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口码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564
颗粒名称: 一、港口码头
分类号: U658
页数: 4
页码: 201-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丰泽区港口码头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后渚港、内港、法石港、蟳埔港、乌屿港、普济桥渡等。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泉州市 港口码头

内容

(一)后渚港
  后渚港位于泉州湾西北角洛阳江下游西侧的丰泽区城东街道东部、东海街道北部,马头礁附近,港区距泉州湾湾口约15千米。为泉州湾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泉州港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后渚港位于洛阳江入海处右岸,新港区在马头山下,距市区11千米,距泉州湾口15千米,背依马头山,西面及西南有马坂山、石壁山,东南有高山岩、鹦歌(鹉)山等山峦屏障,东面与惠安县百崎回族乡隔海相望。港内掩护条件较好,便于海船停泊与启航。
  后渚港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设有港口,称“刺桐港”(见本节节后附《古刺桐港地点考证三种观点》)。
  宋代,泉州港当时与交州(交趾,今属越南)、广州、扬州并称中国四大贸易商港。元代,成为中国对外通商重要港口,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于世。
  明清两朝海禁、迁界,后渚港逐渐衰落。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相继开埠,后渚港成为一般地方港。
  民国17年(1928年),平民泉秀汽车公司修建泉州通后渚村公路,建设有简易码头,开办旅客水陆联运。
  民国26年(1937年),闽南泉安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曾聘请荷兰治港公司来后渚港勘测设计码头,因全面抗战爆发而停建。
  全面抗战期间,泉州湾为防日舰入侵,港区布雷封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后渚港设有海军码头及木帆船小码头各1座,大宗货物需在海中盘驳。
  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对峙影响,1957年始,后渚港停止对外轮开放,亦停止开发建设。
  1971年,在新港区马头山下填筑堆场。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从洛阳桥至顺济桥环丰泽区水域均归入大泉州港泉州湾港区的北部区域,后渚港为泉州湾港区的后渚作业区。
  “八五”期间(1996—2000年),后渚港区先后建成后渚2个5000吨级集装箱专用码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类口岸。
  1971年,在后渚港马头山下建设新港区。
  1974年10月,修建通往新港区道路1.53千米,并划出外轮避风锚地2块,可供3000吨级船舶停泊。同年12月,开始建设2个500吨级浮码头。1976年,首个500吨级浮码头泊位竣工投产,1979年,第二个500吨级浮码头泊位建成。码头总长82米,宽9米,钢引桥21米,宽4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罗零,罗星塔零点的简称,即海水基准面)-5.0米。通过浮运吊装组合,护岸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撑力墩。年吞吐量10万吨。
  1984年5月,建成3500吨级石油码头。该码头为泉州石油公司专用码头,高桩梁板式结构,长65米,两边人行道长74.7米,抛石引堤长245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6.7米,年吞吐量石油30万吨。
  1985年9月,后渚港3000吨级杂货码头建成。该码头为有纵向连系梁的钢筋水泥高桩、大板结构。码头平台长124米,宽20米,栈桥长74.54米,宽8米,标高6.7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6.7米,年吞吐量20万吨。
  1987年12月,建成5000吨级粮食专用码头。该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长133.5米,宽18米,栈桥长150米,宽7米,水面标高7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8米,年吞吐量30万吨。
  1988年9月,建成500吨级过驳码头2个泊位。为栈桥高桩梁板式结构,码头平台长102米,宽15米,栈桥长90米,宽8米。设计水深罗零-5米,年吞吐量12万吨。该码头可同时停靠2艘500吨级船舶。
  1990年上半年,建成后渚海巡码头,长60米,宽8米,为缉私艇停靠专用码头。同年12月,后渚港又建成5000吨级客货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长152.29米,宽25米,水面标高7米,两道栈桥宽8米,长分别为76米和65×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8米,年吞吐量16万~20万吨,旅客4万~5万人次;鲤城区交通局在后渚港粮食码头下游建渡运码头1座,码头平台长19米,宽8.4米,沿江设4米宽楼梯踏步,栈桥及引堤总长193米,宽2米。
  1992年,建成环后渚港公路,各项设施日渐完善。
  1996年6月15日,后渚港区集装箱码头正式开工兴建。“九五”期间(1996—2000年),后渚港内兴建5000吨级集装箱码头和杂货码头3座。建成后渚二期2个5000吨级集装箱专用码头,后渚1000吨级技改码头。全港初步形成大中小码头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公共商业码头与货主专用码头并举,国有、合营、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码头群体。港口现代化发展格局具雏形,在综合配套、增进港口装卸现代化、管理电脑化方面迈出新步伐。新增大型机械设备设施,后渚集装箱码头新增桥吊2台(30.5吨、40吨),龙门吊2台(每台40吨),正面吊1台(40吨)。
  至2007年,后渚港有5000吨级码头泊位2座;3500吨级码头泊位1个;3000吨级码头泊位1座;500吨级趸船浮码头2个;500吨级过驳码头泊位2个;以及3500吨级石油码头、5000吨级粮食专用码头、后渚客渡码头等。
  (二)内港
  泉州内港码头是古刺桐港的老港区(见本节节后附《古刺桐港地点考证三种观点》),指晋江下游、顺济桥以南至原泉州造船厂船坞以北,靠近泉州市区地段一连片的港区。其中泉州大桥以下至第九码头属丰泽辖区(泉州大桥以北至顺济桥之间的码头属鲤城辖区)。
  民国时期,泉州内港码头较简陋,但航运相对陆运发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继续沿用旧码头。其中8~9码头仍为自然岸坡作煤炭装卸。
  1960年,泉州市区建设防洪堤,将晋江沿岸自然坡岸岸线改为驳岸式码头,岸线总长870多米,划分为第一至第九共9个码头,其中各段码头内又依泊位(渡口)分编不等组别。由于内港码头全线紧贴防洪堤,是一个亦堤亦路亦码头的开放式港区。1984年泉州大桥建成后,把内港码头分为南北两段(丰泽建区后,大致第六码头以下至第九码头属丰泽辖区)。是年,福建省交通厅批准投资155万元,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广东省汕头市基础打捞公司承建,于原第七、第八码头位置建设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式200吨级码头1座,泊位3个,码头平台长105.3米,宽13米,设计水深-3米,高程6.8米,年吞吐量10万吨,并建仓库110平方米。
  1987年12月,福建省交通厅批准投资173万元,由交通部第三航运工程局设计室设计,福建省港务工程处施工,沿200吨级码头前沿夹角175度(第九码头处)顺延再建设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式500吨级码头1座,泊位3个,码头平台149米,设计水深-4米,设计年吞吐量15万吨。至此,两段码头基本连成一片,第八、第九码头合并成第九码头。此后,经过多年投入、多次技改,第九码头达到200吨级3个泊位、年吞吐10万个标准箱,500吨级3个泊位、年吞吐16万个标准箱的靠泊能力。后因晋江泥沙淤塞严重,至1996年,除第六码头仍有部分小渔船停泊外,其余码头逐渐荒芜消失。
  1996—2000年,内港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二类口岸。至2007年,港区有生产泊位5个,其中2000吨级3个,500吨级3个,码头泊位及港池水深5~8米,航道畅通,航标设施完善,吃水5米(乘潮5.5米)、通过桥梁最大净空高度为23米的船舶可自由进出。年吞吐能力100万吨。港区配置各种起重机12台(最大起重能力40吨),牵引车2台,叉车7台,100吨电子汽车衡1台;密封仓库近万平方米,钢结构库棚5000多平方米,堆场1.5万平方米。开展有配载装卸、仓储运输、理货计量、引航签证、船货代理、改装刷唛、物资配送、水电供应等业务。
  第六码头 北面紧挨第五码头,南面至盐业仓库(旧盐馆)前旱闸。该码头由一个120吨级驳岸式泊位、一片轮船锚地和一个阶梯式渡口组成。泊位为主安排运载食用盐等各类盐的船舶停靠、装卸;锚地常年供3艘150千瓦拖轮和1艘120千瓦拖轮锚泊,港区内检查船、引水船也锚泊在此;有自晋江海尾、仙石、蚶江、六陡、溪头等渡口的渡船停泊在此。
  第七码头 北面紧挨第六码头,南临灯荣旱闸北侧。该码头为平台与斜坡相联结的革新型驳岸,即在泊岸平台的外沿顺涨退潮方向加砌一条石斜坡深入江河。该码头主要供运载木材、毛竹入港的福州、泉州惠安木帆船停泊、卸货,有时也分担其他码头调剂过来的船只停泊、装卸。泉州输出的油漆、松香、松节油、农产品也常于此装船发运。
  第八码头 位于灯荣旱闸前,有驳岸式泊位2个和阶梯式渡口1个。泊位一般为运载木材、煤炭的船只停泊、卸货。渡口既供周边居民洗衣、挑水,又可供港区内各种船只的船工划小船上岸办理签证、上街购物。
  第九码头 北起灯荣旱闸南侧,南止泉州造船厂船坞(今泉秀街道灯洲社区田安大桥一带)。1968年,2个120吨级泊位投产,其时拥有3个驳岸式泊位码头。自20世纪60年代初该码头建成启用至1984年泉州大桥建造前的20多年间,此处一直是煤炭专用码头。
  (三)法石港
  泉州内港下游5000米处,位于东海街道法石社区,是江海交汇的港口,俗称石头街,包括坂头、圣殿、文兴、长春、美山(有古码头),是古刺桐港的一个支港。宋时为海防要地,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在文兴建立法石寨。宋元时期,此地有众多的阿拉伯人聚居,多以航海经商为生,港口有“旌旗蔽天,船桅林立”盛况。其时,执掌市舶的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拥有大量海船,专门建楼以瞭望海船进出港口。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11月,张世杰护送宋端宗(赵昰)从福州南下泉州,因蒲寿庚闭门不纳,临行抢走蒲氏海船400多艘。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泉州设海关总关,法石是其六个分关之一。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泉州乌艚大帆船往占城、暹罗运载洋米,兼运两广货物来泉州销售,广东船只也载货物来泉州,皆泊于法石港。清末,南洋航线被洋轮占夺,泉州航运商另辟往南航线,法石船商最多。
  民国初期,泉州商船仍以法石居多,法石仍设海关分关(今海关码头遗址尚存),直到全面抗战期间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港作为煤炭装卸点。邻县的渔港也经常载鱼货到法石起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内港和后渚港现代化码头建成,法石港海运装卸量逐年减少,直至停航。
  (四)蟳埔港
  与法石港毗邻,位于晋江下游江海交汇处,因盛产蟳(蟹类),故称蟳埔。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有惠安人移居此地,以近海捕捞和贩卖鱼货为主业、航运为副业。该港口是历来鱼货起卸贩运点。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后,蟳埔港航运船舶仅与晋江县境、邻县以及厦门等港口通航。1956年合作化时,蟳埔港成立临海海运队(后为鲤城区第二海运公司)。改革开放后,台湾省民间船只频繁往来,蟳埔成为台轮主要泊点之一,建有台轮停靠高桩码头1座,每年到此贸易的台湾渔轮均在200艘次以上。
  20世纪90年代,该港建有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式结构码头1座。
  “十五”期(2001—2005年),投资500万元建成蟳埔300吨级码头泊位1个,年吞吐能力为货运量2万吨,客运量3万人次。2007年6月,港口异地(迁至户坑口)建设动工。
  (五)乌屿港
  乌屿港在洛阳江口乌屿岛上(今城东街道金屿、凤屿社区),地处泉州湾北部顶端,与洛阳港毗邻。该港东面航道深,俗称乌屿潭。东北风时可避风,可容大船停泊。“宋元洋艘罗舶于此”,再换小船到洛阳港上岸。明清以降,因泥沙淤积和海潮回淤及“禁海”“迁界”等,乌屿港逐渐萎缩。
  近代后渚港公路建成,乌屿港逐渐失去作用。20世纪70年代,乌屿岛经过围垦与陆地相连。20世纪80年代,乌屿港为鲤城区第一航运公司船只停泊地。2007年,乌屿为渔船停泊地。乌屿港有乌屿码头(参见本志文体旅游卷第五章文化遗产“古遗址”中“乌屿码头”)。
  (六)普济桥渡
  普济桥渡,又称浔尾渡、浔海桥渡、无尾桥渡,亦称浔尾桥、浔海桥、无尾桥。位于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后渚港西北方。本地方言“桥渡”即为伸入海中之码头。南宋宝庆二年(1225年)春,僧人道询主持募建普济桥渡,桥渡及塔亭路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夏竣工并投入使用。附近后人竖有“普济桥渡”“宝塔亭路”碑。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万际璋(万正色次子)重修普济桥渡。1973年城东公社建城东海堤时经普济桥渡。
  又,1997年12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鲤城交通志》:“无尾桥位于泉州城东浔美村,与乌屿岛隔海相望。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由西禅寺和尚主持倡建(民间传说是宋代浔尾村胡百万捐资),桥长460余米,下筑65个墩,墩间各架5条长7米、宽0.65米、厚0.35米石板,桥未全部建成,因此人称无尾桥,实为码头栈桥。桥尾建一实心塔,为终端标志,标明桥的方位,又可测量水位。距该塔约百余米的江面另建一塔作为航标。现仅存石桥残段。”
  (七)蟳埔陆岛交通码头
  位于东海街道蟳埔社区沿海大通道三期工程内,建设规模为50吨客运码头泊位1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2003年11月,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筹建东海蟳埔陆岛交通码头。2007年3月,泉州市政府批准建设蟳埔陆岛交通码头。同年6月中旬开工,年底完成水下12枝桩基。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后渚港
相关专题
第六码头
相关专题
第七码头
相关专题
第八码头
相关专题
第九码头
相关专题
法石港
相关专题
蟳埔港
相关专题
乌屿港
相关专题
普济桥渡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