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航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9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航运输
分类号: F562.857
页数: 4
页码: 540-5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机场在1996年首次试航,正式通航后由厦门航空公司运营,开通了晋江至多个城市的航班。1997年,多家航空公司加入运营,开通了更多航线。2000年后,晋江机场初步形成规模,每周进出港航班超过150班次。2004年,恢复了马尼拉和香港航班。晋江机场采取各种措施建立销售网点,促销航空公司机票。1998-2000年,由于其他航空公司不愿冒险投入运力,晋江机场旅客吞吐量在36万人次左右。
关键词: 晋江市 交通运输 民航运输

内容

一、航线航班
  1996年9月10日,泉州晋江机场进行首次试航,由厦门航空公司波音737-500型试航北京成功。12月12日,泉州晋江机场正式通航,厦门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开辟晋江至宁波、上海、深圳、武夷山、北京航线,每周19个航班。
  1997年,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南昌、西安、郑州、珠海、杭州、舟山、武夷山等航线,每周进出港航班最多时84班。
  1998年,又有浙江、四川、武汉等航空公司投入泉州晋江机场运营,厦门航空公司也在泉州晋江机场投入第二架飞机运营。12月29日,开通晋江至香港临时包机航班(厦门航空公司)。全年开通航班为:宁波、上海、深圳、北京、武夷山、舟山、广州、杭州、珠海、郑州、南京、长沙、成都、武汉、温州、合肥、重庆、济南、南昌、贵阳、南宁、海口、青岛、天津、香港。
  1999年5月18日,开通晋江至马尼拉临时包机航班(南方航空公司)。全年开通航班为:上海、深圳、北京、武夷山、舟山、广州、杭州、珠海、郑州、南京、长沙、成都、武汉、温州、合肥、重庆、南昌、赣州、义乌、马尼拉、香港。
  2000年,厦门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武汉航空、上海航空、四川航空、中国国际航空等7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运营。10月10日,开通日本那霸至晋江临时包机航班。全年航班为:上海、深圳、北京、武夷山、舟山、广州、杭州、珠海、南京、长沙、成都、武汉、温州、合肥、重庆、南昌、香港。
  2001年,共开通国内15个城市航班航线(含临时加班航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南京、天津、成都、长沙、合肥、珠海、舟山、宁波、武夷山。其中,全年未间断飞行的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舟山等5条航线,武汉、成都、长沙在8月份临时中断后,于12月重新恢复;南京航线在1月份临时中断后,于4月份恢复。宁波、武夷山、天津为临时加班航线。全年日平均进出港航班超过16班次。
  2002年,先后引进东航、北亚、南航公司到泉州晋江机场飞航班,增加上海、舟山、深圳航班密度,新开南昌、昆明航线,恢复武汉、南京、杭州航班,12月17日,开通澳门临时包机1架次,泉州晋江机场的航线航班初步形成规模,每周进出港航班150余班,共开通国内22个城市的航班(含临时加班航线),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武夷山、舟山、广州、杭州、南京、合肥、重庆、天津、长沙、宁波、成都、海口、昆明、郑州、济南、温州、南昌。
  2003年4月,开通青岛、西安、郑州、重庆航班,7月,开通济南航班,8月,又新增贵阳、南宁航班。全年共开通21条航线和黄山、武夷山、合肥、太原等4条临时加班航线,每周进出港航班250余班。全年航班为:上海、深圳、北京、武夷山、舟山、广州、杭州、南京、合肥、重庆、长沙、成都、昆明、郑州、济南、温州、南昌、珠海、福州、汕头、贵阳、南宁、太原、西安、青岛、沈阳、武汉、黄山。
  2004年,争取航空口岸的临时开放,分别于9月12日和9月29日恢复马尼拉和香港航班。年内共开通上海、深圳、舟山、广州、北京、杭州、武汉、温州、长沙、成都、南京、南昌、重庆、合肥、昆明、郑州、沈阳、西安、济南、青岛、贵阳、南宁等22条国内航线和马尼拉、香港两条国际(地区)航线,武夷山临时加班航线。每周进出港航班约230班次。
  2005年,开通上海、深圳、舟山、广州、北京、杭州、武汉、温州、长沙、成都、南京、南昌、重庆、合肥、昆明、郑州、沈阳、西安、济南、太原、海口、黄山、武夷山、青岛等24条国内航线和马尼拉、香港两条国际(地区)航线。每周进出港航班约235班次。
  2006年,开通上海、深圳、舟山、广州、北京、杭州、武汉、温州、长沙、成都、南京、南昌、重庆、合肥、昆明、郑州、沈阳、西安、济南、太原、武夷山、青岛等22条国内航线。每周进出港航班约235班次。
  2007年,开通上海、深圳、舟山、广州、北京、杭州、武汉、南昌、长沙、郑州、重庆、南京、温州、成都、昆明、天津、西安等17条国内航线。12月7日,为配合晋江建市15周年周年庆典,增开澳门—晋江临时包机2架次,旅客人数341人。
  二、航空运输经营
  1996年,晋江在机场施工建设时,分别到福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申办手续,争取航线。1996年8月上旬,争取到冬春航班时刻会在泉州召开。机场利用这个机会向各航空公司推介泉州和机场,配合航空公司申请航线。
  1997年,机场通航,晋江市机场采取各种措施建立20多个销售网点,促销航空公司机票。机场通航初期,只有厦门航空公司一家投入本场运营,通航城市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宁波、武夷山。此后,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逐渐上升。1998—2000年,由于厦门航空公司增加运力较为缓慢,其他航空公司对泉州航空市场疑虑重重,不愿冒风险投入运力,晋江机场旅客吞吐量在36万人次左右。
  2001年,泉州晋江机场注册成立机场客货代理公司,开始民租航空公司飞机,果断走与航空公司联合经营的新路。泉州晋江机场包租武汉航空公司飞机,开拓泉州航空市场。当年旅客吞吐量上升到48万人次,盈利48万元,首次扭亏为盈,同时机场包租航空公司飞机也成为中国民航机场的开创性经营手段。
  2002年是泉州晋江机场生产经营发展富有成效的一年。机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开拓航空市场,主动与全国各航空公司寻找合作机会,继续包租飞机或航线的路子,先后引进东航、北亚、南航公司到泉州晋江机场飞航班,使泉州晋江机场的航线航班初步形成规模。
  2003年,机场主动与航空公司进行合作,东航、南航和厦航在本场过夜飞机达到6架,航线航班延伸到全国主要经济发达区域和重点旅游城市。全年日平均进出港航班超过21班次。4月起,受“非典”疫情影响,全民航旅客吞吐量呈急剧下滑趋势。泉州晋江机场逆势而上,坚持不减少包租航班量,旅客吞吐量再次大幅度上升。9月,在民航总局举办的“民航振兴”评比活动中,泉州晋江机场荣获100万以下客流量组别的第一名。
  2004年,泉州晋江机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通过建立健全销售网络,免费接送旅客,扩大机场客源幅射范围,采用积分制以及旅游航空捆绑销售策略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航班的客座率,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
  2005年,航油价格上涨给机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机场稳定现有包机航班,使东航和南航的飞机运力得以在本场继续运行。通过采取灵活的销售方式,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促销机票,开展延伸服务,免费接送外地旅客到本场乘坐飞机,吸引更多的周边旅客到本场乘机,提高包机航班的客座率。为满足航空市场需求,通过积极努力,开放临时口岸,并临时开通香港和马尼拉航线,完成香港、马尼拉航班飞行250架次、出入境旅客21954人次。
  2006年,国内航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航油价格不断飙升,民航总局对闽浙沿海机场航班量进行严格限制,泉州晋江机场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呈下滑趋势。在包机公司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上半年退租东航武汉公司1架飞机运力,降低包机经营风险,同时积极争取厦门航空公司增加运力投放。机场还争取其他航空公司的合作,冬春航季引进海南航空公司开辟泉州—杭州—太原航线。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基本维持现有航班航线规模。为能开通国际航线,机场继续做好航空口岸开放前期准备工作。海关总署领导及业务部门先后两次到机场考察调研。泉州航空口岸开放列入海关总署年度预审项目。
  2007年,泉州晋江机场调整主业经营方式,控制财务风险,加大对经营单位的财务监督力度,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经营质量明显改善。机场提出以航空公司自主经营为主,机场全力做好销售服务的航班经营模式。成立市场营销小组,投资近100万元筹建销售网络,促销本场航班机票,调用4部车辆专门负责旅客延伸接送服务;推介泉州航空市场,及时引进深航、南航、奥凯航新运力,增加厦航2架飞机,加大深圳、上海航班密度,补齐西南航线,新开天津航线,使泉州航空市场适度竞争的格局初步显现,部分航线机票价格有所下降。在稳定主业的同时,机场加大三产开发力度,提高机场三产收入比重。机场对相关产业开发资源进行细分和重组,有计划分步骤将管理与经营职能分开,拓展三产经营空间,三产开发总收入占机场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三、航空保障
  (一)飞机过站维护
  1996年,机场通航后,设置机务工程部(后更名为机务保障部)。开航前部分维修人员分别到福州和厦门机场见习,1997年,起分别派人到各航空公司(在晋江机场执行航班任务的公司)参加机型培训和执照培训,有3人获得执照,可以独立对波音737型200/300/400/500、波音757型200号、MD82/90、BAE146-100/300、冲-8、福克-100、TU-154M等飞机进行航前、航后、短停维护。
  至2007年,机场持有机型执照人员8名,具备保障波音737-300、500,737NG600、700、800、900、A20系列、EMB145等机型的航前、航后、短停维护能力。
  (二)水电、航空油料供应
  1996年,泉州晋江机场建成民航独立的双路供水系统,最高日供水量可达2000立方米。机场内建有一个600吨的蓄水池,配有全自动恒压供水设备一套,可满足机场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1981年,民航泉州站开航时的用电由空军晋江场站外场变压器供电。1996年,泉州晋江机场通航后,采用双回路一级专线供电,一路罗山变电站,一路青阳变电站,10千伏进线,13个馈线,变压器总容量7137千瓦。机场自备电源:变电站配有2台250千瓦油机,灯光站配有3台150千瓦油机。3辆15000L“斯泰尔”加油车,具备每小时保障5架次飞机、加油量4立方米的能力。
  (三)飞行管制
  1996年9月,泉州晋江机场通航后,民航厦门航务管理站派出部分人员进驻晋江机场,成立民航晋江机场航管站,为民航厦门航管站的派出机构,下设航站调度室和机场管制塔台,处理晋江机场的航管事务,考虑到晋江、厦门两地的直线距离不足50千米、两机场的空域交错重叠因素,民航晋江机场航务管理站的行政和业务均属厦门航管站领导,便于行政和业务统一协调。2003年,航管站并入泉州晋江机场,实行统一管理。2007年,泉州晋江机场共有持民航执照的空中管制员16人。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