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业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81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企业体制改革
分类号: F279.21
页数: 3
页码: 321-3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丰泽区企业体制改革的情况。其中包括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等。
关键词: 丰泽区 企业 体制改革

内容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956年,境内绝大部分个体手工业劳动者参加不同形式的生产合作社(组),开始出现砖瓦、皮革、竹器加工等地方国营或集体企业。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掀起,大办街道、社队工业,境内各公社(农场)、大队、生产队纷纷办起社队企业,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手工业户全部组织起来,以公社为单位成立集体企业,境内工业全部为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工业经济完全消失。
  改革开放后,社队企业(1984年撤社设乡后称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国家允许手工业劳动者个体经营,个体非公有制经济重新出现。以后,国家又允许设立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甚至股份制企业。但因乡镇企业继续被当作集体经济,尚属公有制经济范畴,故而得到各级党和政府大力扶持、提倡。特别是在邓小平发表关于“允许一些地区先富起来”讲话后,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企业发展迅猛。到建区前,境内95%企业都戴着挂靠集体的“红帽子”。但由于这种挂靠企业产权难以界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壮大。
  1997年建区时,除为数众多的集体工业企业外,区属国有工业企业极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制约集体企业发展的“紧箍咒”问题,对全区集体工业企业进行产权登记和变更登记,基本摸清企业资产、人员及经营情况,初步确定辖区挂靠集体企业的甄别改制工作;开展资产评估,进入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特征的企业体制改革。按照“优二扩三”工作方针,组织指导工业企业改制,指导完善股份合作企业机制,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2000年,全区463家镇(街道)、村(居)办等各类挂靠集体企业甩掉公有制“红帽子”改制成公司制、股份制。
  2001年,全区又有89家挂靠集体企业甄别改制成为私人独资、合伙企业或责任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改制后,各企业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引入资金和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企业。2002年,泉州市纸箱厂和回族包装用品厂企业改制。从2002年起,推进树脂工艺企业加速资产流动重组,实行规模经营,组建树脂工艺股份公司,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2003年,基本完成辖区挂靠集体企业甄别改制工作。在继续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同时,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引导、鼓励扶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成为产权更加复杂的混合所有制企业。2004年4月,泉州泓霖化纤集团公司(下属泉州泓霖化纤有限公司、厦门泓信特种纤维有限公司和厦门泓信超细纤维材料有限公司3家子公司)在新加坡主板成功上市;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改制。
  2007年7月,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审定《丰泽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改制上市的工作意见》,设立丰泽区企业上市发展专项基金,加大扶持辖区企业改制上市力度。是年,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丰泽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区政府向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颁发扶持企业上市奖励金230万元;同时,引导、推介虎都(中国)服饰有限公司、达派箱包(中国)有限公司、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仁建安通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筹备上市。
  第二节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工业企业开始探索建立生产、供应、销售3个环节管理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企业生产政治挂帅,生产秩序混乱,产品产量和质量低下。改革开放后,各企业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加强企业整顿,推行经济责任制,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普遍重视市场调研和开拓,讲究经营决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普遍推行定额承包、风险抵押承包、个人承包、集体承包和厂长目标责任制,增强了企业活力,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1997年后,伴随着辖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绝大多数企业所有制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有的承包、租赁经营为主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主管部门)不再干预也无权干预、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改制为股份制的企业一般由最大股东(或能掌控最大股权者)直接出任董事长甚至兼任总经理,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泉州泓霖化纤有限公司、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等家族企业一般由家族推选经营能力较强的成员出任企业实际负责人。各企业内部普遍设立分管生产和营销副厂长(副经理),每年初按市场产品销售量预测,制定出全年生产任务,并把生产产量分解到各车间、工段、班组,各车间、班组又按厂部要求组织工人定时间、定任务完成产量。
  1999年,面对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将迎来商机和市场竞争,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区委、区政府成立IS0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办公室,挂靠区经济管理部门,为企业开展IS09000贯标认证提供指导、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2000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丰泽区关于扶持重点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根据规定精神,区经济、科技等管理部门围绕着科技战略和名牌战略,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提供咨询服务,兑现区政府对认证企业的奖励,虎都(中国)服饰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匹克(集团)公司、福建省泉州市一鸣交通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和购置国内外先进适用装备,淘汰老旧设备,同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行业整体装备水平。
  2001年后,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商机和竞争压力,以虎都(中国)服饰有限公司等三资企业为代表的辖区企业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运作,加速企业资产流动重组,实行规模经营。区政府推动组建树脂式艺股份合作及集团公司,引导各民营企业改革传统家庭管理模式,主动为企业开展IS09000质量认证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兑现区政府对认证工作的奖励。在技术创新方面,鼓励树脂工艺企业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设备。成立丰泽区树脂式艺品材料研发中心,组织实施树脂工艺品原辅材料改进研发式作。2004年,区政府组织专家对泉州丰泽蓝科软件有限公司、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等技术型企业的制鞋业ERP系统软件、WCB-600型稳定土厂拌设备、HZS-200型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等研发项目开展评审,重点扶持高新技术项目。
  2007年,辖区大部分工业企业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及形势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逐步成熟。私营企业、家族企业也适应这一趋势,参照股份制企业引进现代经理人经营管理体制或聘用中高层经理人员管理企业。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