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检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38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检测
分类号: R954
页数: 2
页码: 754-7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建立监测网络,设立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上报数量。同时开展药品抽验工作,将抽验与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结合,重点针对农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提高鉴别假劣药品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发现不合格药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追踪溯源,查清来龙去脉,掐断假劣药品流向市场的渠道。
关键词: 晋江市 药品市场管理 检测

内容

一、ADR(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2006年,晋江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举办3次ADR(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工作座谈会,邀请各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参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思想认识。建立监测网络,设立一名专(兼)职ADR工作人员,建立工作档案,将ADR工作落实到人。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下发46份ADR资料,加强信息收集。全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54例。
  2007年,根据“确定不虚报,争取不漏报”的原则,结合药工培训、义务监管员、药师(质量负责人)座谈会等各种会议形式,开展ADR工作。走访各相关医疗机构,帮助他们进行网上注册,增加网络直报家数。定期与卫生局联合发文通报各医疗机构ADR上报工作情况。全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309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4例。
  二、开展药品抽验
  2004年,按照“监督检查与抽验相结合,以监督检查为主,抽验为辅”的原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镇、乡、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为重点,将药品抽验与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以及药品快速检测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圆满地完成药品抽验工作任务的同时,提高执法效率。共抽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67家次,抽样药品42批次,快检60批次。其中抽验不合格的9批次,案值9万多元。
  2005年,以农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为重点,开展药品快检和药品抽验工作,充分发挥其技术辅助作用,提高鉴别假劣药品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共完成药品抽验63批次,合格62批次,合格率98.41%;完成快速鉴别检验134批次,合格128批次,合格率95.50%。对抽查的不合格药品,市药监局及时进行调查,共立案12起,罚没款0.21万元。
  2006年,在开展药品抽验和快检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可疑线索,立即追踪溯源,查清来龙去脉,掐断假劣药品流向晋江市药品市场的渠道。共抽样药品80批次,不合格药品3批次,快检102批次,其中不合格8批次。通过抽验和快检查处假劣药品案件8起,没收药品25批次,罚没款1.5万元。
  2007年,完成抽样药品93批次,检验93批次;11月,根据省局安排,增加抽检药品30批次,现全部完成。对快检、抽验药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时送交泉州药检所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品种和批次,追踪溯源,从购进和销售两端,查清不合格药品的来龙去脉,掐断假劣药品流通渠道。共快检、抽验的123批次药品,其中检验93批次,不合格6批次,立案8起,上缴罚没款0.83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