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银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72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银行业
分类号: F832.7
页数: 9
页码: 276-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丰泽区银行业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驻区银行机构、银行业务。
关键词: 丰泽区 金融 银行业

内容

第一节 驻区银行机构
  一、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
  位于丰泽区丰泽街614号(人行大厦)。1998年末,该中心支行成立,为中央银行泉州市下属机构,主要承担辖区内国家货币政策以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秩序监管等职能。2007年,内设办公、货币信贷管理、国库、国际收支、外汇管理等13个职能科室以及直属营业室(含清算分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泉州监管分局
  位于丰泽街人行大厦。2004年2月,该分局挂牌成立,承担全市范围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职能。2007年,泉州银监分局内设办公、监管一、监管二、监管三、统计信息、财务、人事7个科(室),下辖晋江、惠安等7个县(市)监管办事处。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泉州市分行
  该分行位于丰泽区田安南路328号丰盛花苑。1996年12月25日成立,是唯一驻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1997年4月相继设立晋江、惠安、安溪3个支行。在丰泽辖区的网点即为农发行泉州市分行。2007年,设有办公、客户、会计出纳等科室。
  四、中国工商银行泉州市分行
  1998年9月,工行泉州市丰泽支行正式成立。2005年12月16日,该支行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丰泽支行。2007年,工行泉州分行在丰泽辖区设丰泽支行(在田安路中段金帝大厦);华城支行(在华侨大学大门北侧)、东美支行(在津淮街东段北侧国际华城)、友谊支行(在田安路广益花园)、泉秀支行(在泉秀街绿榕苑)、津淮街支行(在津淮街F区)、湖心街支行(在湖心街假日湖景)、东海支行(在东海街道宝珊花园)、刺桐支行(在丰泽街东段地税大楼)、宝洲街支行(在宝洲街东海酒店一楼)、东门支行(在东湖街自来水公司一楼)11个营业网点。
  五、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市分行
  该分行位于泉秀街中段农行大厦。1990年,泉州市支行行址由鲤城区金山堤后路迁至温陵路南段(今属丰泽区)。1992年11月,泉州市支行升格为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市分行。1996年10月,该分行与所辖农村信用合作社脱钩。1999年11月,行址迁至丰泽区泉秀街中段农行大厦。2003年6月23日,位于泉秀街的农行鲤城支行丰泽分理处升格为农行丰泽支行。2007年,农行泉州市分行下辖12个县(市)支行,73个二级支行,51个分理处,1个储蓄所。在丰泽辖区分布有东海支行(在东海大街东海湾·俊园)、城东支行(在华大办事处南埔社区)、津淮支行(在津淮街东段)、福新支行(在刺桐东路南光花苑小区)、丰泽支行营业部(在泉秀街运通大厦)、北峰支行(在北峰西湖豪庭)、宝洲支行(在泉州浦西万达广场)、东湖支行(在东湖市场北侧)、滨城支行(在丰泽区通港西街辉达大厦)、田安路支行(在田安路广益花园)、泉州广场支行(在丰泽街君逸大厦)及农行泉州分行营业部营业室(在泉秀街中段)12个营业网点。
  六、中国银行泉州市分行
  该分行位于丰泽街中段中银大厦。其前身为民国5年(1916年)3月1日成立的中国银行泉州汇兑所,后屡经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行泉州支行,1982年5月改称中行泉州分行。1994年,该分行鲤城支行在九一路设立。2000年,行址迁至丰泽区田安路广益花园A2-3号。2005年3月,更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2007年,除中行泉州分行在丰泽辖区外,尚有刺桐支行(在津淮街东华园)、圣湖支行(在冠亚城市花园)、滨城支行(在泉秀街金帝花园)、丰泽支行(在田安路广益花园)、田安支行(在田安北路武夷花园文昌大厦)、清源支行(在环山社区泉山路491号)、泉秀支行(在泉秀街老干新村糖烟酒大楼)和华大支行(在华侨大学财务处一楼)7个网点在丰泽区。
  七、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泉州市分行
  该分行位于丰泽街建设银行大厦,原名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1992年10月,更名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泉州市分行。1996年3月,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泉州市分行。1997年5月15日,该分行位于田安路丰盛房地产商住楼的房地产信贷部改为分行滨城办事处。同月13日,建行石化支行第一办事处搬迁至市区田安路广益房地产商住楼,并更名为分行第一办事处。
  1998年10月,位于田安北路的建行鲤城区支行更名为建行丰泽支行;建行泉州市分行滨城办事处升格为建行滨城支行:建行泉州市分行温陵办事处降格为建行泉州市分行温陵分理处,划归丰泽支行管理。同年12月,市分行办公地点从市区温陵路迁至丰泽街建设银行大厦。
  2004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泉州市分行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辖区所属各支行随之作相应更名。2005年6月,对建行城区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辖区内的丰泽支行、滨城支行所属网点收归分行管理。同年7月,分行内设机构整合为办公室、计划财务部等15个部门。2006年1月,辖区部分分理处升格为网点型支行。
  2007年,分行内设办公室、财务会计部、营运管理部、信贷审批部、人力资源部、风险管理部、机构业务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银行事业部、电子银行部、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国际业务部、纪检监察部、法律事务部、营业部、信息技术管理部、安全保卫部、工会18个部门。在丰泽辖区分布有宝洲支行(在宝洲街金胜大厦)、圣湖支行(在丰泽街毅达大厦)、温陵支行(在丰泽街毅都大厦)、浦西支行(在泉秀街时代华庭)、新城支行(在泉秀街中远名城)、东海支行(在疏港路德兴电讯公司办公大楼)、田安支行(在田安路祥泰商城)、丰泽新村支行(在田安中路丰泽新村)、津淮街支行(在津淮街东段交通局培训中心)、迎津支行(在津淮街中段迎津综合楼)、东大路支行(在丰泽街道六灌路电业局附属楼)、滨城支行(在坪山路豪盛花)、湖心街支行(在湖心街东段登湖楼)丰泽支行(在田安北路西侧)和东湖支行(在温陵北路)15个支行网点。
  八、交通银行泉州市分行
  该分行位于丰泽街,于2006年11月筹建,2007年9月28日,正式开业,隶属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管辖。当年辖区设营业网点1个,即分行营业部。
  九、兴业银行泉州市分行
  该分行位于丰泽街兴业银行大厦。1988年9月,福建兴业银行泉州办事处设立,1992年12月,升格为福建兴业银行泉州分行。2003年3月3日,更名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2007年,分行内设综合部、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信用审查部、会计结算部、企业金融事业部、零售事业部、特殊资产经营部、信息科技部等部门。有下属营业网点25家,其中丰泽辖区有东湖支行(在东门头玉屏大厦国土资源局一层)、田安支行(在田安南路536号外代大厦)、丰泽支行(在福华商业中心一层)、泉秀支行(在泉秀街豪盛花苑一层)、泉州广场支行(在丰泽商城步行街一至三层)及兴业银行泉州分行营业部(在丰泽街兴业银行大厦)6个经营网点。
  十、招商银行泉州市分行
  该分行位于丰泽街煌星大厦。2005年4月18日分行成立。2006年12月26日,招商银行泉州泉秀支行成立。2007年,分行在全市有网点4个,其中丰泽辖区有泉秀支行(在泉秀街晶都国际大厦)及招商银行泉州分行营业部(在丰泽街煌星大厦)2个经营网点。
  十一、民生银行泉州分行
  位于丰泽区刺桐路。2005年4月22日,中国民生银行泉州分行成立。2007年,分行在全市有网点4个,其中丰泽辖区有丰泽支行(在刺桐路瑞祥西苑)及民生银行泉州分行营业部(在刺桐路689号)2个经营网点。
  十二、中信银行泉州分行
  该分行位于丰泽街人民银行大厦。2003年分行成立,至2007年,在全市设营业网点4个,全部在丰泽辖区内,分别是清源支行(在宝洲街南丰新城郁金苑)、津淮支行(在津淮街)、东湖支行(在东湖街道湖景苑)及中信银行泉州分行营业部(在丰泽街人民银行大厦)。
  十三、泉州市商业银行
  该分行位于泉州市泉秀街中段恒祥大厦。1997年6月28日,泉州市海滨城市信用社、鲤侨城市信用社、集友城市信用社、临江城市信用社和开元城市信用社重组合并成立泉州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5月,泉州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泉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泉州市商业银行东街支行由东街迁址田安路,并更名为泉州市商业银行田安路支行(后更名为田安支行);2002年,泉州市商业银行南俊巷支行迁至丰泽街丰泽豪园大厦,并更名为泉州市商业银行圣湖支行(后再迁丰泽街东丰园);2002年,泉州市商业银行西街支行由西街迁至泉州市津淮街科委大楼,并更名为泉州市商业银津淮街支行(后再迁址东海大街更名为东海支行);2005年,泉州市商业银行泉秀支行由泉金洲大厦迁往泉秀街五矿广场。2007年,泉州市商业银行在全市有经营网点19个,其中丰泽辖区有成洲支行(在宝洲街明洲大厦)、丰泽支行(在湖心街鲤中大厦)、泉秀支行(在泉秀街五矿广场)、圣湖支行(在丰泽街丰泽豪园大厦)、津淮街支行(在津淮街科委大楼)、田安路支行(在田安路老年干部活动中心)及泉州市商业银行营业部(在泉秀街恒祥大厦)7个经营网点。
  十四、泉州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丰泽区网点
  1953年,随着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县级泉州市的南台区、晋江县第四区以及南安县丰州区所辖各乡均出现信用互助组。1954年2月,上述信用互助组发展成为初级农村信用合作组织。1955年3月以后,又逐步过渡到高级形式的信用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境内的北峰公社、东海公社均设立信用部,许多生产大队设立信用分部。1962年初,各公社信用部改为公社信用社,大队分部改为大队信用站。改革开放以后,境内农村信用事业蓬勃发展。1996年10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行社脱钩,至当年11月底,全市信用社全部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结束“上挂下脱”历史。2005年6月,泉州市辖内农村信用社均参与组建“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工作,并以县(市、区)联社入股参加,成为省联社的入股单位。同年12月,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泉州办事处设立,履行对泉州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行业管理职能。此后,泉州市农村信用社取消以乡镇级信用社为核算单位法人机制,推行以县级机构为法人单位的改革。2006年,成立泉州市城区农村信用联社(县级)。2007年,泉州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及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辖内11个农村信用社改组为泉州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其中在丰泽辖区有城东信用社(在城东街道)和东海信用社(在东海街道法石社区)2个经营网点。
  十五、邮储银行丰泽区网点
  1997—2007年,泉州辖区各邮政储蓄机构属中国邮政泉州邮政储汇局下属网点。其中在丰泽辖区有华大支行(在泉州市浔美工业区)、宝洲街支行(在宝洲时代广场)、温陵北路支行(在温陵北路仁凤社区)、东海支行(在泉州市滨城后埔)、泉秀街支行(在泉秀街阳光巴黎一楼)、泉州刺桐支行(在刺桐新村门口)、丰泽支行(在温陵南路106号)、田庵路支行(在田庵路聚祥大厦)以及碧水湾营业所(在坪山路西端碧水湾)、圣湖营业所(在圣湖路国际星城小区)和西郊营业所(在西贤路西郊邮政支局大楼)11个经营网点。
  第二节 银行业务
  一、存款
  (一)财政及单位存款
  1997年,丰泽区建区,辖区各商业银行陆续成立专门负责企业存款工作的市场拓展科(室),抓财政及单位存款。其中,中国建设银行丰泽辖区各经营网点贯彻上级行“低成本、低风险”筹资要求,以“大行业、大企业”为突破口,争取企业性存款,促使新增存款量居辖区四大国有银行首位。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市分行年末存款也突破50亿元大关,达59.58亿元。
  1997年后,随着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央和地方政府按计划和财政预算下拨的基本建设资金、建设单位存入辖区各商业银行的基建资金逐年减少,至2000年,不再发生财政性基建资金存款。财政性存款组成只剩“待结算财政性款项”“财政性活期存款”“地方财政库款”“财政性预算外存款”4项,在各商业银行总存款中占大幅缩小。与此同时,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改革使得辖区内各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的存款资金来源渠道增多、流量增大,并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财政性存款的主要组成部分。
  2001年,根据人民银行规定,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存款划归为一般性存款的“企业单位存款”,并规定“单位存款”可设立活期和定期。为顺应这一形势,境内各银行纷纷设立“资金信息中心”,并运用承兑汇票、担保、网上银行等现代金融工具,增加存款企业理财机会,提高企业资金效益。建设银行泉州分行、农业银行泉州市分行、泉州市商业银行等通过加强为重点客户服务等措施,从源头上抓企业存款,企业性存款涵盖工、农、商、学、兵各个领域。其中,市农行年末存款突破100亿元,泉州市商业银行年末存款突破10亿元。
  2002年,泉州市商业银行以“市民银行、地方银行”为服务特色,以服务小企业、灵活参与市政建设为原则,加大存款营销力度。年末全行对公存款余额增长至15.8亿元。
  2003年,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跑市场、找客户,提高对公存款的主动性。
  2004年,境内各邮政储蓄网点大力拓展规模企业存款,全行业年末存款余额比上年净增10亿元,居全省前列。
  2005年10月,泉州农行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84亿元,首次位居泉州市同业首位。是年,泉州市商业银行成立公司业务部,独立统筹对公业务,持续拉动对公存款增长。建设银行与房改部门协作,保证住房资金归集全部到位,同时,推出企业年金、国内信用证、商业承兑汇票票贴现以及国内理财等业务,使存款进一步增长。
  2006年,中国银行丰泽区各网点通过大力营销和拓展优质客户、维护存量客户等措施,力促企业存款及资金回流量大幅度增长。当年全市全行储蓄存款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3.34亿元。
  2007年,为应对宏观经济面不利因素影响,境内各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营销存款机制,拓宽吸存渠道。建行各网点以收入、纳税、创利、进出口“百强”客户为营销重点,拓展公司机构类账户;同时,加强服务创新,开发“报账制公积金逐月还贷”和“公积金联名卡”新业务,拓展三资、集体、民营企业公积金业务。是年,境内建行、农行、工行以及泉州市商业银行、邮储行各营业网点的对公存款业务增幅明显。其中,泉州市商业银行对公存款比上年增长38.6%。当年开始营业的交通银行泉州市分行企业存款余额达3.7亿元。
  (二)个人储蓄存款
  1997—1999年,由于人民银行7次降息以及恢复开征利息税等影响,境内各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大量流向股市、国债等,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连续3年均在低位徘徊。辖区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纷纷开办代发工资、代办文教卫事业收费及保险费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筹资”发展战略,拓展个人储蓄存款业务。
  2000年,境内各金融机构执行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建设银行市分行筹资部更名为“零售业务部”,加强个人储蓄存款工作;储蓄网点的职能由原来办理传统居民个人存款为主转变为同时开展个人支付、个人理财、信贷、代理等多项零售业务。泉州市商业银行开展“人人动手,大抓储蓄存款”劳动竞赛。
  2001年,建设银行泉州市分行将零售业务部、信用卡部、网上银行等个人客户服务系统整合重组成立个人银行业务部。
  2002年,境内建设银行各网点开展“个银产品营销年”活动,实施“本外币一体化、对公对私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市场营销模式,拓宽网上网下、直销自助、客户经理、立体多层次营销渠道。
  2003年始,境内各金融机构深化产品营销,把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的流动性、增值性、安全性推介给客户,推介承兑汇票和网上银行业务,增强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网上银行、账户批量代扣等缴费服务,使终端交易、结算、缴费的客户群体迅速扩大。泉州市商业银行推行客户经理制,调动员工吸储积极性,个人储蓄存款余额有所增长。
  2004年,建设银行通过细分账户和改进营销VIP高端客户的考核办法、提高VIP卡卡均余额,引导股民从银证转账向CTS、银证通平移;增设外汇买价自助终端以及营销“汇得盈”产品,加大揽存力度。
  2006年,中国银行发展个人外汇汇入款及国内实时汇划业务,以7天通知存款、基金、人民币理财等产品作为配套服务,扩大存款来源。建设银行泉州城区10个扁平化支行首推“大堂经理制”,加大揽存力度。
  2007年,境内金融机构受居民投资渠道多元化影响,储蓄存款减幅明显。建设银行加快推进网点转型和自助服务渠道建设。兴业银行新增一批ATM和存取款一体机、金融自助通,促使自助存款业务量大幅度增长。泉州市商业银行强化服务支行、服务客户和服务同业等三大服务意识,推动个人储蓄等业务健康发展,全行年末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5.1亿元。
  二、贷款
  (一)单位贷款
  1997—1999年,境内各金融机构除基本建设项目贷款外,绝大部分贷款项目规模小,且对公贷款占贷款总额的绝大多数。2000年,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泉州市商业银行等推行和完善法人客户评价机制,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企业信用等级办法,加强贷前风险防控,改善信贷资产状况。是年,建行不再办理各种类型的设备储备贷款,而票据融资及信用卡融资业务应运而生。
  2001年9月16日,全国农行百家金融超市——泉州市分行营业部“金融超市”开业。客户在该“超市”享受申请、评估、抵押、公证、贷款等“一站式”服务。泉州市商业银行按“市民银行、地方银行”为经营思路,信贷投放着眼于丰泽区轻纺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当年全行各项贷款余额8.48亿元,其中对公贷款占90%。2001年始,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向企业单位发放购买汽车、中央空调等消费品“单位消费贷款”,向企业单位发放购买公务性用房贷款。
  2002年,建设银行开始办理“土地储备贷款”,贷款发放对象为当地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该贷款分为短期土地储备贷款和中长期土地储备贷款两类。泉州市商业银行以服务小企业、灵活参与市政建设为宗旨,“扶优限劣”,加大对环保、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行业信贷力度。同时,开创出口退税贷款,规范动产质押贷款业务。
  2003年,泉州市商业银行加大对公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开办企业联保贷款、事业单位贷款、应收账款权利质押贷款等;发动“抗非典,献真情”贷款促销活动,为中小企业增加授信20亿元。
  2004年1月,农业银行推出“金博士理财卡”姊妹产品——“金博士公司理财通”(公司理财产品)、“金博士银保通暨保单质押贷款”“金博士银证通”“金博士银期通”“金博士个人套餐组合贷款”。泉州市商业银行围绕“特色服务年”主题,实施《泉州市商业银行差别化服务营销方案》,综合考虑客户在该行的评级授信情况、日均存款,将客户划分不同等级,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严格控制房地产和商贸流通贷款增长,退出信誉低端客户贷款,将资金投放到符合信贷政策产业。陆续开发仓单质押贷款、授信透支业务、保单质押贷款等新业务品种,社会反响良好。此后,在建设银行成功开发商品房贷款基础上,境内各银行也纷纷向房地产开发行业发放贷款,其间经历过发放综合性商品房贷款、发放流动资金性质的房地产贷款、既发放房地产流动性质贷款也发放房地产固定资产性质贷款等3个变化过程。
  2005年,招商银行泉州分行成立之后,抓住辖区外向型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活跃特点,创新“小贷通”产品,为辖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年,泉州市商业银行出台《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实施方案》,以服务当地小企业为宗旨,下发《关于印发评级授信调查报告样本的通知》及《关于下一步规范贷前调查报告的通知》,规范小企业贷款操作程序;当年全行对公贷款余额19.55亿元。
  2006年,辖区各金融机构顺应授信政策和市场变化要求,纷纷建立信贷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把信贷投放关。同时,加强授信审核,对贸易融资及授信实行启用审核,将风险关口前移,防范风险,保障新增贷款质量。是年,泉州市商业银行实施信贷人员从业资格管理,规范和统一客户经理对外服务标准;出台《专业担保机构担保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规范商业银行专业担保机构准入及管理。中国银行重点抓好优质客户授信工作。对于重点项目,领导亲自营销,部门联动配合,客户经理跟踪服务。建设银行开始办理“海陆仓”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
  2007年,兴业银行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决策部署,在总行授权基础上,扶持泉厦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发展;同时,为中小企业客户量身定制以“金芝麻”品牌为核心的系统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案。工商银行大幅增加小企业贷款、项目贷款和住房贷款。泉州市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以短期及公司类为主,其中行业增量贷款前五名为制造业、公共设施、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当年开始营业的交通银行泉州市分行各项贷款总余额54996万元,其中单位贷款54950万元,占99.91%。
  (二)个人贷款
  1997年,境内各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业务普遍发展缓慢。
  1999年,建设银行将个人装修性质的贷款从“住宅储蓄贷款”中划出,设立“个人消费贷款”。
  2000年,建设银行取消“住宅储蓄贷款”贷种,市分行成立“个人住房贷款服务中心”,实行集贷款咨询、受理、审批、发放、管理、回收、代理登记、鉴证、保险、房产中介、法律咨询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同时,将丰泽、滨城支行和营业部的个人住房贷款整合集中交由“个人住房贷款服务中心”办理。
  2001年始,泉州市商业银行成立个人金融部,负责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小额定期储蓄存单质押贷款、小额黄金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按揭汽车消费贷款、高收入人员小额信用贷款和个人教育贷款等业务。建设银行新增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和“个人助学贷款”。
  2002年,建行开始承办辖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业务。
  2003年,建行与房改中心、房地产交易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密切配合,推行房改房、商用房、组合贷款等二手房按揭贷款业务,并增设10余个公积金贷款账别,满足客户跨县办理公积金贷款需求。是年,泉州市商业银行先后开办二手房按揭贷款、个人委托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个体联保贷款等业务。
  2005年,境内各商业银行启动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系统,并将个人信用报告列入受理各类信贷业务首要审贷依据之一。
  2006年,建设银行新增开办“个人住房最高额抵押贷款”和“个人助业贷款”。工商银行个人贷款比年初增加7.51亿元。
  2007年,信用联社围绕“海西”建设大局,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发放。是年,兴业银行个人贷款新增22.53亿元,新增额居全市同业首位。
  三、中间业务
  1997年前后,境内各金融机构相继开办国际、信用卡、电子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各种主营业务相关联的代理、代收、代付、代扣、咨信担保以及财务顾问等业务应运而生,公司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金融中间业务收入逐渐成为各金融机构收入主项。建设银行确立龙卡品牌,拓宽用卡客户群体;农业银行开办金穗信用卡业务,并在全省率先推出POS自动授权系统。
  1999年,建设银行开发、推广“希望之星”卡、“生育储蓄”卡、跨省联网卡、信用卡职业彩照卡、龙卡航空配卡和邮寄押单办卡等各种龙卡新品种。
  2000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财务账表设立“中间业务收入”项,并将原营业外收入中各项规费收入划分为对公中间业务收入、对私中间业务收入、其他中间业务收入等三大类。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潜力大的特点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日渐成为辖区各银行经营收入重要来源。
  2001年,辖区金融机构开始拓展网上银行业务。农业银行泉州市分行在市区等支行开通代理西联汇款业务,客户数分钟内就即可办妥国际汇款;建设银行与泉州市数据局网上商城、万顺电子有限公司等开通网上购物业务。
  2003年,辖区各银行加大信用卡和网上银行营销,开通个人客户网上缴费、网上支付、网上速汇通、网上买卖基金债券系统。建设银行承接泉州城区大坪山立交桥、大坪山隧道通风工程等工程的审价,价值1亿多元;成立票据中心,建立专项费用挂钩营销制,汇票、保函和不定期银行本票等票据业务快速发展。农业银行发行“理财卡”——金博士理财卡,该卡集多储种、多币种、多功能于一身,“一卡多账户”,可关联100多个本外币定活期储蓄和个人贷款子账户,凭同一密码操作,有效解决客户“卡多、折多、密码多以及办理贷款手续烦琐”问题。泉州市商业银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上线运行。该系统采取逐笔实时方式处理支付业务,可处理同城和异地、商业银行跨行之间和行内各种大额贷记及紧急小额贷记支付业务,还可处理人民银行系统各种贷记支付业务及债券交易即时转账业务,是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谋求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之举措。
  2005年,招商银行泉州市分行成立之后,在辖区开发“一卡通”“金葵花理财”和招商银行信用卡等产品,在辖区营业网点建立金葵花理财中心,推出一对一专属客户经理、贵宾登机、优惠商户等创新服务体系。泉州市商业银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实行24小时连续运行,除传统款项汇划业务外,还办理公用事业收费及工资、养老金和保险金发放等业务。
  2006年,由于受国家外贸政策调整、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石油价格上升、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及授信政策改变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受到较大冲击。为此,中国银行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广挖票据业务,开办对公地税电子缴税业务,推广“公务用卡”业务,加强银企合作,推出“长城来雅”联名卡、“长城通海”联名信用卡,发展黄金宝客户。建设银行开展理财卡银行发卡单项激励活动,为金卡、白金卡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2007年,建设银行开通短信银行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大力开发代发工资、代理保费、汇兑等业务。农业银行金博士惠农卡首次融入医保功能。兴业银行将个人金融业务作为新利润增长点加以培育,推出以“家庭关怀”为主题的白金信用卡、万利宝、万汇通系列理财产品等。交通银行以“沃德财富”和“交银理财”品牌为依托,专注为中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和产品。泉州市商业银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将支票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实现支票全国通用。各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大幅度增长,其中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达92.29%。
  四、外汇业务
  1997年后,辖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外汇存款贷款纳入正常工作程序,实行“本外币一体化”,提高涉外企业外汇资金清算速度。
  1999—2000年,辖区各大金融机构争相扩大外汇开户面,强化外汇揽存吸储力度,争取国际结算业务,开办个人外汇实盘买卖,争取证券B股市场资金回流,开办欧元业务,并借欧元汇率上扬之机,推进境外个人汇款业务。
  2000年,建设银行储蓄网点在开办个人外汇实盘买卖基础上,开办个人外汇质押人民币贷款、外币信用卡收单业务。
  2001—2002年,辖区四大国有银行及兴业银行抓住“三资”企业可以直接在当地开立外汇资本金户这一政策出台契机,争取“三资”企业“外债归还”和“红利汇出”业务,根据企业需求推出企业外汇质押人民币贷款业务,同时批准个人外币质押人民币贷款审批权限直接下放到所(柜)办理,方便客户。
  2003年,各金融机构增设自助买卖终端,引导炒汇客户进行自助交易;同时,开展外汇交易“差点”让利活动,吸引客户交易。2004年,建设银行在全行员工中开展内部个人外汇实盘买卖比赛,增设个人外汇实盘买卖终端,引导炒汇客户开展自助交易。
  2005年,建设银行开始办理福费廷(金融机构无追索权地从出口商处买断因出口商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及出口商业发票融资等外汇贷款业务;与建行法兰克福分行合作,开办远期信用证;与建行新加坡分行合作,办理海外代付业务。2005年后,国际外汇市场发生较大变化,人民币兑美元急速升值,外汇存款呈下滑趋势,境内各大银行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拓宽国际结算产品渠道,加大外汇资金流量,开办保函等业务,增加业务收入。
  2007年,境内各大金融机构狠抓“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债务风险管理”“远期外汇买卖”“货押授信下开立信用证”“海外融资性保函”“海外代付”等新业务。建设银行建立“贸易融资—衍生产品—单证业务—海外代理”为一体的外汇资金综合循环体系,增加外汇资金吞吐量,遏制外汇存款下滑趋势。当年开始营业的交通银行泉州市分行国际结算量588万美元,外汇业务收入5.4万元。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