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60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4
页码: 224-22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丰泽区年度计划编制与执行的情况。
关键词: 经济管理 计划管理 编制执行

内容

一、年度计划编制与执行
  (一)计划编制
  1997年建区后,在泉州市计划指标指导下,测算丰泽区社会需求总量,预测行业和重要产品的发展态势,确定下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参数,编制《丰泽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综合性年度计划》,项目涉及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三资企业产值、消费物价指数、农民人均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导各街道、区直各部门、辖区各企事业单位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城市和生态建设及服务民生建设,促进丰泽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7年开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增加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体现环保、效益指标,使年度计划变得更加客观科学。计划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为15%。从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项目带动、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加以落实。
  (二)计划执行
  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和加深,国内市场需求不振以及新区建设任务繁重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丰泽区及时调整策略,加快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步伐,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扩大对外开放,克服各种困难,促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丰泽区1998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各项任务。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9.2亿元,完成年计划103%,比上年增长25.5%;城乡企业总产值54.65亿元,完成年计划103%,比上年增长26%。
  1999年,丰泽区以贯彻市委、市政府“市场开拓年”“科教兴市年”“城市管理年”的工作部署,突出以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为重心,狠抓为民办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区、市场开拓、文明新村建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6亿元,完成调整后年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14.4%;城乡企业总产值62.8亿元,完成调整后年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6%。
  2001年,丰泽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总产值65.4亿元,比增10.8%;农业总产值3.7亿元,比增2.7%;城乡企业总产值83亿元,比增13.1%。财政总收入4.16亿元,比增40.7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65亿元,比增38.13%。财政总收入绝对数增加1.2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绝对数增加0.73亿元,增长幅度和绝对数增加值均达到建区以来的最高点。
  2002年,丰泽区大力营造“五种环境”(即宽松高效的政策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定稳定的法治环境、富民安民的生活环境),推进“三大转变”(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初步建成区向较具现代化标准城市转变),推进企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超出年初计划预期目标。全年工业总产值73.35亿元,增长12.1%,比预期目标高0.21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3.73亿元,增长0.86%,比预期目标高0.9个百分点;完成城乡企业总产值94.83亿元,比增14.3%,比预期目标高1.1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5.2亿元,比增25.01%,比预期目标高8.6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71亿元,比增30.77%,比预期目标高10.93个百分点。丰泽区获“全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两基’巩固提高先进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二连冠4项省部级称号。
  2005年,丰泽区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大局,统筹兼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当年地区生产总值132.5亿元,增长16.1%,高于年初确定的预期;财政总收入9.62亿元,增长19.2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46亿元,增长26%;工业总产值209.8亿元,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1.7亿元,增长20%。是年,丰泽区顺利通过“全省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三连冠)等称号。
  2007年,面对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深刻影响,丰泽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好中求快、支撑带动”的发展思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致力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步伐,推进“三个优先发展”,打造“四个服务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品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逐步降低。基本实现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1亿元,财政总收入12.6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3%、14.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3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4%。丰泽区获“全国科普示范区”“中国童装名城”和省级“文化先进区”等称号。
  二、中长期计划编制与执行
  (一)“九五”后三年计划编制与执行
  1997年,区政府成立“九五”后3年(1998—2000年)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区计划统计局牵头编制《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后三年(1998—2000年)计划》。1998年2月21日,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计划。按照该计划,到2000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城乡企业总产值分别达78.3亿元和86.6亿元,年平均增长26%;财政总收入力争达3.38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达2.32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7%和8%。此后,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认真执行“九五”后三年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制定2000年度计划时对工农业总产值、城乡企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指标进行必要下调(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执行)。至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亿元(当年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0元,位居全市前列;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城乡企业总产值73.4亿元;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4亿元;财政总收入2.96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92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0.89%和18.98%。全区工商税收实现“三年翻一番”目标。收入结构明显优化,税性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由1997年的86.19%提高到2000年的93.36%。丰泽区先后获“全国城郊型农业生产先进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区”和“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周先进单位”等称号。计生工作获全省“一类先进区”和实现“三为主”(指计划生育工作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和经常性工作为主)先进区称号,拥军优属获省级“双拥模范区”和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区”称号。
  (二)“十五”计划编制与执行
  2000年初,区计划局牵头开始酝酿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2001—2005年)计划纲要事宜。2001年初,根据中共丰泽区委一届八次会议通过《关于制定泉州市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起草《关于泉州市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4月,经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付诸实施。该纲要以发展为主题,计划到2005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年均增长15%。
  2001年开始,丰泽区立足中心城区优势,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大局,实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2001—2005年)计划(此后,历年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十五”计划纲要总体构想和若干预期指标)。5年间,丰泽区围绕重点产业合理配置资源,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房地产业持续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一大亮点。加快服务业发展,消费品市场持续走强。继续优化农业结构,城市生态农业初现特色。组织实施市定重点项目、区级重点项目98个,累计投资27.5亿元,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转变居民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至2005年,全面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49亿元,增长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190元,增长11.74%。“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14%;5年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海关出口商品总值7.88亿美元。均高于“十五”计划预期目标。当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9767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44068万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661050万元,增长16.7%。三次产业结构为1.49:48.61:49.89。城市化进程加快,全面完成“镇改街道”“村改社区”工作,建设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城市初步建成区拓展至22平方千米,街居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成效,先后获得省部级表彰18项,并获“中国树脂工艺之乡”称号。
  (三)“十一五”计划编制与执行
  2005年1月,丰泽区发改局即根据省、市有关精神,拟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确定11个前期研究课题和24个专项规划课题。此后,经多次考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于同年7月底形成《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总体纲要》第一稿;此后,根据区政协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会议以及《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关于制定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进行修改。2006年初,区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该纲要提出到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1亿元,年均增长14.5%;工业总产值404亿元,年均增长14%;农业总产值2.5亿元,年均下降9.5%;财政总收入21亿元,年均增长1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1.97亿元,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到0.5:47:5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7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亿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0元,年均增长10%。
  2006年始,丰泽区围绕建设“推进‘三个优先发展’(即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教育事业),打造‘四个服务中心’(即打造泉州市的行政文化、商贸旅游、人才技术、信息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丰泽现代化科工贸文化旅游区”目标。工业经济方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纺织服装、包袋制鞋、树脂工艺、机械电子等四大产业创新步伐。发展现代服务业,重抓一批大型商贸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生态农业发展,花卉、水产、水果等成为农业主要收入来源,“粮改经”任务基本完成,发展循环经济,消费、投资、出口需求协调拉动,城东、东海片区进入全面开发阶段,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
  至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9.5亿元,年均增长14.75%;财政总收入12.65亿元(区级分享部分),年均增长22.5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64亿元,年均增长24.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86亿元,年均增长20.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2亿元,年均增长20.25%;外商实际到资4850万美元,年均增长0.6%;海关出口总值5.58亿美元,年均增长19.1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年均增长10.9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48.6:49.9。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形成纺织服装、包袋鞋业、机械电子、树脂工艺四大主导产业。全区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从建区时的52家发展到233家,年纳税超200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86家。通过ISO系列质量认证企业从建区时的2家发展到15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有50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7个、福建省著名商标10个。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8亿元,年均增长25.86%。引进国美电器、苏宁电器、永乐电器和好又多、新华都超市等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培育发展宝洲路家具一条街、湖心街轻型建材一条街、少林路包袋原辅材料市场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适合国计民生需求的专业街市。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