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6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主要工作
分类号: G322.25
页数: 9
页码: 1093-110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县)科学技术协会在科普宣传设施和科普宣传活动方面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在科普宣传设施方面,包括科普宣传画廊、科普网站、科技馆展教和“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在科普宣传活动方面,包括科技活动周、环市自行车科普宣传活动等。通过这些措施,晋江市(县)科学技术协会有效地推动了晋江市的科普工作,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 科学 学术团体 协会 晋江市

内容

一、科普宣传设施
  (一)科普宣传画廊
  1997年起,市科协坚持在市政府门口办定期科普画廊。1997年出版6期、144版。同时,各镇也都建设1—2座科普宣传栏,各村办定期的黑板报。每两月1次编辑科普宣传资料,印发给各乡镇。1999年,在市区兴建2座不锈钢带灯箱科普画廊,并对原有的1座进行改造。2000年,全市兴建科普画廊13座160米,出版科普画廊24期3456版,出版科普宣传栏及黑板报2000期。2001年,在9个精品村及思进村组建村科普协会,并为10个村各建一座长5米不锈钢科普画廊。在市区阳光广场、竹园小区及各村镇、企业、学校、部队共建立科普画廊39座,总长418.5米,市科协定期免费提供科普挂图予以更换。至2007年,全市19个镇(街道)386个村(社区)均建有科普画廊(宣传栏),设有科普员,覆盖率100%。
  (二)科普网站
  2000年,《晋江科普网》完成国际域名注册,总页面350页,访问量突破万人次。2002年,网上科普工作有新突破。晋江科普网站总页数超过500页,访问人数近2.5人次,网站开通“科普BBS”(科普论坛),论坛分设、科普活动、科普天地、青少年科普论坛、站务交流等讨论区,并分设青少年科技活动、军事天地、养生保健、科学趣闻、你问我答、发明与创造等18个分论坛。论坛将为广大基层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受众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空间,解答在科普和科技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网站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协的重大活动及贴近生活的科普知识。
  (三)科技馆展教
  2002年,科技馆建成投入使用。科普展教工作,举办内容丰富的专门展览,丰富市民生活,2006年9月9—10日,举办奇妙的外星机器人世界科普展,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探索太空的奥秘,正确认识宇宙的相关知识;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月3日,举办古生物进化与恐龙展,为全市广大市民在假期提供学习知识的平台。在“六一”、科技活动周及科普日期间,科技馆还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一年来,科技馆参观人数3.9万人次,其中免费参观人数2.8万人次,突出“服务”这一主题。科技馆倍受新闻媒介的瞩目,福建电视台1套的《走近科学》栏目、晋江电视台、《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科技馆的相关活动进行报道。此外,还先后接待中央、省、市领导30多人次。
  2007年,科技馆还先后举办的古生物进化与恐龙展、活体昆虫暨百虫千蝶标本展,吸引3万多名观众前来参观;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和“六一”儿童节期间,市科技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吸引近2000人参观。当年,科技馆还被评为“泉州市青年文明号”,成为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科技教育示范点”。
  (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
  2006年,市科协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村(社区)“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通知》文件,计划3年内在全市建成遍布各村(社区)的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组建一支386人的村(社区)科普员队伍。并于当年在灵源街道、西滨等辖区村(社区)建设科普宣传栏9座。市科协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实施“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示范项目单位。
  2007年,晋江市被中国科协确认为全国“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示范项目单位后,在市委、市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全面铺开。为及时总结“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经验,整合农村科普资源,建立农村科普工作长效机制,5月,市科协以“科技·人才活动周”为契机,在金井镇举行“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启
  动仪式,各镇(街道)科协主席、金井镇各村主任、科普员出席仪式。全市19个镇(街道)386个村(社区)均建有科普画廊(宣传栏),设有科普员,覆盖率100%。同时,市科协着力整合村(社区)活动室、图书室、培训教室等科普场所,抓好科普站建设;继续完善《晋江市“一站一栏一员”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管理档案,进一步加强科普活动站的规范工作,重点做好科普宣传员培训,不断强化科普宣传栏管理。
  二、科普宣传活动
  (一)科技活动周
  20世纪90年代起,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关于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周)的通知要求,每年7月,市科协都要利用科普宣传车深入到各个乡镇进行科普宣传。每年举办全省科技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市科协组织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科普宣传车载着有关陶瓷工艺及其他科技书籍以及科普录音磁带和科普图片到各镇作巡回展览及宣传。
  2007年4月,市科协举办环市自行车科普宣传活动
  2003年,科技活动周期间,市科协充分利用基层科协网络分布广、影响面大的组织优势,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依靠现有科普宣传设施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科普宣传。在晋江科普网开辟非典型肺炎专题,并提供防治非典型肺炎宣传品下载和打印网络链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在《晋江科普报》增加防治“非典”科普知识专版,分发到全市各机关单位、学校、企业、村居、各基层科协组织及驻晋部队等单位,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及驻晋部队官兵对非典型肺炎的正确认识,提高预防疫病的能力;在晋江有线台“晋江时讯”栏目开辟预防“非典”科普常识专栏,并在有线电视台每天播放有关宣传标语;购买《钟南山院士谈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等科普影碟23片,分发到各镇,进行广泛宣传;活动周期间市科协领导和干部深入群众中间,把有关“非典”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党和政府应对“非典”的政策措施等知识向群众做详细介绍说明。
  2004—200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每年都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活动周期间,开展走进农村系列活动、城区科普、青少年科普、科普进军营、网上科普5项重点活动。开展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科学普及,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深入社区、工厂、学校、医院,运用讲座、报告、咨询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市科技局、环保局、市医院等20多家单位联合开展科普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军营等为主题系列下乡活动,开展义诊、科普知识图片展、健康教育宣传、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张挂科普挂图等多项活动,服务广大群众。在活动中,分发市科协与省科技报社联合编印《公共安全应急措施》,分发《科普知识读本》《农家科学生活》《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等各类图书、宣传资料。
  (二)科普进企业
  21世纪初起,市科协与市总工会、经贸局等5个单位联合开展“企业青年‘五小’技术成果竞赛”,鼓励企业青年职工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创新、质量提升、节能降耗,提出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至2007年,其中10个项目获得奖励。
  2004年起,市科协承担中国科协试点项目——“提高晋江市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分布,共选择6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指导企业完善内部专业分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各种业务培训、技能训练、科技知识学习等活动,通过发挥专业组的作用以少数带动多数,增强企业内部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科技素质。试点项目通过中国科协的验收。2005年,按照市进城务工人员科
  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2049”试点工作。继续在6家试点企业基础上扩大到22家非公企业联系点,针对企业员工开展科普工作,向省科协订阅科普挂图赠送给有关企业进行科普宣传,探索在企业内营造有利于企业员工科学素质提高的内部机制。积极探索全社会共同参与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提高工作的工作机制,成立市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向各相关成员单位发出试点工作简介;做好企业科普工作座谈会工作,与企业共同研究探讨提高企业员工科学素质的工作机制。10月,组织企业科协工作人员参加省企业科协工作研讨会,推进全市“2049”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2006年,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继续在各试点企业深入开展“2049行动计划”。2007年,对第二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准备结题。
  (三)科普进农村
  1988年开始,县科协利用科普车下乡开展科普宣传,先后深入到各个乡镇30多个村宣传,同时展出《讲科学、破除迷信》的挂图,科普图书下乡巡回展出;广播蔡第福的科学养猪法,花菜栽培法等录音。内坑乡成为市科协的科技示范乡,全乡28建制村,村村都有一个3—5人的村科技组,每组又有5—10户的科技联系户。从而形成乡、村二级农技推广网络,承担各项科技示范项目,普及科学种田知识。县科协在全县推广。
  1991年,晋江开始农函大招生与农职称培训与评定。当年招生8人,1992年招生987人,其中208名女学员,238名驻军战士。1993年,经省、地、县三级农职称领导组批准,140名农民首次获得证书。其中高级农民技师4人,农民技师47人,助理农民技师和农民技术员89人。1993年,招生460人,其中果树专业180人,农作专业36人,其他专业3人,自办电工专业151人,为驻军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141人,配合教育部门开办初中后“3+1”专业班56人。1994年,招生456人,其中驻晋部队197人,市妇联系统女学员137人,团市委系统青年学员96人,其他26人;电脑专业160人,电工专业40人,农村财会181人,服装专业39人,其他专业36人。此外,举办全市性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420人。1995年,招生285人,5年间,全市1042名农函大学员获得结业证书,达到技术员水平。1996年,招生737人,4月份,在内坑长埔村成立农函大辅导站,并开办文秘、财会、电脑等专业班和文化补习班,又举办婚前知识教育、普法知识教育等讲座,参加学习人数300多人次。1997年,农函大招生1280人。1998年,招生1280人。并在全省范围内首先成立农函大业余中专班(畜牧兽医专业),开展正规学历教育,同时,开始注重农函大各辅导站的办学质量和结业率。2001年,招生994人。2002年,招生833人。2003年,招生840人。2004—2007年,参加学习人数减少,没有统计。
  (四)青少年科技活动2005年,举办晋江市企业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
  1997年,市科协重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安排专人负责。当年组织10所中学生物教师参加泉州市举办的生物百项竞赛培训班,组织120名中学生参加“珍惜生命之水——青少年行动日”活动,并在全市部分中学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论文活动,选送117件作品参加泉州市展评。成立“海上丝绸之路青少年科技中心”,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1998年5月,邀请上海《动手做》副主编于宙到晋江进行科技创作专题演讲,5—6月,晋江市第一届青少年“邮电杯”计算机奥林匹克举行,共有89名青少年经过选拔,参加比赛。赛后又对获一、二、三等奖的青少年进行为期2个月的强化训练,参加全国计算机竞赛泉州分区联赛。在世界环保日,晋江二中科协举办环保百人绘画卷活动、环保讲座、参观考察环保设施,举办“保护我们的家园”系列活动。季延中学、侨声中学举办
  校园科技节,对411件青少年科技作品和30幅科幻画进行评比和展出,参观人数9000人次;8月5—9日,在侨声中学成功举办有15个镇和市直3所小学130多名学生参加晋江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
  1999年,市科协征集“第八届科技辅导员论文”上报参评论文。对“保护我们的家园”98名青少年科幻画进行展评,组织13741名中小学生参加“绿色家园——种世纪之树”活动。组织近万名学生参加省“人保杯”新世纪青年科技竞赛。举办第二届晋江市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青少年科技夏令营。
  2000年,市科协继续定期举办青少年“四小”(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小科幻画)科技作品展、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科技夏令营、模型竞赛活动、学科竞赛等。举办“爱我中华、爱我台湾、爱我宝岛”知识竞赛和征文。8月,全国青少年测向锦标赛在福州市举行,本市代表队取得2个全国一等奖,1个全国二等奖。在“希望杯”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竞赛中,晋江选手许夏榕荣获冠军。
  2001年,市科协组织22所中学683名运动员参加模型比赛,24所中小学197名学生参加的计算机竞赛,150多名少先队员和40多名辅导员参加的科技夏令营。举办自然野生动物标本展,有2000多人参观。12月,举办青少年科幻小说现场比赛和科幻画现场作品比赛。组织5名中学生参加省科技馆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公司举办的国际学生冬令营,有10所中学举办校园科技节。4名学生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车模比赛,有3篇科技教育论文在全国、全省获奖。
  2002年,市科协组织由68所中小学的405名中小学生参加的晋江市科幻画、科幻小说竞赛,选送部分作品参加省科幻画评选活动,有3幅作品在评选中获奖。做好市第四届科技教育论文、活动方案评选活动暨福建省第三届发明与科教制作作品评选活动,在获奖的30篇论文中,晋江市有3篇论文分获二、三等奖,并有2篇论文获得中国科技教育协会评选的科技教育论文三等奖。举办晋江市第五届青少年科技“三小”作品展评活动及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全市1万多名中小学生参观展览。举办计算机奥林匹克赛,6人次在全省分区联赛中获奖。在晋江市第三届模型竞赛的基础上,选派4名选手与全省其他各地6名选手一起,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四驱车模比赛,这是晋江市第三次代表省队参加比赛。新增磁灶中心小学、毓英中心小学为市科协的科技活动共建校。举办晋江市“小公民快乐体验夏令营”暨晋江市第五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来自全市70多所中小学232名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在基层选拔赛的基础上,举办由40所中小学656人参加的晋江市第四届青少年模型竞赛决赛,并派出44人参加福建省模型竞赛总决赛;市特殊教育学校也首次派出5名选手参加比赛,市科协还向特教学校赠送比赛器材,资助其优秀选手参加全省总决赛。在全市各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校园科技周”活动,全市共有30余所中小学开展此项活动,2002年,全市参加科技活动的青少年学生超过10万人次。
  2003年,市科协举办第五届科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认真总结青少年科技活动中的理论成果,其中5篇作品在全省论文评选中获奖。组织市属12所中小学的19名教师观摩4月11日在莆田举办的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远华中学、平山中学分别有一个项目获得银牌和铜牌。举办全市科技创新大赛辅导讲座。由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举办的“福建省青少年电脑作品设计制作竞赛”中晋江市有4个作品获奖。9月20日,举办晋江市第五届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来自28所中小学的149名选手参加竞赛,选拔50名选手参加全国分区联赛;举办晋江市首届网页设计大赛,《东南早报》、东南电视台等媒体对本次比赛进行报道。完成毓英中学、平山中学、晋江五中、晋江二中作为泉州市科技活动示范校的申报工作;以及季延中学作为省科技活动示范校的申报工作。
  2004年,市科协开展科普小报评选活动。开展青少年电子制作竞赛、网页设计大赛、第六届晋江市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7月,与教育局联合举办科技夏令营,8月,与团市委等部门联合举办晋江市“亲近自然”夏令营。开展晋江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市中小学生参加泉州市科教成果展,举办青少年科技培训班,开设电脑机器人培训班,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师资队伍的建设。当年度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在第四届福建省教育工作者发明与科教制作作品评选活动中,晋江市选送的《座位体前曲测量仪》获得二等奖,并在被推荐参加全国赛中获二等奖;在2004年福建省青少年电脑作品设计制作竞赛中,2个作品获得一等奖、4个作品获得二等奖、1个作品获得三等奖;在全国主题电脑制作竞赛中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及小学组三等奖;在福建省第三届电脑机器人大赛中市代表队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福建省“大手拉小手——百年航空科技传播行动”活动中,市获得5个二等奖、12个三
  等奖,市科协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在2004年省模型竞赛中,晋江选手获得省赛所有项目全部个人、团体名次;在全国航海模型与遥控车模型竞赛中,多名选手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5年,举办第七届科技教育论文征集活动,举办第七届计算机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第三届网页设计大赛。5月,先后在平山中学举办电子制作竞赛的辅导员培训班和电子制作竞赛,在电脑制作方面,有13项作品获省级奖励;恢斋中心小学摘取第五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银牌;在省电子制作竞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5月28日至6月5日,举办“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系列活动,举办大型古生物进化与恐龙展,观众人数2.2万人次。国庆期间举办“世界生物科普集粹”展览,观众人数近2万人。
  2006年,晋江选手在第二十一届全国、省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1个全国三等奖、1个省一等奖和1个省三等奖的突破性成绩。在泉州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24个奖项,其中一等奖5个。开展“2004—2006年度晋江市科技示范校”的评选,做好“科技示范校”的管理工作。在原有3所泉州市科技示范校的基础上,新增加6所学校通过泉州市科技示范校验收。
  2007年,开展科普进特教、关爱弱势群体活动,市科协于5月20日举行科普进特教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和“六一”儿童节期间,市科协先后向特教学校赠送价值1万多元的模型、五子棋、防近视写字板等科技文体活动器材和学习用品。当年,申报龙湖恢斋中心小学为2007年福建省“英特尔·求知”计划项目执行单位,并结合2007年“全国科普日”和“英特尔·求知计划项目年度主题活动”举办“英特尔百城青少年电脑创意大赛”开放日活动,展示晋江市青少年学生的电脑作品。此外,市科协还协助省科协在晋江6所学校开展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工作;承办由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办的全省科普英语夏令营,来自全省各地的营员125人,晋江市营员30人,夏令营聘请5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教担任辅导教师。在省第二十二届创新大赛中,晋江市选手获得省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一等奖选手获得高考加分。在第八届福建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晋江市有21项作品获奖,其中一等项3项。市科协选送的2队(4名)选手,获得省电脑机器人精英竞赛一等奖,并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在全国赛中2队选手均获得铜牌(南侨中学施晓斌、粘荣宗老师指导的蔡以达、施清快获得“FVC机器人挑战比赛”初中组铜牌,远华中学教师施爱兵指导的赖耿焕、赖大伟获得“机器人工程设计比赛”初中组铜牌)。在福建省“第七届福建省小科学家”评选中,养正中学学生叶晓辉榜上有名,成为晋江市首位被评为福建省小科学家的学生。2007全,省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晋江市8名选手获得省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参赛资格。在第十六届全省教育工作者科技教育论文评选中,晋江市4篇论文分获二、三等奖,其中两篇论文被选送参加中国科协2007学术年会,并获得全国科技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
  三、科普宣传队伍
  1982年,晋江县科普作家协会成立。除在《晋江科普》、省内外科技报刊上发表科普作品外,还经常组织科普作家到企业举办科普笔会,《晋江科普》为此开设专版,宣传晋江的企业和产品。并建立晋江科普通讯员队伍。至2007年,科普作家会员发展到56人。每年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讲座30多期,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
  2002年9月,市科协组建以市科协副主席吴金猛为团长的市科普志愿者服务团,下设社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青少年科普教育志愿者服务队、农村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青少年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首批会员数为204人,其中由初二以上优秀中学生组成的青少年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有成员73人。至2007年,组织20多场科普报告会。
  四、学术交流
  (一)交流研讨会
  1991年8月中旬,在青阳召开首次海内外中医药工作者学术交流会。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专家学者50多人,交流论文88篇,并出版论文集《晋江中医学术论文汇编》。
  1993年8月,市科普作家协会在紫帽镇召开学术交流会。10月,市中医学会在青阳举办第二届中国泉
  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海内外中医专家学者200多人,收到论文近600篇。1995年,19人应邀出席国际中医学学术交流会,交流论文19篇。中医学会秘书长郭为汀获在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名医暨传统医学交流会颁发的“国际名医奖”“国际荣誉证书”。
  1997年,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与省闽学研究会联合举办朱熹理学与晋江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高校的120多名理学专家参加研讨会,全国政协台港澳侨委副主任、省闽学研究会会长何少川出席开幕式,大会发表论文100余篇。
  2001年,晋江市科协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召开农村经济发展研讨会,共有19篇参加研讨,并将论文汇编成册。
  2007年7月27日,召开晋江市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科技工作者座谈会。
  (二)发表学术论文
  1988年,在县科协首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各学会送来100多篇。1998年5月,16篇论文在市科协组织的“科学技术与跨世纪蓝图”学术报告会上交流论文。1997年,在泉州科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8篇论文获泉州市1992—1995年度优秀论文。在福建省第四届自然科学论文评比中,凤竹科协常向真的《活性翠兰污染性问题工艺探讨》获三等奖。市科协主席史伟萍的《积极稳妥地在私营企业中组建科协组织》被全国企业科协工作座谈会评为优秀论文,市委宣传部徐建东的《晋江市科技兴市纪实系列报道》获省科协好新闻奖。
  2003年,市科协组织参加第三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6篇论文获奖。举办“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揭批“法轮功”科普报告会,“青少年科技开发”讲座。2007年,市科协引导各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市谱牒研究会与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金门县采风文化发展协会举办交流座谈,促进两岸民间学术交流。
  (三)组织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
  1995年,市科协举办学术交流12场,参加人数1000多人,交流论文265篇,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50多人,组织学术讲座21场,参加人数2764人。
  1997年,市科协举办学术交流15场,参加人数1500多人,交流论文376篇,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45人,组织学术讲座32场,参加人数3847人。1999年,全市共举办学术交流12场,参加人数1400多人,交流论文357篇;组织学术讲座26场,参加人数4489人。此外,市科协还组织自然辩证法学会、物理学会等学会,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2000年,市科协组织学术交流和讲座32场,参与者4174人次,撰写论文与调研报告28篇。
  五、科技咨询与培训
  1988年,全县举办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讲座60多期,参加人次5000多人次。编印各种技术资料近万份。开展果树栽培技术咨询工作。在安海镇举办一期全县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50多人次,编印龙眼、柑橘、香蕉等果树栽培技术资料300多份。先后深入到金井、深沪、龙湖、石狮、罗山、安海、内坑、磁灶、池店、青阳等乡、镇的10多个果林场,现场为果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搞果树新技术示范点:咨询中心与罗山梧林村两委配合,该村调整连片土地6.67公顷,创立一个果树早结果早丰产示范园。成立果树保果咨询服务队。由于荔枝大面积花而不实现象严重,咨询中心引进南安丰州农民技术员傅德成的新技术,在紫帽乡的铁灶、李厝铺等家庭农场签定2000株荔枝保果承包制,采用保果精保果,综合防治病虫害2项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1990年,科技咨询中心向上级反映,沙滩带来发展柑橘的一大隐患——柑橘线虫病。1990年3月,从广东省引进灭克磷和米尔两种进口农药,在龙湖、深沪、金井3镇设点11处,对243株病树进行药物处理,经过一年的试验,效果显著,不少农户要求供药防治。油捺是1989年被定为福建省稀、优、特的水果,又是出口创汇的农业良种,咨询中心从古田引进4000株,分别试种于金井、深沪青阳等地,后又推广到20000多株,并在
  深沪柳山村建6.67公顷示范园。1990年,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1100人次。
  1990年,县科协在青阳镇政府举办禽畜饲养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讲授猪、鸡、鸭等禽畜的饲养技术和配合饲料,播放有关科教录相。又在池店召开龙眼生产研讨会,解决如何迅速提高晋江县幼龄龙眼的产量、如何搞好龙眼的贮运保鲜技术。在深沪柳山举办油捺开发研讨会,进一步推广油捺种植。1993年,各镇举办的各种类型培训班165期,培训农民达9070人次。1993年油捺引种试验课题获省内7位果树专家组成的验收鉴定。1994年开始实施星火计划“柑橘大面积高接换种示范”项目;1995年部分试花结果,1996年大量结果。市科协主持“甜橙良种引种试验”,从中国农科院引进8个甜橙良种嫁接。1995年3个品种试花结果,品质佳,具有推广前途。
  1994年,市科协从贵州农科院请来退休蔬菜研究员涂其楮,半年多,深入7—8个镇的20多个村,进行调查研究,写出《关于晋江市发展蔬菜生产的几点建议》和《建议推广遮阳网覆盖栽培蔬菜》2篇科技工作者建议,并从北京、浙江、湖南、广东、贵州等省市蔬菜科研单位引进蔬菜良种14个、种子40斤,推广给20多个村的菜农试种,得到菜农的欢迎。为晋江市的蔬菜发展及菜篮子工程做出贡献。6—9月,针对晋江市高温、干、台风、暴雨季节,大力推广蔬菜抗灾栽培——遮阳网的应用,经过试验后,推广10万平方米遮阳网。1995年,举办培训班238期,培训26437人次。创刊《科技咨询》专刊,作为科技信息传播工具,出版5期、750份。1996年,举办培训班168期,培训18356人次。在深沪、金井两镇举办2期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在安海举办畜牧技术培训班;在内坑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1996年,引进“龙眼保花保果试验示范”在紫帽镇梧垵村、横坂、张园3个村选择300株有代表性的龙眼作试验示范,取得较好成效,于10月11日召开项目小结座谈会。
  1997年,市科协建立金桥工程项目库,向市直有关部门和近200个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信息148条,在1996年2个金桥工程项目获省优秀奖的基础上,1997年又有9个金桥工程项目立项上报。市直学会完成科技咨询项目28项,合同金额13万元,市、镇科协共推广新技术项目53项。
  1999年,市科协举办各类培训班158期,受训学员14878人次,组织科普讲座15场,听众2900人次,组织科普宣传43次,受教育人数14万人次;出版科普画廊6期、144版,科普宣传栏及黑板报、500期,编印科普宣传资料6期、120份。2000年,印发“科技咨询”6期,向200多个单位提供科技经济信息近千条,并协助联系科技项目5个,推广应用新技术26项,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架设金桥,完成金桥工程项目6项,厂会合作项目4项,村会合作项目17项,4个金桥项目获省级奖。2001年,市科协组织市直涉农学会与有条件的建制村签订帮扶合同,完成35个村会协作区项目,完成金桥工程项目和厂会协作项目各2个,编印《科技咨询》简讯6期,向近300个单位提供科技经济信息服务。2003年,举办科普咨询、科普挂图巡展、科普录像放映、义诊等活动,服务广大群众。科技下乡活动10次,分发各种科普宣传材料5100多份,展览科普挂图400多张。举办各类培训班128期,受训人员10710人次。
  六、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
  1988—1997年,县(市)科协拥有镇级以上科技团体53个,会员总数4300人。1998年,科技群团69个,会员数近5000人。同时,建有5个科普示范基地和4个科技活动示范校。到1999年,非有制经济组织科协成立25家,普通中学科协23个。市科协下属基层组织113个(不含村级),会员总数6703人,同时拥有7个科普示范基地,5个科技活动示范校,2所科技共建校及17个农函大辅导站,24个村科普协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07年科协基层组织数达216个,总人数9007人;科普示范基地增加到19个,农函大辅导站增至19个。
  1996年,市科协开始对市直学会、协会、研究会和乡镇、厂矿科协进行整顿,会员重新登记,并建立规范化的档案。镇科协按期改选换届,同时按民政局部署,对所属科技群团进行清理整顿。
  20世纪90年代初起,从许多企业成立科协开始,市科协就在企业科协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个会员一年内至少写出一篇科技论文或科普文章,提一条科技建议,参加一次科普宣传或科普下乡活动,参加一次科普讲座或培训,参加一个科研项目或金桥工程项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科协在企业科协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凤竹科协获福建省1995—
  1996年度厂矿科协“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冠盛现代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科协苏温州被评为先进个人。1999年,浔兴集团科协和凤竹公司李爱民,恒安公司科协黄攸源分获省讲比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01年,通过建家活动和科技月谈会,开展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讲爱岗敬业,比科技兴企”活动。凤竹科协主席陈澄清代表全国非公企业科协参加中国科协六大。
  1997年,在全国首创在新经济组织和普通中学中成立科协,得到国家、省科协高度重视。
  2002年始,市科协通过听取汇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自评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各镇场科协对所辖地学校、企业科协和科普示范基地,进行全面评比考核。当年1月和6月,市科协还分别组织各基层科协组织进行总结交流,市农学会、远华中学科协、华强防火涂料厂科协、东石贝类养殖场等基层组织分别在会上介绍经验。市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的健康发展,得到上级科协组织的肯定。中国科协非公有制企业科技人员及科协组织状况调查组于3月4—5日到晋江市进行调研,对市非国有企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市科协为配合此项活动,对25家企业科协进行调研。1月,市科协史伟萍、冠盛公司苏温州代表晋江市参加在福州召开的省科协六大,会上先进个人史伟萍、“优秀科技工作者之家”冠盛公司、华强防火涂料厂,受到省人事厅、省科协的表彰。华强防火涂料厂科协副主席吴俊清获得第九届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在泉州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凤竹集团公司总经理陈澄清在泉州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泉州市科协副主席,浔兴集团公司科协被评为泉州市1997—2002年度先进集体。市科协副主席吴金猛还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出席在苏州举行的全国非国有企业科协调研座谈会,凤竹、浔兴两家企业科协代表在会上介绍经验。
  2004年,在参加全国科普示范市及全省科普先进市的创建活动中,通过省与国家验收,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同时被授予第一届福建省科普先进市。市科协还在企业中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调动非公有制企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技术承包和技术攻关,促进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七匹狼公司科协被评为全国先进企业科协并代表晋江市参加全国非国有企业科协经验交流会。为提高晋江市外来务工人员科学素质,从而提高全市企业综合竞争力。是年,在制定行动计划(“2049”)实施方案基础上,深入企业调研,至2004年底,对凤竹、钻石、浔兴、七匹狼、兴源、福源等6家企业的600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科学素养问卷调查,经统计共回收答卷574份,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有针对性的在这6家企业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先后到风竹、福源、兴源、钻石等企业开展科普挂图展。
  2006年,继续开展第二届省科普先进市的创建活动,省科普先进市检查小组对晋江市创建工作予以高度评价,获得“第二届福建省科普先进市”称号。在安海、永和两个镇被命名为“首届福建省科普先进乡镇”后,同年有5个镇(街道)、4个科普示范基地及两个社区通过泉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先进乡镇(街道)及科普示范社区的评估验收。此外,推荐龙眼协会等4个农技协参评“福建省百强农技协”。
  2007年,市科协会同市委组织部制订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镇(街道)科协换届工作的意见》,抓紧镇(街道)科协换届工作,14个镇(街道)完成换届工作,3个街道科协完成成立工作。同时,市科协还通过召开镇(街道)科协主席工作会议,动员各镇(街道)科协更好地完成各项科普工作。11月,金井镇还通过福建省科普先进镇验收。新增企业科协14家,企业科协总数93家,进一步完善企业科普网络,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新组建小学科协1所,开展小学科协试点工作,并指导12所学校科协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
  七、科技扶贫与社区科普
  (一)科技扶贫
  1997年,市科协承担内坑镇山头村和以及协助组织部对紫帽镇紫星村的科技扶贫工作,对依靠科技脱贫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协助解决有关电力、水利、交通、建新村用地、小学校校舍等问题。免费培养30多名农函大学员,投资1万元用于山头村村部建设,市果树研究会协助紫星村搞龙眼生产产业化和保花保果工作。
  1998年,市科协挂勾英林镇马山村和紫帽镇浯安村,协助市领导现场办公解决电力、水利、交通等问题外,拨出1万元支持村部建设,并把班办到村里,免费培养31名农函大学员,提供科技致富信息和科普宣传
  教育资料。
  2006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的意见》及有关文件,市科协立即召开专题会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帮扶工作,确定1名中层骨干人员具体负责挂钩帮扶工作。聘请农业专家到后山村进行食用菌专业的培训。
  (二)社区科普
  2002年开始,市科协多次进入社区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举办科普咨询、法律咨询、科普挂图巡展、科普录像放映、义诊等进社区活动,服务小区民众。2005年,先后组织罗山、灵源、青阳等街道科普干部参加省社区科普干部培训,还组织他们到鲤城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