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资金引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7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资金引进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3
页码: 308-3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资金,利用各种渠道和活动宣传对外开放政策和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外资,经历了高速发展和震荡发展期,累计批准“三资”企业4125家,投资总额112.87亿美元,合同外资88.47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50.2亿美元。资金来源涵盖13个国家和地区,以菲律宾及中国香港为主。投资产业投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也有部分资金投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关键词: 晋江市 招商引资 资金引进

内容

一、引进资金总额
  晋江县自1981年批准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后,1988年,资金引进迎来第一个高峰点。当年,全县批准“三资”企业140家,投资总额3.5981亿元(按当年兑换美元利率,折合9672.3万美元),合同外资0.72亿美元。1989年,受石狮市设立县级市影响,晋江县批准“三资”企业数量回落至68家,之后稳步提升。1992年,晋江市撤县建市,全市利用外资工作迎来第一个契机,当年批准“三资”企业385家,投资总额6.34亿美元,合同外资5.43亿美元。1993年,成为晋江市利用外资的第二个高峰,当年批准“三资”企业609家,投资总额9.89亿美元,合同外资8.6亿美元。1988—1993年,晋江利用外资步入高速发展期。6年间,晋江批准“三资”企业1471家,投资总额19.43亿美元,合同外资16.7亿美元,实际到资5.69亿美元。1994年,晋江市新批“三资”企业293家。之后,新批“三资”企业数呈回落趋势。
  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当年晋江新批“三资”企业数量下降至133家,1999年,再下滑至90家。金融风暴过后,晋江新批“三资”企业数量又开始逐年快速回升。至2002年,晋江撤县建市10周年,全市资金引进工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当年批准“三资”企业218家,投资总额5.1亿美元,合同外资3.81亿美元。2003年,晋江利用外资迎来第三个高峰,当年批准“三资”企业392家,投资总额9.22亿美元,合同外资7.24亿美元。1994—2003年,晋江市利用外资处于震荡发展期。10年期间,晋江市批准“三资”企业1944家,投资总额49.13亿美元,合同外资40.55亿美元,实际到资27.4亿美元。2004年,晋江市新批“三资”企业338家,投资总额10.24亿美元,首度突破10亿美元大关。之后,新批“三资”企业数量呈较快下滑趋势。
  2007年,下滑至87家。但投资总额却稳中有升,当年投资总额12.99亿美元,项目投资总额和平均投资规模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另外,合同外资均保持在7.5亿—8亿美元之间,实际到资呈稳定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3.61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5.2亿美元。2004—2007年,晋江利用外资开始步入质量提升期。4年期间,晋江新批“三资”企业710家,投资总额44.31亿美元,合同外资31.2亿美元,实际到资17.12亿美元。
  1988—2007年,晋江市共累计批准“三资”企业4125家,投资总额112.87亿美元,合同外资88.47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50.2亿美元。
  二、招商引资形式
  1988年,按验资口径统计,晋江县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三类形式企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938万美元、2415万美元和1098万美元,所占比重分别显21.07%、54.26%和24.67%。
  1998年,按验资口径统计,三类形式企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5231万美元、0万美元和23875万美元,所占比重分别显17.97%、0%和82.03%。
  2007年,按验资口径统计,三类形式企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5133万美元、0万美元和34502万美元,所占比重分别显12.95%、0%和87.05%。合资经营企业和合作经营企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在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明显减少,而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比重则显著增加。
  三、资金投向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外商投资产业投向就以第二产业为主。1988年,外商投资第二产业的项目111个,合同外资4439万美元,占晋江市合同外资总额的99.73%。外商投资第一产业的项目1个,合同外资12万美元,占晋江市合同外资总额的0.27%。
  1998年,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的项目2个,合同外资115万美元,占晋江市合同外资总额的0.40%。外商投资第二产业的项目123个,合同外资28627万美元,占晋江市合同外资总额的98.35%。外商投资第一产业的项目4个,合同外资364万美元,占晋江市合同外资总额的1.25%。
  2007年,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的项目6个,合同外资5988万美元,占晋江市合同外资总额的15.11%。外商投资第二产业的项目81个,合同外资33647万美元,占晋江市合同外资总额的84.89%。
  四、资金来源
  1988—1991年,晋江县外商投资没有统计。
  1992年,资金来源有菲律宾、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菲律宾及中国香港为主。
  1993年,有加拿大、法国的客商加入投资行列,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晋江投资办厂。1994年,累计有印尼、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智利、法国、加拿大、美国、阿根廷等13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客商在晋江投资办厂。
  2000年,利用外资逐步延伸到欧美,墨西哥、罗马尼亚、南非、俄罗斯等4国首次在晋江投资。
  至2007年,资金来源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248家。外商投资按国别/地区排行前10位的是:中国香港地区2385家,占项目数73.43%;菲律宾349家,占项目数10.75%;中国澳门地区169家,占项目数5.20%;中国台湾地区158家,占项目数4.86%;新加坡32家,占项目数0.99%;马来西亚18家,占项目数0.55%;匈牙利16家,占项目数0.49%;日本15家,占项目数0.46%;维尔京群岛14家,占项目数0.43%;美国、韩国各13家,占项目数0.40%。
  五、投资类型
  改革开放初期,晋江县引进外资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项目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企业管理水平低。
  1992年起,外商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到晋江投资,项目规模趋大,技术含量有所提高。投资领域除涉及传统服装、鞋业、陶瓷建材、房地产等行业,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出现果蔬,水产养殖等较新行业,旅游业吸引外商投资有突破性的进展。外商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8年,项目平均投资规模69万美元,当年项目平均投资规模340万美元。
  2007年,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493万美元,是1998年4.4倍、1988年21.6倍。项目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基础原材料工业项目有所增加,高新电子产品项目有所突破,汽车配件项目有所发展。以传统服装织造、鞋业、建材、玩具等行业支柱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新型设备,提高产品档次。纺织服装业,从单纯的买布加工发展到织造、漂染、印花、成衣等一条龙生产。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世行贷款项目
  全部落实到位。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