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食品市场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7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食品市场管理
分类号: F768.2
页数: 3
页码: 498-50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加强生猪屠宰销售管理和食品市场调查,成立商务局生猪屠宰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与生猪屠宰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和肉品出厂上市制度。同时,开展食品销售和生产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实施情况调查,乳品安全调查与分析工作,打击生产销售使用违禁物质、制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
关键词: 晋江市 市场管理 食品市场管理

内容

一、生猪屠宰销售管理
  1996年,市政府将建设生猪定点屠宰场列入本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市财政拨出专款,支持食品公司在市区东环路建设日班屠宰800头生猪的中型机械化屠宰场,在安海建设日班屠宰400头生猪的中型半机械化屠宰场,东石、龙湖、金井建设日宰300头猪的手工操作屠宰场。第一批5个定点屠宰场占地面积2.2公顷,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投资总额1253万元,于1997年底先后建成投产。1997年12月23日,安海肉联厂率先开宰,12月26日,龙湖肉联厂开宰,12月27日,青阳肉联厂开宰,12月30日,东石肉联厂开宰,12月31日,金井肉联厂开宰,至12月31日,5个肉联厂共屠宰生猪3419头。5个肉联厂的顺利投产,标志着全市开始全面实施定点屠宰工作,让群众吃上“放心肉”。
  从1998年开始,晋江多次组织各镇、工商、卫生等部门对无证经营、私屠滥宰行为进行整顿,捣毁私设猪灶,实行定点屠宰的办法,经过深入镇村的执法检查,生猪屠宰生产保持正常运行。青阳、安海、东石、金井、龙湖等5个屠宰场全年共屠宰生猪26.2万头,检疫出病死猪300多头。对无证经营、私屠滥宰场(户)进行整顿,拆除私设猪灶85个,查获私屠滥宰案件1173起,净化猪肉市场。同时,英林、永和、深沪、罗山等4个屠宰场也相继动工建设。
  1999年,永和、英林、深沪等3个生猪定点屠宰场相继投入使用,全市启用的8个屠宰场,辐射到12个镇区,全年屠宰生猪31.17万头,检疫出病死猪334头。
  2000年,全市9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全部完工投入生产,覆盖全市面15个镇(街道),全年9个定点屠宰场共屠宰生猪38万头,比1999年增加7万头;检疫出病死猪331头,征收屠宰税68.7万元,收取屠宰加工费442.3万元,比1999年增加91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01年,9个肉联厂共屠宰生猪40万头,检疫出病死猪193头。
  2003年,由晋江市新灵农牧有限公司、紫滨农牧实业有限公司、福成良种畜牧场、新菲华畜牧有限公司、金利达畜牧饲料有限公司等5家无公害生猪基地与全市最大的机械化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企业青阳肉联厂联合创办的泉州市首家经营无公害品牌猪肉的连锁专卖企业晋江惠民食品有限公司。
  2004年,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趋于平稳,全市定点屠宰生猪39.12万头。2006年,定点屠宰50.6万头。
  2007年,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猪肉质量安全监管,成立晋江市商务局生猪屠宰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晋江市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与生猪屠宰企业签订《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定点屠宰场严格执行生猪“四证一耳标”的准入制度和肉品“两证、两章”出厂上市制度。
  二、食品市场调查
  2006年8月31日,在原晋江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晋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增设食品股。在继续承担原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责的基础上,增加行政区域内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的职责。同年9月22日,晋江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组建之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食品销售环节的基本情况调查。确定陈埭、罗山、池店、安海、青阳等5个乡镇(街道)为调查对象,共调查22家销售企业,调查的品种有巴氏消毒奶、婴幼儿奶粉、酸奶、乳饮料、果冻等。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实施情况调查,采取实地调查的形式,对金冠、福源、蜡笔小新、喜之郎等6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掌握晋江市食品生产企业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开展乳品安全调查与分析工作,走访质监、卫生、农业、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初步掌握乳品生产、加工、使用等各环节监管状况,共同探索建立乳品安全控制措施和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2007年,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调执法人员与市工商、经发、商务、卫生、质监、农业等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整治,重点打击生产销售使用违禁物质、制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对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打击生产销售使用违禁物质、制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对严重不符合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要求的小企业、小作坊,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期满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予以取缔,同时打击、取缔制假售假食品生产“黑窝点”。共开展3次联合检查活动,检查25家食品生产企业、15家超市、4家农贸市场、20家餐饮单位、12家小作坊、7家食品批发店,取缔5家无证小作坊。
  针对元旦、春节、劳动节及鞋博会期间、中秋、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外来人口较多,是食品消费高峰期,也是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多发期的情况,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情况联合检查。检查中,针对晋江市食品市场实际,以肉、水产品、蔬菜、豆制品、蜜饯等节日期间热销的食品为重点检查对象,市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深入检查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餐饮业,确保节假日期间的食品质量。
  2007年8月,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食品监管工作调研活动,协调工商、商务、卫生、农业、质监等部门,对全市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同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对全市食品监管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详细解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职能部门依法监管工作、食品市场联合整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情况,并实地调研青阳曾井综合市场、翰林池市场、晋江市食品公司市区肉联厂、陈埭威龙超市、福建蜡笔小新食品有限公司。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