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横向实力比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3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横向实力比较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4
页码: 277-28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在福建省和全国的县域经济实力排名中均名列前茅。自1992年撤县设市后,晋江市一直位居福建省“十强县”首位,且在全国百强县和千强镇中也有较高的排名。
关键词: 晋江市 综合经济 区域经济

内容

第一节 全省十强县实力比较
  1993年开始,省政府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连续多年对全省县级经济实力进行跟踪评价,并通过设置量化的指标体系,推出的“福建省十强县”排名位次。福建省“十强县”指标评价体系基本涵盖三大部分指标,即总量指标、均量指标、结构指标。自1992年撤县设市后,晋江市一直位居福建省“十强县”首位。2007年,福建省“十强县”依次为:晋江、石狮、福清、惠安、南安、永安、长乐、龙海、永春、安溪。
  第二节 全国百强县实力比较
  为客观衡量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国家统计局从1992年起,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共33个指标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发布全国百强县评比情况。截至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9届全国百强县名单。2007年,全国百强县评比取消,国家统计局不再发布全国百强县名单。
  1991年,晋江县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列居全国第55位,1992年列居第24位,1994年列居第15位,2000年跃居第10位,2001年居第13位,2002年居第14位,2003年居第18位,2004年居第13位。2005年,晋江市居第17位,其中,三大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水平位居中国百强县的第17位,发展活力位居第20位,发展潜力位居第49位。
  第三节 全国千强镇实力比较
  2007年,国家统计局构建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测评体系,对全国近2万个小城镇(包括城关镇)的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发展潜力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评定出1000个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城镇(简称“千强镇”),并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对外发布2届评价信息。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首届对外发布的对全国近2万个小城镇2003年度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发展潜力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显示,晋江市共有11个镇综合发展指数进入全国1000名内,分别占泉州市和福建省入选总数的42.3%和27.5%。其中,陈埭镇居全国千强镇的第54位,安海镇第176位,英林镇第264位,东石镇第351位,深沪镇第377位,龙湖镇第526位,池店镇第533位,金井镇第539位,磁灶镇第656位,永和镇第715位,内坑镇第781位。
  在2006年发布的“全国千强镇”名单中,晋江市共有9个镇入选榜单,较上届减少2个;入选总数分别占泉州市和福建省的45.0%和33.3%,入选比例分别较上届提高2.7个和5.8个百分点。入选的9个镇依次为:陈埭镇居第107位,继续蝉联福建首强;安海镇居第467位,英林镇居第597位,池店镇居第608位,深沪镇居第680位,磁灶镇居第834位,东石镇居第875位,龙湖镇居第892位,金井镇居第966位,上届入选的永和镇(715位)、内坑镇(781位)退出榜单。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