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业经营网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商业经营网点
分类号: F720
页数: 5
页码: 465-46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商业街建设和供销合作经营网点的历史发展情况。晋江SM国际广场、新华都晋江洪山店等大型购物中心在晋江市相继开业,多条商业街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供销系统的经营服务网点数量有所减少,但农资供应点仍然维持在一定数量。
关键词: 晋江市 市场建设 商业经营网点

内容

一、大型零售商业网点
  晋江SM国际广场 1992年,晋江旅菲华侨、在菲律宾有“百货商场大王”之称的SM集团董事长施至成回家乡晋江投资,在福埔开发区买下106.67公顷土地,建设SM大型商场。1994年,SM项目投建。1999年,晋江SM国际广场第一期工程完工,这是一座集购物、娱乐、饮食、展览为一体的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是泉州地区第一家大型购物中心。此后,晋江在这里连续举办9届“鞋博会”、多届糖酒食品、工业、彩印印刷、汽车等展览会。2005年11月26日,SM国际广场携沃尔玛、莱雅百货同时开业。沃尔玛位于SM国际广场地下一层,营业面积约14486平方米,主营生鲜食品、服装、家电、日用品等,商品种类超过2万种。莱雅百货由台湾管理团队操盘的知名百货公司经营管理。
  新华都晋江洪山店 2005年4月30日开业,位于晋江泉安南路华港汽车城。这是位列2004年全国零售百强企业的新华都购物广场的第9家分店,同时也是晋江首家经营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一站式购物广场;有营业面积共三层的一站式大型购物广场和6800平方米露天停车场。一层主要经营综合百货、生鲜粮油食品;二楼经营洗理家化、小家电、针织服饰等用品;三楼则是家电、手机等综合电子产品的电子城。
  晋江电器商城 晋江国美泉安店于2006年4月22日开业,位于青阳街道泉安中路国际大厦,经营面积3000多平方米,集传统家电和数码、手机,电脑“3C”精品于一体。2007年,国美晋江旗舰店(位于泉安南路新华都)、晋江苏宁国贸店(泉安中路国贸中心)、晋江永乐侨联店(新华路侨联大)等大型电器商城。
  福建捷龙商业有限公司 创办于1998年1月,是晋江本土商超企业,总部位于晋江市青阳水路学路嘉诚商厦,拥有连锁超市、房地产、服装制造、广告等多家分支机构。1998年1月19日,捷龙英厝头店开业。1999年9月10日,捷龙永和店开业。1999年12月27日,捷龙东石店开业。2001年8月8日,捷龙恒安店开业。2002年3月7日,捷龙青少年宫店开业。2002年7月8日,捷龙侨联店开业。2002年10月19日,捷龙安海八店开业。2003年1月9日,捷龙深沪店开业。2003年4月24日,捷龙嘉诚购物广场开业。2004年8月19日,捷龙英林购物广场开业。2004年8月30日,“福建省晋江市捷龙超市有限公司”更名为“福建捷龙商业有限公司”。2005年1月9日,捷龙德辉购物广场开业。2006年1月17日,捷龙青阳购物中心被福建省经贸委评为2005年度“福建省十佳超市”。2006年6月22日,获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授予的“质量、服务、信誉AAA品牌(企业)”称号。2006年8月1日,被商务部认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同年9月6日,“捷龙”获福建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颁发的“福建省著名商标”奖牌。同年9月24日,捷龙宝龙购物广场开业。2007年1月1日,获泉州市质监协会颁发的“用户满意服务”称号;同年4月25日,捷龙龙山店开业。同年9月19日,捷龙市标购物广场开业。
  二、商业街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晋江县青阳镇仅建有一条长度700米的塘岸商业街(俗称新街),经营鞋服专卖、珠宝首饰等,店铺70余家。1985年,建设一条900米综合商业街——新华商业街,店铺110余家。1993年,市区人口的增加的面积的扩大,又建设一条经营鞋帽服装专卖、电子通信等产品的商业街,长度约200多米,店铺40余家。2000年起,随着晋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时尚服装、鞋类批零、小商品、家装建材、餐饮娱乐、电器电子、金融等商业街如雨后春笋般建成。至2007年,仅市区就有200—1300米商业街近10条。
  三、供销合作经营网点
  综合经营网点1988—1989年,全县供销系统13个基层社有408个经营网点。1994年,市社系统网点进行调整,撤销边、亏、微经营网点13个,拍卖闲置、微利经营网点16个。1995—1996年,全系统遍布城乡的门类齐全的经营服务网点有415个;1997—2000年,全系统经营服务网点萎缩到350个左右。2001—2007年,全系统经营服务网点维持在300个左右。
  农资供应点 1988—1989年,全县供销系统共有化肥点161个(其中29个为省定供肥点、132个为临时供应点)、农药供应点197个;从1990年开始,除29个省定供肥点外,132个临时供应点逐渐变成固定供应点;1990—2003年化肥点有158个、农药点149个、农具点124个:2004年化肥点166个、农药点159个、农具点124个;2005—2006年化肥点108个、农药点95个、农具点105个;2007年化肥点109个、农药点96个、农具点105个。
  中联大厦 1992年,县供销社按照县政府旧城改造规划,将位于泉安公路中段西侧,占地面积970平方米的果品公司五层营业办公大楼拆毁,建设中联大厦。1993年,经省计委批准立项,纳入全省20个批发市场重点建设项目。1994年10月开工,1997年12月竣工,共有12层,其中1—2层为批发商场,其他楼层租给晋江宾馆,用于开办客房、餐饮、商务、会务场所。
  安海商业城 1993年3月20日,晋江市供销社与香港凯鹰企业公司代表洪炳文签订《关于合作兴建晋江市安海商业城协议书》,市供销社负责提供其所属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下属的安海农资仓库区(安海工业路西侧,可供开发土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作为安海商业城建设用地,香港凯鹰企业公司负责筹集本项目所需建设施工资金,并具体组织建筑施工;供销社让出其提供的建设用地的一半面积给香港凯鹰企业公司开发使用70年,香港凯鹰企业公司出资为供销社在另一半土地上建设框架式一、二层商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并按商业城的整体规划奠定七层基础。该商业城于1995年1月开工,1997年5月完工,供销社拥有一层店面20间,2007年资产经营收入25万元。
  安海供销大厦 2003年3月,安海供销社内坑分社按照内坑镇政府的镇区建设规划,计划在该社原办公及营业旧址兴建供销大厦。2003年11月26日,报经市规划建设局批准立项。层高4层。2004年5月,安海供销社与泉州市泉港建筑工程公司签订承建合同,建筑面积4765平方米,工程预算人民币320万元,2004年6月10日开工,2005年10月10日完工。2006年1月投入使用,主要经营日用百货、食品,年收入26.80万元。至2007年底,工程尚未决算。
  安海鸿塔商住小区 2006年,晋江市政府及安海镇政府规划在安海工业路南兴建鸿塔商住小区,市供销社下属的土产日杂公司、果品食杂公司、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及安海供销社的店面、仓库须拆迁、征用。2006年7月安海供销社与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安海供销社拆迁店面27间1080平方米、仓库1600平方米,征地面积4028平方米。商住小区建成后,被拆迁的店面全部置换一类店面;被拆迁的仓库及空地置换二楼商场560平方米。
  四、其他行业经营网点
  1988—1996年,晋江县(市)盐业市场由各乡镇供销社、各建制村“双代店”销售。1997年成立晋江盐业支公司后,各乡镇开始建立以个体户为主的供盐网点。遵循“便于监管、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原则,初步形成以青阳、安海、金井、石狮四个批发经营部为枢纽,辐射延伸到各镇、村(街道)各代批发点的营销网络。
  至1999年,小包装网点有111个,食品加工网点146个。2000—2004年,小包装网点有127个,食品加工网点157个。2005年,小包装网点有127个,食品加工网点165个。2006年,小包装网点有127个,食品加工网点173个。2007年,小包装网点有132个,食品加工网点253个。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