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城建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544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城建管理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3
页码: 176-178
摘要: 本节介绍了泉州市丰泽区的管理机构和城建执法情况。城市规划建设机构包括建设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城建执法方面,进行了专项整治工作,包括建筑装修、文明施工、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整治。同时,加大了对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制止和拆除违法建筑,维护城市管理秩序。
关键词: 泉州 管理机构 城建执法

内容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城市规划建设机构
  1997年,丰泽区建设局设立,承担辖区城市规划和建设职能。内设办公室、建筑业管理科、城市建设管理科、房地产管理科,有人员编制9人。2007年,区建设局内设办公室、建筑业与房地产管理股、城市建设管理股、行政审核审计工作批股等4个股室,下辖区住房基金中心、区建筑安全监督站、丰泽区建筑工程造价站、区房地产管理处、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和区土地规划管理站等7个事业单位,有人员34人。
  二、城市执法管理机构
  (一)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06年7月,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筹建小组成立。
  2007年7月,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设立,规格为正科级。该局由泉州市城市建设监察支队丰泽大队和原丰泽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建而成,是区政府负责行使城市管理的工作部门,加挂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牌子,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股和执法综合股3个股室,下辖1个直属中队、8个街道中队,行政编制7名,机关工勤人员核定事业编制2名,直属执法机构核定执法专项编制60名。(二)丰泽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2007年7月2日,丰泽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成立,隶属于丰泽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主要负责协助执法局做好辖区内分工负责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辅助性保障事务工作。同时,撤销泉州市城市建设监察支队丰泽大队和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个事业机构。人员编制核定为事业编制38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名,专业技术人员32名,后勤工作人员4名。
  第二节 城建执法
  一、专项整治
  1997—1998年,在全区开展建筑装修及文明施工、建筑物屋顶垃圾等11项专项整治。
  2001年,按照市、区创卫办的要求,派员参加对全区的市容、环境卫生和各街道“创卫”工作情况检查。加大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的整改力度,多次出动装载机或雇用人工配合“绿化上档次”工程进行推土、平整,对辖区夜间大排档、违章建筑进行整治。
  2002年,开展垃圾收集处理、夜间大排档等各项专项整治;开展建设工地运输车辆“滴撒漏”整治工作,查处运输车辆“滴撒漏”现象12起,要求施工工地封闭管理。检查建筑材料的堆放情况,责令各施工单位确保低音贝施工,保证不存在噪音扰民现象。
  2004年,围绕迎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检查,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及绿化带的全日保洁、清理工作,环卫车辆全封闭、清洁运输。协助清理城市“牛皮癣”工作,及时维修更换路面缺损井盖574个。严格要求施工现场做到场地设置1.8米以上围墙,出入口设洗车台,净车出入,施工场地平整硬化,做到建材堆放有序整齐,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工地食堂、临时厕所经常保洁。
  2005年,清理雨水口20座,污水管线、道路井盖完好率98%,内沟河管理由8小时调整为12小时,增加清捞人员,控制生活污水处理排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0%以上。
  2006年,加强户外广告巡查监督管理,发现违法户外广告牌及时报送市执法局查处。
  2007年,在全区开展以社区垃圾治理、排水排污、环卫设施健全、日常保洁到位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各街道对下辖社区开展污水重点治理。加强城乡接合部沟渠、公路边沟桥涵、水塘、沿线溪流治理,清理污泥积水,逐步实现“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目标。严查市区工程土方车辆“滴、洒、漏”现象,加强大门洗车台、冲洗设备设置和进出车辆冲洗跟踪监督,督促新开工工地落实洗车制度。
  二、“两违”查处
  2001年,加强对东海滨城工业园在建工程的日常管理,发现“两违”(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15起,及时联系区城监大队到现场处理。
  2003年,开展声势浩大的制止和查处“两违”百日整治活动,全年依法处罚违法违规建设10起,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对10个涉违企业、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2004年,落实车辆停放和临时摊位定点规划工作。成立泉州市丰泽区车辆停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配合交警部门施划1052个停车位,及时出台《关于中心市区车辆停放管理工作的意见》,组织第一批管理人员上岗管理。在开展制止、拆除“两违”和占道经营“钉子户”活动中,群体性阻挠严重,执法力度不够,强制措施难度大。
  2005年,丰泽区城东、东海两大片区的开发建设先后启动。受利益驱动和攀比心影响,部分群众先后抢占抢建,企图通过拆迁赚取高额的“补偿费”“拆迁费”,导致辖区内“两违”行为呈高发蔓延之势。区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丰泽区制止和查处“两违”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宣传工作组、群众工作组、案件查处组、综合执法组和安全保障组5个专项工作组,并明确各工作组在整治中的职责。各街道和区直有关职能部门也相应成立制止和查处“两违”工作机构,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制违。建立区委、区政府“制违”月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成立由区纪委牵头的“制违”工作专项督查组,对各项工作及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反馈。全年制止、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80多起,拆除违法建筑92宗15907平方米。
  2006年8月15日开始,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班子领导和区直各单位领导深入到挂钩社区,挨家挨户做好宣传、排查工作,并分片包干劝导“两违”户按照“立即停”的三条标准(即无脚手架和模板、无施工设备、无建筑材料)停止违建行为,自行拆除脚手架和模板、撤除施工设备、清理建筑材料,对拒不拆除、撤除、清理的,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强制执行。全年出动“拆违”队伍3万多人次,制止“两违”行为1713起,涉及面积29.89万平方米;拆除“两违”建筑物1141起,面积18.56万平方米。全年组织全区性集中统一拆除行动9场。其中8月21日,区委书记许维泽、区长谢再钟组织带领区街干部、公安干警等近800人,出动10台拆除机械,对东海街道宝山社区15幢面积1.1万多平方米的违建别墅实施拆除,并对其中一幢实施爆破拆除。这是泉州拆违史上的第一次爆破拆除。
  2007年,区城市管理局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宣传力度,印发相关宣传材料进行宣传教育,协调有关新闻媒体聚焦报道,编发“制违”工作简报,扩大社会影响面。城管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包户,做好违建户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加强“严格管”机制,建立区领导挂钩街道、包到社区制度和区直单位与社区捆绑联动制度,以居民小组为单位,建立由街道挂点领导、街道干部、社区“两委”及工作人员包干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下发《丰泽区委、区政府关于修订〈建立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和《丰泽区各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制止和查处“两违”工作责任书》,对“制违”工作不力、发生“两违”行为严格追究。加大“坚决拆”力度,选择东海、城东2个“两违”现象高发区,重点突破,抓住个别典型违建大户和顶风违建户,进行摧毁性拆除,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全年出动“拆违”队伍18万余人次,拆除违法建设1120宗,面积20.45万平方米,实施行政处罚302起。组织全区性集中统一拆除15行动场次,出动人员6000多人次,拆除违建机械36台次。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