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伞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国伞都
分类号: F426.8
页数: 1
页码: 30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石镇的伞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完整产业链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被授予“中国伞都”称号。
关键词: 晋江市 品牌建设 伞业

内容

东石镇的伞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梅峰村借“来料加工”的名义办起梅峰来料加工伞厂。不久,引进福建省首家台商独资伞业企业——富兴公司。富兴公司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伞业企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在东石形成制伞专业村。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制伞业在东石得到迅猛发展。东石伞业克服自然资源及资金不足的困难,利用东石港的地理位置优势,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制伞产业,并发展成为内生型的产业集群。
  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东石伞业生产发展成为从原材料、制伞机械、配件、成品组装、包装、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配到完成并具相当规模的晴雨伞生产链。2000年以来,针对东石镇晴雨伞产品外销为主的特点,东石伞业集群企业坚持塑造民族品牌,提高晴雨伞的产品美誉度,为企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3年开始,东石伞业企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制伞工业布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开始向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东石镇制造的晴雨伞占世界晴雨伞生产总量的23%。同年10月,东石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伞都”称号。2003年,全镇成品伞产量3.72亿把,占全国总产量35%;伞架4.5亿把,占全国总产量45%;出口量2.8亿把,创汇2.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量33.8%。2005—2007年,伞业企业跨上新台阶,以品牌和技术为发展重点,不断地发展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东石拥有较具规模的雨伞生产企业近300家,中小型伞业企业遍布各村。东石伞具远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石镇成为全国最大的伞具制品及制伞原辅材料生产和出口集散地。2007年,东石镇高品质通过“中国伞都”称号复评。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