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5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分类号: F293.3
页数: 3
页码: 159-16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丰泽区的房地产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起初主要进行公租房的建设和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业逐渐扩大,包括商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房地产业成为丰泽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各种住宅小区和高层建筑相继建成,品牌效应得到提升。同时,辖区也进行了拆迁安置工作,以支持新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房地产业的繁荣促进了丰泽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泉州 公租房 房地产

内容

一、建设发展
  境内房地产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市(县级)房地产管理部门征用泉秀路北地块建华福住宅新村。
  1980年始,市(县级)房地产管理部门在崇福路成片开发建成红梅新村,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1486套。
  1981年,在西贤路南段动工开发建设西郊新村,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1620套。
  1987年,在泉秀街泉淮社区动工建设汀洲新村,建筑面积4.27万平方米、467套。在前坂街建设前坂新村,总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410套。
  1989年,在东湖附近动工开发建设东湖新村,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302户。同时,在福田路开发建设霞淮花苑,总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540套。
  1990年后,继续开发泉秀新村、北山新村、泉秀花园、广益花园等商业住房,解决和改善部分居民和职工住房问题。同时,在西郊、汀洲、后坂、东霞、仁风等地建廉价房17栋588套,解决部分住房困难户居住问题。
  1992年,外商独资企业在东海镇东南建设集工商业、旅游业、娱乐及住宅于一体的东海滨城,占地9平方千米,总投资额超15亿元。至1995年,活跃在境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00多家,其中有三分之一为非国有经济成分;是年,泉州市及鲤城区在境内的丰泽街道东霞、东湖的仁风、少林投资建设商住房小区,其中,东霞小区、仁风新村基本建成,开发商主要为泉州市国营、集体单位。同时在境内的圣湖、东美、西湖等地着手小区前期开发工作。在境内的东海镇,房地产公司动工开发云谷小区商住楼,该小区占地9.5公顷,总投资1.2亿元。分三期开发,其中小区一期11幢完成一半工程量;二期22幢完成打桩等基础工作。
  1996年,省第五建筑公司先后与外商合资成立南建(工程、建设、房地产)公司和冠裕、伍恒房地产开发公司,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其后,境内房地产的开发规模逐渐扩展到十几公顷、几十公顷,甚至上百公顷。
  1997年,港资企业泉州千亿地产有限公司先后在辖区开发千亿大厦、千亿华园等大型地产项目。由福建省泉州市联成房地产公司开发兴建的泉州永宏花苑保险地税大楼竣工。该楼位于刺桐路和丰泽街的交叉处,是一幢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高层建筑,总楼层22层,建筑总高度93米,建筑总面积59440米,总造价1.184亿元。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新华小区。建区后,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并迅速成为丰泽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心城市东片区每年房屋竣工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泉州的房地产企业开始注重品牌效应,30多个以追求人性化、生态型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以往小规模的住宅小区发展成为配套设施完整的较大规模的社区,涌现出圣湖住宅小区、国际新城、宝珊花园、东海滨城、马可波罗豪园、海景国际花园、千亿山庄等高档住宅区。
  至2000年,千亿大厦、圣湖二期先后获得“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泉秀街与坪山路交界处的金帝花园被建设部确定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科技示范小区”,并通过“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评审小组验收合格,圣湖二期获“省城市住宅建设示范小区”称号,华大新南小区等4个小区列入市级科技试点示范建设。品牌效应把辖区带进房地产开发与消费的良性循环阶段。高层建筑开始走进市场,并成为热销产品。新区60多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丰泽商城、青少年宫建筑群、城市雕塑等一大批富有特色的景观建筑,成为泉州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年,成立泉州市丰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为区属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经营开发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由于中心城区的东扩、西移和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境内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开发投资连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2001年,丰泽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增至6300万元,当年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担保地产贷款3000万元,商贸贷款1200万元。2003年,辖区房地产业双向拉动促进发展,房地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主要支柱产业。区委、区政府鼓励和引导开发商开发建设精品住宅小区和商住大楼,借鉴漳州市的华园小区(部级试点)开发建设等成功经验,提出培养、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和景区建设思路。
  2006年,泉州市行政中心规划东迁为丰泽区特别是东海片区的开发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辖区房地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各开发商为广大住房消费群体提供高、中、低价位,大、中、小户型的多品种的商品房,满足不同收入家庭住房需求。是年,辖区人均居住面积达37.45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泉州千亿山庄获“2005年度亚太人居环境奖”。由泉州市丰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宝秀安置小区动工兴建,由外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南少林寺二期演武堂工程动工兴建,面积969.3平方米。此外,海星、宝秀安置小区也相继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海星小区9号楼、2号楼、13号楼共4.5万平方米的基础建设,完成1~8号楼地下室桩基施工;宝秀小区的1~5号楼、9号楼和12~19号楼14幢共5.81万平方米封顶。
  2007年,随着中心市区“东进、南下、西拓”的进一步实施,东海板块、城东组团的房地产业发展加快。海星安置小区21栋楼建设快速推进,国道324线拓改二期安置房建设全面展开,美仙山安置小区一、二期安置房和东海湾·俊园、海逸国际公寓等项目相继开工。宝珊花园续期别墅、鑫源麦德龙·国贸商城、巴厘印象、海泰御景、天瑞·滕王阁等项目相继亮相。当年辖区有19幢楼房竣工,500多套住房,总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此外,还有城东片区安置房3幢18层高的安置房封顶,海星安置小区5幢住宅楼封顶,见龙亭小区8幢经济房开工建设,5幢安置房封顶。总投资近10亿元。其中,城东片区安置房完成投资3.58亿元。
  二、拆迁安置
  境内的拆迁安置工作起始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其时房屋拆迁主要以辖区靠近核心城区的泉秀、东湖、北峰一带拓宽改造为主。执行1991年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1993年《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1997年建区后,辖区的拆迁工作由区住建局负责。
  2001年,贯彻执行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1991年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2002年,执行新修订《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2003年3月,贯彻泉州市《关于印发泉州市各县(区、市)城市房屋拆迁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的通知》和《泉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围绕沿海大通道、大坪山隧道连接线、森林公园和海丝景点整治等市政工程建设,丰泽区抽调精干600人次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江口片、国道324线拓宽改造项目等地的拆迁工作,全年完成拆迁、动迁20多万平方米,协助选房、腾空房屋1000多户,查处阻碍工程的城建违法行为320起。
  2004年,全区开展“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专项治理工作,注重解决拆迁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拆迁行为,切实维护广大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落实浔美工业区部分企业的拆迁安置,完成用地规划许可证及报批用地手续及过渡费、拆迁管理费、征地费等工程费用办理,完成投资4400多万元。
  2006年,加大拆迁日常监管,对晋江大桥丰泽段房屋拆迁、丰泽区海星安置小区建设用地工程拆迁、LNG项目房屋拆迁等20多个拆迁项目审核把关,核发拆迁许可证,做好拆迁期间的各项服务工作;对全辖区拆迁估价进行技术指导,受理拆迁估价技术鉴定,推动拆迁估价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完成泉秀东街拆迁安置小区部分安置房工程建设。国道324线拓改二期完成拆迁302户,完成5户拒拆民房的全部行政诉讼及强制拆迁听证,并上报市政府申请强制拆迁。完成拆迁户安置房建设工程13幢楼建设。基本完成海星小区、宝秀小区一期工程征迁工作。
  2007年,全面完成内环路建设征迁、泉永路拓改暨北低渠整治工程和宝秀小区一期工程10.93公顷、海星小区12.6公顷房屋拆迁和土地征用补偿工作。启动田安路南拓及片区改造项目和宝秀小区二期工程10.4公顷征迁工作,启动国道324线拓改、城东片区改造、泉州软件园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延长东海片区核心区域房屋协议拆迁期限。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