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口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47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人口变动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4
页码: 110-1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县/丰泽区自古以来人口变动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清末民国时期人口减少,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人口锐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得到控制并稳步增长。外来人口不断增加,迁入形成了人口迁徙现象。
关键词: 人口变动 自然增长率 外来人口

内容

第一节 自然变动
  在人口、劳动力作为扩大社会生产动力的古代社会,人口出生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医疗保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自然灾害和战乱频仍的年代,人口死亡率很高,平均寿命短,人口变动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
  清末民国时期,战乱灾荒不断,民不聊生,境内人口持续减少,特别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晋江全县人口锐减约10万人,境内人口也呈现负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医疗保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消灭鼠疫、霍乱和天花等瘟疫,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提高,境内人口变动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模式,人口总数不断增长。其中,1950年,泉州郊区人口出生率34‰,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28.5‰。1955年,泉州郊区人口出生率更是高达41.73‰,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达35.83‰。因此,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但人口快速增长势头不减。其中,1961年,境内人口出生率20.7‰,死亡率11.7‰,人口自然增长率9‰;1965年,境内人口出生率34.9‰,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28.8‰。至1971年,当时县级泉州市东海乡、城东乡、北峰乡和清源农场人口合计7.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33.22万人的22.24%。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加强,使境内人口增长过快、过多的势头逐步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两位数下降到10‰左右。198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39‰。1981年,境内人口出生率18.22‰,死亡率5.92‰,人口自然增长率12.27‰。其中,东海公社人口出生率20.57‰,死亡率5.99‰,人口自然增长率14.58‰;城东公社人口出生率19.84‰,死亡率5.53‰,人口自然增长率14.31‰;北峰公社人口出生率18.07‰,死亡率4.12‰,人口自然增长率13.95‰;清源农场人口出生率14.38‰,死亡率8.13‰,人口自然增长率6.25‰。1982年,境内人口9.45万人;占当年泉州市(县级)总人口的23.04%。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反弹。此后,随着计划生育力度的加强,特别是城镇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胎和农村一对夫妇生育“一胎半”政策的严格执行,人口自然增长率又逐年下降,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1992年,境内户籍人口12.89万人;占当年鲤城区总人口的26.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至1997年建区时,全区户籍总人口127672人,当年出生1476人,死亡6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4‰。
  1999年,出生1272人,死亡6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36‰。2000年,全区户籍总人口147700人。其中,当年出生1877人,死亡75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6‰。
  此后5年,户籍人口年均净增长六七百人,自然增长率维持在4.3‰~4.95‰的低水平。
  2006年,户籍人口出现较快增长势头,当年户籍人口净增长14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9‰。
  2007年,全区户籍总人口211451人。当年户籍人口净增长161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7.6‰。
  第二节 人口迁徙
  一、迁入
  秦汉时境内始有北方汉人迁入,其中有大道者在此时南迁入闽定居清源山修炼。此后,逃避灾荒、战乱或政治迫害,时有北方汉人迁入。三国时东吴多次对闽用兵,部分将士落籍境内。
  西晋末年,中原板荡,衣冠南迁,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汉人入闽,其中一部分进入今泉州地域沿南安江而居(因名“晋江”),并与当地闽越族相互融合。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卢偱兵败交州投水而亡。其部众数千人散居今泉州等地沿海,后受招安,结庐而居,号为“夷户”。这些中原晋人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使晋江流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南北朝梁侯景之乱(548—552年),北方黄、林、单、威、仇五姓迁入境内。
  唐初,中原河洛地区光州固始人陈政率部入闽,其部下及家属部分落籍境内。唐武德五年(622年),穆罕默德的门徒三贤沙谒储、四贤我高仕到泉州建礼拜寺传教,始有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伊朗人到境内经商、定居。唐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州治迁至今鲤城,此后,境内为州城近郊,中原汉人流入日多,人文日盛。
  唐末、五代,随王潮入闽而来的大量将士、民众部分落籍境内。王潮及其后统治者还实行“招怀离散,均赋缮兵”等一系列有利吸引流民安居的政策,刺史王审邽将耕牛犁耙借给还乡的流民,为他们修建庐舍;王审邽命子延彬于泉州西郊(今北峰街道)建招贤院,礼待入闽避乱的中原公卿文士。唐,五代,先后有周、袁、王、孙、蔡、邬、欧阳、李、谢、许、潘、傅、杨、吴、薛、张、康、万等31姓氏中原汉族迁入,其中以闽王三兄弟带领的人数最多。回族、畲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开始迁入。
  两宋之交,金人南侵,中原民众纷纷南迁,境内又一次形成人口迁入高潮。60个姓氏的外地人迁入。
  元代,不少蒙古军将士后裔定居境内。
  明洪武初至永乐年间(1403—1424年),泉州卫定编6147名,其军士多为安徽、江苏、河北、浙江人。卫所驻军均为世籍驻地,驻防将士实际成了移民,其中相当一部分驻军后裔落籍泉州城郊。嘉靖末,倭寇屡犯东南沿海,泉州沿海居民纷纷迁入郡城及城郊。隆庆四年(1570年),泉州招募浙江兵勇一营600人,驻府城东门;万历二十年(1592年),增募浙江兵勇一营575人。上述部分驻军后裔落籍泉州城郊。
  清初实行迁界,部分界外居民被迫迁居境内。清光绪十年(1884年),孙开华率军驻守泉州,士兵多为湖南人,后大部分居留泉州城及近郊。
  民国时期,十九路军、兴泉纵队、三二五师、交通警察第四旅等国民党军警部队先后驻守泉州,后因部队起义、换防、撤散及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部分外籍士兵居留境内。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厦门、金门沦陷后,难民蜂拥入泉州,部分人员居留境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除经商务工、婚姻嫁娶、工作调动、分配录用、退休退职、投亲靠友等原因迁入外,成规模的外来人口迁入境内较少。
  1957年,东湖乡迁入人口150人,南台乡迁入人口310人。
  1958年,晋江县清源小乡、临海乡和南安县招贤乡等划入县级泉州市,使当年境内(东海、北峰两公社)人口猛增到13967户、5569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9.06%。比上年增加10064户、38281人。其中,原晋江县临海乡划入侨光、新光、群光、盘光、新前、团结、美星、凤山、中芸、宝山、沧海、北星社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97个自然村,7055户、31509人;原南安县招贤乡划入招丰、招群、集丰、晨丰、共进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6个自然村,932户、4594人。
  1962年,县级泉州市开始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在境内的国营茶场等单位。1968年12月,毛泽东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号召后,一批知识青年被安置到县级泉州市的城东、东海、北峰等公社。20世纪70年代,因毕业分配、工作调动、退休还乡、投亲靠友、通婚迁移、因私出国等原因,县级泉州市的北峰、东海、城东等公社大部分年份迁入人口略多于迁出人口。
  改革开放后,除因工作、学习、调动、婚姻、投亲靠友等传统形式迁入外,到境内务工或经商的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他们或只身或携眷属,或常住或暂住。
  1980年开始,境内人口迁徙呈单边增长势头,每年迁入的户籍人口均多于迁出的户籍人口,且人口差呈扩大趋势,越往后户籍人口迁入增长率越高。
  1990年始,境内外来人口每年以数千人的规模增长,至1997年建区时,辖区有外来常住人口约24万人;当年户籍人口净流入5674人。此后,外来人口和户籍流入人口持续增长,其中每年户籍人口迁徙净流入维持在4800人至7800人之间。2000年,常住人口397847人中,外来人口258141人,外来人口占比达到最高值,为64.88%。当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5.29‰。
  2002年8月27日,70户、302名三峡移民落户泉州。其中,丰泽区东海镇宝山村安置7户、30人(户籍人口)。
  2004年,外来人口达到顶峰,为258375人,占常住总人口的59.07%。此后,辖区外来常住人口小幅回落。其中,2005年,外来人口256004人,2006年,外来人口255841人。2007年,常住人口452454人,其中外来人口243737人,占53.87%。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5.3‰。当年户籍人口净流入2734人,比上年减少2889人。
  二、迁出
  境内自古人稠地少,加上历次外来人口的迁入,人多地少矛盾更加突出。自唐末、五代开始,境内大量无地或少地农民,为寻生路,自发迁居人口相对稀少的台湾岛、澎湖列岛、海南岛及两广沿海,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移居海外(主要为东南亚)。
  南宋时,境内部分人口移居澎湖列岛。宋元之际,泉州军民联合抗元,失败后纷纷外逃,或匿于邻县山区,或远徙潮阳、东莞、新会、琼州等地。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十二月,元廷会福建、江西、湖广三省军10万人自泉州后渚港出发征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有境内民众随军而去,留居南洋。
  元代,也有一部分泉州人经泉州港出海经商而滞留定居海外。
  明代,随着贸易方式由外商来泉贸易为主向泉州人出国贸易为主的转变,境内一些在外经商者长期旅外不归。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境内部分人随船队到南洋经商定居。此后,随着航线的开辟,形成向海外移民热潮,境内不少人到南亚和南洋各国贸易定居。嘉靖末的倭寇之乱,促使境内大批民众向东南亚迁徙谋生。
  明末清初,郑芝龙据台时期、郑成功复台以后的郑氏政权时期,招募沿海居民开垦台湾;清初,由于清廷严厉的迁界、海禁政策,迫使许多沿海居民背井离乡到香港、澳门甚至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清廷统一台湾后,复界、取消海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许多泉州民众移居台湾谋生。上述各次泉州沿海居民迁徙,其中有一部分属境内民众。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经济衰落,特别是受抓壮丁影响,境内掀起向海外迁移谋生的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和国家实行不鼓移民政策,特别是1958年人民公社后,实行社队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除因工作调动、参军、军转安置、读书外出之外,境内人员少有流动。
  1960年,晋江防洪堤建成,境内部分堤外沿江居民移居临江、西门、龙头山、泉州农校、泉州二中等处堤内。
  1969年以后,县级泉州市组织4批知识青年8000多人分别到德化、大田、明溪、清流、宁化等县插队落户。其中都包含泉州市郊区单位或公社的居民。
  1970年、1976年和1978年3个年份,因毕业分配、工作调动、退休还乡、投亲靠友、通婚迁移、因私出国等原因境内迁出的人口略多于迁入人口。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在留学移民的基础上,境内出现投资移民、劳务输出移民热现象。
  1997年建区时,全区户籍总人口127672人。当年迁出1784人。1997—2005年,丰泽乡亲以留学、团聚、商业移民、退休移民、技术移民等方式移居国外1321人。其中,移居美国、澳大利亚居多,其次是移居新加坡、日本及部分西欧发达国家。2007年,户籍人口迁出6748人,比上年增加207人。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