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旅游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23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旅游管理
分类号: F592.757
页数: 4
页码: 601-60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旅游局对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管理情况。对于旅游饭店,市旅游局通过举办培训班、岗位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员工持证上岗率,促进酒店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对于旅行社,市旅游局进行业务年检,对旅行社的营业额、利润总额、税收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旅行社合法合规经营。
关键词: 晋江市 旅游业 旅游管理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1992年4月,晋江市旅游局组建,5月1日挂牌,为正科级行政单位,编制5人,其中副局长1人,其他干部4人。
  1996年6月,政府机构压缩时改为晋江市旅游事业局,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赋于行业管理职能,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拨款,未定编,局长1人,1999年加派副局长1人。
  2007年5月22日,中共晋江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晋江市旅游事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首次确定市旅游事业局编制12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2人,股级职数4人。人员经费由市财政全额列支。晋江市旅游事业局内设办公室、行业管理科、市场开发科3个职能科室,均为正股级。至年底未变。
  第二节 市场准入管理
  一、旅游饭店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晋江没有星级酒店,故只有获得公安局批准的涉外酒店(宾馆)才能接待境外旅客。
  1995年8月,从泉州安平酒店投入营业起,市旅游局对旅游饭店的管理开始重点转入酒店完善服务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管理。市旅游局几乎每年组织各酒店的总经理或部门经理参加省旅游局或泉州市旅游局举办的培训班,督促各酒店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抓紧员工培训,使其达到相应星级酒店标准的要求。
  1998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在泉州举行,晋江为主要接待市之一。市旅游局与泉州市旅游局合作,举办第一期星级酒店及部分涉外宾馆客房部、餐饮部的主管、领班培训班,同时举行第一届酒店员工岗位技能竞赛,设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项目。2000年,旅游局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抓星级酒店员工持证上岗率,至2003年,分4期对酒店员工进行较大规模的考证培训,并接受劳动部门的理论考试。合格者发给全国通用的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001年起,随着星级酒店队伍的不断壮大,市旅游局几乎每年(2002年停)举办一届旅游系统岗位技能竞赛,通过举办岗位技能竞赛,促进各酒店抓好岗位培训,提高服务水平。2001年12月,市旅游局与团市委、劳动局联合举办晋江市旅游系统青年岗位(酒店类)技能竞赛,共有9家酒店,84名员工分别参加中餐摆台、西餐摆台、西式铺床、厨师技能等5个项目的角逐。2003年7月下旬,市旅游局、晋江旅游协会、团市委在爱乐假日酒店举办晋江市旅游系统第三届青年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共有11家酒店,7家旅行社的107名选手参加中餐摆台、西餐摆台、西式铺床、厨师刀工、雕刻和导游演讲等5个项目的比赛。2004年7月,市旅游局与团市委联合举办旅游系统第四届青年岗位技能竞赛。竞赛项目有中餐宴会摆台、西餐宴会摆台、中式铺床、前台客房预订、厨师雕工和导游风采赛等,有120名选手参加角逐。2005年7月,晋江市旅游系统第五届青年岗位技能竞赛在帝豪酒店成功举办,来自系统29家企业的169名选手分别参加导游风采赛、中餐摆台、西餐摆台、厨师雕工、中式铺床、前台预订等6个项目的角逐。
  协调劳动部门对参赛者进行理论考试,合格者发给初(中)级技工证书,提高酒店持证上岗率。2003年8月,市旅游局为促进酒店员工持证上岗和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与劳动局合作在安海、英林举办第3期酒店员工岗位技能考核培训班,有振英大酒店、安平酒店、华达大酒店等9家酒店的165名员工参加3个班的培训,基本获得上岗证。8月下旬,在首届泉州(丰泽)烹饪大赛中,兴泰酒店的叶兴贵、安平酒店的邹礼洪分别获“食品雕刻”银奖和铜奖,兴泰酒店的陈永合获“热菜”第三名。
  市旅游局除抓酒店的服务质量外,还根据相应星级标准督促酒店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举办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2006年3月26日,由市旅游局、市旅游协会主办,晋江宝龙大酒店承办的“食神”美食通航日——食神亲临晋江宝龙大酒店厨艺表演活动在宝龙大酒店举行。此次宝龙大酒店特邀香港“食神”戴龙携晋江宝龙大酒店总厨覃炳胡现场演绎独家秘方菜。当晚由戴龙亲自挑选“龙马精神”“富甲一方”等10多个菜肴,并与覃炳胡一起现场演示“肝胆相照”等菜肴,让晋江市民近距离品味“食神”的厨艺。
  旅游饭店除接受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外,还要接受公安部门的住宿登记管理,特种营业管理,如桑拿服务必须取得公安部门发放的特种营业许可证,消防安全合格证是评定星级饭店的必要条件。娱乐场所要接受文体局的管理。食品卫生等接受卫生部门的管理。卫星电视接收不仅要接受广电局的管理,还要接受工商局、税务局、环保局、技术监督局等的管理。
  二、旅行社
  1994年,泉州市旅游局开始对三类旅行社进行业务年检,内容主要包括旅行社上年的营业额、利润总额、税收、总资产、注册资本、宣传费用、保险费用、组团人天数、接团人天数等及持证上岗情况(总经理证、导游证)。
  2000年,青年旅行社因财务问题,没有参加年检,被省旅游局注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
  2002年,育才教育旅行社因停业一年,没有参加年检,被省旅游局注销经营许可证。
  2004年,因歇业年检没过关,侨联旅行社被注销许可证,同年10月,经省旅游局下文同意恢复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2005年,泉州市旅游局以晋江市作试点,把年检业务下放到县(市)旅游主管部门。
  2006年,国内旅行社的年检业务正式由市旅游局行业管理科办理。
  2007年,因长时间无法营业,年检时不能通过,侨联旅行社、建江旅行社申请注销许可证,爱乐旅行社因长期没有开业,年检时被泉州市局注销《国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因年检没过关被注销许可证的旅行社达5家。2007年底,实有旅行社总数16家。
  第三节 市场监管
  1992年市旅游局成立后,忙于创建旅游企业,加上当时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旅游市场疏于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香港游、港澳游以及东南亚五国游的人数大增,旅游市场逐渐繁荣。侨联系统、侨办、公安局保安公司都有代办出国境游业务,非法旅游代办点遍布全市各个乡镇。
  1995年7月1日,省政府施行《福建省旅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这是福建省第一个以省长令的形式颁布的旅游法规。同年,省旅游局成立福建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受理境内外旅游者的各类投诉,协助旅游管理部门做好旅游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晋江市旅游投诉偶有发生,但很少。主要有:个别食物中毒造成经济损失、旅游接待质量不理想、本地旅行社拖欠接待社团费、旅游景点没按规定减免门票等。有的旅游者直接与旅行社交涉,得到妥善解决。有的旅游者到市旅游局投诉,经市旅游局出面调解,旅行社或双方作出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个别旅行社恶意拖欠接待社团费,经市旅游局调解未果者,上报泉州市旅游局处理。
  1996年,市旅游局配合省、泉州市旅游质监部门联合对全市非法经营者进行检查取缔,但没有与当地公安、工商部门合作,也没有采取严厉措施,检查过后,有的非法经营者卷土重来。
  1997年,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再次联合检查旅游市场,发现违规经营者有增无减,市场依旧混乱。
  1998年,旅游局采取引导与打击相结合的办法整顿旅游市场。即一方面与省、地旅游质检部门联合查禁无证经营者,另一方面扶持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申请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引导他们走合法经营的道路。如呈报晋江侨联等3家旅行社的申请。
  1999年,面对违法经营屡禁不绝的旅游市场,市旅游局与市府办、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先后进行3次市场检查,共出动车辆8部次,人员37人次,检查近50家非法旅游业务经营点,查处16家非法设点者,其他拆除非法旅游广告,并责令停止非法经营。同时,动员一部分有实力的经营者按国家规定办理手续,争取成为合法经营者。由于香港游滞留率严重超标,从7月起,龙湖、英林、永和、金井、深沪等镇的居民被暂时停止办理往香港探亲旅游。6月1日和11月1日,市政府办分别发出《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化港澳旅游市场管理的通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2000年,公安部门一度暂停父母在香港的人申请香港游,同时,旅游局与公安局密切配合,联合下文整顿规范旅游市场,采取登记造册,归档管理和规范旅行社运作等办法,有效降低滞留率。5月,省旅游局、省公安厅联合发文将晋江市作为香港游市场整顿改革试点。6月,晋江市成立以副市长王远东为组长的晋江市香港游市场整顿改革试点领导组。市旅游局、公安局、工商局等多次联合行动,对非法经营出国(境)游业务和无证经营者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取缔。同意实力较强的旅行社在乡镇设立门市部,以方便群众。一些无证经营者经过申请挂靠旅行社成为合法门市部。
  2001年,市旅游局继续督促旅行社规范运作,联合公安局、工商局打击非法设点和无证经营。1月,一度被暂停办理香港游的晋江市民获解禁,其中深沪镇、英林镇、金井镇、龙湖镇、永和五镇公民直到5月才开放。
  2002年,新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国家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同时加强导游人员管理和市场整顿,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开展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工作。旅游局与工商局、公安局联合检查旅游市场,取缔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者,查处超范围经营活动,撤销违规经营的旅行社门市部,净化旅游市场。11月,泉州市旅游局转发省局通知,取消所有出国(境)游报名点。
  2003年,市旅游局不定时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对旅游市场进行检查,取缔一些无证经营者,纠正一些旅行社的违规行为。
  2004年,市旅游局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清理整顿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和无证经营旅行社业务,以及违规经营、超范围广告行为。扶持部分有条件的私人经营者申请经营旅行社业务许可证,放开市外及本市旅行社在各镇设立门市部,引导合法经营。从2004年7月1日起,香港游开通自由行,旅游者可以直接到公安局办理通行证自由进出,使无证经营者逐渐失去市场。至2007年,无证经营者基本消失。
  第四节 旅游安全管理
  一、酒店消防安全管理
  2000年以前,酒店消防安全工作由消防部门负责。
  2001年,全国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进行专项整治,市政府把餐位200座以上的餐厅、酒楼和客房数50间以上的宾馆、综合性涉外饭店共30家的消防安全工作归旅游局负责牵头管理。市旅游局会同公安局、消防大队、工商局、文体局等部门,通过宣传摸底、地毯式检查,全面复查等3个阶段的严格检查整治,共发出整改通知书64份,提出安全隐患423条,发复查意见书64份,整治率100%,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此后,酒店消防安全工作成为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2年,市旅游局继续对各旅游饭店、酒楼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范围扩大到38家企业。南苑、帝豪、亿盛等酒店花巨资整改消防设施,消除消防隐患。源泉大酒店因无力整改消防隐患被迫停业。
  2003年,开展以整治消防安全通道为重点的消防工作,责任范围发展到60家。市旅游局多次与消防、工商等部门合作,深入各酒店、酒楼检查督促其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整改消防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自查和整改,然后联合公安、工商、消防等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对各旅游企业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指定复检日期。要求企业加强消防安全培训。10月,磁灶京埠大酒店因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且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被泉州市旅游星级评定委员会注销二星级旅游饭店称号。11月,帝豪酒店玻璃幕墙因装修施工引起火灾,直接损失几百万元。
  2005年,市政府把每月26日定为安全生产检查日,使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化。10月26日,市旅游局组织人员对全市8家星级酒店进行全面检查。
  2006年1月12日,根据市政府要求,为确保“两会”(人大、政协)、“两节”(元旦、春节)期间公众文化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和社会稳定,旅游局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分两组对纳入归口管理的17家酒店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11月,旅游局与消防大队再次对旅游系统内的11家星级酒店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此次检查以酒店的火灾自动检查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的配置、维护和运行情况为重点。经抽查,11个单位的情况参差不齐,酒店普遍对安全生产比较重视,设备配置比较齐全,但个别酒店存在人员操作不熟练、故章处理不及时、误报多等情况。
  2007年,旅游局根据市安办的部署,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定期组织“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酒店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烟系统的配置,维护和运行情况,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畅通情况,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员工的消防安全生产培训情况,并在第七届职工技能竞赛中设消防灭火演练比赛项目。
  二、旅行社服务安全管理
  1995年10月,省旅游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意外保险的通知》。从1996年开始,晋江市各旅行社为国内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险。出国(境)游的旅游意外险由国际组团社办理。市旅游局在不定期的旅游市场检查中,检查旅行社是否100%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有的旅行社根据旅客的意愿,同时为旅游者办理乘机保险。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各旅行社必须办理旅行社责任保险。旅游意外险改为根据游客意愿办理的非强制性安全措施。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