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陶业污染整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696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建陶业污染整治
分类号: X3
页数: 2
页码: 227-228
摘要: 晋江市建陶业在1993年以前无序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1993年开始,晋江市全面实施建陶业专项整治工作,市政府制定“堵源头,抓技改,促治理”的整治方针。经过多轮的治理和改造,淘汰倒焰窑、多孔窑等落后窑炉,实施技改并新建一批辊道窑等措施,使空气污染得到有效遏制。2004年以后,晋江市陆续建设水煤气发生炉替代燃油窑炉,但出现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2007年,晋江市环保局组织陶瓷生产企业主及相关部门前往德化、佛山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制定《陶瓷行业污染整治方案》,主要解决取缔单段式水煤气发生炉,完成喷雾干燥塔除尘和脱硫改造等问题。
关键词: 建陶业 环境污染 晋江市

内容

建陶业在晋江有悠久的生产历史。1993年前,晋江市乡镇、个体建陶企业无序发展,主产区磁灶、内坑等镇大气污染环境日益严重。1993年,晋江市把陶瓷业污染治理工作列为为民办事实的内容之一。1994年开始,晋江市全面实施建陶业专项整治工作,市政府制定“堵源头,抓技改,促治理”的整治方针。1995年4月,成立晋江市治理建筑陶瓷行业环境污染领导小组。磁灶、内坑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同年11月,完成治理技术的选型工作。晋江市要求所有建陶企业按省科委鉴定的8种治理技术进行窑炉改造。1996年1月,成立市建陶业治理督查队,配合磁灶、内坑两镇督查。同年6月底,1511条(座)窑炉完成改造任务,其中煤改油(由燃煤改为燃油)86条,改造消烟除尘873条(座),改燃无烟煤149条,关停、拆除398条(座),转产5条(座),拆除所有的铁皮烟囱1419支。1996年下半年,对技改窑炉及时进行验收,并发放临时生产许可证997份,验收窑炉1333条(座)。
  1997年,晋江市政府制定第二阶段工作方案,确定淘汰倒焰窑、编制规划及专业园区建设等10项工作任务。1997年,两镇共淘汰倒焰窑90座,燃煤多孔窑49条,完成市下达的淘汰10%以上倒焰窑的工作任务。同年,对56家治理达标、具有一定条件的建陶厂给予补办环评手续。磁灶、内坑两镇委托厦门大学编制环境规划,磁灶镇的陶瓷发展规划也着手修编。在磁灶镇大功山、龟山工业区联片统筹安排建设;内坑镇也在白垵、湖内规划41.84公顷建立工业区。同年10月,市政府拨款200万元作为第二轮建陶行业烟尘治理专项资金。磁灶镇邀请沈阳环保研究所开展燃煤型建陶企业消烟除尘技术攻关并取得一定成效。内墙砖素烧替代技术成熟,并由宏华集团示范推广。内坑镇采用燃油多孔窑烧坯技术投入正常生产;原材料供应中心和液化气供应中心的建设顺利进行。引进试种的抗污染美国湿地松林种和刚果12号桉树等获成功并推广。1998年,拆除倒焰窑419座,其中磁灶镇166座、内坑镇253座,占总数866座的48.40%;新增辊道窑生产线14条。烟尘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磁灶、内坑两镇区域环境规划和建陶业发展规划及环评大纲,由厦门大学编制完成并送审。磁灶镇的发展规划委托省委党校修编。磁灶大功山、龟山工业区有多家企业进区建设。1999年5—6月,市环保局继续开展建筑陶瓷行业第二阶段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组织安海、磁灶、青阳、陈埭4个环境监理所,分别对磁灶、内坑、安海、池店、青阳及紫帽等镇的燃油建陶企业进行为期20天的拉网式检查,详细解有关燃料贮存设施的数量、容量、使用年限以及污染防治设施情况。全市有燃油建陶企业323家,设有油罐769座。完成整治的12家,还有13家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治。淘汰866座倒焰窑,拆除498支倒焰窑砖砌烟囱,处罚80家烟尘超标排放的企业,罚款29.85万元,新建一批辊道窑,并全面安装治理设备。通过整治,内坑、磁灶两镇建陶业得到升级,空气污染得到有效遏制。2004年,晋江市陆续建设水煤气发生炉替代燃油窑炉,燃料结构又进行一次调整,建陶业存在的酚水、尾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显现。
  2007年,市环保局组织陶瓷生产企业主及相关部门前往泉州德化、广东佛山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并结合晋江市现状对陶瓷产业实施综合整治。制定《陶瓷行业污染整治方案》,主要解决取缔单段式水煤气发生炉,完成喷雾干燥塔除尘和脱硫改造,并全面组织实施。至2007年底,投入污染整治资金11600万元,在建干燥塔除尘脱硫设施160多台,监测达标110台,淘汰单段煤气发生炉40座,对拒不改正的22家陶瓷企业立案查处,陶瓷企业全面整治取得一定成效。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