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气环境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696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大气环境质量
分类号: X3
页数: 2
页码: 225-226
摘要: 晋江市自1998年开始进行市区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环境综合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监测结果显示,晋江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在两个时间段(1998-2003年、2000-2007年)内逐步改善。监测项目包括大气总悬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降尘及酸雨。在市区设置3个采样点位,而酸雨采样点位在环保局大楼顶上。2005年4月,市环境监测站购置安装一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在晋江电视台每天发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日报。2007年,为扩大监测范围,市政府投入75万元建设另一套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晋江市辖区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良好,处于二级水平。根据相关系数法,2003-2007年市区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有显著性的下降趋势,市区空气质量有提高。
关键词: 大气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 晋江市

内容

1998年,开展晋江市区环境空气监测工作以来,市区环境综合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从两个时间段(1998—2003年、2000—2007年)的监测结果来看,晋江的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市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开展的项目为:大气总悬浮微粒(2004年以前)、PM10(2004—200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降尘及酸雨。在市区设置3个采样点位,而酸雨采样点位在环保局大楼顶上,采用逢雨必测的方案进行监测。
  2005年4月,市环境监测站利用省环境监测体系二期工程,购置安装一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设置于市环境监测站楼顶。2005年8月开始,在晋江电视台每天发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日报。结果表明:2005年市区环境空气API指数为69,处于二级水平;全年自动监测获取有效数据天数105天,其中环境空气优良的天数为105天,占100%。
  2006年,市环境监测站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基本反映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SO2晋江一中监测点的浓度年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曾井小区的年均值为0.043毫克/立方米,全市SO2的浓度年均值为0.034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的0.028毫克/立方米上升21.4%;NO2晋江一中监测点的浓度年均值为0.023毫克/立方米,曾井小区的年均值为0.013毫克/立方米,全市NO2的浓度年均值为0.018毫克/立方米,与2005年持平,年均值无变化;PM10晋江一中监测点的浓度年均值为0.081毫克/立方米,曾井小区的年均值为0.076毫克/立方米,全市PM10的浓度年均值为0.078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0.087毫克/立方米下降10.3%。2006年,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
  2007年,为进一步扩大晋江市区空气质量监测的范围,市政府投入75万元,在晋江一中教师宿舍楼建设另一套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于2007年6月投入运行。2007年,晋江市区空气质量的优良率达到94%以上。
  晋江市辖区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良好,处于二级水平。从2003—2007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可以得出,晋江市区每年空气质量均处于清洁状态。根据相关系数法,2003—2007年市区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有显著性的下降趋势,市区空气质量有提高,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也有显著性的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0.09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0.074毫克/立方米,市区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显著性的提高。其中以2006年的空气质量最好,2007年度次之。
  晋江市环境监测站在监测大楼上设置一个降水的采样点,其监测结果基本反映晋江市区的降水情况。受大气环流影响晋江仍至整个福建闽南地区存在酸雨频率高,强度大。
  历年晋江市降水的PH年均值、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趋势
  2004年度晋江市的酸雨pH值最低,强度最强。2007年度的降雨pH值上升至5.31,强度进一步减弱。2007晋江市酸雨频率为72.7%,较2001年的100%下降27.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