进孩子的心灵”论坛。晋江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晋江一中成立,开通心理健康教育网。
  2005年,市关工委以家长学校为平台,注重对特殊家庭、三峡移民、外来工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工作的调研。
  2006年,市关工委注重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家庭教育之中,组织全市188所家长学校,852名家教员、校外辅导员开展各种家庭教育活动195场次,参与家长41560多人次。
  2007年,市关工委组织家庭教育活动,注重提升幼儿家长自身素质,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活动,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引领孩子自幼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注重对外来员工子女家长,通过家教活动引导他们融入晋江,提高自身素质,关注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捐资助学兴学
  (一)扶贫助学
  1995年,市关工委联合有关单位发起“资助贫困学生入学捐资助学活动”。
  1995—1999年,市、镇关工委收到捐款76.03万元(其中193名政协委员捐款24.81万元),关工委老干部筹措基金121.1万元(其中,市关工委基金61万元),全市各级关工委共发放助学金149.30万元,扶助家庭贫困学生5768人次(其中大学生16人、中专生7人、中学生4318人、小学生1427人)。
  2000年,市关工委发出“为了贫困生、人人献爱心”的倡议,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做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是年,发放助学金108.54万元,扶助贫困学生3604人,其中小学生2082人、初中生1434人、高中生35人、大学生53人。
  2001年,23名应届高校录取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没能入学,在市委统战部宗教科的帮助下,灵源寺捐助4.31万元,加上市关工委的筹措资助,23名应届大学录取生如期跨入高校大门。是年,发放助学金89.31万元,扶助贫困生3198人,其中小学生1975人、初中生1091人,高中、中专、职校生54人,大学生78人。
  2002年,发出“关爱下一代,扶助贫困生”的倡议。为帮扶115名家庭经济困难高考录取生如期升学,市关工委即向市委呈上《关于解决应届高校录取生入学困难的报告》,当即得到批示。市关工委联合宣传部、教育局于9月10日发出《关于发动捐款解决应届高校录取生入学经济困难的紧急通知》。全市108个单位近4000人捐款298127元。9月13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发放仪式,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高校录取生115人发放助学金。是年,发放助学金104.78万元,扶助贫困生2558人,其中小学生1179人,高中、中专、职校生1092人,大学生287人。2003年,发放助学金190.15万元,扶助贫困学生4006人(市慈善总会核拨“助学工程”善款57.89万元,扶助395人),其中大学生384人、中学、中专、职校生1797人、小学生1825人。
  2004年,发放助学金291.65万元,扶助贫困生6091人(市慈善总会核拨“助学工程”善款96.66万元,扶助674人),其中大学生766人,中学、中专、职校生2313人,小学生3012人。2005年,发放助学金324.51万元,扶助贫困学生4511人(市慈善总会核拨“助学工程”善款112.22万元、扶助803人,市总商会募集27.10万元,扶助101人),其中大学生945人,中学、中专、职校生2071人,小学生1495人。2006年,发放助学金325.88万元,扶助贫困生3742人(市慈善总会核拨“助学工程”善款155.24万元,扶助1167人,市总商会募集26.49万元、扶助107人),其中大学生1158人,中学、中专、职校生1738人,小学生846人;2007年,发放助学金314.46万元,扶助贫困生3242人(市慈善总会核拨“助学工程”善款179.96万元,扶助1229人),其中大学生1370人、中学、中专、职校生1454人、小学生418人。1995—2007年,全市共发放“爱心助学金”1890.67万元,扶助家庭贫困学生36373人次。
  (二)捐资兴学
  20世纪90年代,全市新建的28所中学,其中19所是关工委老干部为主或配合有关部门发动捐建的,大大缓解中小学生入学难。至2007年底,全市各级关工委发动或参与筹措捐资兴学金额45909.44万元,建立助学奖学奖教金47个、6000多万元,发放奖学奖教金2740.43万元。其中,2001年,发动捐资兴学金额1360多万元,发放奖学奖教金13.97万元;2002年,发动捐资兴学1749.31万元,发放奖教奖学金156.38万元;2003年,发动捐资兴学1850多万元,发放奖学奖教金153.38万元;2004年,发动捐资兴学3879.90万元,发放奖教奖学金395.88万元;2005年,发动捐资兴学4438.19万元,发放奖教奖学金318.41万元;2006年,发动捐资兴学9073.66万元,发放奖教奖学金513.68万元;2007年,发动捐资兴学1446.38万元,发放奖教奖学金658.91万元。
  四、普法工作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定》,市关工委自成立起,各级关工委注重加强普法工作,举办各种法制、警示教育报告会和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等。
  1996年,市关工委召开帮教工作会议,举办法制报告会26场,受教育青少年19700多人次。
  1997年,注重禁毒宣传教育,举办报告会32场次,受教育者21000人次,并组织观看法制教育片。1998年,市政法系统关工委组织撰写法制、禁毒讲稿6篇。举办法制报告会24场,受教育青少年1.7万多人次。
  1999年,对泉州劳教所1000多名劳教学员做《接受教训学会做人》法制教育,举办法制法规报告会24场次,受教育者7.2万多人次。内坑、安海镇关工委请泉州劳教所劳教学员对学生现身说法、警示教育。
  2000年,在泉州劳教所举行帮教大会,与法院联合召开未成年犯帮教工作会,举行法制教育活动129场次,受教育者10.2万多人次。
  2001年,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教育活动,配合市法院在南区中学设立“青少年维权基地”。全市各级关工委举行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开展“拒绝邪教,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活动。磁灶镇关工委组织万人签名活动。龙湖镇埭头村关工委组织中学生到省少管所进行法制警示教育。阳溪中学关工委推行学生每周“带法回家”活动。
  2002年,基层关工委举行报告会、主题活动82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6630多人次。省少管所带领未成年犯到罗山侨中(新侨中学)、南侨中学等学校现身说法警示教育。
  2003年,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63场次,受教育者3.8万多人。市关工委联合法院对24名缓刑未成年犯进行季度帮教。到省少管所、泉州劳教所分别对晋江籍缓刑少年犯、晋江籍劳教学员法制教育和帮教。
  2004年,组织举办法制教育104场次,受教育者4.64万多人次。泉州劳教所带领劳教员到南侨中学等4校现身说法警示教育。英林镇关工委联合有关单位、学校组织2000多名学生举行“反对邪教、拒绝六合彩、告别游戏机”等法制签名活动。
  2005年,市关工委探索社会热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开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法制宣传88场次,受教育青少年58140人次。与市法院刑二庭联合在内坑镇爱德康服装公司建立“帮教基地”。新侨中学关工委配合学校几经努力,促使有关部门拆除校园周边“个性男人需要色”巨型广告。
  2006年,各基层关工委以家长学校、老年学校为平台,开展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80多场次,受教育者近6万人次。开展“无犯罪青少年、无闲散青少年、无流浪青少年、无辍学青少年”的“四无”村(居)社区活动。
  2007年,市关工委向基层关工委、学校、机关单位赠送《未成年人保护法》3400本。与市人民法院刑二庭在英林镇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建立晋江市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基层关工委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安全、禁毒和生命安全教育共9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9.8万多人。市关工委联合市法院刑二庭、市委政法委带领10名缓刑未成年犯及其监护人到省未管所警示教育。东石镇第二社区关工委带领青少年学生、家长180多人到省未管所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
  五、科普活动
  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关工委主要运用板报、广播、图片展览,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并报配合市科协,农技站,中、小学,村居委办好文化技校,举办科技讲座、各种科技培训班,配合有关部门组织高、初中毕业未能升学的青少年学生学文化、电脑、电工、财会及种养殖技术,报考“农函大”,提高实用技术水平。
  1993年起,东石镇关工委组织镇内青年通过“农函大”、文化技校学习,有32人被评为农民技师,有的成为果蔬、花卉、畜牧的专业户,1998—1999年,组织600多人就读“农函大”、文化技校、参加电脑培训。龙湖镇关工委用老年活动中心教室、阳溪中学的设备也举办电脑培训班。市关工配合市科协、农技站、老促会在内坑镇举办龙眼栽培技术讲座、开展龙眼栽培技术咨询、传授果园管理技术等。
  2000年,市关工委联合市科协,邀请许国劲、陈龙琪等12名科技工作者,组建“科普报告团”,开展科普宣讲活动,课题涉及现代科学发展、军事科技、生命起源、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地震、现代建筑、果树园艺、畜牧知识、卫生保健和晋江自然环境等。
  2000年,市关工委配合市科协举办晋江市第五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2001年,举办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现代科幻画、科幻小说比赛,“爱我家乡”模型制作、电子小制作、车模制作比赛。2002年,组织中小学生405名参加现场科幻画、科幻小说比赛,新侨中学关工委配合学校举办“科技在我身边”主题科普活动周。2003年,配合团市委组织举办“雏鹰科技”夏令营。2004年,举办“亲近自然”夏令营。2005年,举办“快乐体验、亲近自然”夏令营。2006年,举办“快乐成长”素质拓展夏令营,营员与大自然亲密、“军事科技”“防震减灾”宣传活动。2007年,举办“少年军校”,开展工作科技小制作现场演示比赛等。
  1988—2007年,全县(市)各级关工委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咨询、竞赛等活动478场次,参加青少年21.6万多人次。
  六、关爱特殊群体
  1996—2000年,市关工委配合晋江市国际商会资助首都4所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对外经贸学院,100名贫困学生完成4年学业。2000年12月24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资助4所高校贫困学生4周年庆典活动。市委副书记吕炜民,副市长陈健倩,市关工委主任、国际商会会长王志泉和22名企业家专程赴京参加庆典活动。
  2003年,三峡移民在西滨镇落户,50多名子女在当地就学,成为市关工委关注的热点。逢年过节市关工委带着学习生活用品看望,勉励他们融入晋江,成为晋江小主人。2003年8月,三峡移民子弟陈方圆被福建工程学院录取,成为三峡移民在晋江落户的第一个大学生,市关工委老干部登门祝贺。当得知其父因工伤事故去世,全家五人全靠母亲打工维持生活,妹妹还在高中就学,市关工委给予3000元、西滨镇关工委给予1000元扶助,并承诺每年给予兄妹俩助学金直至完成学业。当年,晋江市第一所外来工子弟学校——陈埭镇霞村外来工子弟学校举办,随后西坂、英林外来工子弟学校相继开办,入学的外来工子女1500多人。市关工委关注其办学模式和外来员工子女的学习、生活,多次深入外来工子弟学校调研,并召开外来工子弟学校校长座谈会,商讨办学相关事项,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求得妥善解决。每年“六一”节,市关工委均慰问老师并向外来学生赠送学用品、捐赠活动金。2003年国庆节,还与霞村外来工子弟学校30多名老师到厦门市大嶝岛一日游。外来工子弟赵鑫患淋巴癌来信求助,市关工委发动扶助,其家长感动不已。青阳街道高霞社区关工委还推行对外来工子女“六个一视同仁”引导外来工子女热爱晋江、融入晋江,健康成长。同年7月26日,《泉州晚报》刊登新华社记者报道《我上大学咋这么难》,报道陕西省榆林一中学生景艳梅被东北师范大学录取,其父不堪重负,服毒自杀。市关工委拨打21次的长途电话,终于找到景艳梅,在晋江三益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清汉的支持下,解决景艳梅入学费用。市关工委特地致信东北师大,这一善举在该校引起反响,《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有报道。
  2005年,市关工委得知年仅15岁的罗山中学初三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李特殊,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动社会力量,救助李特殊。短短的5天,募集善款10.5万多元。是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流媒体《德育报》,报道这一“爱心救助潮”。2005年,在晋江市中学生“红色之旅”夏令营营员迎春座谈会上,营员们听取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支教的晋江五中陈裕灿老师“宁夏支教感悟”的报告,拨动营员们心灵,发起为窑山中学献爱心的倡议,得到各方支持。同年6月,市关工委委托陈龙琪、王振仁、张坚同志冒着酷暑前往窑山中学,赠送教学、生活用品,在当地引起反响。
  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袭击宁德市,给福鼎、霞浦等县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市关工委主任王志泉一行,于9月14日驱车往福鼎市店下镇溪美小学,看望灾区师生,并捐款2万元(其中泉州市关工委1万元)。晋江市实验小学关工委配合学校开展“情系宁德灾区小伙伴”活动,师生捐款4.5万元、校关工委和学校领导带着2700多位师生的深情,冒着倾盆大雨前往灾区慰问霞浦县金洋小学、福鼎市渔井小学。同年,罗山街道特困家庭、双腿残疾、寸步难行的季延中学应届毕业生吴志荣被安徽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专业录取,决意放弃入学,市关工委给予精神力量,并发动社会扶助,募集2.41万元。几经努力,学校同意安排吴志荣母亲在校做洗衣工,陪同入学,安排单独宿舍,组织“爱心小组”帮扶学习、生活。学校考虑日后工作,又给吴志荣调剂了专业。吴志荣入学当天,学校大门悬挂“吴志荣同学,欢迎你”条幅,校领导冒雨等候。学校还给报销车费、交了保险,免费提供棉被等生活用品。
  至2007年,市关工委还先后与市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爱在我家,真情奉献”家庭助孤行动,以及与政法部门帮教失足、问题青少年。在省未管所建立“爱心图书”基地,给服刑少年犯提供学习平台,依托艾美加家具有限责任公司、爱德康制衣有限公司和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的“帮教基地”对失足青少年和缓刑未成年犯进行帮教。各镇、街道的100多名孤儿与“爱心家庭”结对帮扶。
  七、其他活动
  (一)调研活动
  2001年起,全市各级关工委老同志进校园入村(社区)与青少年心手相牵,当年,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2003年起,为践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市关工委每年都对中学、职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形成《关于建议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报告》。2004年,形成《关于晋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报告》。
  2005年形成《晋江市青少年犯罪情况剖析和对策的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益民批示:“这是一份很好材料,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应予重视,并支持关工委工作。”还形成《晋江市“五老”队伍现状调查报告》。
  2006年,市关工委完成《关注“落榜生”》调研报告。
  2007年,市关工委精心组织“福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状况”的专题调查。
  (二)竞赛活动
  2000年以来,市关工委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2次、全省性竞赛3次,多次举办全市性竞赛活动。
  2000年,市关工委举办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
  2001年起,市关工委与科协等联办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等多种科技竞赛。
  2001年,市关工委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党的知识”竞赛。
  2002年,市关工委、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直党工委联合发文《关于组织参加全国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的通知》。组织全市570个单位45520人参赛。在全国1474万人参赛中,晋江市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市关工委、安海中学、磁灶中学被竞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同年,市关工委组织中学生21191人(占全省参赛人数70%)参加福建省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65人。
  2003年,市关工委组织全市青少年49171人参加全国青年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获一等奖1人(全国10人)、二等奖17人(全国100人)、三等奖228人(全国1000人)。晋江市参赛人数居全国第二,获奖人数居全国第一。市关工委还举办晋江市中小学生“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征文比赛。
  2005年,市关工委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发动组织446个单位、12640人参加福建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知识竞赛。24人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市关工委、侨声中学获优秀组织奖。
  2006年,市关工委联合市委党史办、市直党工委组织607个单位139216人参加福建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参赛人数、获奖人数均占全省1/3。市关工委等11个单位获组织奖称号。市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陈龙琪出席颁奖大会并作典型发言。同年,在全市中小学展开《永远的丰碑》读书征文活动。收到145篇征文稿,78名学生获奖,获奖文章汇编成册《丰碑铭记我心中》。
  (三)夏令营活动
  从2001年起,市关工委配合团市委每年暑假举办小学生“少年军校”或“快乐成长”夏令营。罗山中学(新侨中学)关工委每年配合学校开展假期开展“十个一”活动,举办“军事科技文体艺术”夏令营。2001年、2003年、2004年暑假期间,联合晋江实验小学、晋江华侨中学举办少年军警夏令营。
  2002年7月28日—8月3日,市关工委联合团市委等举办“晋江市‘小公民’快乐体验夏令营”。营员189人。开展“道德与少年”“老少心手相牵”“军旅生活”等主题活动。
  2004年7月7—15日,市关工委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的晋江市中学生“红色之旅”夏令营,营员、辅导员108人,历时8天,行程2500千米,在革命圣地经受教育,陶冶情操,营员们自行组织、主持、管理。开展“小公民议政”活动,提案58件,内容广泛,案由深刻,涉及教育机制、办学方向、德育首位、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公共福利、贫富差距、反腐创廉等,还向全市中小学学生发出《倡议书》,呼吁同学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学会做人、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让革命传统在晋江生根、开花结果。夏令营活动经验——求真务实,竭诚服务。得到市委、市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得到行经的长汀县、兴国县、井冈山市、上饶市的党政领导和关工委同仁的热情支持。营员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汇编《踏着先烈血迹前进》感悟录,摄制“成长的足迹”录像片。中国关工委主办的《中国火炬》杂志全文刊载夏令营的总结,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流媒体《德育报》作题为《感动“红色之旅”——福建省晋江市“红色之旅”让历史拨动孩子心灵》报道。
  2007年,市关工委联合市委文明办等单位举办晋江市中小学生体验海西夏令营。7月14日开营,为期7天,营员、辅导员100人,营员宣誓:“为建设海西学好本领、贡献力量”。行程南到东山、北抵宁德,感悟、感受、体验海西热土,还举行“放飞,我心中歌”文艺晚会和“感动,我心中的爸妈”主题讲演。为帮助营员更好了解海西,市关工委编写《海西地理知识》《展示海西》《名人说读书》等资料。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