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有商业经营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00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国有商业经营体制改革
分类号: F713
页数: 1
页码: 25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商业部门在1988-1995年间不断改革和完善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清理整顿小型商业企业,完善租赁制,推行“国有民营”,并成建制转为市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市物资总公司,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国有商业企业全部由职工承包经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晋江市 流通体制改革 国有商业

内容

1988年,晋江县商业部门继续巩固和完善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为进一步清理整顿小型商业企业,做好租赁期满的续租工作,县商业局用2个月的时间对青阳、安海两地的49个租赁企业逐一进行全面检查,并转发《办理国营商业小型企业租赁经营合同公证的通知》,进一步完善租赁制。
  对需要转入新一轮承包租赁的国营商业、医药6个专业公司、21个中型企业、52个小型企业进行考核,并注重于审计调查评估工作,不断完善财务管理、风险抵押、资产评估、商品削价准备金的提取、租赁费的确定和缴交制度、审计制度。
  对于第二轮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及小型企业租赁工作中型企业继续推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承包合同内容,健全承包考核指标体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严格税后分配,合理确定承包基数,建立风险机制,并实行“确定基数,逐年递增,超收还原,欠收自补”的原则,较好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对于煤、肥、油几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和大宗的农副产品收购等,而是采取联销、联利、联耗责任制。在第二轮承包责任制国营流通企业把竞争引入经营承包中,优化劳动组合,使人、财、物达到最佳结合,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到1993年,第二轮经营承包即将期满,企业由包死基数、盈亏自负到进一步推行“国有民营”逐步压缩和收回商品资金。同时进一步完善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规定权、责、利相结合的内容和实施办法,从核定工资总额中调整不同层次的分配关系,较大幅度提高职务补贴,以保证完成工作任务和实施任期目标,使企业自主权得到有效发挥,并与职工个人利益紧密相连。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的决定》,加快流通领域的改革步伐,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培育和建设有形商品市场,丰富城乡市场供应,取得新的进展。
  根据1994年1月13日晋江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市商业局成建制转为市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市物资局成建制转为市物资总公司,均为市政府直属企业,保留原来的级别。商业集团公司作为核心企业,以百货公司、商业房地产开发公司、购物中心及华友公司、糖酒副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食品公司、五交化公司、医药公司等子公司为直属紧密层企业。
  1993—1995年,国有商业在推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对全市商业企业实行放开经营,即在不改变企业所有制和职工身份,保证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将国有商业企业(柜组)全部由职工承包经营。具体做法是:公开招标、包死基数、自筹资金、自理库存、风险抵押、自由经营、照章纳税、自定分配、自负盈亏。全商业系统无出现亏损企业。市物资总公司原辖属化工建材公司、金属材料公司、机电设备公司、安海物资公司,仍归口市物资总公司汇总并统一对国有资产实行保值增值的运营管理。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