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营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04
颗粒名称: 二、经营体制改革
分类号: F721.2
页数: 3
页码: 257-25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供销社在1988年至1998年期间,不断推进经营机制改革,逐步完善承包经营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市场调查和营销策略,发挥在农村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晋江市 供销合作社 经营体制改革

内容

1988年,晋江县供销社总结1984年试行经营机制改革经验,除煤炭、肥料、石油、大宗农副产品收购及经营变化大的行业实行联销计奖、联利或超利分成经营责任制外,其他行业推行承包经营。让门店经营者自主选择经营伙伴,自主选择进货渠道,自主确定商品价格,按时足额缴交承包费后自主确定分配。“四自”经营机制让经营门店直面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面调动经营者积极性。当年全县供销社569个经营门店(含石狮市供销社),有360个实行承包经营。
  1990年,在市场疲软和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县供销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现实的消费结构和特点,发挥在农村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泉州市财委、市供销社的部署,开展夏令商品“一优三信”百日扩销竞赛活动。在县供销社统一组织下,从6月10日开始至6月底,在全县供销社范围内举行夏季商品让利有奖销售,发放奖券10万份,其中东石社售出41250份,7月5日,在东石当众开奖。东石社还抓住东石湾道综合市场元旦开业以及传统的元宵佳节之良机,组织商品展销,开展有奖销售活动,两次扩销商品40多万元。在第二届中国泉州木偶节期间,县社组织东石、安海、金井、英林、龙湖、青阳、陈埭、内坑供销社和果品、土产公司参加由市社统一组织的为期两天的商品展销会。
  1992年,开展第二轮承包。承包前,晋江市供销社发动系统内的职工对前一轮经营承包进行大调查大总结,集思广益,形成《关于完善第二轮经营承包及企业管理暂行规定》,作为规范性文件下发各基层社、公司执行,为第二轮经营门店承包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承包时,引入竞争机制,普遍采取行之有效的明标暗投的投标方法:投标数额不封顶;投标数额控制在高于标的的30%以内;由原门店认标承包,其余没认标承包的门店采取投标方式,决出中标承包者。承包期3年。投标结果,年超标数额32万元,其中金井社超标11.5万元。储运公司15部货运汽车实行逐辆招标,明标暗投,驾驶员优先,高额者中标的承包方法,落实单车承包,汽车修理组也实行承包经营,解决多年来吃“大锅饭”的状况,调动驾驶员和修理工的积极性。同时,开展“三清理”:清理有问题商品,清理有问题资金,清理自由消化和闲散人员。
  1993年,晋江市供销社在不增员的情况下,组成中联总公司,保留市供销社建制,经营和管理两种职能分开运作。贸易一、二部瞄准市场,主动出击,灵活开展化肥、啤酒、方便面等购销业务,销售额达1687万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磁灶供销社抓住当地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急需耐火建材陶瓷机械之良机,发挥供销社综合经营的优势,开展代理业务活动,经营额达48.66万元。贸易公司努力扩大购销业务,全年经营雪津啤酒18.5万箱,方便面9万多箱,总销售额突破千万元,人均创税利1.31万元。安海供销社开拓摩托车、粮食经营,业务量不断扩大,全年经营重庆摩托车1327辆,粮食1707吨,达424万元。深沪供销社由行政人员组成的贸易部,开展茶叶、矿泉水、味精、啤酒经营,当年签订幸运啤酒96600箱,吉斯达啤酒40000箱的购销合同。经营承包者改善经营作风,讲究服务质量,扩充经营品种,延长营业时间。英林社利用原有旧食堂,投资1万元改造成为电影室,服务农村文化生活,并组织下乡放映。自6月下旬开业到年底,纯收入13600元。青阳供销社抓住晋江市游资多这个特点,从1992年下半年起,组织销售体育彩票,发行11期350万元,企业获取经营利润和劳务费超10万元。陈埭、东石、英林社增设加油站,东石社还增设公用电话、代售机票、船票、代办旅游等多种服务项目,在服务于社会同时,创收增效。
  1995年,开展第三轮经营承包。除了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实行定额管理、联销联利计奖外,其余的都实行承包经营,承包面87%,比第一轮承包增加24个百分点。1995年底,12个基层供销社353个承包门店706人,人员数比1994年减少32人,承包费(工资、利息、运杂费、税费自行承担)559万元比1994年增加117万元。
  1998年,为第三轮经营承包的最后一年。为落实完善新一轮承包,市供销社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新一轮承包实施办法。从11月开始,逐一审定各个基层社的上报方案。到年底基本落实新一轮3年的经营承包。金井、龙湖、池店先走一步,提前一年即1998年进入新一轮承包。新一轮落实承包有5个特点:一是普遍把竞争机制引入承包。12个基层社中,除龙湖供销社、安海供销社、磁灶供销社、英林供销社、深沪供销社采用先认标后投标外,其余的基层社均采用招投标的方法,避免出现“拉锯战”,促使经营承包尽快落实。二是落实承包与清理闲散人员结合起来。承包前重新摆布经营网点,清理闲散人员,进行定岗定员。三是落实承包与改造门面同步进行。各地超市的出现,吸引众多的消费者,供销社传统的货架柜台经营模式适应不了市场竞争的需要。青阳供销社在落实新一轮承包的同时,把大楼商场和综合商场改造成为自选商场,改善经营环境,方便消费者选购,提高竞争能力,扩大商品销售。四是承包基数增幅不大。新一轮承包核实上缴税利费997.54万元,比上一轮969.70万元增加27.84万元,增长2.87%。五是把承包经营与安全承包纳入法制轨道。门店承包者一经认标或中标,即签订经营承包合同和安全承包合同,用合同制约发包方和承包方的行为,确保承包费按时上缴和承包门店的安全。
  2001年,为落实新一轮承包,晋江市供销社制定新一轮承包指导意见。逐一对基层社报送的承包方案,包括企业收支预算、承包方式、招标投标条件以及承包实施办法进行审议,提出意见后批准其实施。新一轮承包体现6个特点:承包基数的测定由原来主要依据历史购销利数据转向以不同地段的市场租价为主;承包资格以不拖欠承包费或其他款项为条件,严格把握承包权,促使欠费上缴;承包前进行人员清理,理顺劳动关系。青阳供销社承包前先行人员分流,减轻大量超员投标的压力,使投标承包顺利进行;根据经营网点和员工数科学合理确定各网点定员数。引入竞争机制,普遍推行招标投标,中标后立即签订承包合同。新一轮承包基数难以提高,有的略有增加,有的持平,有的降低,总体下降3%—5%,大致减少承包费收入25—40万元。
  2004年8月,晋江市供销社召开新一轮门店承包研讨会,交流经验,研讨完善承包的办法。这轮承包基数的测定更趋市场化。2005年承包费略低于2004年。落实承包以认标方式为主,除了永和供销社采取投标方式外,其余5个供销社均采取认标方式进行运作。经营者对待承包经营更具理性,采取冷静的心态,没有出现前几轮凭一时冲动高额中标后而悔标的现象。
  2005年,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各地加快营销业态转变步伐,拓展经营业务,参与市场竞争。全年安海供销社、磁灶供销社、陈埭供销社开办7家超市、自选商场、加盟店、专卖店、自选店和连锁店,总经营面积3476平方米,年销售额700余万元。英林供销社创办的香烟店,货真价实,批零兼营,诚信经营,全年销售香烟356万元,获取净利8.56万元。罗山供销社积极寻找经营门路,拓展废旧物资和粮食经营113万元,盈利5.65万元。磁灶供销社参与当地陶瓷产业经营,瞄准市场,调整商品经营结构,主动推介产品,依靠多年经销耐火保温材料的良好信誉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取顾客,继续取得较好的经营成果。深沪供销社“半岛”酒店坚持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酒店重新装修后生意持续火红,全年从酒店分红42万元,8年累计分红167万元。
  2007年,各基层社、公司抓住机遇,按照农家店的规范要求进行建设与改造,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全年池店供销社、陈埭供销社开办300平方米以上超市、自选商店2家,东石供销社、龙湖供销社、深沪供销社、金井供销社及农资公司创办和吸纳100平方米小型超市、自选商店5家。同年,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63家农家店通过验收。市供销社以中联总公司为龙头,共创办194家农家店,各级农家店改造资金也陆续到位并下拨。“农家店”在改善经营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拓展新的服务项目,有9个基层社与电信、移动、联通公司接洽电信代办业务,正式与电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的有磁灶供销社、安海供销社、东石供销社、永和供销社、英林供销社,电信代办业务包括代收电话费、手机费、代办安装电话、宽带、代售IC卡、小灵通号码、UIM卡、SIM卡、充值卡、随手充缴费、数据卡等相关业务,既为电信部门下伸经营服务网点提供帮助,又是供销社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