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增值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21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增值业务
分类号: F626.5
页数: 2
页码: 575-576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电信和移动业务的发展历程,包括主叫显示、短信息、多媒体和手机上网等业务。
关键词: 晋江市 信息业 增值业务

内容

一、电信“主叫显示”业务
  1996年,市邮电局程控电话设备具备“主叫显示”业务功能,此项功能是基于电话网络向用户提供辅助服务。在这期间只在小范围内试用阶段。固定电话增值业务其中有智能网增值业务,它包括主叫显示、呼出限制、三方通话、缩位拨号等功能,但用户最普遍常用的是主叫显示功能,这是增值业务中量最大的一项。
  1997年,市邮电局正式对用户开办“主叫显示”业务,当时办理此项业务需向邮电业务部门申请,收取相应月租费。
  2000年,全市净增主叫显示用户4.49万户,全市6.7万户。
  2002年,全市净增主叫显示用户5.57万户,全市19.29万户。
  2004年,全市主叫显示用户超过23.95万户。
  自2005年起,主叫显示此项业务向所有固定电话用户全面开放,用户不须再向电信业部门申请,而个别用户不需要主叫显示功能的,在办理新装电话时需事先声明。
  二、短信息业务
  1998年始,短信息业务被广泛应用。手机在语音通话功能之上,最早实现的增值业务功能,用于发送和接收文本信息的通信服务。短信息最早只能在同一个网内发送。2002年5月、2005年1月,分别正式实现移动与联通、移动与电信的网间短信互通业务。晋江联通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推出3元/50条、5元/80条等短信包,让用户花最少的钱发更多的短信。至2007年,联通晋江分公司在网用户的短信包渗透率10%,办理流量包用户数3.7万户。
  三、多媒体业务
  2002年10月,移动晋江分公司开发彩信业务,是一种既可以传送文字信息又可以传送图像、声音、文本、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服务。彩信业务实现短信息业务的升级,更开创多媒体业务的先河。
  2003年5月,移动晋江分公司又率先推出彩铃业务,即由被叫客户定制,为主叫客户提供一段悦耳的音乐或一句问候语来替代普通的回铃音,2007年,移动彩铃用户数超82万户。
  2004年,电信晋江分公司开办“七彩铃音”业务,此项业务分为被叫彩铃、主叫彩铃两种。被叫彩铃业务是用户通过事先设定,当其作为被叫时,在应答摘机前,对主叫用户播放一段个性化的特殊音效回铃音,替代传统的回铃音。主叫彩铃业务就是用户拨打他人电话,可以听到自己预先设置的铃音业务。
  2005年1月,电信晋江分公司开办“灵通助理”业务,此项业务是面向个人用户提供集人工信息服务、自动语音服务、互联网服务于一体的一项综合服务。一年来发展灵通助理用户1.2万户。同年,全市彩铃用户30万户。
  2006年,晋江电信立足增值重点业务,实现增值渗透率有效提升,将灵通助理和彩铃业务转移到新入网用户。当年净增彩铃用户11.9万户,灵通助理4万户。其后,移动晋江分公司又先后推出移动手机报、无线音乐、手机电视、手机地图、手机证券等多媒体应用业务,丰富群众的信息娱乐生活。
  2007年,晋江电信企业战略转型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年净增彩铃用户12.8万户,全市达43万户净增灵通助理7768户,全市达近6万户。联通晋江分公司推出炫铃业务,又叫“个性化回铃音业务”。当用户开通此业务后,若有其他用户呼叫该用户,主叫用户听到被叫用户在系统中设定的个性化回铃音。至年底,联通晋江分公司在网用户的炫铃包渗透率50%,办理流量包用户数17万户。
  四、手机上网业务
  1999年,移动晋江分公司从电信分营开始,便推出手机上网业务,即中国移动向客户提供的通过手机以无线方式访问互联网,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等功能的业务,至2007年,上网客户53万多人次。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又推出面向商务人士、集团客户的“随e行”无线服务,客户通过笔记本电脑、桌上电脑等终端以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或无线局域网(GPRS/WLAN)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和企业网,进行信息、娱乐或办公。
  联通晋江分公司针对用户需求推出多档流量包,至2007年,晋江联通在网用户的流量包渗透率40%,办理流量包用户数13.6万户。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