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紫帽山休闲旅游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22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紫帽山休闲旅游区
分类号: F592.757
页数: 1
页码: 587-588
摘要: 本文紫帽山休闲旅游区包括紫帽镇、磁灶镇和内坑镇,以名山胜水、文物古迹为主要景观:铁灶山摩崖石刻、紫帽山、晋江高尔夫球场、磁灶窑址、俞大猷墓等。
关键词: 晋江市 旅游业 休闲旅游区

内容

该区包括紫帽镇、磁灶镇和内坑镇,以名山胜水、文物古迹为主要景观:铁灶山摩崖石刻、紫帽山、晋江高尔夫球场、磁灶窑址、俞大猷墓等。
  一、铁灶山摩崖石刻
  位于紫帽镇。众多宗教石刻荟聚在铁灶山岗上,有合称“西方三圣”石雕佛像,还有一方颂扬佛法的联对,后面刻着“康熙己丑正月佛弟子黄志璋稽首题”,解开铁灶山诸多宗教石刻年代之谜。一方兀立的大石上刻着俊骨逸韵的六个行楷大字,“攀龙鳞,附凤翼”,每字高有70厘米。1991年,被列为晋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紫帽山
  与清源、葵山、罗裳被称为泉州四大名山,是晋江最高的山峰,海拔538米。紫帽山因山势峻峭,常有紫云覆罩山顶而得名,山间保存着自唐、宋以来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人题刻,还有100方不同形状的“心”字石刻。唐代道士郑文叔,宋代著名道士白玉蟾、张伯瑞,明代抱素真人吴云静均住居过此山,是一处道教文化名山。山中还有“半山亭”“金粟洞”“凌霄塔”等景观。
  三、磁灶窑址
  位于磁灶镇岭畔村、钱坡村,发现的自南朝至明清的古窑址共19处,分布于梅溪两岸,有的堆积层厚达24米,甚为罕见。磁灶窑址主要包括梅溪两岸的土尾庵山、蜘蛛山、童子山、金交椅山等窑址,是宋元时期重要外销陶瓷窑口。主要产品有瓷碗、盏、匙、杯、盘、盒、军持、瓮、瓶、花插、碟及建材等。釉色有黄、绿、青、青黄、青绿、青灰、黑和酱色等。装饰技法有划花、印花、堆花和绘花。纹饰有龙纹、缠枝花纹、莲瓣纹、牡丹花纹等,大多为外销产品,器形精巧,胎质薄,釉色以青、黑为主。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俞大猷墓
  位于磁灶镇苏垵村东南700米处。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晋江河市(今属洛江区)人,抗倭名将。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武进士,官总兵,卒赠左都督。墓为夫妻合葬,占地面积约5500平方米,坐南向北。墓丘三合土构筑,长2.86米,宽2.96米,高2.38米。墓室砖砌。墓丘前立石墓碑,高2.45米,宽0.92米,上刻楷书“皇明都督虚江俞公墓”。神道两旁存有石武翁仲2尊。近年重修神道,重雕石马、石虎、石羊和石望柱各一对。1991年,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