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娱乐服务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6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娱乐服务业
分类号: F719.5
页数: 2
页码: 493-49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室内娱乐、游乐园建设、休闲健身娱乐和体育培训服务的发展历程。晋江市的室内娱乐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逐渐发展壮大,至2007年全市室内娱乐场所增加到98家。游乐园建设在90年代末开始起步,逐渐在敏月公园、安海公园和英林长存公园设立了小型游乐设施,至2007年全市辖区内建成的近10个公园中,均零星分布有规模较小的游乐区。
关键词: 晋江市 生活服务业 娱乐服务业

内容

一、室内娱乐
  20世纪80年代初,晋江县出现歌舞厅、戏剧演出、歌舞演出、电影、录像放映室、电子游戏机室等室内娱乐活动场所。1989年,晋江县第一家舞厅及卡拉OK厅出现。20世纪90年代,晋江锦泰KTV、万利来娱乐城、银都娱乐城、晋江市帝豪酒店KTV等相继成立。晋江的室内娱乐活动发展较快。
  至2007年,晋江市室内娱乐场所增加到98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1家,KTV场所87家。至此,全市室内娱乐活动种类开始由文化娱乐活动向体育竞技等多元活动类型转变,如溜冰场、台球厅等场所逐渐兴起,并逐步形成以集镇为主线,不断向农村辐射的格局。
  二、游乐园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晋江县没有游乐园。
  1996年,第一家小型游乐园在敏月公园开设,设立小型过山车、碰碰车等游乐设施。此后,在安海公园、英林长存公园也相继设立小型游乐设施。2000年,位于市区和平南路的世纪公园建成后,大型游乐设施进入公园。
  2001—2007年,随着晋江市城市建设发展,公园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辖区内建成的近10个公园中,均零星分布有规模较小的游乐区。
  三、休闲健身娱乐
  晋江的健身娱乐活动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体育健身市场涉及的项目有旱冰、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乒乓球、游泳、攀岩、器械健身、网球。
  1996年,晋江市第一家保龄球馆为青阳亿盛酒店设立。此后,安海华达大酒店也设立保龄球馆,但因经营不善,在2000年前后两家保龄球馆相继关闭。
  1998年12月,晋江高尔夫俱乐部投入使用。高尔夫俱乐部坐落于紫帽山风景区,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投资兴建,由中远(香港)集团所属的择星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经营。首期投资2.4亿元人民币,占地1500亩。俱乐部设有18洞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练习场、欧式会所、园林度假别墅等设施。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球道总长7108码,球场由美国著名的克雷戈高尔夫工程公司设计,极具挑战性。全天候的高尔夫练习场共设30个击球区域,配有专职教练、高尔夫专卖店、品茶室等,并开设高尔夫培训班,成为各界名士健身、商务、社交的理想休闲场所。
  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市辖区经营旱冰场的有数十家,经营康乐球的百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为晋江工人俱乐部康乐城,泉州(紫帽)高尔夫俱乐部、青阳亿盛保龄球馆、安海华达保龄球馆。
  2000年起,晋江群众健身意识逐渐增强,体育健身市场转型发展旱冰、台球、保龄球等经营场所逐步萎缩,综合化、社会化、规模化的场所开始出现。2002年,晋江市出现第一家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场所——“舒华健身室”。至2007年,在市区以及安海、东石、金井等镇相继出现一批健身娱乐活动场所,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设立在市区的鼎级健身会所与杰士康健身会所。此外,还出现多家女子健身会所、婴儿健身娱乐会所。全市有休闲健身经营场所80余家。
  四、体育培训服务
  20世纪80年代,晋江县培训服务业主要是武术培训,全县有武馆4家。至20世纪90年代,培训项目拓展至武术、乒乓球、围棋、游泳、篮球等项目。2000—2007年,全市体育培训业日益活跃,除原有的培训项目外,出现跆拳道、滑轮、瑜珈等新兴项目。
  至2007年,全市有跆拳道馆10余家,瑜珈培训机构10余家,滑轮培训点1个,象棋、围棋培训点6个。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