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4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林业
分类号: F326.2
页数: 9
页码: 433-44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土地总面积67077.4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占比13.51%。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71517立方米,防护林占林分面积的83.84%。人工林面积占比59.84%,天然林总面积1802.33公顷。四旁树占地面积1249.73公顷,蓄积量为56949立方米。晋江市林业用地中立地质量等级为肥沃级面积较小,仅占1.71%。
关键词: 晋江市 农业 林业

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
  一、森林资源状况
  (一)各类土地面积
  1988—2006年,晋江市(县)未开展过森林资源调查,亦没有具体统计数据。2007年,晋江市进行森林资源普查,对全市森林资源有较全面解。
  全市土地总面积67077.4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9064.87公顷,占13.51%;非林业用地58012.6公顷,占86.49%;森林覆盖率13.35%;林木绿化率15.21%。
  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8955.47公顷,占98.79%;疏林地14.53公顷,占0.16%;未成林造林地19.93公顷,占0.22%;苗圃地13.67公顷,占0.15%;无林地61.27公顷,占0.68%。
  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6097.4公顷,占68.09%;经济林2804.26公顷,占31.31%;竹林53.8公顷,占0.60%。
  在林分面积中,防护林5112.2公顷,占83.84%;特用林551.4公顷,占9.04%;薪炭林372.47公顷,占6.11%;用材林61.33公顷,占1.01%。
  (二)各类林木蓄积量
  晋江市活立木总蓄积量271517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量214514立方米,占79.01%;疏林蓄积量54立方米,占0.02%;四旁树蓄积量56949立方米,占20.97%。
  (三)各林种面积、蓄积量
  晋江市生态公益林面积5663.6公顷(其中重点公益林面积为205.73公顷,省级公益林面积为1806.13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中:防护林面积5112.2公顷,占林分面积的83.84%,蓄积量178579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83.25%;特用林面积551.4公顷,占林分面积的9.04%,蓄积量19598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9.14%。
  晋江市共有商品林面积3291.86公顷。其中,用材林面积61.33公顷,占林分面积的1.01%,蓄积量2715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1.26%;薪炭林面积372.46公顷,占林分面积的6.11%,蓄积量13622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6.35%;经济林总面积2804.26公顷,其中,果树林2774公顷,占经济林总面积98.92%;饮料林19.13公顷,占经济林总面积0.68%;调香料林11.13公顷,占经济林总面积0.40%;竹林总面积53.8公顷,其中杂竹53.8公顷。
  (四)各树种面积、蓄积量
  杉木面积0.73公顷,占林分面积的0.01%,蓄积量91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0.04%;马尾松面积1768.67公顷,占林分面积的29.01%,蓄积量62243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29.02%;硬阔面积1421.07公顷,占林分面积的23.31%,蓄积量46768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21.80%;软阔面积0.53公顷,占林分面积的0.01%,蓄积量5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0.0002%;桉树面积892.53公顷,占林分面积的14.64%,蓄积量33861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15.78%;木麻黄面积2013.87公顷,占林分面积的33.03%,蓄积量71546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33.35%。
  (五)各起源面积、蓄积量
  晋江市人工林面积7187.6公顷,人工林蓄积量206525立方米。其中,林分面积4301.13公顷,占人工林面积的59.84%,林分蓄积量149542立方米,占人工林蓄积量的72.41%;经济林面积2804.26公顷,占人工林面积的39.02%;竹林面积53.2公顷,占人工林面积的0.74%;疏林地面积9.07公顷,占人工林面积的0.13%,疏林蓄积量34立方米,占人工林蓄积量的0.026%;未成林造林地19.93公顷,占人工林面积0.27%。
  全市天然林总面积1802.33公顷,天然林总蓄积量64992立方米。其中,林分面积1796.27公顷,占天然林总面积99.67%,林分蓄积量64972立方米,占天然林总蓄积量99.97%;竹林面积0.6公顷,占天然林总面积0.03%;疏林地面积5.47公顷,占天然林总面积0.30%,蓄积量20立方米,占天然林总蓄积量0.03%。
  (六)各权属蓄积量
  活立木总蓄积量271517立方米。其中,林权为国有的林木蓄积量为6310立方米,林权为集体的林木蓄积量为207399立方米,林权为个人的林木蓄积量蓄量为859立方米,林权为未定的林木蓄积量为56949立方主(四旁树)。
  (七)四旁树面积、蓄积量
  晋江市四旁树占地面积为1249.73公顷;四旁树株数1008809株;四旁树蓄积量为56949立方米。
  二、森林资源质量
  (一)各立地质量级的面积
  晋江市林业用地面积9064.86公顷,其中立地质量等级为肥沃级(Ⅰ)面积为154.73公顷,立地质量等级为较肥沃级(Ⅱ)面积为1066.27公顷,立地质量等级为中等肥沃级(Ⅲ)面积为5909.53公顷,立地质量等级为瘠薄级(Ⅳ)面积为1934.33公顷。
  (二)各林分密度级的面积
  林分总面积6097.4公顷,其中郁闭度在0.2—0.3的林分面积2247.6公顷,占36.86%;郁闭度在0.4—0.5的林分面积1919.2公顷,占31.48%;郁闭度在0.6—0.7的林分面积1585.27公顷,占26.00%;郁闭度在0.8以上的林分面积345.33公顷,占5.66%。
  (三)林分公顷蓄积量
  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为2.35立方米。其中,用材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95立方米,防护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33立方米,薪炭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44立方米,特用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37立方米。
  林分中:幼龄林每公顷蓄积量为1.92立方米,中龄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31立方米,近熟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58立方米,成过熟林每公顷蓄积量为3.16立方米。
  (四)用材林各生长类型的面积
  全市用材林面积61.33公顷,按林分生长类型划分,Ⅰ类林分面积为38.93公顷,Ⅱ类林分面积为8.73公顷,Ⅲ类林分面积为13.67公顷。
  三、森林资源特点
  (一)地域分布
  从地域分布来看,森林资源主要集中于南部的金井、深沪、龙湖、永和、东石和西北部的紫帽、磁灶、内坑等8个镇,其林地面积共计6882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75.92%;其蓄积量占全市总蓄积量的68.27%。
  (二)林种结构
  防护林、经济林、特用林、薪炭林、用材林、竹林的面积比例为57.1:31.3:6.2:4.1:0.6:0.7。
  (三)树种结构
  林分中各优势树种所占比例:木麻黄、马尾松、阔叶树、桉树、红树林、杉木所占比例为33.0:29.0:
  22.9:14.7:0.4:0。
  (四)林龄结构
  林分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的面积比例为44.6:23.6:10.3:21.5。
  (五)起源结构
  全市人工林面积与天然林面积比为80:20;在生态公益林中,人工林面积与天然林面积比为70:30;在用材林中,人工林面积比例均为100%。
  (六)林分质量
  林分每公顷蓄积量2.35立方米,其中用材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33立方米,防护林每公顷积量为2.95立方米,薪炭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44立方米,特用林每公顷蓄积量为2.37立方米。
  第二节 林地权属
  根据2007年晋江市森林资源普查资料,晋江市林地林权权属分布情况如下:国有林地193.67公顷,其中有林地184.6公顷(用材林23.4公顷、薪炭林0.47公顷、防护林61.33公顷、特用林45.47公顷)。经济林52.27公顷,竹林1.67公顷,苗圃地9.07公顷。集体林地8120公顷,其中有林地8080.93公顷(用材林37.8公顷、薪炭林372公顷、防护林5028.27公顷、特用林505.93公顷、经济林2084.8公顷、竹林52.13公顷、疏林地14.5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9.93公顷、苗圃地4.6公顷)。
  个人林地688.33公顷,其中有林地688.33公顷(用材林0.13公顷、防护林22.6公顷、经济林665.6公顷)其他权属林地1.6公顷。
  山权国有的林地567公顷(有林地194.73公顷:用材林24.87公顷、防护林64.2公顷、特用林45.47公顷、经济林58.53公顷、竹林1.67公顷、苗圃地9.07公顷),山权国有、林权国有的林地有192.87公顷(有林地18.33公顷:用材林23.4公顷、防护林61.33公顷、特用林45.47公顷、经济林51.93公顷、竹林1.67公顷、苗圃地9.07公顷)。山权国有、林权集体的有10.93公顷(有林地10.93公顷:用材林1.47公顷、防护林2.87公顷、经济林6.6公顷)
  山权集体的林地8861.07公顷(有林地8760.73公顷:用材林36.47公顷,薪炭林372.47公顷,防护林5050公顷,特用林505.93公顷,经济林2745.73公顷,竹林52.13公顷,疏林地14.5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9.93公顷,苗圃地4.6公顷,无林地61.27公顷:宜林荒山荒地28.47公顷,采伐迹地17.33公顷,火烧迹地13.87公顷,林中林缘空中0.4公顷,暂未利用地1.2公顷)山权集体林权国有的林地0.8公顷(有林地0.47公顷:薪炭林0.47公顷,经济林0.33公顷),山权集体林权集体的林地8109.07公顷(有林地8070公顷:用材林36.33公顷,薪炭林372公顷,防护林5025.4公顷,特用林505.93公顷,经济林2078.2公顷,竹林52.13公顷,疏林地14.5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9.93公顷,苗圃地4.6公顷),山权集体林权个人的林地688.33公顷(有林地688.33公顷:用材林0.13公顷,防护林22.6公顷,经济林665.6公顷),山权集体、林权其他的有1.6公顷(经济林1.6公顷)。
  第三节 造林育林
  一、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晋江是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二期工程县之一。一期工程建设期间(1988—2000年),以构建带、网、片相结合,林种、树种结构合理的沿海森林防护体系建设目标。通过全体林业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于1992年基本完成消灭宜林荒山荒地的任务。1993年起,通过采取基干林带填平补齐、加强新造幼林抚育管护以及防护林体系的完善配套等措施,于1996年达到原林业部颁发的县级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标准。至2000年,一期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1600公顷,封山育林4160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6.7公顷。人工造林中基干防护林带65.61千米,计390公顷。
  2001年起,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2001—2010年),开展基于林带填平补齐、老林带更新、低质低效防护林改造与封山育林,沿海防护林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至2007年,二期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1200公顷,封山育林1300公顷。人工造林中基干防护林带0.29千米,计6.7公顷。
  二、火烧迹地及防火林带建设
  1988年,晋江县继续把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及防火林带建设作为山体绿化的重点。为提高生态功能,有针对性地提高阔叶林的造林比重,采用巨尾桉、木荷、香樟等多种阔叶类树种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力图有效防止和隔离森林大火的蔓延。至2007年,迹地更新面积88.87公顷。
  三、非规划林地造林
  1988年,针对晋江县人多地少,可供造林用地不多,结合这一实际情况,继续把植树造林的主攻方向定为非规划林地造林,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村间道路两旁、溪渠两岸、抛荒地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晋江市林木绿化率。至2007年,发展非规划林地造林面积近119.07公顷。
  四、山体保护与封山育林
  1988年,晋江县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坏开垦、乱占林地的通知》,对全县主要山体实行封山育林,在封山的基础上,采取人工补植、人工抚育促进天然更新等办法,有效改善晋江市山体景观、维护生态平衡。至2007年,封山育林达6.73万公顷。
  五、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1988年,晋江县继续在每年的“3·12”义务植树节期间召开大型绿化工作动员大会,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深入地开展造林绿化宣传活动,创造一个营造绿化、美化家园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增强市民绿化责任感。义务植树树种主要有:木麻黄、巨尾桉、木棉、香樟、垂叶榕、刺桐、黄金榕、南洋杉等数十种。
  至2007年,晋江市造林育林10万余公顷,基本形成沿海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为晋江地区建立起防风避沙的绿色屏障,显著改生态环境。全市有基干林带37.97千米,折270公顷;农田防护林网林带(包括沟、河、渠、堤及村道绿化带)长度607.02千米,林带面积420公顷,农田(包括耕地和园地)林网控制率为50.2%;乡级以上道路绿化绿化长度216.21千米,林带面积540公顷,通道绿化率为51.4%;城镇居住区林木绿化面积660公顷,林木绿化率为8.5%;村庄居民点林木绿化面积1040公顷,林木绿化率为9.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