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出口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93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出口贸易
分类号: F752.62
页数: 2
页码: 384-38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在唐代至改革开放前的出口商品情况。文章指出,唐代时期,泉州主要出口纺织品和陶瓷制品,而五代时期主要出口陶瓷、纺织品和工艺品。宋代时,商品出口种类增加,主要以丝和瓷为主,还有茶叶、酒、糖等食品类。元代时,出口商品增加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海家汪大渊亲历了98个国家和地区。明代时,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陶瓷器、茶叶、红白糖等。清代时,仅与日本、琉球、吕宋通商往来,出口商品种类有限。民国时期,境内仅有少量工艺品、蜂蜜、中成药等产品通过福建省对外贸易公司转口出口。改革开放后,泉州出口商品逐渐增多,涵盖纺织品、服装、鞋帽、罐头、包袋、塑料拖鞋等。
关键词: 丰泽区 出口贸易 进出口

内容

唐代,境内通过泉州郡城出口到新罗(今属韩国)、日本以及南洋群岛与印度半岛诸国的商品以纺织品与陶瓷为主,主要有绢纻、葛布、丝绸、陶瓷制品。五代时,“陶瓷铜铁”是输出海外的主要商品。
  宋代,境内商品通过刺桐港、乌屿港、法石港出口到58个国家和地区,品种出口大量增加,以丝、瓷为大宗,有茶叶、酒、糖、盐、米、麦、米粉等食品类。其中泉州东门碗窑所烧制的瓷器,是当时海外大量需求的商品。
  元代,商品海外出口地增加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当时著名航海家汪大渊2次从泉州搭乘到海外贸易的商船出海远航,亲历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沿岸、波斯湾沿岸、红海沿岸、地中海沿岸、莫桑比克海峡沿岸及澳大利亚北部等98个国家和地区。
  明代,泉州市舶司只准通琉球。境内商贾往往借“通琉球”之名,通过刺桐港、法石港、蟳埔港再经吕宋中转,将棉布、纻布、葛布、细布、水纱布等纺织品,碗、瓶、盆、杯等日用陶瓷以及糖、茶叶、药材及其他日用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出口商品总类和数量相较之前大幅减少。
  清代,境内仅与日本、琉球、吕宋有通商往来。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福州、厦门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后,境内商品通过内港、后渚港、法石港、蟳埔港再经福州、厦门口岸出口到日本、琉球、吕宋等地,与国外直接贸易停止。出口的商品只有纺织品、陶瓷器、茶叶、红白糖及其他日用品等。
  民国时期,境内商品通过内港、法石港、蟳埔港等再经由厦门、福州转口海外,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陶瓷器和藤器、漆器等工艺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地方无对外贸易经营权,境内出口商品有限,仅有工艺品、蜂蜜、中成药等按计划通过福建省对外贸易公司再经香港市场转口外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荷兰、泰国、丹麦、瑞士、芬兰、西德、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口商品日渐增多,包括纺织品、成衣、鞋帽、罐头、包袋,塑料拖鞋、运动鞋、布鞋、皮塑包、蜜饯、味精、麻袋、棉织品、劳保手套、胶布手套、人造皮革箱、蚊香、竹编、儿童玩具、工艺玩具、工艺小陶瓷等。1985年2月,在北峰乡创办的中外合资企业泉州手套厂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劳工手套、针织时装、包袋等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1997年建区前,随着自营出口企业的与日俱增,出口商品种类数量更加丰富。当时境内的东海、城东等地的外贸企业每年出口商品占原鲤城区的近一半分量。具体出口商品有九大类,包括劳保手套和皮箱、帆布箱、日用五金百货、人造革箱及包袋等轻工业品,浴巾、毛巾、枕巾、方巾、茶巾、床巾、手帕、棉布、手套、棉针织品、毛针织品、服装等纺织品,彩陶、木雕、人造花、玩具、脱胎漆器以及剪纸、丝料花灯等工艺品,蚊香、竹制品、蜂蜜等土特产品,医药保健品,皮鞋、塑料拖鞋、麻底鞋(登山鞋)、运动鞋、卡索鞋、冷粘鞋、硫化鞋、注塑胶鞋等鞋类产品,龙眼罐头、荔枝罐头、桂圆干、柿饼、蜜饯、糖果等副食品,十字花绣为主的抽纱产品,小五金零件等五金产品。其中,树脂工艺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为国内外人民所喜爱。至1996年,境内外贸产品远销东南亚、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1997年,丰泽区全年外贸出口额7096万多美元。翌年,东南亚乃至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发酵,丰泽区出口形势严峻。为此,巩固传统市场,拓展向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促使外贸出口逆势增长。全年外贸出口额9538万多美元,比上年增长34.41%。2000年,境内树脂工艺品进一步发展壮大。当时全球销售的70%树脂工艺品产自泉州,其中丰泽区占泉州树脂工艺品市场52.5%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树脂工艺品生产基地,产品享誉海内外。2001年,丰泽区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树脂工艺之乡”称号。2003年,区政府从引进人才、拓展市场、自营出口等方面鼓励、支持企业对外贸易,外贸队伍明显扩大。丰泽区陶瓷树脂工艺品生产300家,产品全部外销,当年企业自营出4809.4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量的20.3%。同时,区委、区政府引导、帮助企业“走出去”,在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帮助企业深度开拓东盟市场,开拓俄罗斯、中南美洲、中东和印度等新兴市场。一些外贸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尽力减少中间环节,把分支机构设在外商“家门口”,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其中匹克集团、三通进出口、隆盛精机等企业在境外设公司或办事处。2005年,为拓展海外市场,区政府组织近200家企业参加广交会、福建商交会、华交会、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览会等国内展销会以及德国法兰克福礼品展、德国杜塞尔多夫鞋展等国外重点展销活动。全年全区外贸出口额32483万美元。服装鞋帽主要销往欧盟、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2007年,全区出口企业主要有先创电子、南方路机、佳泰数控等数十家,出口产品主要有电子、服装、机械设备等。全年外贸出口额55793万美元,产品主要销往印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机械电子自营出口的企业有25家,外贸出口额20655万美元;陶瓷树脂工艺品企业自营出口额43285万美元;纺织服装(主要为童装)企业自营出口额57995万美元;全区鞋业生产企业150多家,自营出口额6137.23万美元,出口额占全区出口总量约11%,其中规模以上鞋业工业企业产值56.57亿元,增长14.7%。匹克集团为鞋业出口龙头企业。2007年,全区鞋业生产企业150多家,出口额占全区出口总量约11%。其中规模以上鞋业工业企业产值56.57亿元,增长14.7%。鞋帽主要销往美国和欧盟、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