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48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分类号: D666.9
页数: 3
页码: 838-840
摘要: 本节介绍了1988-2007年,晋江市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在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下发展迅速,基层商会组织建设逐渐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日益壮大,政治安排逐渐加强。
关键词: 晋江市 非公经济 统战工作

内容

1988年以来,改革开放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1989年4月,安海镇商会和安海镇服装同业公会成立,这是晋江乃至福建省最早成立的镇级基层商会和行业组织。1994年5月,召开晋江市工商联(商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并顺利完成换届工作。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6人担任副会长,26人担任常任理事。市统战部配合各乡镇党委把基层商会建设作为要事来抓。在原有青阳、安海、金井等三家商会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努力,完成全市基层商会建设,并成立服装、玩具、烟酒等七个同业公会和全国第一家村级商会——青阳镇大霞浯商会。基层商会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在基层党委领导下,纷纷提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举措,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晋江市基层商会组织的发展为全国工商联工作提供先例,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省内外各级统战部门商会组织到晋江考察50多次。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统战部部长姚嘉潭在泉州市统战工作会上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为题,作介绍交流,并被刊载于《福建统一战线》,编入泉州市《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研讨材料的汇编》。
  1995年,在《福建统一战线》专版刊登市委统战部发文介绍许连捷、吴景良等12名优秀民营企业家“爱国、敬业、守法、团结、奉献”精神的文章。同时注意选拔、推荐一批代表性人物为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和商会委员。一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与党合作共事的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分子队伍正在晋江市日益壮大。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长王兆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央统战部五局局长胡德平等领导考察晋江市,对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1996年,市委统战部协助商会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商会活力,在上年实现镇镇有商会的基础上,当年又根据晋江籍在外工商界要求,组建昆明晋江商会、内坑商会昆明分会、四川闽南(晋江)工商联合会筹备会等。商会组织在省外的建立不仅提高晋江的知名度也将对促进晋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还完成英林商会、金井商会、安海布业服装同业公会环节人选报批工作。支持市工商联配合政府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及商贸考察活动。办理商务考察手续200多人次。支持商会拓展服务领域,加大服务力度。在技术培训整治污染、技术监督、护税纳税等方面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1997年,通过春节团拜会、座谈会、表彰会、商务展销、考察以及对重点人物登门拜访谈心等形式,组织非公有制代表人士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与他们广泛接触,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关心他们的事业,为他们办实事,使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4月27日,市统战部工作部门联合市国税局、市工商联为纳税100万元以上的28家先进民营企业代表佩戴红花,授牌表彰,树立典型,鼓励民营企业依法纳税,对国家多做贡献。表彰会得到省委、泉州市委统战部的重视、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金能筹、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何国栋等出席表彰会。市委统战部发出《关于推荐优秀民营企业代表人士的通知》,推荐评选优秀民营企业代表人士100人。激励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回报社会,正月初五,由统战部牵头,会同市工商联组织女企业家蔡玲玲、王雪珍、施丽蓉等16人向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打击犯罪、保一方平安的110服务平台的干警们捐赠见义勇为慰问金4万元,同时献上“威武镇邪恶,护民保安宁”的牌匾。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林文麟应邀参加慰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长庚,副市长邱华谋,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吴乌秀也分别讲话。
  1998年,市委统战部主动引导非公有制人士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加强商会基层组织建设。先后批复同意东石、安海、青阳、陈埭等四镇商会的班子换届人选的方案,批复成立安海皮业公会、摩托车公会、深沪短裤同业公会、罗山食品同业公会,青阳服装同业公会。通过基层商会举办座谈会或利用节日登门拜访慰问重点人士,加深了解,听取意见,关心他们的事业,为他们办实事,多次与市国税局、地税局、工商联共同研究,推荐6家非公有制企业纳税大户赴省受表彰,9家纳税大户赴泉州市受表彰。推荐增补两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泉州市政协委员;提名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市政协九届政协委员。
  1999年11月,晋江市工商联(总商会)换届选举。在征求各镇党委、商会意见的基础上,广泛协商,反复酝酿,采取“大稳定、小调整”的办法,确定180名理事(其中常务理事95人)候选人名单,顺利产生新一届工商联(总商会)领导班子。先后批复陈埭商会、磁灶商会换届,批复同意成立罗山福埔机动车市场同业公会、陈埭种植养殖同业公会、市美容美发同业公会,并给予指导。与市工商联(总商会)联合召开基层商会、同业公会工作经验交流会,指导他们做好新时期商会、同业公会工作。
  2000年,市委统战部指导池店镇商会、安海建材同业公会换届选举,批复成立晋江市石业同业公会、内坑拖鞋同业公会。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与高等院校牵线搭桥,邀请厦门大学经济学专家、教授为柒牌、七匹狼、富联、华鑫盛辉等非公有制企业出谋献策,解决实际困难;发挥市工商联(商会)作用组织各会员企业开展对外经济交往,参加“首届福建(晋江)春节商品交易会”“全国糖酒食品(晋江)博览会”、泉州侨乡商品(沈阳)展销会、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鞋展、香港玩具展、香港亚太皮革展览会、中国陶瓷建材展。广州春交会与秋交会等,帮助会员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扶贫济困、助学助教、修桥造路等光彩事业。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社会各种公益事业捐资2000多万元。
  2001年,市委统战部继续坚持“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的方针,切实加强非公有制领域的统战工作。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的联系;邀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各种重大政治活动,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青岛海尔集团进行学习培训,举办高层次专题讲座,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断更新经营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境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全年为社会各种公益事业捐资1000多万元。重视和加强基层商会组织,指导成立东石镇肖下村商会、伞业公会及纺织服装同业公会,指导东石商会、深沪短裤同业公会、青阳下浯商会换届选举。发挥工商联(商会)的作用,支持他们组织会员企业举办WTO知识、工商法律法规培训,组织参加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帮助会员办理工商年检。推荐27名工商界代表人士当选泉州市工商联(商会)理事。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搞好党建工作,涌现出恒安、凤竹、浔兴等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
  2002年,市委统战部以市总商会、各基层商会、同业公会为依托,以市海联会为纽带,积极发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参加国际国内经贸活动,营造商机。协调有关部门对依法纳税、文明经营、重合同守信用的先进典型给予宣传和表扬,牵头会同市工商联、国税局、地税局评选3家省纳税先进单位。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在省人大、政协换届中,推荐市内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8人担任九届省政协委员,3人担任十届省人大代表。聘请26名国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海联会理事成员职务。先后组织市海联会的国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事和云南等地驻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组成2个庆贺团,参加香港、澳门等地的庆典活动,促进海内外工商界的联系和交流。充分发挥工商联及基层商会、同业公会的作用,及时对七个届满的基层商会的领导班子进行换届。成立全市第一个市级领导分会——晋江市工商联云南分会。
  2003年,市委统战部协同市工商联(总商会)成立市民营企业拥军协会,筹集拥军资金35万元,引导全市民营企业增强国防观念,支持部队改革建设,为全市“双拥”工作贡献力量。会同市工商联(总商会)配合市政府开展晋江与宁夏原州区对口帮扶,发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助鞋和服装29455件(价值60多万元),并积极筹集帮扶资金30万元。指导紫帽、龙湖镇商会及安海皮业、烟酒食杂、机械五金等同业公会顺利换届,成立龙湖纺织服装该员工会及拉链五金同业公会。开展同业公会工作调研,推动同业公会行业工会的体制改革。
  2004年,晋江市委统战部组织民营企业家参与“军事日”等活动,引导商会会员企业投入双拥工作。加大联系驻外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力度。春节期间,举行全国大中城市举行晋江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与晋江籍非公经济代表畅叙乡情,共谋发展。组织走访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晋江乡亲。在晋江人投资创业较为集中的珠江三角洲组建广东省工商联晋江商会,并在深圳成功举行隆重的成立庆典大会,为非公经济统战工作与海外统战工作紧密结合创造新平台,促进海内外工商界人士的团结、合作与互动。充分发挥镇商会及同业公会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导,知道安海、陈埭、磁灶商会的换届工作,指导成立青阳、罗山、新塘等街道商会,建立第三个村级商会——安海山兜商会。统战部、工商联(总商会)、国税局、地税局联合评选、推荐21家企业参加泉州市纳税先进企业表彰。
  2005年,市委统战部牵头会同市经济贸易发展局、市人事局、市工商局、市工商联(总商会)等部门,推荐上报11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泉州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会同市工商联(总商会)开展以“心手相连,未来无限”为主题的结对助学活动,发动会员企业72家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103人,资助金额达25万多元。联合市工商联(总商会)举办北大、清华名师讲师团晋江商会论坛,在全市民营企业中产生积极反响。不断探索加强异地晋江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发挥镇商会及同业公会的载体作用。指导内坑商会、深沪商会。内坑商会昆明分会、江苏吴江市闽南经济促进会(商会)做好换届工作,指导成立梅岭、西园等街道商会以及青阳建材同业公会。
  2006年,市委统战部加强市工商联(总商会)班子建设,充实1名专职副会长和4名兼职副会长,指导池店商会做好换届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大中城市积极筹建晋江异地商会,11月5日,成立福州晋江商会;会同市工商联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形成调研报告《建设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调研报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方案;继续举办“晋江商会论坛”,会同市工商联(总商会)举办“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专题讲座;在民营企业中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向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依法诚信纳税”的倡议,在民营企业中开展评选泉州市纳税先进单位活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会同市总商会。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迎新春、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全市385户贫困家庭近千名困难群众受到扶助;鼓励引导各镇(街道)商会及会员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市委统战部会同市工商联组织举办《新商业背景下的民营企业战略变革》等专题讲座,推荐评选8名非公经济人士为泉州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组织民营企业参加拥军活动。认真做好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非公经济人士担任省人大代表5人、省政协委员9人。加强与异地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交流互动,连续5年在春节期间举办全国各大中城市晋江籍企业家交流互动,为企业的健康成长、发展壮大搭建平台。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慈善事业和新农村建设,会同市工商联(总商会)市慈善总会联合开展“迎新春、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组织企业家参与市委市政府赴南平开展山海协作活动。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机构

安海镇商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