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企业经济实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3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企业经济实力
分类号: F279.24
页数: 3
页码: 280-28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实施“六五规模工程”以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在工业产值和资产上,晋江市的企业不断扩张规模,产值上亿元和资产上亿元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晋江市的工业总产值上亿元工业企业数在2007年首次达到238家,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制鞋及建材陶瓷这四类大类产品。同时,资产上亿元工业企业数也在不断增加,2007年达到183家,主要涵盖晋江市五大传统产业。
关键词: 晋江市 综合经济 企业经济

内容

第一节 实施“六五规模工程”(计划)
  1994年,市委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针对全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对全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市计划部门形成《晋江市近期工业结构调整意见》及《三大产业调整初步意见》提交市委、市政府。
  当年10月,市委、市政府为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召开千家企业大会,提出“六五规模工程”规划,即在二、三年内发展五个工业产值超25亿元的镇,五个工业产值上10亿元的工业小区,扶持十个工业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组建五十个企业集团,培植五十个拳头产品,创建五个驰名商标。
  1996年,规模工业产值超25亿元的5个镇、计划工业产值177.8亿元,实际完成工业产值197.87亿元,(1990年不变价),有4个工业产值超25亿元的镇(青阳、磁灶、陈埭、安海);全年新组建企业集团6家,至当年底全市组建企业集团达37家;有恒安、三益、达狮雄、凤竹4家企业工业产值超亿元。对完成1996年度“六五规模工程”计划工业产值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青阳等7个镇,获得质量认证的企业、产品上档次企业,获科研成果奖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共兑现奖金84万元。
  199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继续组织实施“六五规模工程”。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市计划部门制订《关于培植和发展我市支柱产业的若干意见》和起草《关于推进我市第二次经济飞跃的若干规定》赋于“六五规模工程”新的内容,为加快实施“六五规模工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起各镇及企业的重视,并都制订相应的政策和采取切实的措施。
  1997年,工业产值超20亿元的有7个镇(安海、陈埭、青阳、磁灶、龙湖、英林、东石),其中安海、陈埭、青阳、磁灶4个镇工业产值超30亿元。全市年度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5000万元的有15家。当年新组建企业集团8家,即德美企业集团、恒达集团、斯兰集团、七匹狼集团、万时红集团、强力集团、宏华集团和华星集团。
  1998年是晋江市实施“六五规模工程”的最后一年,全年完成年度工业产值计划的有青阳、陈埭、磁灶、安海、英林、龙湖6个镇,新组建企业集团3家,全市企业集团共达48家。
  第二节 产值上亿元企业
  1992年,晋江市首次出现2家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
  1998年,晋江市超亿元企业数再上新台阶,首次达到10家。这些企业产品涉及纺织服装、电力、钢材、纸质品等多个行业。
  2003年,晋江市工业总产值上亿元工业企业数再创辉煌,首次达到100家,比2002年增加39家。
  2007年,晋江市工业总产值上亿工业企业数超过200家,达到238家,增加的亿元企业数是历年来最多。这些企业产品覆盖22类大类产品,且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制鞋及建材陶瓷这四类大类产品,属于这四类行业的共有151家,占总数的63.5%。
  第三节 资产上亿元企业
  晋江市在国家鼓励发展私营经济的有利环境下,以私营经济为主导的工业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加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张,资产上亿元企业不断增加。
  2002年,晋江市资产上亿元工业企业有47家,产品主要覆盖纺织服装、鞋业、陶瓷等10多个行业。
  2003年,晋江市资产上亿元工业企业达70家。
  2004年,资产上亿元工业企业达102家。
  2005年,资产上亿元工业企业共118家。
  2006年,资产上亿元工业企业再增加22家,达到140家。
  2007年,晋江市资产上亿元工业企业数达到183家,是2002年的3.8倍,比2006年增加43家,是五年中增加数量最多的一年。这些企业产品主要涵盖21类大类产品,且主要集中在晋江市五大传统产业。即纺织服装业共有59家,占资产亿元企业总数的32.2%;制鞋业31家,占16.9%;制革5家,占2.7%;建材陶瓷16家,占8.7%,食品饮料10家,占5.4%。这些企业数共有121家,占资产亿元企业总数6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