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固定电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2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固定电话
分类号: F626.5
页数: 3
页码: 564-56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程控电话设备的发展历程和业务情况。设备容量方面,从最初的4000门到后来的50万门、60万门,呈现了逐步扩大的趋势。业务方面,首先介绍了电话用户的发展情况,包括实装用户、城乡电话用户、公用电话等,其中城乡电话用户数量在1996年就达到了100116户,普及率达10.24%,成为全省第一个电话万户镇。
关键词: 晋江市 电信 固定电话

内容

一、设备容量
  20世纪80年代初,县邮电局引进日本富士通程控交换设备,容量4000门,其中青阳为母局1200门,石狮设模块局1200门,安海设模块局800门,全县设有PCM41个系统。
  1989年2月,紧急扩容2000门。其中,青阳800门,石狮800门,安海400门。
  1990年4月,又引进15000门。其中青阳5700门,安海4300门,增设5个模块局,即龙湖1500门、金井1500门、英林1500门、陈埭2000门、磁灶2500门。至此,晋江电话容量19000门,开通投产后,电话号码由5位升为6位。
  1993年7月,扩容53000门。新建安海、龙湖两个母局,增设永和、东石、内坑、深沪、池店、罗山、洋埭7个模块局。1994年3月6日,晋江市程控电话号码由6位升为7位,同年12月,扩容108000门,全市程控电话总容量180000门。
  1995年12月,扩容70000门。至此,全市程控电话设备总容量250000门。
  1998年12月,引进华为C&C08程控电话设备45000门,全市程控电话设备总容量达295000门。
  1999—2007年,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多次进行设备扩容。2004年8月8日,晋江程控电话号码由7位升至8位,全市建成青阳、安海等总容量近50万门。至2007年底,全市程控电话设备总容量近60万门。
  二、业务
  (一)电话用户
  1987年9月,县邮电局程控电话开通半年后,晋江(包括石狮)实装用户2977户,占总容量4000门的73.18%。
  1991年6月,晋江城乡电话计费用户10300户,成为全省第一个电话计费用户超万户的县。
  1992年6月,晋江市农村电话用户10203户,成为全省第一个农村电话超万户的县级市。同时安海、陈埭、磁灶、英林等4个镇超千户。
  1994年3月,晋江市农、市话用户突破4万户,达4.0301万户。5月15日,英林镇英林村电话用户1005户,成为福建省第一个电话千户村。7月1日,陈埭镇26个建制村村村电话上百户。
  1995年3月,陈埭镇电话上万户,成为全省第一个电话万户镇。
  1996年6月,晋江市城乡电话(固定电话)100116户,电话主线普及率达10.24%,提前5年实现邮电部提出的2000年城乡电话普及率10%的目标。
  1997年,晋江市城乡电话145907户,普及率14.8%。
  1999年7月,晋江市城乡电话在全省率先突破20万户,达219760户,电话主线普及率22部/百人,建成电话3万户镇1个,农村电话2万户镇2个,万户镇8个。
  2001年5月,晋江市城乡电话总数成为全省首个城乡电话突破30万户的县(市)。
  2002年,晋江市城乡电话用户总数45.5万户。
  2003年4月,晋江市城乡电话总数在全省各县市局率先突破50万户县(市)。
  2006年,晋江市城乡电话用户达到792074户。
  2007年,晋江市城乡电话用户随着移动电话的发展,固定电话总数回落,只有484884户。
  (二)公用电话
  20世纪80年代,晋江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程控电话开通之后,社会对信息需求日趋迫切。1991年12月,晋江县城首批开办公用电话代办点10处。
  1993年7月,在青阳市区繁华地段(市医院、大剧院)等4处设立邮电服务亭,开办公用电话业务,并利用社会代办力量实现私话公用。
  1994年,发展公用电话1094处,全市公用电话总数1857户,公用电话普及率1.95‰。
  1996年,发展公用电话800处,全市公用电话总数3953户,公用电话普及率5‰。
  1996年,全市公用电话开始配置单路计费器。
  1997年,新增设公用电话点1146处,全市公用电话总数5099户,普及率5.17‰。
  1998年,全市公用电话开始配置4路计费器。
  2002年起,晋江电信分公司出台计费器借用,赠送公用电话票据优惠措施,加大对电信公用电话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增强电话公用电话的吸引力。
  2002年,为方便师生与家人通信联络,推出校园卡公用电话。在全市教育系统内部普及家校通插卡公用电话。
  2003年,为方便企业内部职工通信需求,推出201智能电话,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内部均采用企业内部201智能插卡公用电话。
  1992年10月1日,市邮电局首次开办磁卡电话。
  (三)磁卡、集成电路卡电话(IC卡电话)
  1993年2月,磁卡电话发展到村级模块局,先后在市局营业厅,新北路支局及磁灶、陈埭、安海、龙湖、金井、英林开通磁卡电话10部。
  1995年,磁卡电话继续发展,扩大到边防、学校、工厂、企业、酒店等。
  1996年,磁卡电话大量发展,并出现集成电路卡电话(IC卡电话)。
  1998年5月,市邮电局为方便群众、服务社会,减少社会对公话的投诉,提高公话服务水平,开始在全市各乡镇安装IC卡公话,在青阳、安海2处建成IC卡公话一条街,共安装IC卡公话506部,各乡镇平均2个以上IC卡电话亭。
  1999年,移动电话的发展,IC卡电话被淘汰。
  (四)虚拟网集团电话
  1996年起,市邮电局鼓励用户小交换机并入邮电公网。
  1997年,市邮电局发挥虚拟小交换机功能,吸引小交换机转入公网。
  1998年,全市所有F-150交换系统软件均顺利升级为SC9版,具备虚拟小交换机功能,为全方位解决小交换机撤机并网的工作提供保证。
  21世纪初,为发展虚拟网,市电信局采取“大力宣传、巧树样板、突破重点,全面开花”的发展战略,引导大型集团公司及中小企业安装虚拟网。至2007年,晋江全市安装虚拟网57071户。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