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进出口及与港澳台往来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7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进出口及与港澳台往来贸易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9
页码: 311-3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在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口贸易方面,晋江市进口商品总额稳步增长,进口商品类型以纺织原料及纺织品、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塑料及制品为主,进口及购进商品来源地包括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进口方式包括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等。
关键词: 晋江市 进出口 港澳台贸易

内容

第一节 进口贸易
  一、进口商品总额
  1988年,晋江市进口商品总额为2799万美元。此后,进口商品总额稳步增长。1991年,突破1亿美元,达到12519万美元。1995年,进口总额达到历史最高点,共进口商品83865万美元。
  1996年始,受市场影响,尤其是经历199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进口额呈现明显回落势态,由1996年的超6亿美元,逐年回落至2000年的1.8亿美元。
  2001年起,进口总额逐渐回升,至2007年,恢复到1996年的进口规模水平。1988—2007年,晋江市(县)共进口683768万美元。
  二、进口商品类型
  1998—2007年,晋江市主要进口商品有:植物产品、矿产品、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产品、塑料及制品、革、毛皮及制品、箱包、木浆、纸板、纺织原料及纺织品、鞋帽伞、羽毛品、珠宝、贵金属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车辆、光学、医学器材、杂项制品等,以纺织原料及纺织品、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塑料及制品为主,占进口总额71%。
  三、进口及购进商品来源
  1998—2007年,晋江市进口及购进商品主要来源地包括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其中,从日本、韩国、东盟、欧盟、美国进口及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购进商品,占总量的80%以上。
  四、进口方式
  1998—2007年,晋江县(市)进口商品方式包括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等。从金额看,一般贸易方式进口、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为晋江市主要的进口方式。三项进口总额达到576149万美元。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进口的设备、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其他进口贸易方式为晋江市(县)辅助的进口方式,总额为107619万美元。
  第二节 出口贸易
  一、出口商品总额
  改革开放之初,晋江县外贸出口每年仅几千万美元商品。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晋江外贸出口不断增长。1988年,全社会商品总额达1.78亿美元。
  1989年起,晋江市(县)外贸出口快速增长至每年以1亿、3亿、6亿美元的绝对增加值。1992年,则实现双位数出口。至1994年,突破50亿美元大关,至1996年,达到76.62亿美元的高峰。1997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海关总署及有关部委对市场秩序规范调整等因素影响,出口值呈大幅回落。当年,出口总额降至11.45亿美元,1998年为14.25亿美元。
  1999—2007年,晋江市(县)外贸出口实现较为稳健增长,至2007年实现出口值45.01亿美元。
  二、出口商品类型
  1988—2007年,晋江出口商品主要为晋江优势制造产业生产的产品,包括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鞋类产品、机电设备及零件等。
  三、出口及销售商品去向
  1988—2007年,晋江市(县)商品主要出口及销售至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韩国、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是晋江市主要出口市场,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成为晋江外贸的新兴市场。
  四、出口方式
  1998—2007年,晋江市(县)出口方式,包括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边境小额贸易、易货贸易、其他等方式。从出口金额比例来看,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出口作为晋江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20年间,晋江市外贸出口贸易总额527520万美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