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经济技术合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7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经济技术合作
分类号: F124.3
页数: 3
页码: 319-32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引进各种机器设备,加工装配工缴费收入占同期福建省工缴费收入的43%。之后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三来一补”企业数量逐渐减少,至1995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基本消失。
关键词: 晋江市 经济建设 经济技术合作

内容

第一节 “三来一补”
  20世纪80年代初期,晋江县沿海乡镇普遍成立对外加工装配总公司,村成立的加工装配领导小组,有权出面与外商、侨商及港、澳、台商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组织劳力、安排加工。期间,“三来一补”企业在晋江发展迅猛。至1988年,晋江共签订“三来一补”合同17072份,引进各种机器设备2万多套,加工装配工缴费3114万美元,占同期福建省工缴费收入的43%。
  1985年起,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许多“三来一补”企业升级转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三来一补”企业数量逐渐减少。至1992年,晋江共签订“三来一补”合同371份,加工装配工缴费152万美元,其中乡镇“三来一补”企业仅有93家,实现工缴费122万美元,占全市工缴费总额的80%。至1995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三来一补”企业基本消失。
  第二节 劳务输出
  1988年,晋江县对外劳务合作或由中国福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晋江县公司(简称中福晋江县公司)直接办理或配合中福公司及中泉公司等对外联络。至1994年,签订劳务合作合同17份,分别派往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劳务人员包括国际海员、电子厂工人、玩具厂工人、制衣厂工人、针织厂工人、纸品厂工人等,共计747人(其中含续期轮换工45人)。
  1995年,晋江市在对外经济贸易局重新设立外经科,注册登记“晋江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巩固澳门劳务关系,加强劳工资料的管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接触,了解并掌握世界劳务市场的信息,拓展赴韩劳工市场。晋江市在澳门劳工达190人,并与中轻公司合作签订共同派遣330名赴韩研修生的合同。
  1996—2003年,在国际劳工市场不景气、中国国内特别是晋江市劳工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晋江市派澳门劳工基本维持原来的数量,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巩固澳门劳务市场,续签对外经济技术合同和劳务合同18份,替补劳务人员89人。2003年,累计在外劳工107人。
  2004—2007年,晋江市因自身劳工需求旺盛,暂停对外劳务输出。
  第三节 开拓国际市场
  1988年,晋江市政府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市场空间。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较具影响力的专业性展会,巩固老客户,结交新商贾,奠定扎实的客户基础。同时,依托海外的商务机构和销售网点的辐射作用,依靠现代电子商务交易等手段,捕捉市场信息,扩大交易规模。
  1995年7月13—24日,晋江市经贸洽展团赴菲律宾参加“厦门暨闽南地区产品展销会”取得成功。该展销会共设摊位80个。其中,晋江市占41个摊位,共组织49家企业的11大类(服装、鞋业、食品、玩具、机械配件、塑料制品、建材、电子、家具、工艺品)1200多种产品参展,签订货合同9项65个货柜,成效额252万美元;现货交易额100万元人民币;18家企业签订意向协议,金额500多万美元;签约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额3428万美元,其中外资2690万美元。同年8月,组织22家骨干企业8大类上百种名优新产品参加昆明交易会洽谈活动,向苏丹、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缅甸、泰国、法国、联邦德国、波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推介晋江产品,签订订货合同金额7305.1万美元,出口成交额100.2万美元。
  1997年6月23—30日,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1997年中国泉州出口商品展览会,晋江市共有318家企业(布馆15个国际标准展位)参展,参展产品中以食品罐头、雨伞最为畅销,两大类产品订货额均达200多万美元,占总成交额的50%,玩具、陶瓷建材则应客户要求包销或总经销。此次展览会,晋江总成交额846万美元。
  1998年起,晋江市定期组织企业参加加拿大多伦多北美贸易展览、德国纽伦堡玩具展览会、拉斯维加斯国际鞋展、杜塞尔多夫国际鞋展等专业性较强的展会。特别是以第84届秋季广交会为契机,首次组成“晋江兵团”参展,积极申请展位并探索组建晋江专馆的思路,掀开有组织进军广交会的第一页。
  2001—2003年,晋江市筹建匈牙利晋江海外投资贸易服务公司,匈牙利亚洲中心正式投入试营,14家企业与其签订为期10年的租赁合同,承租面积1300平方米,形成“中国鞋都晋江街”,借助匈牙利的地理、市场、政策优势,并以此向东、西欧市场辐射,使之成为晋江产品的配送中心和中转站。同时,有意识引导企业在俄罗斯以及东欧、中东、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网点和办事机构。
  2004年,晋江市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开拓新的国外市场。组团考察美国洛杉矶中国商品直销中心,与洛杉矶中国商品直销中心达成入驻初步意向,有近20家企业有意签订入驻合同,拓展南美洲市场辐射中心,扩大晋江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组织企业与德国莱法州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合作项目,初步确立双方经贸往来合作意向和联谊关系。同年11月,晋江和丰汽车贸易公司与德国费洛舍股份有限公司,晋江市富泰在业公司、晋江市恒泰皮业公司与德国福卡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分别在汽车照明灯、皮革进出口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组织部分有代表性服装企业参加上海中国纺织产业集群贸易与发展会议暨跨国采购大会,参展企业共签订购销合同(协议)50份,合同(协议)金额达1000万美元。
  2005年,晋江市组办或参加数场重大展博会,如第15届华东出口商品交易会、第97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第98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第3届中国伞节、第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南安粮油食品深加工技术展洽会、福建省网上投资洽谈会,累计共有273家参展企业、634个展位、成交金额达55218.7万美元,是历年来参加企业数量最多、展位数最多、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的一年。同年9月,约旦高级招商团在晋江市举行约旦投资环境推介会,市内部分企业对投资约旦有初步意向,为开拓中东市场迈开第一步。
  2006年,晋江市在鼓励企业出国参展的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交易会,如广交会、香港国际玩具文具展、欧尚公司福建供应商见面大会等。其中,广州(锦汉)纺织服装面料展参展企业90多家,参展摊位近300个,分别同比增加9.1%、12.3%,海外订单和成交额总数超亿美元,为历年新高。同年,共组织108家企业分赴北欧、美加、澳新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专项经贸考察活动,引导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设厂、跨国营销设店,有效规避国际市场风险,增加国际项目的合作交流。
  2007年,晋江市继续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考察俄罗斯等东欧市场,探讨俄罗斯中国年经贸合作项目。晋江市政府与菲律宾政府高层就设立晋江市经济贸易合作区进行商讨,并对菲律宾设立“晋江加工贸易区”等事项做出明确的决定,把晋江投资项目纳入国家“十一五”境外投资经济合作区十大项目之一。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