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陶瓷石材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11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陶瓷石材业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4
页码: 380-38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的陶瓷业和石材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至80年代乡镇建筑陶瓷业和石材业迅速兴起。至90年代中后期,晋江陶瓷业开始盲目扩张,后改进制作工艺并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晋江石材业发展迅速,至90年代中期,花岗岩、石料、板材等产品年开发量达到100万立方米。21世纪初,晋江引进先进的陶瓷生产设备和技术,产品出口量逐年递增。
关键词: 晋江市 工业 陶瓷石材业

内容

一、陶瓷业
  20世纪70年代末,晋江陶瓷业开始生产建筑陶瓷砖、外墙砖、马赛克等,有企业62家。至20世纪80年代,乡镇建筑陶瓷业迅猛兴起。至1988年,陶瓷企业猛增至766家,遍及磁灶、内坑、紫帽、安海、青阳等乡镇。
  其中磁灶镇613家,占全晋江的80%。磁灶陶瓷业以联户办企业为主体,出现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国内横向联营办、中外合资办等多种经营模式。磁灶镇形成磁灶、下灶、岭畔、下官路、大埔、钱坡、三吴等7个陶瓷专业村。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晋江陶瓷业开始陷入盲目扩张阶段,涌现上千家陶瓷企业,产品和销售陷入同质化的竞争,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一些陶瓷企业开始理性看待产业发展,改进制作工艺,大量引进先进的陶瓷生产设备和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磁灶镇建材陶瓷烧制技术达到国际水平,所产的外墙砖占全国总产量的60%,琉璃瓦基本垄断全国市场,被列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并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并称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2000年,晋江有陶瓷生产企业1000多家。同年6月18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磁灶镇“中国陶瓷重镇”称号。至21世纪初,晋江引进290多条先进的辊道窑生产线,480多台高吨位压砖机,140多座高吨位喷雾干燥塔,150多条自动化施釉线。产品由生产日常用品陶瓷改为生产各色各样的釉面砖、立体砖、墙面砖、花砖等建筑陶瓷。许多陶瓷企业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出口量逐年递增。尤其磁灶琉璃瓦建筑陶瓷,成为高级建筑的精美饰品,远销新加坡、菲律宾等。2003年,晋江投入3亿元建设磁灶陶瓷建材城,命名“天工建材陶瓷城”,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2005年,天工陶瓷建材城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6年,由中国建筑陶瓷协会、中国石材工业协会、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晋江市政府联合举办第五届全国陶瓷建材(晋江)博览会(每2年一届)。2006年第五届博览会,设国际标准展位1600个,客商近1000人与会洽谈经贸。2006年,晋江的陶瓷石材规模企业160家,规模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是年,晋江65家陶瓷企业生产的新产品荣获多种国际金奖,20多项陶瓷产品被用于荣获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的重点工程。前兴、恒达、腾达、豪山等4家企业获国家免检产品,10家企业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称号。2007年,陶瓷建材业拥有企业460多家,行业年产值110亿元。
  二、石材业
  晋江石材矿产蕴藏量约5亿立方米,石质主要是花岗岩。1978年以前,花岗岩石材大多开采成石块或条石,用以建设水利设施和房屋墙壁。1979年开始,石开发掘开采迅速发展,特别是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国外引进高温开采切割新工艺,大吨位吊车和钢板切割板材深加工等先进设备的应用,石材产量逐年上升。20世纪80年代末,永和镇先以开采原始石料为主,后发展到生产各种型号板材、石雕、墓碑、灯具、异形石等多个品种,在销售地、产品种类、出口方式以及营销方式等方面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晋江的花岗岩品种主要是603#(包括601#、602#)系列,633#、640#、603#系列石材质地较松脆,纹理清晰。633#或640#石材质地较坚韧,抗压度大,耐久性长,纹理清晰,可作为高级装饰板或大建筑整块建材。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花岗岩、石料、板材等产品年开发量达到100万立方米。永和巴厝、内厝、周坑、东石清透、英林陈山的石料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98年,永和镇规划建设石业高科技工业园。
  2003年,永和镇被中国石材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石材之乡”称号。2007年,晋江有石材生产企业300多家,年产石板材4000万多平方米,石雕工艺品60万件。石板材年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主要的石板材生产基地之一。其中,福建凤山石材集团有限公司年生产1804万平方米,年产值达36104万元。晋江所生产的石板材、墓碑石、石雕工艺品及建筑园林环境石等产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日本横滨体育馆等众多国内外著名建筑采用,晋江40%石材产品出口。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