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设施网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20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设施网络
分类号: F632.757
页数: 2
页码: 561-562
摘要: 本文介绍了石狮市邮电局在1988年成立后,不断进行改革和扩展,包括设立分局、改革农村乡邮、设立投递段道等,至2007年全市邮路总长度达到8239千米,共有邮路251条。
关键词: 晋江市 邮政 设施网络

内容

1988年9月15日,根据福建省政府《关于设立石狮市的批复》,石狮市邮电局正式挂牌成立。晋江县邮电局与石狮市邮电局分设,石狮、蚶江、永宁、祥芝4个邮电分局(所)划归石狮市邮电局管辖。
  1990年,城区投递发展至5段,投递员也相应增加至5人,均用自行车为投递工具,每日上午集中投递一次,报刊直投到户。城关网点新设北路、青华和曾井等3个邮电支局。
  1991年,实施农村乡邮改革,磁灶、罗山、陈埭、池店、白安等邮电支局所属的46个邮政代办点实行邮件到县邮电局自取制度,农村投递路线减至24条,单程786千米。
  1995年8月,经泉州市邮电局批准,设立安海、东石、龙湖、金井、罗山、陈埭、磁灶、英林和内坑等9个邮电分局,下辖所属村邮电支局。
  1997年1月1日,实施泉州邮区中心局体制,泉州至晋江间的干线邮路增至5条,邮件由泉州经转衔接福厦、福泉、泉漳邮车发往全国,与世界各地通邮。同时,为配合泉州邮区中心局体制的实施,农村投递区域按行政区域作重新划分,增设罗山的罗裳线、后林线,磁灶的张林线等3条农村邮路,使农村邮路增至27条,单程894千米。
  至1999年上半年,电信业的发展,农村邮路减少至22条,单程728千米。
  2000年,晋江市委、市政府把晋江邮政投递体制改革作为当年为民办实事的十四个项目之一。同年3月20日,晋江邮政深化投递体制改革暨农村投递城市化工作拉开序幕,建立一支融服务与经营于一体,高效率、多功能、高质量、创效益的投递员队伍,在确保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商业性服务,提升投递服务质量和水平。
  2006年,基本完成晋江邮政投递体制改革工作,城区、农村直投率上升至95%以上。同年,报刊流转额攀升至近4000万元,比2000年改革之初流转额翻近3倍。同时,开始在各乡镇增设收投分部。
  至2007年底,全市邮路总长度8239千米,共有邮路251条,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7417千米、农村邮路209条,城市投递段道达42条,总长度822千米。拥有专用邮运邮车15辆、邮政汽车65辆(其中包括大吨位邮件运输车3辆、邮政储蓄专用车6辆、速递专用车27辆、投递专用车10辆等)。全市邮政营业支局所16个,其中设在农村的分局、所有13个,邮政储蓄网点21个,邮政进社区委代办点50个,报刊亭31个,便民服务站250个。全市邮政信筒信箱126个。全市邮政有信报箱群348处,邮件处理(物流配送)中心1个、电子化、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的普及,大大提高邮件的处理效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石狮市邮电局
相关机构
晋江县邮电局
相关机构
泉州邮区中心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