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F752.857
页数: 3
页码: 324-3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口岸与海防管理办公室、打击走私领导小组、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发展历程和组织架构。
关键词: 晋江市 经济建设 口岸管理

内容

一、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1988年,晋江县设置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1992年5月,改称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4月,更名为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行政单位。2004年8月,改称为商务局。
  二、口岸与海防管理办公室
  前身为晋江县人民政府打击走私办公室,于1964年成立。1988年12月30日,晋江县打击走私办公室撤销。1990年11月,晋江县打击走私办公室恢复,人员编制6人,1990年12月,挂牌办公。1992年3月6日,晋江撤县建市后,晋江县打击走私办公室撤销,成立晋江市打击走私办公室,编制6人。2002年5月15日,晋江市人民政府口岸与海防管理办公室成立,对外加挂“晋江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规格,行政编制5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主要职责包括口岸、海防、打私等职能。
  2006年9月15日,设立晋江市口岸办晋南办事处,为市口岸与海防管理办公室所属股级事业单位,核定为事业编制人员4人。该办事处对深沪、围头两港区的现场协调,掌握工作动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协调、处理口岸各单位对外工作之间的关系。
  三、打击走私领导小组
  1979年,晋江县沿海一些社队出现走私贩私活动苗头,1981年,走私贩私活动日渐严重,且有一些公社甚至出现群众普遍参与的程度。针对这种情况,中共晋江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关于成立晋江县打击走私、投机倒把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1981年元月20日,成立晋江县打击走私、投机倒把领导小组,组长江正兴(县委副书记),组员14人,领导全县开展反走私斗争。1983年10月21日,成立晋江县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魏林(县委副书记),组员3人。为加强反走私的领导,1985年2月25日,成立县打击走私领导小组,组长陈世狮(副县长),组员17人。由于县政府换届,人员变动,1988年5月3日第四次调整领导小组,组长王志泉(副县长),组员12人。1989年8月30日,成立晋江县打击走私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王志泉,协调各缉私职能部门开展打击走私贩私工作。1991年5月10日,重新成立晋江县打击走私领导小组,组长王志泉,组员12人。
  四、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1993年,晋江市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筹建处成立,由泉州商检局和漳州商检局抽调人员组成,地址设在晋江市外经贸大厦三楼。1993年11月底,筹建处正式对外办公。1993年12月20日,福建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决定,李宏阳、郑向东任晋江商检局筹建处副主任(副处级)。1994年2月1日,李宏阳任晋江商检局筹建处主任(正处级)。
  1994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晋江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简称晋江商检局)成立,定为县(处)级机构,人员编制60人,负责晋江市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签证、监管等业务。1994年4月11日,福建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决定李宏阳任晋江商检局局长(正处级),郑向东任晋江商检局副局长(副处级)。1994年4月27日,晋江商检局正式成立。1994年9月29日,晋江商检局设置办公室、检务科、第一检验科、第二检验科、第三检验科5个职能科室。1994年10月,晋江商检局办公地址移至晋江市融星花园城二楼。1997年12月25日,晋江商检局改设办公室、检务科、检验监管一科、检验监管二科、综合业务科5个职能科室。1999年11月,并入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999年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设立,为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分支局,副处级,实行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直接领导的垂直管理体制。1999年11月20日,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决定,李宏阳任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正处级),傅捷云任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副处级)。1999年12月29日,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晋江检验检疫局)设置办公室、综合业务科、卫生检疫科、动植物检验检疫科、检验监管科、轻纺检验科、检务科7个职能科室。2000年2月16日,晋江检验检疫局办公迁移至晋江市青阳洪宅垵。
  2000年9月15日,晋江检验检疫局由副处级升格为正处级机构。2002年12月30日,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内设机构进行业务重组,共设办公室、综合业务科、卫生检疫科、动植物检验检疫科、检验监管科、轻纺检验科、检务科、晋南检验检疫办公室8个职能科室。
  2004年3月12日,晋江检验检疫局办公大楼正式验收,2004年4月19日举行乔迁典礼,办公地址迁移检验检疫大楼并对外办公。2007年4月20日,晋江检验检疫局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共设办公室、财务科、综合业务科、卫生检疫科、动植物检验检疫科、检验监管科、轻纺检验科、检务科、晋南检验检疫办公室9个职能科室。
  六、泉州卫生检疫局晋江办事处
  为适应晋江市对外开放及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的需要,1995年8月21日,国家卫生检疫局下发《关于设立泉州卫生检疫局晋江办事处的批复》,同意泉州卫生检疫局在晋江市设立泉州卫生检疫局晋江办事处,机构为副县处级,编制30人,人员从泉州卫生检疫局调剂。办事处承担晋江市辖区的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传染病监测、进口食品等卫生检疫任务。
  1995年9月,陈勤英任泉州卫生检疫晋江办事处主任(副处级)。1997年12月,陈勤英任泉州卫生检疫局副局长兼晋江办事处主任。
  1999年10月,泉州卫生检疫晋江办事处内设办公室、业务科,实有人数4人。1999年11月23日,泉州动植物检疫局、泉州卫生检疫晋江办事处、晋江商检局合并成立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泉州卫生检疫晋江办事处职能划入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继续承担着晋江市辖区的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传染病监测等卫生检疫任务。
  七、泉州动植物检疫所
  1965年2月8日,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在国境口岸(含福州、厦门)设立动植物检疫所。1981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泉州动植物检疫所,正处级单位,机构隶属国家动植物检疫总所和福建省农业厅双重管理,管辖泉州地区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贸易性出口动物产品检疫仍由商检机构负责)。1992年4月,泉州动植物检疫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泉州动植物检疫局,正处级单位,划入厦门动植物检疫局管辖,负责泉州地区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贸易性动物产品出口的检疫由商检部门负责)任务。1999年8月“三检合一”后,泉州地区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职能划入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999年11月,成立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承担晋江辖区的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任务。
  八、泉州晋江海事处
  晋江海事处成立之前,辖区海事管理工作主要由围头港务监督和安海港务监督负责,隶属泉州港务监督。2001年3月2日,组建晋江海事处筹备组。11月23日,晋江海事处正式挂牌成立,为隶属泉州海事局的副处级派出机构,内设办公室、通航科、船舶科3个科室(副科级),并下设安海、围头、东石、深沪4个办事处。晋江海事处是对晋江市沿海水域统一实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航海保障管理的执法监督机构主要管辖范围为:以24°39′N纬度线为北界线,24°30′N纬度线为南界线,118°27.5′E经度线为西界线,北、西、南界线之间的中国沿海水域,包括24°39′N纬度线以南的深沪湾内水域以及24°39′N纬度线以北的围头湾内水域,以及24°39′N纬度线以北的安海湾内水域。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