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活服务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6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生活服务业
分类号: F719
页数: 11
页码: 486-49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县生活服务业从1988年开始逐渐发展,当年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保留了泉州人的特色。撤县建市后,生活服务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突破性发展。至2007年,晋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生活服务业取得突破性增长。住宿业方面,从最初的全民、集体性质经营单位为主,逐渐发展为私营性质住宿业主占比更高。
关键词: 晋江市 生活服务业

内容

第一节 发展规模
  晋江县从唐代起,就是泉州的首邑和“海丝”之路的主要出海口,无论是商业、餐饮业、住宿业,还是商务服务业和其他手工服务业都十分发达,代表着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的特点和水平。1988年,晋江县生活服务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列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的议程,但整体发展不快。当年,生活服务业仍保持着计划经济时的一些特点,也保留泉州人热情好客、豪爽奔放等特色。个别大酒店、宾馆开始将餐饮业、住宿业合二为一经营。洗染业、沐浴业、人像摄影业、电器等维修业悄然兴起而走进寻常百姓家。当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5.11亿元,餐饮业(含住宿业)0.20亿元,其他服务业1.61亿元。
  1992年,晋江撤县建市,市委、市政府把生活服务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以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非生产中)的各种需求。当年,全市相继开始兴建12家酒店、宾馆,范围主要包括餐饮业、住宿业。1993年,泉州安平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泉乐私人企业有限公司合作,投资4000万元兴建泉州安平酒店,为晋江市有史以来第一家准三星级酒店。其服务范围包括餐饮业、住宿业、美发美容业、沐浴业等。从当年起,晋江市生活服务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家政服务业、洗染业、美发美容业、沐浴业、人像摄影业、维修服务业和再生资源回收业等服务进入寻常百姓家。当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1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19.34亿元,餐饮业2.29亿元,其他服务业3.37亿元。
  1994年,生活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1995年,晋江市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把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工业每年近5至10亿元速度增长,第三产业特别是生活服务以3至4亿元速度增长。2000年,社会消费总额78.50亿元,批发零售总额53.71亿元,餐饮业10.28亿元,其他服务业14.51亿元。
  至2007年,晋江市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任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优化经济结构,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生活性服务业取得突破性增长。2007年1月7日,全省镇级首家四星级旅游饭店——燉煌大酒店正式挂牌。至此,全市有三星级酒店、宾馆达到1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6家。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49.67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127.95亿元,餐饮业20.33,其他1.39亿元(2003年起,手工制造业、农对非没有列入统计)。
  第二节 住宿业
  一、旅店 宾馆
  (一)经济结构
  1988年,晋江县旅店、宾馆营业单位均为全民、集体性质,除县招待所外,其他各旅店、宾馆均与餐饮业分离经营。1992年,晋江撤县建市,各镇纷纷建立酒店、宾馆。1993年,晋江市锦江宾馆有限公司首家由自然人股东出资经营,并与餐饮业联营。从当年起,个体、私营和中外合资宾馆通过挂钩国有、集体企业有所发展,但企业性质不明。直至2003年,原挂钩全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酒店、宾馆经营单位进行甄别改制,恢复原投资人身份,才开始较大发展。甄别改制后,晋江市住宿业经营单位人中全民所有制经营单位退出,集体性质、私人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的结构比率为58:13:10:19,集体性为主旅店、宾馆业与私营性质旅店、宾馆业主分别占58%和42%。2004年起,私人性质住宿业经营单位发展较快,个人独资性质的住宿业经营单位较2003年增长35%。至2007年12月底,全市住宿业经营单位中集体性质、私人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的结构比率为32:11:10:47,集体所有制住宿业与私营性质住宿业主结构分别占32%和68%。
  (二)发展规模
  1988年,晋江县除县招待所规模较大外,住宿百人以上旅店寥寥无几。1990年,由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建设晋江华侨大厦,经营住宿业务,可住宿百人以上。同年,晋江县陆续成立3家经营住宿的企业,注册资金总额46.2万元。住宿经营单位一般冠以旅社、宾馆等名称。1991—1995年,旅店、宾馆等住宿业没有放开,发展进度缓慢,全(县)市只建设有国有、集体13家住宿经营单位,其余均为个体经营户。1996年起,国家放开旅店、宾馆等住宿业,允许“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开发经营酒店、宾馆,晋江市住宿业发展迅速。至2007年12月31日,全市有住宿业经营单位95家,其中集体企业12家,合伙企业6家,个体经营户77家,注册资金976.77亿元。
  (三)经营项目
  1988—1990年,晋江县住宿业经营单位除住宿服务外,个别兼营饮食项目。
  1991—1995年,住宿业经营单位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宽,兼营KTV、歌舞厅、饮食、商务等项目。
  1996—2005年,全市住宿业经营单位增加出租写字楼项目。
  2006—2007年,住宿业经营单位的兼营范围扩大到KTV、歌舞厅、饮食、商务、淋浴、美容美发、桑拿、夜总会、酒吧等多种服务项目。
  二、经营发展
  1988年,晋江县的住宿业基本由县、乡(镇)政府经营管理。
  1992年建市后,全市相继兴建12家酒店:磁灶镇的京埔、东石镇的太子、金井镇的金门、龙湖镇的群英、罗山镇的华洋、英林镇的英华、晋江市区的健马、亿盛、锦泰、锦江、万通酒店(宾馆)等。这些酒店开始多为单纯饮食,逐渐发展与宾馆住宿业结合,互为结合。
  1993年,泉州安平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泉乐私人企业有限公司合作,投资4000万元兴建泉州安平酒店,为晋江市有史以来第一家准三星级酒店。当年起,住宿、餐饮业也开始按市场经济经营。
  1994年初,晋江旅游公司与澳门利通公司合资6000万元兴建晋江帝豪准三星级酒店。1995年10月起试营业。
  1995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动工兴建晋江南苑酒店。酒店是由香港弘新公司和晋江市青阳工贸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中外合资酒店,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近0.67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国际标准旅游涉外三星级酒店设计和装修,主楼15层,副楼7层,辅助建筑物5层。
  1996年4月,由香港爱乐投资有限公司与晋江市青阳工贸总公司合资兴建晋江爱乐假日酒店,注册资金7000万元,第一期工程实际投资8000万元,其中中方占15%,外方占85%。至年底,酒店第一期工程进入扫尾工作。1997年1月28日,以四星级标准兴建的爱乐假日酒店第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试营业。该酒店地处晋江市阳光工贸城,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按涉外四星级酒店标准装修。酒店拥有豪华商务套房、客房、标准客房、写字楼等共200间;同时拥有中餐厅、西餐厅、RTV(安装有实时视频点播系统的歌舞娱乐场所)、KTV、桑拿浴、台球室、茶艺馆、美容厅、商场以及干、湿洗衣服务。
  1996年9月,由华达集团(港资)独资兴建的华达大酒店正式动工,以四星级标准设计和装修的酒店。酒店地处安海镇庄头,主楼共9层,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
  1998年1月26日,南苑酒店试营业,是晋江市第三家以三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
  1998年1月28日,华达大酒店试营业,是继爱乐假日酒店后第二家以四星级标准兴建的酒店。
  1998年1月,兴泰大酒店开始装修并于年底竣工,酒店系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2580万元人民币,工程投资2400万人民币,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酒店各项设施、设备和服务均按国家三星级涉外酒店标准配置。
  1998年,为做好1998国内旅游交易会的接待工作,爱乐假日酒店、华达大酒店、帝豪酒店、安平酒店、南苑酒店进行扩建、装修或改造。
  1999年1月1日,兴泰大酒店一期工程装修完毕,开始试营业。这是晋江市第一家以三星级标准设计和装修的内资民营股份制企业,也是全市第四家以三星级标准装修的酒店。
  2000年,由青阳镇青阳村委会、晋江青阳工贸总公司、晋江青阳经联社三家合资,在晋江市青阳镇东环路边的阳光大厦合资经营晋江市阳光商务酒店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800万元。
  2001年8月,位于青阳阳光中路与东环路交会的阳光商务酒店,建成投入营业。占地43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544平方米。酒店拥有商务套房、商务标准房96间(套)。出租商务套房是酒店独特的经营风格。10月,酒店开始申请评定二星级旅游涉外饭店。
  2002年10月,振英大酒店正式营业。酒店位于英林镇英龙大道,总投资2500万元,高7层,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以旅游涉外三星级酒店标准设计与建造。酒店内设贵宾套房、豪华房、标准房,所有房间均配有ADSL宽带网络专线。酒店还有多功能厅、宴会厅、RTV、西餐厅、KTV、迪士高舞厅、商务中心、商场、大小会议厅、美容厅及地下停车场等综合服务设施。当年12月底,申请评定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
  2002年,香港金泉贸易有限公司申请在深沪东海土安设立晋江金田酒店。酒店投资500万港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经营客房、餐饮、美容厅、KTV等业务。
  2002年,东石太子大酒店进行大面积扩建。
  2003年,宝龙集团决定在青阳双沟环岛东侧兴建五星级旅游饭店。同年7月,宝龙集团向市旅游局和市计划局申请立项。年底,宝龙酒店一期工程开始动工。这是晋江市第一家计划按五星级标准兴建的酒店。
  2003年12月,兴泰酒店二期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营业。
  2003年年底,晋江市衡信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出申请,拟在市区建设“晋江华美国际大酒店(五星级)”。2004年4月18日,晋江华美国际大酒店举行奠基典礼,这是由晋江市衡信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在世纪大道边(罗山街道办事处)兴建的五星级饭店。
  2004年底,宝龙酒店主体工程封顶。
  2005年元月7日,由福建省晋江市燉煌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综合性商务酒店燉煌大酒店建成试营业。该酒店位于英林镇英伍路,总建筑面积23000多平方米,由商务主楼、飞天娱乐城、13幢别墅群和1幢综合楼组成,集食、宿、娱乐、商务、会议于一体。酒店按四星级标准设计和装修。
  2005年,因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中高档饭店经济效益很好,加上政府出台扶持发展高档饭店政策,引发新一轮酒店建设热和评星热。
  2005年1月,香港联华(集团)有限公司拟在永和镇区独资兴建经营中高档综合性饭店——“晋江市侨成假日酒店”,申请立项。2005年2月,万豪酒店获批为预备三星级饭店。
  2005年4月,晋江市兴泰酒店有限公司拟在市区泉安路晋江大剧院旁兴建“晋江市兴泰商务中心酒店”,申请立项。酒店总用地237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991平方米,按五星级酒店标准设计。
  2005年6月,晋江鸿福酒店有限公司拟在青莲小区内建设五星级饭店申请立项。6月,《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充实打造品牌之都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出台,提出晋江市扩建升级的酒店,获得四星级称号的酒店,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获得五星级称号的酒店,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9月,晋江鸿福酒店规划设计方案获通过。酒店总用地104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475平方米,其中地上31255平方米,地下19220平方米,按四星级标准设计。
  2005年11月,泉州市万宝来酒店有限公司拟在市区福埔建设四星级饭店,申请立项。11月7日,福建晋江英华大酒店开业。酒店属英华娱乐有限公司投资建造,位于英林镇繁华地带,占地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0多平方米,主体按四星级标准设计装修,有总统套房、楼中楼套房、豪华单人房、标准房140多间(套),有别墅套房50多套。
  2005年12月26日,晋江宝龙大酒店开业。酒店占地1.5公顷(1485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由宝龙集团出资2.5亿元人民币兴建,拥有多种标准客房338间(套),有千人宴会厅、59个中餐包厢、多功能厅和多种规格会议室等配套设施,是晋江市第一家按五星级标准设计和兴建的饭店。
  2006年1月18日,爱乐集团连销酒店之一胜家酒店开业,该酒店是在租用现成建筑物基础上按三星级标准装修的旅游商务酒店。酒店位于晋江市东环路青莲小区,用地面积2129平方米,建筑面积15447平方米,主楼8层,有客房170间(套),配套中西餐厅、网吧、足浴、健身、美容美发、会议室等服务设施。
  2006年1月20日,晋江荣誉大酒店开业。该酒店系荣誉酒店集团租用晋江市电力培训中心大楼,按四星级标准装修的饭店,主楼高16层,裙楼4层,附楼3层,设有大型宴会厅、中餐高档包厢50余间,西餐厅、KTV包厢40多间,高档标准房及各种豪华套房130多间(套),配有商务会议室、多功能厅、咖啡厅、茶艺馆、商务中心、商场、美容美发等配套设施,有可容纳150多部车的停车场。
  2007年1月7日,全省镇级首家四星级旅游饭店——燉煌大酒店正式挂牌。1月20日,按四星级标准建造的侨成假日酒店在永和镇正式开业。酒店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拥有各式豪华套房、标准客房、中、西餐厅、多功能厅、迪士高、慢摇吧、KTV包厢、休闲桑拿以及健身房、露天游泳池等服务设施。位于市区的晋江金玛酒店按五星级标准建设,首期为酒店主楼,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配商场、餐饮、娱乐、客房等。
  第三节 餐饮业
  一、中餐
  20世纪80年代初,晋江县除县招待所外,基本实行餐饮、住宿分营。餐饮、住宿业一般称为饮食店或招待所、旅社。
  1985—1990年,晋江县各乡镇开始建设酒店、宾馆,并在酒店、宾馆业中开设中餐厅,经营的菜色主要以闽菜、粤菜为主。菜色烹饪属闽南菜系,比较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菜谱有:桂花蟹肉、珍珠蚝煎、通心河鳗、油焗红蟳、八珍芋泥、五香鸡卷、糖醋荔肉、汤煮鱼丸、清蒸鲈鱼、快炒红虾、归炖乌鸡、八宝香饭、虎咬荽草、四果甜汤等,以及有晋江地方特色菜肴还有红焖猪脚、炒线面、面线糊等。但没有将酒店、宾馆专门当作一个产业列入统计。
  1991年,晋江外来打工、经商人员增加,台港澳地区商人和东南亚外商增多,开始引入川菜、湘菜等菜系及台港澳特色菜肴。
  至2007年,上述菜系、菜肴没有重大变化。
  二、西餐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晋江县的西餐主要依托在酒店中经营,没有专门的西餐厅。
  1993年起,随着与外商交往的增多,晋江市的第一家西餐厅在晋江安平酒店开始经营。当年开业及其后开业的晋江帝豪酒店、爱乐假日酒店、南苑酒店、华达酒店、兴泰酒店、振英酒店、宝龙酒店、胜家酒店、荣誉大酒店、荣誉国际酒店等陆续设置西餐厅,进行西餐经营。烤牛排、炸鸡翅、披萨等食品进入各大餐厅。
  至2007年,各大酒店基本设立西餐厅。其间,肯德基、麦当劳等国外餐饮企业也相续进入晋江,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外商来晋旅游、考察和工作、生活的需要。
  三、风味小吃
  1988年,以晋江菜为代表的闽南菜系延续几千年,没有多大变化。
  1991年,晋江县风味小吃没有变化,当年,仍以清淡可口,烹饪精细,海鲜为主,不喜辛辣,与潮汕菜系较为接近。而一些小吃则独具风味,特色小吃有土笋冻、肉馅捆蹄、食珍糕、花生卷酥、石花膏、“虎咬草”、安海菜粿、猪油粕、姜母鸭、红焖猪脚、炒面线,面线糊等具有地方特色。晋江还有一些以本地土特产为原料烹饪的各种菜肴,即作为宴席上的菜肴,亦作为家日常的食品。如东石海蚝、龙湖金鳖、陈埭泥蛏、深沪水丸、石斑鱼、衙口芋丸等。
  至2007年,上述风味小吃仍为境内外人们所喜爱,没有重大变化。
  附:晋江特色小吃
  土笋冻 主要原料即“土笋”,又名“海龙”,学名“星虫”。它生长于闽南沿海滩涂中,状似蚯吲。“土笋”经由小石滚碾挤出其腹内杂质,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精盐煮熟,而后舀入碗中冷却成胶体状,即为“土笋冻”。酒桌上“土笋冻”作为小菜,沾着蒜泥酱醋食之,味道极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凉解毒,滋阴补肾的功效。
  肉馅捆蹄 选用带蹄的猪前脚,剥掉骨头,然后填上精猪肉,并调配糖、高粱酒、精盐、香料等佐料,再用纱布包扎,慢火蒸熟。食用时用刀切成薄片,其肉馅拘成各种花纹图案,置于餐盘中甚美观,其味道香醇,无油腻,常与“土笋冻”作拼盘小菜。
  食珍糕 亦名“桔红糕”,选用优质糯米蒸熟后,配以金桔,白糖等原料经过精湛工艺加工而成。其色泽洁白,质地嫩软而富有弹性,食之不沾牙齿,香甜可口且具金桔味,可作为宴席上的甜点。
  花生卷酥 以炒花生仁加糖、麦芽糖入锅熬炼,而后取置于木砧上,用木棍捶击、压、使之薄如皮,放上炒花生末,卷成长条,切成约二寸长的斜形块,食之极香脆,入口即化,色香俱佳,亦可作宴席上的甜点。
  石花膏 为海生植物“海石花”提炼而成的夏日小吃。“海石花”长于海边礁石上,采后要用石灰水浸泡后再晒干(须多次浸泡晒干),直到“海石花”晒白为止。将“海石花”放于锅里用水熬,等快成胶状时加入砂糖,盛入盘中,冷却后切成块,即可食用,其具有清凉、止渴、生津的功效。
  “虎咬草” 又称咸烧饼,纯手工制作,类似“肉夹馍”,一个薄薄的面饼,从中间破开一半,夹入花生酥,再夹一根芫荽,形状类似一张虎嘴巴咬一根草,故名“虎咬草”。
  安海菜粿 用粳米舂粉或磨浆压水后,加入白萝卜磨成的菜浆及食盐,蒸熟成果柸,食时切片放进油锅中煎炸,酥脆爽口。
  猪油粕 采用半瘦肥的猪肉,以五香粉、盐、味精来调料,再加入海鲜、黑椒、辣椒、蒜瓣,让香味更加诱人,薄薄一片,味道鲜、咸、甜交织,还是嘎嘣脆口,肥肉的油香加上瘦肉的焦香,搅动着每颗味蕾,闲时配茶、下酒,或用来煮闽南的细面线、卤面。
  姜母鸭 姜母鸭以番鸭为原料,用独特配方将鸭子腌制后加入老姜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香醇,甘辛兼备,肉质鲜香脆嫩,爽滑可口,该佳肴具有养胃健脾,消脂去滞的食疗效果。
  东石海蠔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曾推崇东石海蚝为佳品,因为养殖于海中石头上的东石海蚝肚圆肉饱,翅六叶,蚝肉甜韧,爽口,且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敛汗、固肠、益肝肾功效。“东石蚝仔煎”闻名海内外,蚝仔煎以上等番薯粉,大蒜叶,精盐与鲜海蚝和水搅拌,有的配以鸡蛋和鲜蟹肉,而后于热油中煎炒而成,可谓色香味俱全。
  龙湖金鳖 生长于晋江龙湖,因其鳖壳上“镶金边”而闻名。龙湖鳖潜伏于湖底沙泥中,长期厮磨,鳖壳上便形成一圈金色光泽。龙湖鳖长大后每只一斤左右,极其矫健有力,若将其翻背,能即返扑过身来。龙湖鳖一般佐以中药“四物”“八珍”炖汤食用,味鲜美,极富营养,有滋阴补肾功效。民间将之作为小孩学步或体弱者最佳滋补品。物以稀为贵,酒宴中一道“龙湖金鳖炖汤”得千元以上。
  陈埭泥蛏 “陈埭蛏”是名闻遐迩的乡味海鲜。蛏属辨鳃类软体动物,“陈埭蛏”体大肉饱,味极鲜美,炖、炒、炸、蒸、煮具佳。酒宴中有“陶罐老蛏”的菜肴,即以小陶罐插满老蛏,配以大蒜、葱叶、精盐等佐料蒸熟而成。蛏含有丰富的磷、钙、铁、蛋白质等,相传陈埭蛏老且大者,有益肾补元的功效。
  深沪水丸 即以海鱼肉为原料制作的鱼丸。深沪水丸取料认真,制作讲究。选用刚出海的鳗鱼、嘉腊鱼、敏鱼、马鲛鱼等作原料,制作时把鱼头、内脏去掉,而后用利刀把鱼肉刳下来,配以上等地瓜粉,精盐等佐料和水搅拌,搅拌手路要讲究功夫。随后捏成小丸放入煮沸的锅水中,待见到水丸浮上来,即捞起来。深沪水丸色泽雪白,嫩而不烂,极富弹性,香津爽口,不腥不腻,以肉骨汤配煮,色调淡雅,气味清香,为宴席中一道风味菜肴。
  衙口芋丸 以槟榔芋、地瓜粉为主原料,以精猪肉及其他调味料为馅。衙口芋丸烹饪方法有三:一为干炒,饼状无馅的芋丸切成薄片,配以虾米、海蛏、肉丝等佐料煎炒而成,为宴席上的主食菜肴;二为煮汤,肉馅芋丸切碎后加肉汤炖煮,可作为宴席上的汤点;三为甜食,肉馅芋丸蒸熟后,蘸以花生仁末,红糖拌成的佐料食之,为宴宾的特色风味小吃。
  红焖猪脚 俗称“封猪脚”,即以整条猪脚置于砂锅中,配以香菇、精盐、酱油、老酒等佐料,慢火炖煮而成。味道酥软,香嫩而不油腻,与韶山毛家红烧猪肉有异曲同工之妙。
  炒面线 以闽南的线面为原料,此种线面,闽南线面以手工甩拉成几米长细如丝线的面条,挂于木架上晒干而成。炒面线先将线面用油稍微炸过,配以海蠔、海蛏、虾米、肉丝、菜丝等佐料煎炒而成。线面糊只需配以海鲜用水煮熟即可。
  第四节 商贸服务业
  一、财税咨询服务
  (一)财税服务
  1988年,晋江县只有1家从事会计、审计业务的服务机构——晋江审计事务所,挂靠在晋江县审计局。
  2000年,晋江市审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由挂靠晋江市审计局改制变更为自然人(私人)出资的公司,变更后企业名称晋江诚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2002—2005年,此类经营机构有较快的增长,增加到8家,从业人员69人,注册资金115万元,资产评估业务从会计、审计中剥离。
  至2007年12月,此类经营机构增加到11家,注册资金165万元,业务范围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验证企业资本、代理记账和工商(税务)登记事务代理。
  (二)经济咨询
  1988—1995年,晋江县(市)只有1家社会经济咨询机构。1996—2001年,此类机构增加到9家。2002—2005年,此类机构快速增长,达到43家,从业人员405人,注册资金958万元,业务范围较为宽泛,涵盖财务咨询、企业信息咨询、代书服务、工商登记事务代理或咨询、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的代理、法律事务咨询、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
  至2007年12月,此类经营机构有75家,从业人员445人,注册资金1755万元,业务种类进一步拓展,包括协助办理内外资企业及常住代表机构的有关手续及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内外资企业办理进出口货物的申报、提领;协助内外资企业办理产品展销业务;为内外资企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企业营销的咨询、策划、管理、推广。
  (三)其他专业咨询
  1988—1991年,晋江县除会计、审计、税务服务类咨询机构和社会经济咨询机构外,没有其他专业的咨询机构。
  1992年,晋江市登记1家从事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咨询机构。1993—2001年,发展至18家。
  2002—2007年,发展至162家,从业人员1395人,注册资金1287万元,专业咨询种类包括经典礼仪策划、法律信息咨询、房地产(投资、销售代理、策划)、工程造价咨询、资产评估、商标(代理、设计、品牌策划)等。
  二、广告服务
  1988年,晋江县工商局审查同意企业刊登广告20期。当年亦刊登20期。
  1992年,由市委文明办牵头,统一规划、统一招商,工商局组织实施,在青阳镇新大街建设晋江市霓虹灯广告一条街。
  1993年5月8日,由青阳陈村村公所、吴锦璇、许金钟共同出资成立晋江市第一家广告公司——福建省晋江市闽星商业广告公司登记注册。此后至1999年12月31日,全市只有2家广告经营单位,均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2000—2003年,全市广告业发展缓慢,只有广告经营单位10家,其中90%的经营单位设置在晋江市区青阳镇。
  2004年,晋江市广告业发展较快,全年新设立广告经营单位12家,超过前10年的总和。这一年新设立的广告经营单位分布区域较广,分别设立在东石、安海、金井、英林、磁灶等镇。
  至2007年12月31日,全市广告经营单位发展到49家,从业人员298人,注册资本3494万元。
  三、房屋租赁 典当 茶庄服务
  (一)房屋租赁
  1988年,晋江县政府及建设部门没有开展房屋租赁中介服务。
  至2005年,晋江市政府房屋租赁,开始由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以市场为主调节。
  2006年,晋江市实行房屋租赁中介服务备案制度,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经营行为。
  2007年,晋江市建设着重强化中介服务监管,坚决取缔无资质的房产中介。按照监管分离的原则,将可以由市场配置、社会管理、行业自律、中介服务的事项全部放开,将房产评估、测绘等辅助性工作全面推向市场,重点抓好房产中介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方便群众办事。
  (二)典当业
  1993年,市内首家典当行开业,从业人员12人。主要从事黄金首饰、山场、有价证券等典当业务。至2007年,典当业从业人员126人。
  (三)茶庄
  1995年,市区出现首家个体茶庄。至1998年,市区开办茶馆迅速;当年21家。2007年,全市个体茶庄、茶楼发展到137家,从业人员1162人。其中,市区有茶庄(楼)134家,从业人员642人。
  第五节 娱乐服务业
  一、室内娱乐
  20世纪80年代初,晋江县出现歌舞厅、戏剧演出、歌舞演出、电影、录像放映室、电子游戏机室等室内娱乐活动场所。1989年,晋江县第一家舞厅及卡拉OK厅出现。20世纪90年代,晋江锦泰KTV、万利来娱乐城、银都娱乐城、晋江市帝豪酒店KTV等相继成立。晋江的室内娱乐活动发展较快。
  至2007年,晋江市室内娱乐场所增加到98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1家,KTV场所87家。至此,全市室内娱乐活动种类开始由文化娱乐活动向体育竞技等多元活动类型转变,如溜冰场、台球厅等场所逐渐兴起,并逐步形成以集镇为主线,不断向农村辐射的格局。
  二、游乐园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晋江县没有游乐园。
  1996年,第一家小型游乐园在敏月公园开设,设立小型过山车、碰碰车等游乐设施。此后,在安海公园、英林长存公园也相继设立小型游乐设施。2000年,位于市区和平南路的世纪公园建成后,大型游乐设施进入公园。
  2001—2007年,随着晋江市城市建设发展,公园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辖区内建成的近10个公园中,均零星分布有规模较小的游乐区。
  三、休闲健身娱乐
  晋江的健身娱乐活动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体育健身市场涉及的项目有旱冰、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乒乓球、游泳、攀岩、器械健身、网球。
  1996年,晋江市第一家保龄球馆为青阳亿盛酒店设立。此后,安海华达大酒店也设立保龄球馆,但因经营不善,在2000年前后两家保龄球馆相继关闭。
  1998年12月,晋江高尔夫俱乐部投入使用。高尔夫俱乐部坐落于紫帽山风景区,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投资兴建,由中远(香港)集团所属的择星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经营。首期投资2.4亿元人民币,占地1500亩。俱乐部设有18洞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练习场、欧式会所、园林度假别墅等设施。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球道总长7108码,球场由美国著名的克雷戈高尔夫工程公司设计,极具挑战性。全天候的高尔夫练习场共设30个击球区域,配有专职教练、高尔夫专卖店、品茶室等,并开设高尔夫培训班,成为各界名士健身、商务、社交的理想休闲场所。
  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市辖区经营旱冰场的有数十家,经营康乐球的百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为晋江工人俱乐部康乐城,泉州(紫帽)高尔夫俱乐部、青阳亿盛保龄球馆、安海华达保龄球馆。
  2000年起,晋江群众健身意识逐渐增强,体育健身市场转型发展旱冰、台球、保龄球等经营场所逐步萎缩,综合化、社会化、规模化的场所开始出现。2002年,晋江市出现第一家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场所——“舒华健身室”。至2007年,在市区以及安海、东石、金井等镇相继出现一批健身娱乐活动场所,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设立在市区的鼎级健身会所与杰士康健身会所。此外,还出现多家女子健身会所、婴儿健身娱乐会所。全市有休闲健身经营场所80余家。
  四、体育培训服务
  20世纪80年代,晋江县培训服务业主要是武术培训,全县有武馆4家。至20世纪90年代,培训项目拓展至武术、乒乓球、围棋、游泳、篮球等项目。2000—2007年,全市体育培训业日益活跃,除原有的培训项目外,出现跆拳道、滑轮、瑜珈等新兴项目。
  至2007年,全市有跆拳道馆10余家,瑜珈培训机构10余家,滑轮培训点1个,象棋、围棋培训点6个。
  第六节 其他服务业
  一、美容美发业
  1988年,全县有理发店659家,从业人员876人,其中国有、集体理发店9家,个体理发店650家。1996年起,美容美发业全部由个体户经营。
  1997年后,个体美容美发业发展较快。当年1213家。
  至2007年底,全市有美容美发店824家,从业人员1342人。其中市区美容美发店142家,经营项目有理发、烫发、染发、洗头、修眉、美甲、化妆、修脚,以及护肤保健等。
  二、摄影业
  1988年,全县有照相馆19家,从业人员125人。县城有1家国营照相馆,经营黑白照相、彩照、胶片冲洗及放大等业务。
  1995年,国有照相馆相继停业,摄影业全部由个体户经营。1996—2005年,市内个体影楼逐年增加,经营业务扩大到婚纱摄影、个人写真、婚丧喜庆活动摄像等领域。
  2007年,全市有个体影楼97家,从业人员227人,其中有6家规模较大的新娘婚纱影楼,不仅有摄影,而且有摄像,不仅在当地摄影,而且可到异地摄影、摄像,不仅有摄影、摄像室,而且开展野外摄影、摄像等。
  三、修理业
  1988年,晋江县修理业主要有自行车、、摩托车修理等。
  1991年,全市有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家用电器(电视、空调、洗衣机等)、通信工具(电话、手机等)、各类生产机具及其他日用品等个体修理店159家,从业人员1897人。1992—2003年,修理品种增加到642余个。
  2007年,全县有修理店208家,从业人员324人。其中,县城汽车、摩托车修理店28家,从业人员158人。电器、通信修理124家,46人。
  四、洗染与花卉业
  (一)洗染业
  1988年,晋江县城有洗染店2家,从业人员3人。1992—2007年,全县洗染店发展到8家,从业人员12人。经营项目主要有服装、床上用品干洗、皮革制品清洗上色等。
  (二)花卉服务业
  1991—2000年,尚无专营花卉鲜花店。2001年,市区首家四季春花卉店开业。此后,市区及安海等部分镇花卉专卖店逐年增加,服务项目有花篮、花束等。2007年,全市有鲜花店18家,从业人员228人。
  五、家政服务
  1988年,晋江县城乡尚没有规范家政服务。
  1991年,晋江县城区家政服务的主要项目有家庭保姆、清理室内卫生钟点工,家具搬运,室内排水管道疏通服务等。需要家政服务的雇主,自行寻访服务人员,服务质量、工资报酬双方商定。1992年,成立首家家政公司,服务项目增加家电维修保养、空调拆装、地毯清洗、油烟机清洗、沙发清洗、粉刷、水晶灯清洗翻新、外墙清洗等30多种。1995年后,劳动部门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提高服务水平。
  第七节 经营管理
  一、餐饮、住宿业宣传推介
  1988年,晋江县政府没有开展第三产业方面的宣传推介。
  2000年起,通过结合宣传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景点和旅游业的发展,宣传晋江市住宿、餐饮业的情况,尤其是地方名小吃的情况。
  2006年7月18—24日,晋江市风味小吃亮相SM国际广场,市旅游局负责组织的”中华——闽南名小吃大荟萃”活动。这次活动汇集晋江当地的名小吃20种和全国各地名小吃40余种,群众反响热烈。
  2006年10月21,晋江市首届旅游美食周正式开幕。首届美食节推出的小吃有上千种,摊位180个,其中包括40个晋江老字号摊位,38个台湾风味小吃摊位。
  2007年4月19—22日,由市政府主办的晋江市地方风味小吃展示活动在SM国际广场隆重开幕。来自12个镇(街道)的38个商家近百种地方风味参与。
  二、文化娱乐市场管理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针对晋江娱乐业的特点,晋江县(市)坚持“导向正确、总量适当、结构合理、效益提高”的发展方向,在健康的基础上求繁荣,努力培养新项目,管好老项目,搞活经营,突出繁荣,严格管理。20世纪90年代末,娱乐业管理主要是融入文化市场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落实。随着1998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1999年7月1日《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娱乐业管理从“抓审查、引导进行社团登记和文化市场监查”三个层面进行。至2006年3月1日《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出台施行,娱乐业的管理工作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明显。针对文化市场出现与其发展相违背的不良因素,非法出版的图书、音像制品、利用电子游戏机赌博等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时有发生。2004—2007年,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长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和专项治理活动,共收缴各种盗版侵权音像制品98124片,其中涉黄音像制品3200片,各类非法出版书刊7118万册、电子游戏机板1918组。同时,在市“扫黄打非”领导组办公室的协调下,根据晋江市“扫黄打非”工作方案,市文化局与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并连续3年举行“4·16”知识产权保护日系列活动,每年组织销毁非法出版物活动,达到打击违法、保护合法、教育群众、净化市场的目的。
  三、生活服务业日常管理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晋江县(市)餐饮、住宿业及理发、洗理服务业由商业局、卫生局管理,每年组织1至2次检查,根据上级要求进行1至2次抽查。
  20世纪90年代,建立工商行政管理局,基本生活服务业由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资质登记、管理,但因点多面关服务广,难以管理过来。文化、体育服务业,由文化、体育部门每年组织1—2次检查。电视、电脑、洗衣机及电话、手机等电器,基本处于无人管状态。旅游业由市旅游局统一管理,废旧物资回收由供销部门负责,因市场经济的发展,亦基本处于以市场调节为主状态。
  以上情况,至2007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