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6524
颗粒名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分类号: G124
页数: 3
页码: 708-7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丰泽区是泉州的民间音乐和地方戏的重要保护和传承地区。境内有什音、南音和梨园戏、高甲戏等多种传统音乐和戏曲形式。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关键词: 泉州市 文化遗产 非物质

内容

(一)民间音乐
  什音 什音为境内传统民乐,流传分布在东海、城东、泉秀等街道。什音没有唱,由多种乐器组成的大合奏,其乐器分为吹奏、打击、弹拉三大类。其中,吹奏类主要是北嗳、笛子;打击类主要是鼓、锣、钹、小叫;弹拉类主要是板胡什碎胡、二胡、大广胡、二弦、大广弦、月琴、梅花琴、北琴、京弦、北三弦等。什音定弦以北嗳为准,一般用G调,它有7管,但多数时只用4管,即5-2、6-3、1-5、2-6。演奏时,先五音闹台,然后北嗳引头,笛子次之,随后其他乐器同时合奏,其间配上锣鼓击乐,显得奔放热烈、流畅舒展。什音曲牌可塑性较强,可舞台演奏、广场演奏也可以边行走边演奏,曲谱有喜怒哀乐,适应性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泉秀街道灯星社区什音曲目种类有500多种。其代表曲目有《傀垒点》《跳龙门》《梳妆串》《排梓》《算命》《山顶鱼》《水底鸟》《北元宵》《刈仙草》《兰花串》《八仙过海》《桂子图》《富贵图》《梅花串》等。
  泉州南音 明代,泉州南戏兴盛。其剧曲选段常作为清唱表演,由此逐渐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南音。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境内民间学习南音形成风气,不少乡村争相延聘南音教师设馆传授。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南音界所采用曲韵、乐法大都以陈武定传授为准。其中,《伶俐婆娘》与《滥懒查某》两曲历代传唱不衰。改革开放后,南音演唱内容从古代历史人物、写景抒情发展到反映新社会、新人物、新风尚、新生活。2006年5月20日,泉州南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南音有着自成体系的工尺谱,有着独特的润腔方式,演唱必须以泉州腔方言(历史上泉州腔为闽南话的代表)为准,唱词中含有大量泉州方言和泉州梨园戏唱词。传统南音清唱形式是“四管全”,演奏形式十分独特。泉州南音还具有独特的乐器及演奏方法,南琵琶,横抱(《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所载为斜抱),有别于北方琵琶(竖抱),南琶是保持唐代形制的曲项琵琶,洞箫,古称“尺八”,十“目”九“节”,拍板,由五块荔木片串成,演唱者双手执拍板,于乐曲强拍处撩拍。南音曲词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泉州南音有“祭郎君”“祀先贤”“拜馆”等特殊信仰习俗,并有严格演唱规制和习俗。泉州南音曲谱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指》系有词套曲,有48套;《谱》是纯器乐曲,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八骏马》)《百鸟归巢》最为著名,称“四大名谱”,《谱》有16套;《曲》即是有词之散曲,专门于演唱中使用,有2000多首。泉州南音演奏(演唱)旋律缠绵深沉,格调清丽高雅,曲词古朴曼妙,曲风委婉清脆,节奏具有清、雅、淡、慢等特点,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东方音乐奇葩”。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除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3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外,泉州南音还流播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起到积极作用。
  (二)地方戏
  丰泽区民间传统戏剧为梨园、高甲、打城、木偶等泉州古老地方剧种。旧时居民看地方戏成癖,无论城乡,每逢节日、庆典、普渡、迎神赛会,或群众出钱或私人独资雇请戏班,在街头、宫口搭台演出。一个地方往往好戏连台。戏班演出时间有大午夜(下午和上半夜演出)和倒吊午(上午和下半夜演出)。有戏演出,人们事先搬椅在台下占位,常有全家倾巢而出看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区戏班一般在戏院演出,观众购票入场;农村仍旧露天搭台演戏。20世纪90年代后,受现代影视传媒普及影响,戏迷特别是年轻观众大幅减少。
  梨园戏 宋元时形成泉腔南戏(今梨园戏)。明末清初,泉州梨园戏发展到顶峰。民国期间,境内因高甲戏、打城戏盛行,梨园戏逐渐式微。
  梨园戏表演风格典雅细腻、严谨规范,保存有《苏秦》《蔡伯喈》《李亚仙》《吕蒙正》《百里奚》《陈三五娘》《狸猫换太子》《皇子争妃》等大量宋元南戏剧目,为市民所喜爱。梨园戏有大梨园(成人班,俗称“老戏”)和小梨园(少年班,俗称“戏仔”)之别。小梨园以生旦爱情戏见长,吸引不少青年观众。
  高甲戏 高甲戏出现于明末,是闽南地区最大戏曲剧种。早期高甲戏常以敷演历史英雄义士除奸惩恶、为民伸冤而受到民众欢迎,擅演武戏,后逐渐衍化为文武戏。清末及民国,泉州高甲戏班林立,达到顶峰。1950年,泉州城区高甲戏优秀艺人董义芳等在青云路组成泉州大众剧社,后迁东观西台。1957年,改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后迁鹦哥山。1972年,复称泉州市高甲戏剧团。1986年,改隶升格后的地级泉州市,迁址东湖街。
  高甲戏演技和音乐自由活泼,文、武戏兼具,以丑角戏见长。剧目多达900多个,并有连台多本大戏;正戏演毕常加演《管甫送》《番婆弄》等小戏,男女老少人人爱看。1962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奉调进京演出戏讽刺喜剧《连升三级》,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观看并给予极高评价,郭沫若、田汉、老舍、邓拓等为之题诗撰文,赞高甲戏丑角表演艺术达到“登峰造极”,誉称《连升三级》为“南海明珠”。1993年9月,高甲戏《大河谣》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获优秀剧目大奖等8项奖励,并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同年,高甲戏《连升三级》入选《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2006年,高甲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传承中心)重排《连升三级》参加中国第十届戏剧节,获该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舞美奖”。
  打城戏 打城戏从和尚、道士的法事戏发展而来。其中,和尚戏称大开元、小开元,道士戏称师公戏。民间概称之为打城戏。打城仪式适宜广场表演,表演者身穿僧(道)服,做过刀山、跳桌子、丢包子、弄钹、高跷等活动,角色仅文武二行。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打地下城、打天堂城从法事活动中分离出来,根据佛经及善书中的故事编成小戏,在闽南城乡广场或戏台上表演。清光绪末,打城戏吸收梨园、木偶、高甲等戏种唱腔,吸收京剧剧目《倒铜旗》《大劈棺》《杀子报》《铁公鸡》《青梅会》程式,编演大量义侠豪杰的连台本戏《大八义》《小五义》《济公传》《杨家将》《少林寺》等,民国期间,吸收京剧跌扑跳跃功夫和杂技、幻术,制造舞台场景的特殊气氛。打城戏还有“开大笼”演出时场面大,出动演员多,表演各种舞蹈、武打、杂耍,观众如云。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形成于宋代,称悬丝傀儡。提线木偶戏吸收南音、梨园戏及吟诗音调、佛曲音乐唱法,丰富唱腔表现力。清末民初,泉州提线木偶盛极一时,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戏班大幅减少。20世纪50年代,其舞台配置布景灯光。后又不断创新,台面放宽并加高,舞台底下设地台,表演空间开阔,舞台场面恢宏,远观犹如宽银幕电影。20世纪60年代,创造天桥式立体舞台,增加深度和层次,增强立体感。改革开放后,吸收戏剧舞台布景、灯光等优点和电影特技效果,整个舞台光、色、形、景多姿多彩。
  在闽南地区,民间视提线木偶戏为大礼之戏,一般在宫庙、祠堂酬神和民间婚丧喜庆时演出,俗称“嘉礼”戏。其传统剧本称嘉礼簿,分落笼簿、笼外簿和散簿3种。剧目以历史剧为主,有大本戏,如专台《目莲救母》可连演7天7夜。每尊木偶设16~30多条提线,操纵复杂,脚本文词典雅,故事题材多出自史书古籍,观众多为文化素养略高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线木偶戏剧目推陈出新,把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剧、神话剧搬上舞台,深受儿童喜爱。掌中木偶,俗称“布袋戏”,设悬空舞台,以指掌操纵木偶活动,飞天遁地,惊险打斗,无所不能;脚本略嫌粗糙,但台词通俗生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三)灯谜
  早在明清时期,每逢春节、元宵、中秋佳节,城乡常张灯悬谜供人猜射。民国时,灯谜在民间广泛流传。解放后,猜谜之风更盛,每逢元宵、中秋、国庆、元旦等节日,或社团庆典、纪念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民间常举行猜灯谜游艺活动,谜条以彩色纸条书写,贴在绳上悬于公共场所,任人猜射,猜中者发给奖品。在家庭里,大多长辈为启迪幼辈智力而出物谜、字谜供猜,夫妻、兄弟姐妹间有以猜谜娱乐的。
  (四)蟳埔特色习俗
  蟳埔特色服饰 旧时东海、城东一带渔民喜穿柴汁衫和薯榔衫。柴汁衫用龙眼树根熬煮赤色胶状汁水染成,薯榔衫以赤色薯榔染成。两种衣裤染色简单,经济实用,耐脏,不怕海水腐蚀,所以广受渔民欢迎,也因此被称为“讨海衫”“渔民衫”。东海蟳埔(旧称“前埔”)女因其独特服饰和惠安女、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东海蟳埔女上穿藏青色或蓝色斜襟掩胸大裾衫,或穿红木柴汁染成的棕赤色讨蚵装,下身黑色青衣大筒裤,男穿红土衫(染成红土色粗布衫)。蟳埔女头发后绾成圆髻,佩上金银头饰,中间以一根象牙色筷子为发簪(也有多插一根红筷子为发簪的),圆髻外围环扎数串应季鲜花形成“簪花围”。东海蟳埔女头饰繁复。未婚女子戴圆形丁勾耳环,已婚女子戴加耳坠丁勾耳环,已做祖母的妇女则戴“老妈丁香坠”耳环(相关内容详见本志“风俗宗教民间信仰”卷“服饰习俗”节)。
  蟳埔婚嫁习俗 蟳埔人结婚礼仪隆重而繁多。结婚前由男方送“盘担”到女方家,“盘担”有“三日盘”“五日盘”和“七日盘”3种。结婚当日,新娘“挽面”(拔脸毛),男女举行“上头”(成年礼)仪式。新郎家“送花”给邻居、亲戚朋友。女方家送“猪脚”(红烧)给男方家,所谓“焗家焗干”。新娘要天黑到新郎家,到家时要关灯,即所谓“入门乌,生搭埔(男孩)”。结婚时相见礼仪多,如“拜公婆”“拜神明”,与“亲堂”相见,媒人一边念四句新郎新娘一边行礼,诸如“入门乌,生搭埔”“新人跨入厝,造大船起大厝”“加壁对加壁,钱银剩半壁”“好花是绸春,好翁(夫)是郎君”等等。蟳埔新娘结婚当天半夜不和任何人相辞,溜回娘家。第二天回娘家叫“歪尾”,娘家要备办有头有尾的甘蔗和有枝有叶的芋头让新娘带回婆家,预兆新娘新郎有头有尾白发偕老。娘家送“猪肚”给新娘吃,寓意“换肠换肚,安家落户。”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什音
相关专题
泉州南音
相关专题
梨园戏
相关专题
高甲戏
相关专题
打城戏
相关专题
提线木偶戏
相关专题
灯谜
相关专题
蟳埔特色服饰
相关专题
蟳埔婚嫁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