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航空运输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航空运输管理
分类号: F562.857
页数: 6
页码: 555-56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晋江机场自1993年开始建设,经历了多个阶段的组建和改革,包括成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组建机场公司、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等。机场净空管理方面,拆迁了超高建筑物、安装了飞行障碍灯,并加强了对周边社区的宣传和巡查力度,维护净空安全。在安全监督检查方面,机场贯彻了安全思想,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分解到各个部门。
关键词: 晋江市 交通运输 航空运输管理

内容

一、机构
  1993年11月,泉州晋江机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成立,由泉州市市长林大穆任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同年12月,组建泉州市晋江机场建设指挥部,由晋江市市长何锦龙任总指挥,王志泉、陈都炎、方玉銮、李时势任副指挥。其间,何锦龙调任石狮市委书记,晋江市代市长龚清概接任总指挥。1994年7月,增补方庆强为指挥部副指挥。
  为保证机场扩建竣工后能顺利投入运营,1994年1月20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组建泉州晋江机场公司,负责机场投入使用后的生产运营工作。经报民航华东管理局和福建省编委批准,泉州晋江机场公司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行政上由市政府代管,并接受民航福建省管理局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同年3月15日,该公司在晋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000万元。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李时势兼任泉州晋江机场公司经理。
  1996年5月,泉州市政府任命李时势为泉州晋江机场总经理、方庆强为副总经理;8月,任命陈方贵为副总经理;9月,任命刘进明为副总经理。12月10日,泉州市公安局晋江机场分局正式挂牌成立。自此,泉州晋江机场公司基本完成组建工作,正式开始运作。
  1999年,泉州晋江机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由泉州市及所辖晋江、石狮、南安市,鲤城、丰泽、洛江区,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县和肖厝管委会共同发起成立泉州晋江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31日获省政府批准。2000年2月28日省工商局核准注册,5月31日,泉州晋江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并按公司章程,依法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晋江市常务副市长陈贻萍任公司董事长,李时势为总经理。
  2003年,为适应民航体制改革要求,更充分地利用泉州晋江机场现有人力、物力资源,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增强整体综合保障能力,根据国务院《民航体制改革方案》精神,并结合晋江机场实际,晋江航管站顺利并入泉州晋江机场,实行统一管理。此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增强机场综合保障能力,也有利于机场在行政管理、飞行保障和安全监管上,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形成机场一盘棋的管理体制。航管站并入机场后,机场继续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按照管理、保障、经营等不同职能进行组合和调整,成立指挥中心、现场保障部,使机构设置更加符合现代机场运作的需要。
  2006年12月13日,泉州市委、市政府免去李时势机场党委书记和总经理职务,方庆强副总经理主持机场工作。
  2007年1月29日,泉州市政府任命方庆强为机场总经理,林光荣为副总经理。
  二、净空与空防安全管理
  (一)机场净空管理
  1996年,机场建设指挥部会同地方政府,对南北两端净空带所有超高建筑物进行拆迁,拆迁房屋113处、33685平方米。同时,机场西侧净空区内16幢高层建筑物全部安装飞行障碍灯。经民航华东局和省局审核,机场净空条件良好,符合飞行要求。2003年,机场严格检查监督,狠抓隐患整改,抓好飞行区管理、空防安全和机场净空管理,制止周边村镇焚烧工业废料66起,制止燃放烟花8起、空飘气球3起,拆除违章超高建筑4处。2004年,加强不停航施工的安全管理,走访机场周边镇村,宣传净空保护知识,及时制止焚烧工业废料、升空烟花和气球的事件,拆除净空违章建筑,督促高层建筑物装设障碍灯。2006年,利用电视台、报纸、宣传单、录音带等多种媒介加强对周边社区的宣传,不断提高周边居民机场净空保护意识,联合晋江市安监局、气象局等执法单位和空军场站进行净空专项巡查,对违反净空保护规定的现象及时制止,协调处理机场周边焚烧垃圾、燃放烟花、施放空飘气球共58起。在政府的支持下制止和查处违规超高建筑物3处,维护净空安全。2007年,加强净空管理工作,缓解机场净空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泉州市政府为强化机场净空保护,在充分征求机场周边县市区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颁布《泉州晋江机场净空保护规定》,同时出台《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泉州晋江机场净空保护区内施放系留气球活动管理的通知》,晋江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机场净空保护工作,市委办和市府办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市区和机场净空保护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集中整治统一行动的通知》等净空保护文件,为机场的净空保护提供法规保障;宣传普及净空保护知识,发放禁炮宣传品15550份,进一步提高机场周边村镇居民的净空保护意识;扩大净空巡查范围,加大净空查处力度,查处违反净空管理规定行为76起。
  (二)安全监督检查
  1997年,机场宣传贯彻“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思想,管理上做到“人员、思想、精力”三到位。年初,机场总经理与民航福建管理局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将全年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岗位,先后组织8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机场注重安全关口前移,加大安检力度,当年检查旅客111358人次,查获各类违禁品849件。
  1998年,加强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全年组织安全大检查8次,处理16名员工,其中除名2人,辞退1人,处分3人。安检查获证件不符35起,收缴违禁物品1139件。
  1999年,加强监督检查,组织安全大检查12次,全年查获证件不符188人次、违禁物品612件,查获犯罪嫌疑人2人,查获走私羚羊角520支,其价值上百万元。完善安全工作激励机制,实行重奖重罚,设立安全工作突出贡献奖,表彰26名为安全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员工,处理13名危及安全违规违纪员工,辞退2人。
  2000年,继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监察,加大检查力度,严把安全关口。全年组织11次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37个,及时整改。安检共查获证件不符72起,各种违禁物品410件,抓获无关人员进入飞行控制区15人次,并配合厦门公安局捕获1名被通辑的犯罪嫌疑人。
  2001年,全年表彰安全工作突出表现人员240人次,处理违纪9人次,其中下岗1人、辞退1人、经济处罚7人。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机场制定《关于加强空防安全管理的暂行规定》,加强控制区管理,投入228万元改造安检流程,全年查获证件不符123人次、违禁物品459件。
  2002年,开展安全大整顿2次,对安检、机务和飞行控制区、候机楼、货运仓库、油库等重要部位全面检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严把安全关口。确保持证上网率100%。加大安全资金投入,筹措510万元用于维修改造飞行区助航灯光、新建消防车库、安装货运仓库监控系统、改造航班动态显示屏,添置各种通讯、消防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
  2003年,机场继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组织44个基层班组313人参加“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候机厅设立安全咨询台,向旅客发放安全宣传材料。同年5月17日,时值“非典”期间,机场公安分局查获一箱以水草名义欲托运往上海的不明野生动物,经福建省林业部门鉴定,该批动物共有避役、龟、蛇、蜥蜴、蛙及壁虎等六类42只,其中大部分动物的产地为境外,且无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及相关准运证。根据“非典”期间对野生动物实行禁运的规定,分局对这批野生动物予以暂扣,并移交林业公安部门进一步审理。
  2004年,重新修订完善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同时加强检查督促,保证责任目标落实到位。健全安全规章,制定完善《航空安全检查制度》和《航空安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安全监察和安全信息管理。不断改进安全激励机制,全年奖励506人次。开展“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争创安全飞行500万小时实现2004年安全年”活动的动员和教育,狠抓危险品和冬季防火的教育、培训工作。共组织综合性安全检查5次,月安全检查11次,发现隐患107项,均及时整改。民航华东管理局和省监管办对机场进行11次安全监察,指出27个存在的问题和提出57条整改建议,对各级检查组所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机场召开专题研究,制订整改计划,对各项整改项目,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定整改期限,并进行跟踪和反馈,严格按检查组的要求抓好整改落实。把防劫机、防炸机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各类刀具、液体及危化品的检查力度,共查获证件不符共322人次,其中假证172件,冒名顶替92件;查获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品等违禁物品共1346件。
  2005年年初,根据机场与民航华东局、泉州市政府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状,狠抓工作落实,层层签订航空安全目标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促一级的安全工作局面,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重新修订《安全工作奖励标准》,调整安全生产奖励金额向生产一线和与安全联系紧密的单位和岗位倾斜,全年表彰为安全工作作出成绩的个人600多人次,发放奖金76176元。有7人次因安全原因受到处理,其中经济处罚4人、除名2人、留用察看1人、负领导责任2人。组织编订《机场民航航空安全保卫手册》,修订《机坪安全管理细则》和《防汛抗灾预案》等安全规章。机场成立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机构,组织综合性检查10次,接受民航省监管办和省市安全检查10次,针对存在的问题,机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定整改期限,确实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飞行隔离区的监管和与空军场站及漳州指挥所的协调,准确掌握航班动态,及时通报信息,保障航班飞行安全。加大对爆炸物品的检查力度,全年查获证件不符317起,查获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品等违禁物品1295件,协助公安分局查获犯罪嫌疑人1起,抓获无证闯机坪人员373人次。
  2006年,编写《民航航空安全保卫手册》,修订《机坪安全管理细则》和《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则》等安全规章,推广“一法三卡”制度,逐步推广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办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危险源点警示卡和安全检查提示卡工作制度,将“三卡”提示牌张挂上墙,并建立各项安全台账。在候机楼举办两场航空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向旅客宣传航空气象和航空安全基础知识,增强旅客对航空安全的了解,为双方共同做好航空安全工作创造和谐的氛围。
  安全检查中,严格落实安检“双百”制度,以防劫机、防炸机为主要工作目标,严格执行民航总局关于加强对液态物品检查的通知要求,坚持对旅客乘机携带的液态物品一律开封检查,对粉状物也做到不排除疑点绝不放过,同时对所有货物过X光机检查,全年查出易燃物品850件,剧毒物品20件,毒腐物品15瓶,协助公安机关破获非法持枪案1起,其他案件2起。同年4月22日,机场公安分局与机场安检站在执行MF8327晋江—深圳航班安检任务时,在旅客陈某的随身行李中查获仿64式手枪1支及子弹4发,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为泉州晋江机场通航以来发生的首起非法持枪乘机案。
  2007年,成立机场航空安全保卫委员会,完善相关机构和工作职责,组织编写《机场航空安全保卫方案》,修订完善《机场使用手册》。严格安全责任考核奖惩,在中层干部年度述职考评时,把安全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第一项考核内容,对各部门落实责任目标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核,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因责任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能严格标准,认真分析原因,严肃处理,全年共通报处理4人次,发放安全奖金63万元。开展安全隐患整治活动,提高机场适航标准。根据省安委会和民航省监管办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通知要求,把治理活动与I类、Ⅱ类、Ⅲ类安全隐患整改结合起来,收到明显的成效。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组织机构,全年对飞行冲突、机坪秩序、危险品运输、净空安全、油料安全、飞行区安全、航空器适航维修、载重平衡及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等8个安全隐患重点区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共查出56个安全隐患,投入100多万元进行整改。完成机场使用许可证换证工作,对《机场使用手册》重新修订,投入资金223万元,对飞行区的巡场路、围界、灯光系统等进行改造,完善飞行区管理规章制度,通过机场使用许可证换证审验。机场调拨安全专项整改资金30多万元,对油料设备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修订完善《供油企业适航质量管理手册》等8种手册和方案,完成《危险化学品运输经营许可证》、运油车《道路运输证》《防雷合格证》的年审和更换,取得民航总局颁发的民用航空油料供油许可和化验许可证书。全年查获机票与身份证不符202起(其中伪造证件96起,冒名顶替106起),查获各类违禁物品1438件(其中管制刀具143件,仿真武器268件,警具警械45件,易燃易爆物品873件,腐蚀物品40件,其他违禁物品69件),监护短暂停留飞机2012架次。在全体员工中开展背景调查,建立背景档案,积极开展空防安全检查20次,发出整改通知书8份。
  11年间,在旅客安全检查中,共查获管制刀具、子弹、易燃易爆物品、仿真玩具枪等违禁物品7836件。晋江机场没有发生劫炸机事件、飞机失事等重特大飞行事故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完成晋江机场11个空防安全年的保卫任务。
  (三)航空反恐应急管理
  为实现机场安全保卫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机场公安分局在筹建期间,结合晋江机场的实际,研究制定切合晋江机场安全保卫工作实际的安全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规章制度等规定,严格规范和落实机场日常安全保卫工作。1997年,机场进行一次飞行器失事应急演练,消防、油库等部门根据单位实际,各自进行多次模拟演练,提高实战能力。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后,分局把反恐怖工作列为应急处置的重点内容,相继研究制定《劫、炸机紧急事件处置工作预案》《泉州市公安局晋江机场分局处置恐怖案件工作预案》等专门应急处置方案,并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2005年,重新修订《泉州晋江机场应急救援计划》;11月30日,分局全程参加由泉州市政府牵头组织的泉州晋江机场航空应急处置综合大演练,顺利完成现场控制、现场救援、调查取证等演习任务。2006年,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共组织消防应急出动救援演练13次,出动车辆32台次,人员97人次。组织以处置歹徒劫机为背景的应急救援桌面演练,检验各参演部门的信息传递效率和各级指挥员的指挥协调能力。2007年,逐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演练计划,组织“候机楼受爆炸物威胁”及“大面积停电”处置的综合性演练2次,值机离港系统故障桌面推演、油库消防灭火、危化品事件处置、安检现场应急事件处置等14次单项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和紧急救援能力。
  11年间,组织或参加反劫机、防恐怖袭击等各类航空应急救援演练125次。
  三、机场治安防控
  (一)机场治安保卫
  1996—2007年,机场公安分局严格执行国家民航局《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综合治理,群防群治,不断完善技防、人防、物防建设,强化辖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巡查力度,不断提高见警率和巡逻工作的盘查率、发现率,同时,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盗窃民航旅客财物犯罪”、机场周边地区净空整治行动等,维护辖区的治安稳定,有效预防危害民用航空安全和侵犯旅客财物案件的发生。
  11年间,共办理治安案件127起,实施治安警告29人次,治安罚款149人次,治安拘留65人次;立刑事案件11起,破获刑事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逮捕9人,移送起诉9人;在开展协查布控犯罪嫌疑人行动中,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10人。2007年,在开展“打击整治盗窃民航旅客财物犯罪”行动中,破获机上盗窃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为泉州地区首起破获的机上盗窃案件。
  (二)机场控制区警戒
  1996年底,机场公安分局制定《泉州晋江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规定》,2001年、2004年先后进行修改完善。
  1996—2007年,制作、换发各类控制区人员通行证件8053张,控制区机动车辆通行证327张,核发控制区机动车辆牌照59张,民用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66份。与此同时,及时制止无证闯入飞行控制区的外来人员。
  11年间,发现和制止无证进入控制区人员372起、1094人次。其中,2006年,机场加强对飞机的监护、对机场围界、飞行区的治安巡视和各道口的管理,加强对进入隔离区人员、车辆的检查,完善进入隔离区登记制度。抓获无证闯入飞行区51人次,查获无证闯入隔离区32人次,发现空飘气球等异常情况111次。
  四、机场交通管理
  1996年至2006年8月12日,机场交警中队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75号令《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则》,实施对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杜绝车辆碰撞飞行器等事件的发生。2006年8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公布施行。是年11月9日,分局结合泉州晋江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和机坪的实际,制定《泉州晋江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和机坪安全管理规定》,从管理机构、区域划分、车辆行驶、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等方面,加强对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车辆和人员的通行,保障航空器、车辆及人员地面的交通安全。加强对航空器活动区外机场辖区道路的交通管理,设置出租车扬招站、候机楼前送客车辆实行“即停即走”停靠方式、严禁大货车和装载危险品的车辆驶入等措施,并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示意图,确保机场道路交通有序。11年间,纠正交通违法行为28290起,处理违法行为17417起,处罚10537人次,处理轻微交通事故45起。
  五、机场服务和规范化管理
  (一)服务管理
  1997年,机场注重文明服务,树立窗口形象,对老人和无成人陪伴儿童都有特殊服务,积极为旅客解决困难,多次收到国外旅客和国内旅客的感谢信。1998年,改进服务方式,向社会公布服务承诺,做好微笑服务,对残疾旅客、要客、婴幼儿、无成人陪伴儿童提供特殊优质服务,推出电话订票、送票上门等服务项目,设置“爱心服务台”,免费提供报刊杂志、鞋油鞋刷、针线等,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机场工作意见,针对不正常航班制定服务预案,协助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住宿和餐钦服务,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场”。1999年,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文明机场活动的通知》,以“创建精品机场、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推出特色服务,年度通过民航创建华东文明机场的初验考评。2000年,开展“百日优质服务活动”,推出各岗位服务承诺,对员工进行服务专题培训,机场整体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2001年,初步建立服务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建立检查考评制度和旅客投诉网络,完善服务设施,规范服务标识,帮助旅客寻回贵重物品和现金10余万元。
  2002年,完善服务管理制度,认真对待投诉,继续开展特色服务,做好不正常航班保障。2003年,投入1600余万元完善硬件设施,改善保障条件,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强顾客投诉管理,及时将处理情况反馈旅客,全年收到投诉20件,件件有回复,其中有效投诉5件。在航班不正常时,积极组织保障部门做好旅客疏导,全年因天气、航行管制、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备降外场27架次,转场13架次,外场航班备降本场9架次,取消航班20架次,旅客均得到妥善安置。机场加大卫生和环境的绿化美化,新增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实施亮化工程,安装21盏照明灯。2004年,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在值机柜台增设“友情提示”和“温情告示”牌,宣传乘机规定,做好特殊旅客服务,共接待无人陪伴儿童、老人和轮椅旅客1200人。及时根据旅客候检情况增开安检通道,减少候检时间,为晚到旅客优先过安检,在安检现场专门设立病残旅客通道。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工作。全年共接受并处理投诉48起,其中有效投诉6起。通过网上和现场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对顾客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予以采纳。建立旅客丢失物归还程序,全年捡到并归还旅客遗失物品共100多件,价值20多万无,得到旅客的好评。积极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为旅客提供优美的乘机环境。加大对公共服务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力度,扎实抓好创建卫生单位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年共组织12次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参加8次全市创卫工作专项检查,组织4次大规模的“除四害”活动,局部消杀灭活动12次,食品卫生检查12次,健康体检106人次,为服务人员体检办证84人次。加强航站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增加候机楼花卉摆放品种和更换频率。做好疫情防范。启动防“非典”预案,对北京进港航班旅客实施体温监测,加强对机舱、候机室的消毒以及航空垃圾的处理。
  2005年,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接待无人陪伴儿童、老人、轮椅旅客1300多人次,提供贵宾室旅客和贵宾服务(VIP服务)近12000人次;安检站能根据旅客候检情况及时增开通道,减少旅客等候时间,为晚到旅客提供优先安检通关,设立病残旅客通道,为老幼、病残旅客提供方便。组织消杀灭四害、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创卫检查及卫生、健康宣传工作。加强航空配餐、餐厅、食堂等食品饮食单位的卫生管理和督查;加强对航空垃圾的消毒处理。加强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收到投诉26起,投诉处理率100%。2006年,倡导“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服务理念,做精做细服务工作。通过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争取旅客的理解,避免各种群体事件的发生。持续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六一”儿童节期间专门为12周岁以下乘机儿童发放纪念品,全年接待无人陪伴儿童及老年人和残疾人旅客1500人次、贵宾旅客16000人次。为方便病残旅客安检,专门设立病残通道,主动为晚到旅客提供优先安检服务,努力为旅客构建便捷的安检通道。2007年,致力提升服务水平,为旅客营造温馨和舒适的出行环境,增设母婴休息室,规范服务用语。加大候机楼乘机环境整治力度,规范候机楼公共场所秩序,对候机楼公共秩序进行清理整顿。共收到投诉18起,投诉处理率100%。
  (二)规范化建设
  2002年起,泉州晋江机场逐步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过渡,开始ISO9001认证工作。对安全、财务、行政、人事、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规章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较为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2003年,泉州晋江机场在调整内部机构的同时,继续完善规章制度,并实施新的用工制度。在用工上推行以产定员、以岗定员,实行电脑考勤和月考核制度,并积极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2004年,机场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获得ISO9001认证证书,标志质量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机场强化规范化管理工作,组织各部门重新修订机场规范化手册和《机场使用手册》。调整优化内部管理机构,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重新调整内部机构,将指挥中心的消防中队和安检护卫部的护卫科合并组建消防护卫部,增设廊桥组,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护卫力度。将企业管理部的汽修所和建设管理部的维修科合并成立机电工程部,增设微机科,加强机电和工程维修力量。将安监科并入人事部门,强化监察职能。适度调整机场水电、行李打包等项目的经营指标,增加机场收入。制定各项开支计划指标,通过从管理和薄弱环节入手,加强预算管理,严格审批制度,有效地控制各项成本费用的增长。加强机场规划工作。机场从实际和泉州市社会经济,以及民航发展的趋势出发,制定机场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明确机场的发展方向。
  2005年,继续推进机场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进程,通过福建省方圆认证中心组织的第一次年度监督审核。通过持续开展质量体系活动,持续改进机场的质量体系。2006年,重新组织修订各部门的规范化管理手册,并着手编写《规范化管理总册》,调整和完善各部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理顺交叉职能,明确责任分工,减少工作中的推诿现象。重新修订《机场使用手册》,提高使用手册的可操作性,并为机场申报换发“使用许可证”创造条件。制订出台《教育培训管理规定》《旅客中止乘机清舱处理程序》《航班延误服务保障工作预案》等10多个业务部门管理规章和工作程序。持续开展ISO9001认证工作,对机场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台账及执行情况逐一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由工作小组开出整改通知单,限时完成整改,顺利通过福建省方圆认证中心对机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年度监督审核,持续改进机场的质量管理体系。2007年,逐步由保障型向管理型转变,有计划分步骤将机场管理与经营开发职能分开,理清管理、保障、经营职能,推行经营部门财务独立核算,加快保障部门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精简部门机构,将消防护卫部的消防中队和护卫中队分别整合到指挥中心和安检站,理顺消防应急出动和空防安全护卫职能。理顺机场物业管理职能,由建设管理部、总经理办公室联合出台机场物业管理规定,规范机场各部门物业管理职责。重新界定企业管理部的职责,改安全督察科为安全服务督察科,强化企业管理部的管理、安全和服务监管职能,改财务部为计划财务部,强化计划财务部的投资管理、资金预算控制和计划职能。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年”活动。机场把2007年确定为“质量管理年”,制定活动目标和实施方案,以此推动完善机场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针对ISO9001质量体系长期以来文件和实际操作相脱节的问题,重新组织修订机场的质量体系文件和各部门的规范化管理手册,并以机务保障部、建设管理部为试点单位,细化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