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金融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1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金融体制改革
分类号: F832.1
页数: 2
页码: 267-26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晋江市在金融改革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优化金融服务、加大吸储力度、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等措施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针对亚洲金融风波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审慎把握、总量稳定、适度增加、重在乡镇”的要求切实做好机构网点的调整设立工作,以及晋江市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创新贷款品种,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 晋江市 经济管理 金融体制改革

内容

晋江市金融改革起步较迟。1998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各自上级行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优化金融服务,加大吸储力度,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等改革措施,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运行态势良好,没有发生重大金融案件。
  1998年,针对亚州金融风波,晋江市认真执行和改革货币信贷政策:一是采取转发文件、召开会议等形式,有效地将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上级行的精神传达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引导和督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向,增加信贷有效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强化政策实施效应的监测分析,及时反馈政策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快速反应调查机制,对出台的重大货币信贷政策,在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深入了解社会各界的反应。同时,不定期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如实反馈货币信贷政策的执行效应。三是重视信贷投向引导,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制定出台《晋江市信贷营销考核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不断健全风险控制机制,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四是加强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监测和贷款规划指导。重视对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缴存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反映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贷款规划,启动旬监测制度,逐旬对农村信用社资金头寸和贷款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促进农村信用社保持合理流动性,均衡投放贷款。五是切实做好利率管理工作,推进农村信用社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加强辖内金融机构利率水平的监测,做好利率政策的窗口指导,及时为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利率政策咨询服务。指导农村信用社在原有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参照人民银行总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模板和样本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利率管理机制。六是积极推动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开展。与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商业银行做好对妇女创业的金融服务。
  1998—2002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审慎把握、总量稳定、适度增加、重在乡镇”的要求,切实做好机构网点的调整设立工作。2003年5月,成立泉州市商业银行晋江支行。至2007年末,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214个。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业务发展力度,深入开展组织营销和联动营销,大力拓展客户;加快营业网点门面改造,新安装及更新ATM机(自动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缴费机;落实规范化服务,积极推进客户分层、功能分区、渠道分流及业务流程改造,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向省市分行争取信贷政策倾斜,不断探索信贷产品创新,简化信贷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促进信贷业务发展。至2007年末,中国工商银行晋江市支行各项存款、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70.88亿元和46.7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52亿元和36.83亿元;中国农业银行晋江市支行各项存款、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77.89亿元和39.57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64.77亿元和31.5亿元;中国银行晋江支行各项存款、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5.93亿元和18.67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25.41亿元和12.1亿元;中国建设银行晋江市支行各项存款、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97.7亿元和58.74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82亿元和51.86亿元;兴业银行晋江支行各项存款、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41.1亿元和43.75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37.07亿元和41.64亿元。
  2003年初起,晋江市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创新贷款品种,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创新“信用船”贷款方式,突破渔民融资瓶颈。当年,晋江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认真做好全面调查、广泛宣传、建立机制、层层评定、简化手续、适当优惠、扩展外延、持续创新等环节的工作,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船”贷款方式,既破解渔民“贷款难问题”,也缓解信用社“放贷难”和“收款难”问题。截止2007年末,该行发放“信用船”贷款5766万元。二是创新“仓单质押贷款”,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晋江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因地制宜,在晋江市华州水产品批发市场开办“仓单质押贷款”,解决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也带动整个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同年12月31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精神,泉州银监分局晋江监管办事处完成从人民银行晋江市支行的人员划转工作,于2004年1月1日开始正式分设办公,履行银行监管职能,办公地点位于晋江青阳新华街289号人行大楼二层,机构临时名称为晋江监管组。2004年4月8日,经福建银监局批准成立,机构全称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泉州监管分局晋江办事处(简称泉州银监分局晋江监管办事处),隶属于泉州银监分局派出机构,并于2004年4月28日正式对外挂牌,同时启用印章。其主要职责是:根据泉州银监分局的授权,负责对晋江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重点是对农村信用社及其联社和中国邮政储蓄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收集有关金融风险的信息并向上级机构报告;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监管办事处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的发现、分析和报告负第一责任。从成立以来,监管办事处依据相关规定,切实做好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
  2007年年初,晋江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围绕体制改革,着重抓好组建合作银行准备工作,在前期做好清产核资、清股扩股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动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圆满完成农村合作银行的筹建申报、创立开业改革工作,初步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架构,并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经营管理机制,有效提高整体管理和核算水平。是年12月3日,由原晋江市农村合作社联合社及其辖内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改制成立福建晋江农村合作银行,下辖20个支行及其82个分理处,股本金30000万元。至2007年末,该行人民币各项存款、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65.61亿元和46.88万元,比1997年末增加48.89亿元和37.59亿元。
  1998—2007年,人民银行晋江市支行和泉州银监分局晋江监管办事处在履行职责、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上着重做以下工作:一是抓好信用风险监管工作。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动态监测分析和考核,敦促认真落实不良资产监测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约谈高管人员,落实具体措施,确保不良资产抓降工作收到实效。二是密切关注国有商业银行在本辖区分支机构的改革状况。调查解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内设机构、人员分流情况、员工思想动态、业务经营调整方向等,为上级行掌握改革进展情况,制订后续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三是认真做好民间借贷利率定点监测工作。依托农村信用社经营网点对辖内民间借贷利率情况开展定点监测,及时了解辖区民间借贷利率、规模、投向,分析民间投融资对当地经济金融的影响。四是建立高风险城市信用社市场退出风险监测制度,及时了解、反映建融、源鑫两家高风险社市场退出进度及其对辖区金融稳定的影响状况,维护辖区经济金融稳定。
  2007年末,晋江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6.6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345.6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8.8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223.24亿元。2007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214个,比1997年末增加50个,其中县(市)级支行9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晋江市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晋江市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晋江市支行、中国银行晋江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晋江市支行、兴业银行晋江支行、晋江农村合作银行、泉州市商业银行晋江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晋江市支行);二级支行55家;分理处122家;储蓄所28家。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