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自身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540
颗粒名称: 八、自身建设
分类号: D034.3
页数: 3
页码: 911-9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在思想建设方面,坚持政治学习,开展多项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作风建设上,注重调查研究,为审议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积极参与政策研究和考察。在制度建设上,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实行定期汇报和集体学习等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晋江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晋江市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权力机关 政权组织 代表大会

内容

思想建设 1987年,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坚持每星期安排两节政治学习时间,系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本书,开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再教育活动。1989年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在机关和各镇人大干部中开展“三从三看”教育,进一步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搞好人大工作的信心,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1992年,市(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重点组织学习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加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提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1997年以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开始实行先学法后活动的做法,每次开展活动都先组织学习有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1998年,组织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活动。1999—2001年,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公仆教育、“三讲”教育、“两思”教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等活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勤政廉政意识得到增强。2002年,常委会着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回访复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创新发展“晋江经验”、WTO基本知识学习等专项活动。2004年,邀请省委党校教授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人大工作的专题讲座,组织传达、学习和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2005年,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社会各界提出的4方面33条意见,常委会党组确定47条具体整改措施,并明确整改时限,分解落实整改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使党员受到深刻教育,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有较大的改观,人大各项工作有新的进展,群众满意程度测评满意度为100%,得到泉州市督导组的肯定。
  作风建设 常委会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调研、走访,倾听群众呼声,为常委会的审议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提高议事水平和决策能力。1986年,县九届人大常委会就防灾抗灾工作、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有关工作进行调研,撰写《关于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几个问题和建议》《蚶江镇运用普法教育,解决实际问题》《港前村贫困情况的反映》等9份调查材料,送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1992年,为审议市政府“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三路到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等地学习考察,做大量调研工作。同年,以国务院批准晋江撤县设市为契机,加强政策研究,支持和协助市政府向上级要政策,为省政府批准晋江市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做大量工作。1995年,组织撰写《浅谈地方人大自身建设中的几个原则》《切实发挥人大的职权作用,促进晋江市两个文明建设》等文章,组织相关工委开展3次专题调研,撰写5篇经验介绍材料,参加省和泉州市人大举行的有关工作经验交流会。2001年,根据市委关于认真做好省委提出的4个专题调研工作的部署,组织开展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课题调研,形成8篇具有一定价值的书面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2005年9月,与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地方人大创新网联合主办地方人大制度创新暨工作程序设计研讨会,就如何创新人大工作制度进行研讨,并就有关代表约见“一府两院”组成人员、代表代理信访、特定问题调查程序、审议工作程序等制度进行论证。
  制度建设历届人大常委会均把建章立制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根本保证。1987年12月,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再次修订《晋江县人大常委会联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制度》,修订《晋江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晋江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务委员进行视察活动的制度》,制定《晋江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人事任免的暂行办法》《晋江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本县司法机关执行法律的试行办法》《晋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制度》《晋江县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职责》《晋江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进行视察活动的办法》等。1989年8月20日,制定《晋江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廉政建设的规定》。市(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并实行定期向市委汇报工作制度。1997年,开始实行每月两次的机关集体学习日制度。1999年4月,修订通过人大机关勤政廉政制度、学习制度、文书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等。1999年,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在常委会原有各项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制订《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规则(试行)》,对常委会的职权范围、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议案的提出和审议、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质询、发言表决、依法实施监督、人事任免、代表工作、领导和主持代表选举工作、召集和筹备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常委会机关自身建设等方面作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制度》,包括工作、学习、办事、勤政廉政、出勤、值班、车辆管理、文书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内容。1999年3月,制定《晋江市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喜事简办的规定》。2000年5月,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述职评议的暂行办法》《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案件暂行规定》《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代表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7月,制定《晋江市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信访联度会议制度》。2001年12月,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暂行办法》《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的规定》《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的规定》《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查国家机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暂行规定》。2004年1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辞职的暂行规定》。2005年12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若干意见》《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评议暂行办法》《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审议质量的若干意见》《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公民旁听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的暂行办法》《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2007年,建立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同年,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予地方荣誉称号的暂行规定》《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予晋江市荣誉市民称号的暂行规定》。
  机关建设 1981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始对外办公。1990年5月7日,根据文件要求翻建旧办公大楼。后因县政府大院统一规划,确定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不在原址翻建。1991年4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向县政府提出《关于拆旧翻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的报告》。经计委立项,着手组织图纸设计、工程投标工作,同年8月12日,进行设计图纸交底会审,9月15日,正式动工兴建。1992年,办公大楼竣工并通过验收,后投入使用。以后的历届人大常委会对办公大楼进行修缮,使人大机关的办公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历届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机关建设融入常委会的自身建设中,在加强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机关党建等各项工作,机关工作效能不断增强,先后获得全省先进档案室、人大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文明机关、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晋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机关、财务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全国人大新闻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9家新闻单位组成的“地方人大工作巡礼”采访团对晋江市人大工作作采访报道。2005年10月,市委召开晋江自设立人大常委会25年来的第一次全市人大工作会议,制定《中共晋江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次会议既是市委贯彻落实省委、泉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领导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市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把握好市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推进全市法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起,开始组织参加全国12省16市(县、区)人大工作研讨会(后发展为全国14省(区)20区(市)研讨会),参与论文交流。与全国100多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建立材料交流联系。2004年,应市人大常委会的邀请,台湾嘉义县议会访问团到晋江市开展参观访问和工作交流,成为台湾首个到晋江市参访的议会访问团。2000—2007年,常委会先后组织撰写《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探讨》《增强法治观念,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自身建设,依法行使职权》《实践“三个代表”,搞好人大代表工作》《加强人大工作,提高执政能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把握正确站位、拓展有效作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43篇专题调研和理论研讨文章,参加全国14省(区)20区(市、县)人大工作研讨会,省人大理论研讨会以及省、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工作座谈会的交流,均得到较好评价。专题调研中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也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