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政治建设决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9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政治建设决定
分类号: D262.2
页数: 4
页码: 398-40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1997年至2007年间中共丰泽区委对人大工作、政协工作、民主党派工作、人民团体工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关注和实践。对于人大工作,区委设立党组指导人大常委会党的工作,强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履行法定职责,重点做好法律法规和监督工作。对政协工作,区委设立党组指导政协党的工作,强调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对民主党派工作,区委强调加强与民主党派合作,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对人民团体工作,区委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发挥作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区委强调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干部培训,实行科级干部考核和任前公示制度。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区委重视基层政权建设,加强村(居)委会的作用,推动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以上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丰泽区 中国共产党 政治建设决定

内容

一、对人大工作
  1997年10月6日,区委在区人大常委会设立党组,代表区委指导区人大常委会党的工作。同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重点做好法律、法规和“一府两院”的监督工作,密切各级人大与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2002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要规范区委与区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区人大依法履行地方国家权力职能。
  2005年9月,贯彻中共中央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若干意见》,全面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和《中共泉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和完善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推进丰泽区“三大转变”进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作贡献。
  2006年7月,中共丰泽区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继续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2007年10月17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区人大党组《关于召开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请示》。同年11月28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有关建议案草案的请示》和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列席人员。
  二、对政协工作
  1997年10月6日,区委在区政协设立党组,代表区委指导区政协党的工作。同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做好重大决策要协商在党委决定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2000年2月,为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期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印发《丰泽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该决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区政协工作的领导,促进区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翌月,区委组织部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丰泽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的通知》;同时,区委宣传部、区政协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宣传工作的意见》。
  2002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2005年9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和《中共泉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丰泽区“营造五种环境,推进三大转变”(营造五种环境,即营造宽松高效的政策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定稳定的法治环境、富民安民的生活环境;推进三大转变,即推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初步城区向较具现代化标准城市转变),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市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06年7月,中共丰泽区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继续支持政协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2007年10月17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区政协党组《关于召开丰泽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的请示》。同年11月28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议程安排和区政协三届增补常委候选人人选。
  三、对民主党派工作
  2002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2006年7月,中共丰泽区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畅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渠道,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依法依规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2007年8月23日,区委统战部召集丰泽区8个民主党派工委与辖区8个街道进行挂钩联系,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渠道。
  四、对人民团体工作
  1997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他们在法律范围内依照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年,区委、区政府颁布实施《丰泽区妇女发展规划(1998—2000年)》和《丰泽区儿童发展规划(1998—2000年)》,有力推动辖区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工作。
  2002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各项事业。
  2006年7月,中共丰泽区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法依规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2007年3月2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召开共青团丰泽区第三次代表大会等有关事项。同月9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推荐丰泽区出席省工商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人选、团区委换届领导班子组成人员候选人等事项,研究有关干部工作等。是年11月21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区计划生育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有关筹备工作。
  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997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贯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健全各级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更好地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要坚持干部五湖四海、唯才是举的原则。翌年初,区委推出12名正副科级职务向社会公开招聘竞选。
  2001年10月,为加强对干部考察工作和被考察对象的群众监督,充分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区委决定试行干部考察工作预告制度;同时,进一步扩大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区委决定试行科级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有效地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
  2002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健全完善民主推荐、竞争上岗、交流轮岗、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实行差额考察、全委会票决制、试用期制、任期制、免职辞职等制度,严格对全区科级干部的动态管理,健全落实科级干部考核机制,按照胜任、警示谈话、书面诫勉、降职4个等次,对科级干部实施不定期考核,恰如其分形成考核结果,并落实相应的组织措施。逐步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标准,强化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考核办法。建立符合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遵循政事分开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建立和完善干部培训质量评估和竞争机制,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005年10月,根据《中共泉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区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同年12月,为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制定《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
  2006年7月,中共丰泽区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法》,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办法,按照“五重五不简单”(即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年龄和文凭取人;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的要求,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公道正派”,坚持“重德才、看政绩、听民意”,把德才兼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领导,大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水平,正确应对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借助中心城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较多,集聚着大量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健全人才“培养、引进、储备、使用”机制,营造“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用人环境,促进人才总量增长、结构改善和素质提高;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研发、服务体系,鼓励建立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培训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开发、推广对接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构筑面向全市乃至周边地区的人才技术服务高地。
  2007年4月,区委常委会议研究《2007年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推荐、考核工作方案》,审定《丰泽区开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活动方》案。同年5月9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丰泽区2007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交流实施意见》。
  六、基层民主建设
  1997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发挥村(居)委会的作用,坚持积极疏导、活血化瘀,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同月,为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区委、区政府印发《泉州市丰泽区1997—2000年村级组织建设规划》。
  1998年5月,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廉政勤政建设,切实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制度,
  1999年7月,区委、区政府制定《关于贯彻落实城乡基层事务分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促进城乡基层事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002年2月20日,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同年11月,中共丰泽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要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2003年1月,经对东海、城东、北峰3个镇和全区44个村进行全面的调查论证,区委先后印发《丰泽区“镇改街道”“村改社居”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深化部分村(居、社区)结对帮扶活动》,推进“镇改街道”和“村改社居”工作。同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根本上扭转被帮扶村各项工作落后面貌。同年2月,区委出台《关于培育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的工作意见》,加强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的培育工作,提高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2004年3月,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社区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把开展社区结对帮扶工作确定为区委、区政府2004年度需要集中力量先期解决的涉及丰泽区发展的27个全局性问题之一。
  2006年6月13日,区委、区政府印发《丰泽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区工作意见》。同年7月,中共丰泽区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扩大社区基层民主、强化社区自治。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