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75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林业
分类号: F326.2
页数: 4
页码: 299-302
摘要: 本节介绍了丰泽区的森林资源情况。在该区,林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五成以上,并主要集中在北峰和清源农场。1998年,该区的林业用地面积为3958.07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占47.8%,商品林占51.8%。区内的森林覆盖率为36.1%。主要的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鹅掌柴和木麻黄等。该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得到重视,设立了防火机构并建立了防火隔离带。此外,也进行了病虫害防治和林地保护工作。
关键词: 丰泽区 林业 农业

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
  一、面积、蓄积量
  (一)林地面积及分布
  建区前,境内林地面积少。林地主要集中在北峰和清源农场,占全区有林地面积五成以上。
  1997年,林地主要集中在清源农场以及北峰镇北部和华大街道西部,占全区有林地面积五成以上。另外,城东属宜林地,东湖、丰泽、泉秀、东海及清源南部等近郊宜林地少。
  1998年,开展全区森林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林业用地3969.6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958.0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99.7%。在有林地中,生态公益林1890.27公顷,占47.8%;商品林2052.8公顷,占51.8%。非林业用地6996.87公顷,占63.8%。全区森林覆盖率36.1%。按街道分,北峰街道林业用地1216.73公顷,有林地1215.4公顷;清源街道林业用地834.4公顷,有林地833.07公顷;华大街道林业用地617.73公顷,有林地610.07公顷;东湖街道林业用地147.53公顷,有林地147.53公顷;城东街道林业用地358.07公顷,有林地358.07公顷;东海街道林业用地795.13公顷,有林地793.93公顷。
  2007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3245.41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2422.41公顷,商品林面积815.36公顷,有林地面积合计3237.76公顷,其中林分2234.12公顷、经济林地1003.64公顷,森林覆盖率31.51%,森林蓄积量16.11万立方米。按街道分,东海街道林业用地425.9公顷,有林地425.08公顷;城东街道林业用地341.37公顷,有林地341.09公顷:北峰街道林业用地843.34公顷,有林地837.7公顷;华大街道林业用地482.3公顷,有林地481.75公顷;东湖街道林业用地167.5公顷,有林地167.14公顷;清源街道林业用地985公顷,有林地985公顷。
  (二)蓄积量
  1992年,境内林木蓄积量主要集中在清源、北峰及东海西北部。其中,清源农场第六管区蓄积量9297立方米,北峰萧厝村蓄积量8679立方米,北峰群山蓄积量3236立方米,东海坪山蓄积量6498立方米。
  2007年,全区活立木蓄积量54435立方米。其中,北峰23344立方米,占42.88%;清源19079立方米,占35.05%。
  二、林种及分布
  1992年,境内树种以针叶林马尾松为主,阔叶林为辅。其中,马尾松遍布境内各镇、场。杉木分布于清源农场管区的柳洋、西田寮。台湾相思树、木荷等阔叶树分布在近郊。木麻黄分布在城东、东海等镇。
  2007年,针叶林主要为马尾松、湿地松等;常绿阔叶林主要为鹅掌柴、相思树林、木麻黄、青冈栎林;经济林主要为龙眼、荔枝、桃子、杨梅、杧果、番石榴、茶叶等;灌草丛主要为桃金娘、石班木、车桑子、芒萁骨、五节芒、画眉草。主要分布在沿海内陆海拔100~500米的丘陵台地。
  第二节 营林绿化
  境内林木种苗自古以来多为群众自采自育。
  民国24年(1935年),在清源山麓设立苗圃,培植桉树、银合欢、马尾松、梧桐、油桐、凤凰木、白杨、木麻黄,还试种爪哇蔗苗、油棕、椰子、树胶、棉花、黄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木种苗生产逐步纳入林业生产计划。农民造林积极性高,开展育苗、抚育幼林、造经济林、零星植树、四旁植树等营林绿化活动。
  1950年,在花园头建立泉州苗圃,苗地1.34公顷,土改时扩增到2.67公顷,培育马尾松、苦楝、金钱松、木麻黄、桉树、台湾相思树、印度橡皮树、瑛珞柏等。1952年,郊区造林育苗2公顷。1957年,县级泉州市郊区造林育苗产值899万元。
  1959年,花园头苗圃扩大,苗地扩大到3.47公顷。1960年11月,花园头苗圃并入清源农场。
  1963年,在西门城口大队建立国营苗圃,苗地2公顷,培育木麻黄、银桦、柠檬桉、台湾相思树及园林绿化树种。
  1964年,境内各社队大都建立集体苗圃,形成以国营苗圃为中心、社队苗圃为辅助的育苗网络。
  1965年,在法石到后渚的晋江沿岸建成宽10~20米的木麻黄防护林带。1971年,境内(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农场)造林总面积704.67公顷(其中城东公社占69.9%),另外零星植树6.87公顷。1975年,境内造林总面积77.67公顷,零星植树1.95公顷。
  1978年冬,在泉州市五七干校(原城东公社果林场)基础上,复建国营泉州市林业苗圃,以育苗为主,多种经营,为造林绿化提供苗木。1981年,境内只在东海、城东进行植树造林,造林总面积97公顷,零星植树5.4万株。1988年以后,境内营林绿化工作改由各乡(镇)林业站负责。
  1997年,全区造林面积8公顷。其中,经济林4.67公顷,防护林3.33公顷。1997年后,丰泽区突出重点地段和片区,狠抓责任落实,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区委、区政府领导率先垂范,组织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学校学生等,以不同主题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有效推动辖区造林绿化和珍贵树种进城入村工作。
  2000年,全区造林面积23.93公顷,零星植树3万株。至2007年,全区有林抚育面积50公顷,地产林改造20公顷。
  1997—2007年,全区累计造林459.4公顷,其中护路护岸林27.33公顷,非规划林地(指农村居民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种植的个人所有零星林木,包括村旁、河溪旁、路旁、沟渠旁、田旁和基本农田外的抛荒地、旱地、坡耕地等种植的林木)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1166.67公顷。
  第三节 林业管护
  一、病虫害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境内山林多为天然混交林,病虫害成灾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纯林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概率增大。
  20世纪50年代,主要以人工捕虫治害为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推广使用化学农药防治。1980年,境内森林发生松毛虫危害,组织人员上山进行人工诱蛾治虫,控制虫害。
  2005年11月,在清源山风景区龟山岩一带发现松材线虫病,此后至2007年,全区累计发生面积877.07公顷。其中,松材线虫病发生269.67公顷,涉及4个街道6个社区36个小班;松墨天牛重度发生面积607.4公顷,涉及5个街道15个社区93个小班。疫情发生后,丰泽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森林虫病综合防控工作。累计投入1021.1万元,对清源山主景区外实施林分改造,累计改造外围松林面积577.53公顷,拔除发生面积421.33公顷,扩大性改造面积156.2公顷。
  二、森林防火
  旧时人们上山割草烧粪积肥或烧山开垦时常引起山林火灾,由于生产力低下,火小时招呼附近民众及时扑灭,火大时只能任其蔓延烧尽或至天雨火灭。
  1988—1992年,境内各乡(镇)、场相继建立防火机构,配备护林员65人,森林防火走上轨道。在大小阳山设立防火隔离带。
  1997年建区不久,区委、区政府就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通过签订责任状、加强考核等措施落实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同时,在重要节假日和高火险期间,在清源山风景区等重要区域和重要时段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制止非法野外用火,强化火灾源头管理。
  2004年,区政府建立一支由有关社区人员组成的30人森林防火巡护队伍,护林员工资经费列入区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在草邦水库建设区消防器材库1座。
  2007年,在县区交界处、山田结合部、清源山风景区等重要部位,规划建设生物防火林带35千米。
  三、林地保护
  民国24年(1935年),晋江县政府规定:不得任意砍伐树木,有违法纪应严肃禁止。当时山林权属私有,山主自行封山育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林农走集体化道路。“大跃进”以后的“大炼钢铁”期间,境内山林乱砍滥伐严重,致使原始森林破坏殆尽。1962年,各公社成立造林扩林委员会或小组,开始大规模封山育林。1971年,境内(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农场)封山育林面积584.13公顷,其中城东占77.5%。1975年,境内封山育林面积266.67公顷。
  改革开放后,县级泉州市贯彻执行山林保护管理法规,特别是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颁布后,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管理,境内乱砍滥伐得到控制。1988年,封山育林区实行工程管理,专人管护。
  1997—1998年,加强对辖区各风景区、旅游区沿线等一重山实行全封山,严禁樵采、放牧和其他人为破坏。
  2000年,全区封山育林面积126.67公顷。2003年,丰泽区政府印发《丰泽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对林地保护和管理,促进林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满足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丰泽区会同市森林公安局加大力度打击乱砍滥伐、非法侵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至2007年,全区查处违法案件19起,其中行政处罚14起,移送司法机关5起。
  四、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
  2001年5月,丰泽区成立林业分类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动员、总体部署、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原则,组织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至2007年,全区完成签订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书25份,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小班418个,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2855.13公顷,均为省级生态公益林。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