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伞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16
颗粒名称: 第八节 伞业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2
页码: 389-39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石镇的伞业发展历程中,蔡氏兄弟创办的第一家伞业来料加工企业开启了当地伞业的发展。之后,东石伞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一体化发展,成功开发多种品牌和产品。2003年,东石镇被授予“中国伞都”称号,成为全国最大的伞具制品及制伞原辅材料生产和出口集散地。
关键词: 晋江市 工业 伞业

内容

1982年,东石梅峰村侨眷木匠出身的村民蔡正尝、蔡正劝、蔡正乐兄弟创办东石第一家来料加工伞业企业——东石梅峰旭东雨伞来料加工装配厂,这是福建省最早引进外资来料加工伞业企业。不久,萧下村“冬青”“富兴”,龙下村“梁苏”等一大批伞业加工企业相继出现。“富兴”“东纶”等伞业公司利用与台港澳的关系,畅通信息渠道,强化科技创新,在规模化生产、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发挥导向作用。1992年,晋江伞业产量110万把。至20世纪90年代,晋江伞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步形成萧下、金瓯、凉下、梅峰、塔头刘厝等5大制伞专业村,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东石伞业生产发展成为从原材料、制伞机械、配件、成品组装、包装、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配套完成并具相当规模的晴雨伞生产链。与此同时,伞业企业形成社会分工,有的以生产伞骨为主,有的以生产伞布为主,有的则是综合加工合成,但在全镇形成一体化发展,伞业原材料、配件生产与成品类生产各有分工又合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地产化。在发展过程中,伞业企业成功开发自开自收伞、环保伞、防紫外线伞等1000多个品牌,尤以研制成功防紫外线涂层伞布。伞业产品朝着多样化、高档次、多功能的方向发展。2000年后,针对东石镇晴雨伞产品外销为主的特点,东石伞业集群企业坚持塑造民族品牌,提高晴雨伞的产品美誉度,为企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3年开始,东石伞业企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制伞工业布局开始向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东石镇制造的晴雨伞占世界晴雨伞生产总量的23%。同年10月24日,东石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伞都”称号。东石镇成为全国最大的伞具制品及制伞原辅材料生产和出口集散地。2003—2004年,东石的雨伞行业总产值46.98亿元,创汇24987万美元。2004年,全镇成品伞产量3.25亿把,占全国的29.5%;出口量2.58亿把,占全国的33.6%。
  2005年10月21—22日,晋江市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伞节”暨首届中国(晋江)伞业博览会,期间各类伞具的交易额达10.8亿。同时,在博览会开幕式现场还设置一把直径15.7米、高9.6米、重3吨的特大晴雨伞,并以“世界上最大的伞”的名义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获得通过。2007年,东石镇高品质通过“中国伞都”称号复评。是年,东石全镇有136家大中型伞业企业,其中45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富隆公司在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全市伞业产量5.82亿把,产值68.8亿元。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梅花、富兴、富隆、东纶、福联、集成、富永、振华、源丰、鸿盛、雨丝梦、佳乐美、鸿泰、冠泰、百胜等。全市伞业共有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1家上市伞业企业,梅花、雨丝梦、金欧、雨中鸟等4个中国名牌以及梅花、雨丝梦、金欧、雨中鸟、太阳城和佳乐美等6个国家免检产品,其中梅花牌雨伞还被评为中国出口名牌。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雨丝梦洋伞实业有限公司为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富隆(福建)洋伞有限公司、晋江鸿盛雨具有限公司、晋江鸿泰雨具配件有限公司、晋江佳乐美洋伞有限公司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全市80%以上成品伞出口外销至南北美洲、东西欧、非洲、中东、东南亚以及近邻的日本、韩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雨伞配件行销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澳门等地区,年产量和外贸出口量均列全国前茅。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