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筑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建筑工程
分类号: F426.9
页数: 2
页码: 508-50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住宅和工业建筑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住宅建设逐渐市场化,工业建筑则由乡镇发展为专业园区,形成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晋江市 建筑业 建筑工程

内容

一、住宅
  1988—1991年,晋江县房地产市场尚未形成,县城住宅建设按照计划进行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住宅按照规定进行分配。
  1992年,城市建设主要是进行一些商用和公用建筑的建设,民用住宅着重发展私人建房。当年,住房投资额从1991年的0.5万元达到1992年的34.63万元。其中,私人建房投资达到34.5万元。
  1995年,开始发展房地产市场。当年全市开发土地119公顷,投资7.05亿元,房屋竣工面积46.6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4.73万平方米。1996年,全市完成住宅投资1.03亿元,施工面积1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6万平方米。
  1997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1.42亿元,施工面积16.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7500万元。1998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12436万元,施工面积33.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万平方米,商品房总销售1216万元。1999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7215万元,商品房销售1467万元,施工面积31.71万平方米。2000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4353万元,商品房销售12561万元。2001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3845万元,商品房销售867万元,施工面积3.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35万平方米。
  2002年,以市区住宅小区建设为重点,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10892万元,商品房施工面积14.53万平方米。2003年,福隆花园、宝龙花园、华泰国际新城、新世纪豪园、锦绣花园、福环花园等居住小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约3亿元。2004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施工面积154.1万平方米,批准商品房预售申请11宗,预售面积406735.42平方米。2006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84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11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54万平方米。1990—2007年,全县(市)住宅竣工面积703.95万平方米,投资额79.23亿元。
  二、工业建筑
  1988—1995年,各乡镇通过发展乡镇工业陆续建立一些企业小区,但处于无序状态,亦没有规划、审批、统计。
  1995—1996年,全市各镇工业企业小区68个,占地906公顷。小区内企业总数598家。1996年,审批建设用地项目105项,完成红线图变更40项。1996年后,全市工业小区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青阳镇梅岭工业小区投入450万元用于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洪山工业小区投入250万元铺设水泥路面。罗山镇投资580万美元建设达狮雄电子有限公司和皮革公司工业城。深沪镇东海开发区完成66.67公顷土地的平整,修筑区内外道路6千米,地下排水涵洞挡土墙1.4万立方米,排水管道7200米。安平开发区完成安平邮电模块局主体工程、安平酒店、安平汽车站及日供水3.5万吨的自来水工程。至1998年开发40多个城镇级工业、商贸小区。安海桥头加工区、镇中心商贸区、晋南开发区、英林农中工业区等一批设计新颖、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工贸小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1998年,在罗山林口建设五里工业园区,在围头半岛建设晋南工业园区,采取措施促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2000年,全市开发城镇工业区、商贸小区40多个,先后建成服装、鞋帽、陶瓷建材、水产品、糖烟酒专业市场32个。
  至2007年,全市开发城镇工业区、商贸小区仍为40多个,建成的服装、鞋帽、陶瓷建材、水产品、糖烟酒专业市场32个。但规模有所扩大,各工业区、商贸小区进一步规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