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食品加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1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食品加工业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3
页码: 383-38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食品加工业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面包厂,90年代初出现糖果饼干蜜饯生产企业,90年代中期形成罐头、饮料等多品种多档次的食品加工产业。晋江被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市)”称号,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 晋江市 工业 食品加工业

内容

晋江食品加工业历史悠久,富有特色。“深沪水丸”、“源和堂”蜜饯、“食珍糕”、“衙口花生”成为晋江名产名点名食品。20世纪80年代末,龙湖旅菲华侨在中山街创办龙华面包厂,生产当时晋江、泉州一带较有特色的面包。20世纪90年代初,罗山社店、青阳象山等村出现生产糖果、饼干的企业。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罗山社店、缺塘、山仔、内塘、苏内、湖格、英塘、林口,安海前蔡,东石井林以及永和、深沪一些村都出现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罗山成为糖果饼干蜜饯生产企业集中的乡镇。以糖果饼干蜜饯生产为起点,逐步发展罐头、饮料、膨化食品、酱料等多品种多档次的食品加工产业。1994年,晋江怡宾罐头厂、晋江金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蘑菇、草菇、芦笋罐头,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年出口量1万吨。1995年,晋江的蜜饯果脯产量4384吨,基本上是罗山生产的。1996年6月,怡宾罐头厂倒闭。1998年,金冠食品有限公司停止生产罐头。2000年,晋江永祥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蘑菇、草菇、水果罐头,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1500吨。同年,晋江金冠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晋江首家出口休闲小食品生产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糖果、果冻,产品销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200吨。
  2001年,晋江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市)”称号。同年,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产品为糖果、果冻,主要销往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200吨。
  2002年,福建久久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出口泡泡糖、口香糖、果冻、棉花糖。同年,福马、金冠、雅客、雅仕达、蜡笔小新、味佳、惠康、亲亲、福源、喜多多等食品企业都达到一定规模和知名度。不少产品、商标成为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
  2003年,晋江奇峰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福马食品集团公司出口糖果、蛋黄派。同年,晋江从事食品(包括饮料)加工、生产、经营的企业550家(含个体),实现产值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7%,占福建省食品总产值的近50%。其中,糖果产量达98929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膨化食品占有全国市场的大份额。1990—2003年,糖果产量增长630倍;罐头产量由1990年的近300吨,至2001年增长至8400吨;软饮料在1995年达到最高峰,为15208.3吨。1999—2003年,举办3届全国糖酒食品(晋江)交易会。
  2004年,福建省晋江市永和富华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产品为糖果、膨化食品、果冻。晋江金冠食品有限公司、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福马食品集团公司、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5年,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亲亲”牌商标和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盼盼”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6年,晋江食品饮料产值49.27亿元,占全市产业产值的5%。
  到2007年末,晋江食品加工业年产值亿元的企业有福马、福源、雅客、金冠、阿一波、喜多多、好来屋、盼盼等。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