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表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537
颗粒名称: 五、代表工作
分类号: D034.3
页数: 4
页码: 907-9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市(县)人大常委会在不同时期都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和沟通,以确保代表的履职和权益。这些方式包括召开代表座谈会、走访代表、邀请代表参加专题调研、组织代表进行视察活动等。常委会还努力加强对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指导,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和保障。
关键词: 权力机关 政权组织 代表大会

内容

1987年12月,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再次修订联系县人民代表的制度,明确联系代表的形式为:举行代表座谈会,走访代表,邀请代表参加专题调研,不定期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认真办理代表来信来访,向代表寄送《常委会会刊》和有关学习材料。制定组织代表进行视察活动的办法。规定代表视察活动每年至少进行2次,明确视察的形式、内容等。1988年1月,组织本届任期内第一次联系代表活动,1988年5月,组织本届任期内第一次代表视察活动;同年做出《关于设立县人大常委会联络员的决定》,任命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为县人大常委会联络员,促进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的开展。在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主要采取召开代表座谈会、走访代表的形式,仅1989年就召开21次代表座谈会,参加座谈的代表
  700多人次,走访代表300多人次。于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发生政治风波期间,常委会华侨工作委员会先后3次召开6个乡镇的华侨界人民代表座谈会,学习中央会议、文件精神,发动人民代表向海外和港澳台亲人亲属写信,介绍事实真相,宣传党中央的政策。除专题视察外,常委会还在每年人民代表大会和每次常委会会议召开前,组织代表进行集中视察,征求意见建议。
  2006年12月15日,举行省人大《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保护法》办法(草案)》立法调研座谈会
  2007年2月8日,举行2006年市、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会议
  市(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除以往的一些季度联系代表、视察检查、学习座谈等活动外,还组织开展评议基层所站工作,逢年过节慰问代表,组织代表“走出晋江看晋江”等。1991年,常委会领导应邀在省、泉州市人大代表联系工作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得到肯定。常委会努力加强对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指导,乡镇人大常务主席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逐步制度化。1992年1月,首次召开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经验交流会,基层人大工作出现崭新局面。同年,陈埭镇人大主席团被评为全省人大系统先进单位,英林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洪我永被评为全省人大系统先进个人。常委会还努力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和保障,曾对两起人大代表人身受侵犯的案件进行调查,责成有关方面依法处理,维护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1992年,以《代表法》和《省人大常委会实施〈代表法〉办法》颁布为契机,组织宣传学习,增强代表的履行意识,营造代表履职的良好氛围。在办理代表建议方面,与政府联合召开交办会议,坚持每年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并授权常委会办公室负责经常性的督办工作,协助承办单位解决涉及多部门的问题。1993年,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首次确定议案1件,即关于部队借用良种场土地的归还问题。1993年4月2日,常委会办公室专门发出《关于办理市人民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通知》,要求市政府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办理。
  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把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强镇人大主席团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1994年6月13日,常委会做出《在全市人大系统开展评选镇先进人大主席团、先进人大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优秀人大工作者的决定》。1994—2001年,先后评选出先进镇人大主席团8个次,先进人大代表小组70组次,优秀人大代表284人次,优秀人大工作者64人次(含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评出的1999—2001年度“双先双优”)。常委会建立定期召开各镇人大主席团工作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各镇代表工作情况,确保代表小组月月有联系,季季有活动,使基层人大代表工作逐步规范。1995年,先后召开三次乡镇人大工作会议:年初在东石召开代表小组活动现场会,推广东石镇代表小组活动经验,全面部署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年中在英林镇召开人大主席团半年工作小结会,推动各镇人大代表工作进一步开展;年
  终在陈埭镇召开年度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基层人大工作先进经验。加强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重点抓好办理、监督、检查、反馈等环节,努力提高办理质量。1994年,开始实行由代表联络工委向人大代表、有关单位和群众发出“意见征询表”,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合理性意见,责成有关部门重新认真办理。1997年,召开代表不满意件重办会,明确要求,落实责任,限期重新办理并答复代表。
  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重视抓好代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2000年5月,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代表工作的若干意见》,从6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抓学习,组织学习经济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不定期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和业务人员授课辅导。每次视察检查、调研等活动前;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1999年镇级人大换届选举期间,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代表执行职务能力。抓制度,先后制定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评议工作制度、争先创优制度、主席团工作季度检查制度、定期汇报制度等;建立市、镇、小组、代表四级联系网络,2000年开始实行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重点在全市各镇推行代表接访群众制度、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和对镇政府领导人员述职评议工作。抓重点,围绕经济建设、法治建设、社会稳定和落实全市重大决策等四方面重点,组织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抓典型,继续开展争先创优工作,改变以往每年一评为每届一评,制定《晋江市先进镇人大主席团量化标准》,采用百分制对各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进行量化评价,通过经验交流会、代表工作座谈会等形式,总结推广经验,引导和推动全市人大代表工作。1999年7月,组织市、镇人大干部到安海观摩人大主席团评议安海工商分局、技监所工作大会,发挥其示范作用。抓服务,努力做到“五保障一落实”,即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法律保障、组织保障、舆论保障、资讯保障、后勤保障,认真落实代表建议和意见,对代表建议实行由常委会领导和相关工委对口督办制度,实行代表来信必复、来访必见必谈制度。为进一步做好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2001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对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办理、检查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出明确规定。
  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央文件和《中共晋江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关于代表工作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实施,推动代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如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组织全体市人大代表进行2次培训;提高代表活动经费标准,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条件;为代表订阅《晋江经济报》,编印《人大代表参阅》,为代表履职提供知情知政服务;分别组织部分代表到安溪县、南安市开展异地视察,拓宽代表视野;进一步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通过召开交办会、听取汇报、现场视察、征求代表意见、组织检查重点建议办理情况、不满意件重新交办等措施,督促“一府两院”加大办理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和解决代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坚持每年召开2次全市镇(街道)人大工作座谈会,组织到各镇、街道召开代表座谈会,征求代表意见;推行代表接访群众和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常委会会议邀请部分代表列席形成制度;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开展的各种视察、执法检查、评议、调研等活动,定期组织代表旁听法庭庭审,拓展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2004—2006年,共组织和推荐各级人大代表1100多人次参与党务、人大、政务等活动。2004年,经市委同意,在市区6个街道成立后,及时成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负责辖区内人大代表的联系、服务,组织开展代表活动和人大工作。加强对镇人大主席团的指导和对街道人大工委的领导,定期形成关于镇(街道)人大和代表小组季度工作及活动的分析材料。开展“双先双优”评选活动,本届共评选出先进镇人大主席团5个、先进街道人大工委1个、先进人大代表小组13个、优秀人大代表33人、优秀人大工作者19人。
  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自2007年任期以来,注重组织引导,努力拓展代表履职的空间和渠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代表旁听法庭庭审等制度,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各项活动的参与,首次组织晋江市的全国、省、泉州市三级人大代表开展集体视察活动;组织晋江的泉州市人大代表到安溪县就“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专题调研;继续探索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在罗山许坑市级选区和磁灶镇级教育选区分别组织新一届的市、镇人大代表的首场述职活动。继续强化代表执行职务的服务保障,非公职人员的代表参加活动,均发放误工补贴,市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400元,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提高到每人每年800元。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满意率不断提高,经征求代表意见,代表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163件建议(其中闭会期间6件)的办理情况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7%。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