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65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分类号: F279.245
页数: 2
页码: 1047-104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工商联(总商会)的组织机构和重要会议,以及参政议政的主要活动。组织机构包括市(县)工商联(总商会)、基层商会和同业公会等。重要会议包括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等。参政议政方面,工商联提出了很多具有资政价值的议案、提案,并通过调研反映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晋江市 工商联 组织机构 重要会议

内容

一、市(县)工商联(总商会)
  1988年,根据全国工商联六大通过的章程关于“工商联既是人民团体,又是民间商会”的规定,县工商联又称县商会,实行2个机构,一套人马办公。1992年5月1日,县工商联(商会)更名为市工商联(商会)。1993年7月,市商会大厦竣工,工商联由侨联迁至商会大厦5楼办公。1996年1月,为适应基层商会网络建设发展的需要,市商会更名为市总商会。1997年4月,经市编委批准,工商联内设办公室、会员事务科、经济联络科3个科室。
  二、基层商会
  (一)镇(街道)商会
  1952年前后,在县工商联成立之前,先后成立工商联安海分会、石狮分会、金井分会及青阳分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分会停止活动。1982年6月,各分会随着工商联组织的恢复而重新走上正轨。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3个镇和祥芝乡成立石狮市,石狮分会划归石狮市管辖。1988年,工商联开始着手镇级商会组建工作,金井、安海、青阳3个分会先后进行换届,并改称镇商会。至1995年12月,工商联组建的镇级商会14个,遍及全市各镇,其中陈埭与西滨联合组建陈埭商会。2004年,青阳镇商会、罗山镇商会因区划调整解散,并重新组建成立新塘、罗山、青阳、梅岭、西园5个街道商会。2007年7月,成立首个由驻晋江温州籍经商人士组成的商会组织——市工商联温州商会。随着企业不断增多,独自成立镇商会条件日渐成熟,2008年3月,西滨镇商会成立。在组建镇级商会的同时,工商联尝试在企业相对集中的村及工业区组建区域性商会组织,先后组建成立大下浯商会、东石肖下商会、安海山兜商会、安海第二工业区商会及西园车厝商会。在组织不断壮大过程中,市工商联注意发挥老会员的作用,成立市总商会老会员活动中心,并在安海、青阳、深沪分别成立商会老会员委员会。活动中心在重阳节、春节等节日经常开展各种联谊活动,慰问家庭困难的会员,关怀老会员生活。为团结最大多数的非公经济人士,工商联注意吸收各种社会团体为商会的团体会员,先后有市女企业家联谊会、晋江青年商会、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市劳动服务公司、市旅游协会加入商会组织。
  (二)同业公会
  1989年4月,县工商联第一个同业公会——安海布业服装同业公会组建成立,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同业公会得到快速发展,至2007年底,先后成立24个同业公会,会员总数1596家,涵盖制鞋、纺织服装、玩具、建材、食品、机械等行业。
  (三)异地商会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人在外地经商办企业1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建材、服装、鞋业、食品等行业。为加强联系,增进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各级工商联的引导下,很多城市的晋江籍非公经济人士自发组织商会或协会组织,其中由晋江籍非公经济人士组成的组织有内坑商会昆明分会、磁灶商会昆明分会、磁灶商会北京分会、磁灶商会沈阳分会、昆明市工商联晋江商会、广东省工商联晋江商会、福州市工商联晋江商会7个。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