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475
颗粒名称: 卷三 人口
分类号: C924.2
页数: 23
页码: 107-1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迄今1万多年前,今东海街道石壁自然村有旧石器晚期人类活动;迄今4000年前,今北峰街道招丰社区石坑村北侧、翠屏山南坡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迄今3590-2700年,清源环清埔任自然村出现青铜文化;自古闽越先民在此以船为家,过着渔猎生活。境内人口历经迁徙、增长和变动,现今境内外来人口数量远远超过境内流出人口。2007年,全区常住人口45.2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4.37万人。
关键词: 人口迁徙 外来人口 泉州

内容

迄今1万多年前,今东海街道石壁自然村有旧石器晚期人类活动。迄今4000年前,今北峰街道招丰社区石坑村北侧、翠屏山南坡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迄今3590—2700年(商周时期),清源环清埔任自然村出现青铜文化。自古闽越先民“泉郎”“夷户”在此以船为家,过着渔猎生活。秦汉三国至晋代,中原汉人不断迁入。此后,东晋末、唐末、五代和两宋之交北方汉人数次南迁进入境内,加上境内原有人口繁衍,地少人多矛盾逐渐显现。自唐末、五代开始,境内部分人群迫于生计开始向台湾岛、澎湖列岛、海南岛及两广沿海以及海外(主要为东南亚)迁徙,历宋、元、明、清、民国而不衰。宋末元初、元末明初,虽继续有北方汉人迁入,但因社会动荡,人民颠沛流离,境内人口有所下降。明、清两代,社会相对安定,人口持续增长,特别是清代中叶,人口快速增长,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境内人户丁口比道光年间(1821—1850年)加倍。清末和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灾害频发,民生凋敝,人均寿命短,加上大量人口出洋谋生,境内人口增长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境内外来常住人口不断涌入,其数量远远超过境内流出常住人口。所以,虽然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年年加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但境内人口总量还是不断攀升。2007年,全区常住人口45.2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4.37万人,占53.86%;汉族44.06万人,占97.44%;少数民族11597人,占2.56%。此外,还有在外丰泽籍华侨华人15.93万人,丰泽籍港澳同胞近2.11万人,丰泽籍台湾同胞近12.76万人。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第一节 人口数量
  清道光九年(1829年),晋江县查照门牌核实人口丁户,晋江县城江北近郊(今丰泽区全境)人口约6万人。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人口比道光年间翻倍。
  清末和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灾害频发,人均寿命短,人口大量出洋谋生,境内人口发展有限。全面抗战期间,人口锐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总量不断增加。1949年,晋江县东湖、南台两乡总人口14115人,占晋江县郊区总人口的80.6%。翌年,两乡总人口增加288人。1952年,泉州市(县级)东湖、南台两乡总人口18153人,比1949年增加4038人,增长26.6%。1958年,晋江县清源小乡、临海乡和南安县招贤乡等划入县级泉州市,使当年境内(东海、北峰两公社)人口猛增到13967户、5569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9.06%。比上年增加10064户、38281人。其中,原晋江县临海乡划入7055户、31509人:原南安县招贤乡划入932户、4594人。
  1960年,东海、北峰、亚热带作物农场3个公社(场)总人口58730人。1961年,东海、城东、北峰、渔业、清源5个公社(场)总人口5922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9.47%。1965年,东海、城东、北峰、渔业、清源5公社(场)下辖67个大队,总人口6.84万人。1971年,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场)下辖68个大队(管区)、511个生产队,总人口15143户、77711人。1981年,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场)总人口20485户、93765人。1985年,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乡(镇、场)下辖67个村(管区),总人口102106人。1990年,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乡(镇、场)下辖66个村(管区),总人口114600人。1993年,东湖、丰泽、泉秀、城东、华大、东海、北峰、清源8个乡(镇、街道、场),总人口120294人。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由于泉州地区经济发达,是内地富余劳力流入务工目的地之一。因此,境内外来常住人口不断涌入,其数量远远超过境内流出常住人口。为准确地反映境内人口总量变化,政府统计部门始有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之分。所以,尽管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年年加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但境内人口总量还是不断攀升。1997年建区时,全区常住人口37.3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超过24万人。户籍总人口127672人。
  2000年,全区常住人口39.7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5.81万人,占64.88%,常住人口13.97万人。户籍总人口36541户,147700人。
  2004年,常住人口435635人,外来人口达到顶峰,为258375人,占常住人口的59.3%。当年户籍人口182044人。
  2007年,全区常住人口45.25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24.37万人,占53.86%;本地常住人口20.88万人,占46.14%。在外来人口中,外省籍11.84万人,占48.58%;省内外市(地)5.41万人,占22.2%;市区外7.12万人,占29.22%。全区户籍总人口57098户,211451人。
  第二节 人口分布
  古代,境内人口主要分布在环泉州城的近郊地区及东门经仁风至西福村的福泉驿道(福州大路)一线和南安县招贤里一带,整个中北部清源山区少有人烟。
  1949年,东湖、南台两乡人口密度648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湖乡7005人,南台乡7110人。翌年,两乡人口密度增加到661人/平方千米。1957年,东湖、南台两乡人口密度800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湖乡8599人,南台乡8819人。
  1958年,晋江县清源小乡、临海乡和南安县招贤乡等划入县级泉州市,境内土地和人口均较大幅度增加。当年境内人口密度351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海公社39651人,北峰公社16048人。1965年,境内人口6.84万人,人口密度431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海公社人口2.45万人,人口密度765人/平方千米;城东公社人口1.69万人,人口密度人547/平方千米;北峰公社人口1.89万人,人口密度500人/平方千米;渔业公社人口6800人,人口密度人152/平方千米;清源农场人口1300人,人口密度98人/平方千米。
  1971年,境内人口77711人,人口密度490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海公社32028人;城东公社22631人;北峰公社21591人;清源农场1461人。1981年,境内人口93765人,人口密度591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海公社37533人;城东公社29127人;北峰公社25505人;清源农场1600人。1982年,境内人口9.45万人,人口密度735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海公社3.76万人、城东公社3.01万人、北峰公社2.54万人、清源农场0.14万人,分别占全境总人口的39.41%、31.85%、26.88%和1.48%。
  1985年,境内人口密度643人/平方千米。其中,城东乡32456人,东海乡40175人,北峰乡28128人,清源农场1347人。1990年,境内人口114600人,人口密度722人/平方千米。其中,城东乡36009人,东海乡45961人,北峰乡31273人,清源农场1357人。
  1990年,境内人口12.89万人,人口密度983.5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海乡5.64万人,城东乡3.68万人,北峰乡3.46万人,清源乡0.11万人,分别占境内总人口的43.75%、28.55%、26.84%和0.85%。
  1993年,境内人口120294人,人口密度758人/平方千米。其中,东湖街道9034人,丰泽街道5671人,泉秀街道6592人,城东镇(含华大街道)37730人,东海镇27661人,北峰镇32248人,清源农场1358人。
  1997年建区,全区辖丰泽、泉秀、东湖、华大4个街道,北峰、城东、东海3个镇及清源农场。人口主要聚集在环泉州市中心的丰泽、泉秀、东湖3街道和北峰镇南部,以及以华侨大学为中心的华大、城东等村(居)。其中丰泽、泉秀、东湖3街道聚集户籍人口3196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491.83人,特别是丰泽街道,每平方千米4007.63人,为全区人口密度最高;清源农场人口最稀少,1331人,每平方千米100来人。
  1999年,在清源农场地域设立清源街道,同时,析出北峰镇东南部的后茂、环山、环清、普明、北门、西郊、西门、城口、田边9个行政村归清源街道管辖。清源街道人口陡增,户籍人口达10460人,比上年增加9116人,增长678.27%;北峰镇户籍人口大幅度减少,为23415人,比上年减少9950人,下降29.82%。
  2003年,城东镇改为城东街道后,华大街道与城东街道的人口数分开统计。其中华大街道4839人,城东街道22515人,分别占当年全区户籍总人口的2.77%和12.89%。其中华大街道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491.77人,比当年清源街道的人口密度633.4人还少141.63人。
  2007年,全区常住人口452454人,常住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泉秀、丰泽、东湖3个街道及清源街道的西南部。当年户籍人口211451人,其中,丰泽街道56692人(含区直机关人口数),人口高度聚集,人口高达密度21638.17人,为全区最高;东湖街道26636人,人口密度4681.2人;泉秀街道20244人,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429.76人:城东街道23597人,人口密度1438.84人;东海街道40523人,人口密度1300.48人;北峰街道26409人,人口密度1027.99人;清源街道11773人,人口密度734.89人。华大街道5577人,人口密度566.77人,为全区最低。
  第二章 人口变动
  第一节 自然变动
  在人口、劳动力作为扩大社会生产动力的古代社会,人口出生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医疗保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自然灾害和战乱频仍的年代,人口死亡率很高,平均寿命短,人口变动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
  清末民国时期,战乱灾荒不断,民不聊生,境内人口持续减少,特别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晋江全县人口锐减约10万人,境内人口也呈现负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医疗保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消灭鼠疫、霍乱和天花等瘟疫,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提高,境内人口变动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模式,人口总数不断增长。其中,1950年,泉州郊区人口出生率34‰,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28.5‰。1955年,泉州郊区人口出生率更是高达41.73‰,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达35.83‰。因此,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但人口快速增长势头不减。其中,1961年,境内人口出生率20.7‰,死亡率11.7‰,人口自然增长率9‰;1965年,境内人口出生率34.9‰,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28.8‰。至1971年,当时县级泉州市东海乡、城东乡、北峰乡和清源农场人口合计7.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33.22万人的22.24%。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加强,使境内人口增长过快、过多的势头逐步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两位数下降到10‰左右。198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39‰。1981年,境内人口出生率18.22‰,死亡率5.92‰,人口自然增长率12.27‰。其中,东海公社人口出生率20.57‰,死亡率5.99‰,人口自然增长率14.58‰;城东公社人口出生率19.84‰,死亡率5.53‰,人口自然增长率14.31‰;北峰公社人口出生率18.07‰,死亡率4.12‰,人口自然增长率13.95‰;清源农场人口出生率14.38‰,死亡率8.13‰,人口自然增长率6.25‰。1982年,境内人口9.45万人;占当年泉州市(县级)总人口的23.04%。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反弹。此后,随着计划生育力度的加强,特别是城镇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胎和农村一对夫妇生育“一胎半”政策的严格执行,人口自然增长率又逐年下降,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1992年,境内户籍人口12.89万人;占当年鲤城区总人口的26.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至1997年建区时,全区户籍总人口127672人,当年出生1476人,死亡6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4‰。
  1999年,出生1272人,死亡6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36‰。2000年,全区户籍总人口147700人。其中,当年出生1877人,死亡75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6‰。
  此后5年,户籍人口年均净增长六七百人,自然增长率维持在4.3‰~4.95‰的低水平。
  2006年,户籍人口出现较快增长势头,当年户籍人口净增长14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9‰。
  2007年,全区户籍总人口211451人。当年户籍人口净增长161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7.6‰。
  第二节 人口迁徙
  一、迁入
  秦汉时境内始有北方汉人迁入,其中有大道者在此时南迁入闽定居清源山修炼。此后,逃避灾荒、战乱或政治迫害,时有北方汉人迁入。三国时东吴多次对闽用兵,部分将士落籍境内。
  西晋末年,中原板荡,衣冠南迁,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汉人入闽,其中一部分进入今泉州地域沿南安江而居(因名“晋江”),并与当地闽越族相互融合。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卢偱兵败交州投水而亡。其部众数千人散居今泉州等地沿海,后受招安,结庐而居,号为“夷户”。这些中原晋人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使晋江流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南北朝梁侯景之乱(548—552年),北方黄、林、单、威、仇五姓迁入境内。
  唐初,中原河洛地区光州固始人陈政率部入闽,其部下及家属部分落籍境内。唐武德五年(622年),穆罕默德的门徒三贤沙谒储、四贤我高仕到泉州建礼拜寺传教,始有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伊朗人到境内经商、定居。唐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州治迁至今鲤城,此后,境内为州城近郊,中原汉人流入日多,人文日盛。
  唐末、五代,随王潮入闽而来的大量将士、民众部分落籍境内。王潮及其后统治者还实行“招怀离散,均赋缮兵”等一系列有利吸引流民安居的政策,刺史王审邽将耕牛犁耙借给还乡的流民,为他们修建庐舍;王审邽命子延彬于泉州西郊(今北峰街道)建招贤院,礼待入闽避乱的中原公卿文士。唐,五代,先后有周、袁、王、孙、蔡、邬、欧阳、李、谢、许、潘、傅、杨、吴、薛、张、康、万等31姓氏中原汉族迁入,其中以闽王三兄弟带领的人数最多。回族、畲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开始迁入。
  两宋之交,金人南侵,中原民众纷纷南迁,境内又一次形成人口迁入高潮。60个姓氏的外地人迁入。
  元代,不少蒙古军将士后裔定居境内。
  明洪武初至永乐年间(1403—1424年),泉州卫定编6147名,其军士多为安徽、江苏、河北、浙江人。卫所驻军均为世籍驻地,驻防将士实际成了移民,其中相当一部分驻军后裔落籍泉州城郊。嘉靖末,倭寇屡犯东南沿海,泉州沿海居民纷纷迁入郡城及城郊。隆庆四年(1570年),泉州招募浙江兵勇一营600人,驻府城东门;万历二十年(1592年),增募浙江兵勇一营575人。上述部分驻军后裔落籍泉州城郊。
  清初实行迁界,部分界外居民被迫迁居境内。清光绪十年(1884年),孙开华率军驻守泉州,士兵多为湖南人,后大部分居留泉州城及近郊。
  民国时期,十九路军、兴泉纵队、三二五师、交通警察第四旅等国民党军警部队先后驻守泉州,后因部队起义、换防、撤散及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部分外籍士兵居留境内。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厦门、金门沦陷后,难民蜂拥入泉州,部分人员居留境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除经商务工、婚姻嫁娶、工作调动、分配录用、退休退职、投亲靠友等原因迁入外,成规模的外来人口迁入境内较少。
  1957年,东湖乡迁入人口150人,南台乡迁入人口310人。
  1958年,晋江县清源小乡、临海乡和南安县招贤乡等划入县级泉州市,使当年境内(东海、北峰两公社)人口猛增到13967户、5569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9.06%。比上年增加10064户、38281人。其中,原晋江县临海乡划入侨光、新光、群光、盘光、新前、团结、美星、凤山、中芸、宝山、沧海、北星社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97个自然村,7055户、31509人;原南安县招贤乡划入招丰、招群、集丰、晨丰、共进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6个自然村,932户、4594人。
  1962年,县级泉州市开始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在境内的国营茶场等单位。1968年12月,毛泽东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号召后,一批知识青年被安置到县级泉州市的城东、东海、北峰等公社。20世纪70年代,因毕业分配、工作调动、退休还乡、投亲靠友、通婚迁移、因私出国等原因,县级泉州市的北峰、东海、城东等公社大部分年份迁入人口略多于迁出人口。
  改革开放后,除因工作、学习、调动、婚姻、投亲靠友等传统形式迁入外,到境内务工或经商的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他们或只身或携眷属,或常住或暂住。
  1980年开始,境内人口迁徙呈单边增长势头,每年迁入的户籍人口均多于迁出的户籍人口,且人口差呈扩大趋势,越往后户籍人口迁入增长率越高。
  1990年始,境内外来人口每年以数千人的规模增长,至1997年建区时,辖区有外来常住人口约24万人;当年户籍人口净流入5674人。此后,外来人口和户籍流入人口持续增长,其中每年户籍人口迁徙净流入维持在4800人至7800人之间。2000年,常住人口397847人中,外来人口258141人,外来人口占比达到最高值,为64.88%。当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5.29‰。
  2002年8月27日,70户、302名三峡移民落户泉州。其中,丰泽区东海镇宝山村安置7户、30人(户籍人口)。
  2004年,外来人口达到顶峰,为258375人,占常住总人口的59.07%。此后,辖区外来常住人口小幅回落。其中,2005年,外来人口256004人,2006年,外来人口255841人。2007年,常住人口452454人,其中外来人口243737人,占53.87%。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5.3‰。当年户籍人口净流入2734人,比上年减少2889人。
  二、迁出
  境内自古人稠地少,加上历次外来人口的迁入,人多地少矛盾更加突出。自唐末、五代开始,境内大量无地或少地农民,为寻生路,自发迁居人口相对稀少的台湾岛、澎湖列岛、海南岛及两广沿海,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移居海外(主要为东南亚)。
  南宋时,境内部分人口移居澎湖列岛。宋元之际,泉州军民联合抗元,失败后纷纷外逃,或匿于邻县山区,或远徙潮阳、东莞、新会、琼州等地。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十二月,元廷会福建、江西、湖广三省军10万人自泉州后渚港出发征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有境内民众随军而去,留居南洋。
  元代,也有一部分泉州人经泉州港出海经商而滞留定居海外。
  明代,随着贸易方式由外商来泉贸易为主向泉州人出国贸易为主的转变,境内一些在外经商者长期旅外不归。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境内部分人随船队到南洋经商定居。此后,随着航线的开辟,形成向海外移民热潮,境内不少人到南亚和南洋各国贸易定居。嘉靖末的倭寇之乱,促使境内大批民众向东南亚迁徙谋生。
  明末清初,郑芝龙据台时期、郑成功复台以后的郑氏政权时期,招募沿海居民开垦台湾;清初,由于清廷严厉的迁界、海禁政策,迫使许多沿海居民背井离乡到香港、澳门甚至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清廷统一台湾后,复界、取消海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许多泉州民众移居台湾谋生。上述各次泉州沿海居民迁徙,其中有一部分属境内民众。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经济衰落,特别是受抓壮丁影响,境内掀起向海外迁移谋生的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和国家实行不鼓移民政策,特别是1958年人民公社后,实行社队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除因工作调动、参军、军转安置、读书外出之外,境内人员少有流动。
  1960年,晋江防洪堤建成,境内部分堤外沿江居民移居临江、西门、龙头山、泉州农校、泉州二中等处堤内。
  1969年以后,县级泉州市组织4批知识青年8000多人分别到德化、大田、明溪、清流、宁化等县插队落户。其中都包含泉州市郊区单位或公社的居民。
  1970年、1976年和1978年3个年份,因毕业分配、工作调动、退休还乡、投亲靠友、通婚迁移、因私出国等原因境内迁出的人口略多于迁入人口。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在留学移民的基础上,境内出现投资移民、劳务输出移民热现象。
  1997年建区时,全区户籍总人口127672人。当年迁出1784人。1997—2005年,丰泽乡亲以留学、团聚、商业移民、退休移民、技术移民等方式移居国外1321人。其中,移居美国、澳大利亚居多,其次是移居新加坡、日本及部分西欧发达国家。2007年,户籍人口迁出6748人,比上年增加207人。
  第三章 人口构成
  第一节 性别构成
  一、总人口性别结构
  (一)户籍人口性别结构
  旧地方志中“户口志”只记男丁人口,不记女性人口,性别比无从知晓。民国时期,由于战乱、男性寿命相对短等原因,境内男性死亡及外流较多,造成长期男性少于女性。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性别比差异较大,幼儿和青少年(6~28岁)组性别比偏高,成年组(29~54岁)下降幅度较大,老年组(55岁以上)偏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人民生活安定,此后男性比例总体呈逐年增加去世,男女性比例逐渐转趋正常。1957年,东湖、南台两乡总人口17418人中,男性7633人,女性9785人,性别比78(女性=100)。1958年,东海、北峰两公社总人口55699人中,男性23597人、女性32102人,性别比73.5(女性=100)。1960年,东海、北峰、亚热带作物农场3个公社(场)总人口58730人,其中男性24748人、女性33982人,性别比72.8(女性=100)。1961年,东海、城东、北峰、渔业、清源5个公社(场)总人口59223人中,男性24829人、女性34394人),性别比72.1(女性=100)。1971年,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场)总人口77711人中,男性35214人、女性42497人,性别比82.9(女性=100)。1981年,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场)总人口93765人中,男性44316人、女性49449人,性别比89.6(女性=100)。
  20世纪80年代后,部分受传统“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观念影响较深的群众弃女胎保男胎,或生女婴不报户口,同时以男性为主的外来工作人员、民工落籍泉州,直接影响境内男性比例走高。强壮年以下特别是低年龄组性别比居高不下。
  1997年,全区户籍总人口127672人中,男性65748人,女性61924人,性别比106。
  1998年,全区户籍总人口133669人。其中,男性69042人,女性64627人。性别比106.8。
  1999年,全区户籍总人口139788人。其中,男性71627人,51.24%;女性68161人.占48.76%,性别比105.1。此后至2006年的7年中,辖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一直略多于女性,但性别比差别不大,属于正常值范围。其中,2003年,男性90157人,女性84486人;性别比106.71,为历年最高值。
  2007年,全区户籍总人口211451人。其中,男性105704人,占49.99%;女性105747人,占50.01%,性别比99.96,首次出现女性多于男性的状况。
  (二)常住人口性别结构
  2000年,全区常住人口397847人中,男215651人,占54.2%;女182196人,占45.8%;性别比118.4,男性人口比例偏高。其中外来男性人口143993人,外来女性人口114148人,性别比126.15,严重偏高。以男性占多数的外来务工群体是造成辖区男性常住人口人口比例偏高主要原因。
  2004—2006年,辖区常住人口性别比均偏高,男性多于女性。其中,2006年,男性250453人,女性199656人,性别比125.44。当年外来人口男性152777人,女103063人,性别比148.24,严重偏离正常值。
  2007年,全区常住人口452454人,其中男性227595人,占50.3%,女性224859人,占49.7%;性别比101.22。当年外来人口243737人,男性123258人,占50.57%,女性120479人,占49.43%;性别比102.31。当年常住总人口及外来人口的性别比双双回落至正常值,男女结构趋于合理。
  二、出生人口性别结构
  1997年,户籍人口出生1476人。其中,男性747人,女性729人,男性略多于女性,性别比102.47,性别比差别不大。
  1999—2000年,男性出生人口均比女性出生人口少,其中,1999年性别比96.6;2000年性别比99.25。
  2001年开始,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回升。当年出生1420人,其中,男性733人,女性687人,性别比106.7。2002年,户籍人口出生1394人,其中,男性762人,女性635人,男性比女性多出46人,性别比120。男性出生人口严重偏高。此后历年男性出生人口均高于女性出生人口,其中2003年和2005年,性别比分别高达117.99和121.83。
  2007年,户籍人口出生2415人。其中,男性1314人,女性1101人,性别比119.34。男性出生人口严重偏高。
  三、死亡人口性别结构
  1997年,户籍人口死亡658人。其中,男性396人,女性289人,性别比高达137.02。女性比男性寿命更长是造成死亡人口性别比例偏高的最主要因素。其后,死亡人口的性别比例一直偏高。2007年,户籍人口死亡798人。其中,男性442人,女性356人,性别比124.16。
  第二节 民族构成
  自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门徒三贤四贤到泉州传教始,境内便有回族先民活动。
  宋元之际,一部分回族先民由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泉州。元末大将完颜·粘博温察尔的部分后裔(粘姓,满族)定居境内。
  明初,少数民族遭受排挤,人数锐减。
  明代,有泉州东街郭氏(大坪山郭氏始祖,元末自浙江杭州富阳任泉州盐司提举者后裔)自市区东街迁入境内大坪山繁衍。畲族,自称“山族”,自湖广(湖南)迁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因来泉州地区务工或婚姻嫁娶的因素,境内增加壮族、维吾尔族、布依族等二三十个少数民族。1987年,东海大坪村郭姓居民恢复回族成分。
  1997年建区时,东海镇大坪回族村和北峰镇的西门义成畲族自然村为少数民族世代聚居地。其他少数民族散杂居在全区各镇(街道)。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2000年,全区常住人口397847人中,汉族387876人,占97.49%;少数民族总数9971人,占2.51%。在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土家族3139人,占31.48%;回族2253人,占22.6%;苗族2217人,占22.23%;畲族584人,占5.86%;壮族521人,占5.23%;侗族450人,占4.51%;满族165人,占1.65%:布依族123人,占1.23%;其他少数民族及未识别民族519人,占5.21%。
  2007年,全区常住人口452454人中,汉族440857人,占97.44%;少数民族有土家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畲族等46个,人口11597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56%。少数民族人口中,土家族2781人,占23.98%;回族2635人,占22.72%;苗族2273人,占19.6%;畲族845人,占7.29%;壮族742人,占6.4%;侗族595人,占5.13%;布依族315人,占2.72%;满族256人,占2.21%;蒙古族144人,占0.98%;其他少数民族及未识别民族1011人,占8.72%。是年,东海街道大坪回族社区世代聚居回族近1000人,清源街道西门社区的义成畲族聚居片区世代聚居畲族约三四百人。
  第三节 年龄构成
  清末和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灾害频发,民生凋敝,人均寿命短。
  民国时期,境内人口年龄结构无可考,参考当时晋江县温陵镇人口结构,境内人口年龄结构大致为0~14岁年龄组占总人口的34%;15~64岁年龄组占62%;65岁以上年龄组占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约35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约每5年延长约1岁。1957年,东湖、南台两乡总人口中,其中0~14岁年龄组人群占39.44%;15~64岁年龄组人群占56.96%;65岁以上人群占3.6%,年龄最大者95岁,为女性。当年境内死亡人口中,疾病死亡占36.81%,年老死亡占49.15%,不满1岁婴儿死亡占7.93%,自杀占3.28%。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人均预期寿命68.2岁。
  1981年,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场)总人口中,0~14岁年龄组人群占总人口31.84%;15~64岁年龄组人群占63.43%;65岁以上人群占4.73%,年龄最大者100岁,为女性。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泉州市(县级)人口年龄结构为:其中0~14岁年龄组占总人口32.36%;15~64岁年龄组占62.87%;65岁以上占4.77%。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鲤城区人口年龄结构为:0~14岁年龄组占总人口28.24%;15~64岁年龄组占66.55%;65岁以上占5.21%。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丰泽区常住人口397847人。其中,0~14岁46125人,占11.59%;15~60岁337857人,占84.92%(15~29岁197556人,占49.66%,为总人口的近一半;30~49岁116011人,占29.16%;50~64岁24290人,占6.11%);65岁以上13865人,占3.49%(65~79岁11903人,占2.99%;80~99岁1961人,占0.49%;100岁及以上1人)。
  2007年,常住人口452454人。其中,0~14岁约57000人,约占12.6%;15~64岁378000多人,占83.55%。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28000人,占7.04%;65岁及以上约17000人,约占3.76%。当年户籍总人口211451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23533人(百岁老人6人,均为女性),占户籍总人口的11.13%。户籍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年,辖区人均预期寿命72.92岁,其中男性69.97岁,女性75.88岁。
  第四节 文化构成
  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不力,民众教育观念只停留在培养子女粗通文字、能写会算的层次,整体文化教育水平低,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受教育人口的比重大,高等文化程度人口比率小,女性受教育人口所占比率尤其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发生巨大变化。境内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比重逐年下降,1964年、1982年和1990年,文盲、半文盲占同龄人口比重分别为37.9%、27.6%、18.7%。但是各层次文化程度的人口发展还很不平衡,特别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发展落后于全省水平。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时鲤城区总体文化教育水平的综合均值为7.22,接近初中毕业水平。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丰泽区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82580人中,未上过学19025人,占4.97%;接受初等(小学及扫盲班)教育文化程度101691人,占26.59%;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30753人,占60.31%;高等教育文化程度31111人(其中研究生651人),占8.13%。当年15岁及以上人口351722人中,文盲人口19029人,占同龄人口的5.41%。其中,男性4120人,女性14909人,分别占同龄人口的2.16%和9.26%。
  第五节 职业构成
  民国时期,晋江县第一区的东洛乡、西北乡、法石乡(今丰泽区大部)劳动人口主要从事渔农业,农妇参加劳动的人数多于男性。从事商业的人口占比较高,从事军事、教育和其他公务等行业的人口也一定比例。有少量手工业企业职工。
  1949年,晋江县城及近郊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66.73%,非农业人口占33.27%。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境内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职业构成出现变化。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逐年上升。
  1997年,全区实有农村劳动力56784人。其中,从事渔业和种植业19514人,占34.37%;从事工业和建筑业24326人,占42.84%;从事商贸服务业9966人,占17.55%;其他劳动力2978人,占5.24%。当年国有单位及城镇集体和其他经济类型从业人员20720人,其中从事渔业和种植业148人,占0.71%;从事工业和建筑业14631人,占70.61%;第三产业及公共服务业5941人,占28.67%。从城镇和农村从业者总人数看,从事第一产业者略多于从事第二产业者,第三产业人数最少。
  2000年,全区农村实有劳动力51079人。其中,从事渔业和种植业15808人,占30.95%;从事工业和建筑业22053人,占43.17%;从事第三产业8279人,16.21%;其他劳动力4939人,占9.67%。当年国有单位及城镇集体和其他经济类型从业人员40811人,其中,从事渔业和种植业32人,占0.08%;从事工业和建筑业33171人,81.28%;第三产业公共服务业7608人,占18.64%。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0%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辖区常住从业人员23539人中,渔业种植业1140人,占4.84%;工矿建筑业14221人,60.42%(其中服装鞋帽皮革制造业从业者占两成多,建筑业从业者占一成多):第三产业及公共服务业8178人,占34.74%(其中商贸餐饮业住宿从业者占四成多)。
  2003年后,辖区尚存各建制镇及其所辖各村均改为街道(社区),全域城市化,不再有城镇和农村之分。2004年,全区有单位从业人员60350人,其中渔业种植业18人,占0.03%;工业建筑业52939人,87.72%;第三产业及公共服务业7390人,占12.25%。
  2007年,单位从业人员80459人。其中渔业种植业28人,占0.04%;工业建筑业68069人,占84.6%;第三产业及公共服务业12362人,占15.36%。外来务工人员绝大部分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少部分从事租地种植业。是年,辖区常住人口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三产业及公共服务业的人数最多,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多,比1997年大幅度增加;从事工矿建筑业者居第二,约占四成多;从事渔业种植业者最少,仅占1.5%的人。在工矿建筑业领域,服装鞋帽皮革制造业从业者占其三成,建筑业从业者占其两成,工艺品等制造业从业者占其一成多;在第三产业及公共服务业领域,商贸餐饮住宿业从业占其近一半,交通通讯业从业者占其一成。
  第六节 姓氏构成
  西晋末年,衣冠南迁,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汉人入闽,其中一部分进入今泉州地域沿南安江而居。
  南北朝梁侯景之乱(548—552年),中原黄、林、单、威、仇五姓迁入境内。
  唐、五代,先后有周、袁、王、孙、蔡、邬、欧阳、李、谢、许、潘、傅、杨、吴、薛、张、康、万等31姓氏中原汉族迁入,其中以闽王三兄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的后裔人数最多。此外,金墩黄氏也是当时较早迁入的姓氏之一。
  明代,有45姓外地人迁入泉州,一部分进入丰泽境内。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境内出现璧联姓、三字姓、多字姓、洋姓名等。
  20世纪90年代,鲤城区的华大街道居民多姓魏,境内大学及其他机关事业单位杂居百家姓;城东乡南埔、西福村为魏姓聚居地,金屿村董姓聚居,凤屿村王姓聚居,其余各村有蔡、林、郭、李、庄、陈等多姓杂居;东海乡各村均多姓杂居,主要有黄、庄、林、陈、张、李、吴、蔡、许、施、郑、谢、翁、曾等姓;北峰乡的肖厝村蔡姓聚居,其余各村有陈、吴、叶、王、蔡、许、林、李、黄、魏等多姓杂居;清源农场5个管区有洪、李、金、许、颜、吴、陈等多姓杂居。
  2004年,丰泽区户籍人口211451人,拥有371个姓氏。其中,前170名姓氏排序为:
  陈黄林吴王 蔡张魏李杨 郑庄许刘曾 苏谢郭董洪 叶傅万何柯
  潘胡施周徐 朱高吕邱肖 翁颜杜梁蒋 赖欧江戴付 汪卜白车骆
  金方卢薛尤 赵阮彭泉姚 丁沈连余倪 扬温康詹唐 罗宋廖伍柳
  卓马姜纪龚 邓史秦程欧阳 石钟钱侯涂 章陶范冯辛 任池汤顾邹
  陆学俞饶曹 候贺袁童粘 兰游夏毛辜 易仉佘于向 田熊缪韦韩
  占蓝邵凌武 褚芦公崔齐 段甘尹包葛 留祁龙聂孟 安邢孔艾申
  蒲富裘季代 成鲍郁宫岳 盛官牟庞阎 华符裴应解
  此外,2004年,户籍人口50~100人的姓氏有涂、章、陶、范、冯、辛、蓝、任、顾、邹、陆、俞、饶、曹、贺、袁、童、游,20~50人的姓氏有夏、毛、辜、易、仉、佘、于、向、田、熊、缪、韦、韩、武、褚、公、崔,25人的姓氏有邵,23人的姓氏有凌,10~20人的姓氏有齐、段、甘、尹、包、葛、留、祁、邢、龙、聂、孟、安、孔、艾、申、蒲、富、裘,2~10人的姓氏有季、成、鲍、郁、宫、岳、盛、官、牟、宠、阎、华、符、裴、应、解、黎、管,5人的姓氏有昌、鲁、仇、项、祈、靳、练、花、梅、匡、臧,4人的姓氏有闪、危、沙、铁、简、霍、舒、浦、乐、柴、迟、经、覃、卞,3人的姓氏有姣、甄、莲、首、栾、封、故、翟、闫、东、晏、巴、劳、路、窦、寇、谌,2人的姓氏有仲、单、诸、喻、隋、计、骈、时、邝、邬、阙、将、漆、荆、博、伊、郇、古、左、商、尚、五、修、粟、樊、阅、俟、昊、将、宁、明、莫,1人的姓氏有阿、兵、草、丛、更、枫、甫、贡、苟、红、克、冷、例、力、牛、农、念、洛、曲、士、和、荣、谈、楼、皇、揭、鞠、海、绵、祖、楚、西、朗、滕、凡、卫、济、穆、邸、党、费、丰、寒、乐、粒、狄、闭、班、阳、仿、栗、麻、冉、卿、猛、沪、十、朴、香、杏、鄢、蚁、喻、苑、住、薄、屈、权、茹、尾、未、同、檀、释、闻、乌、雅、燕、验、阴、隐、印、浪、虞、佟、蔼、弗、侃、景、乔、平、元、哈、兀、谯、郜、埭、逍、白余、闻人。
  2007年,户籍人口上万人的姓氏有陈、黄、林、吴、王、蔡6个。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第一节 婚姻
  清代以前,婚姻制度基本上维持一夫一妻制或一夫一妻多妾制,妇女在婚姻关系中处于从属、受支配地位,可任意买卖。豪绅官吏或富裕人家往往妻妾成群,一些贫苦百姓终身未婚;丧偶妇女遵从封建“贞节”标准少有再嫁。初婚婚龄一般在17~20虚岁之间,有的甚至十三四虚岁就成亲。
  民国时期,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旧的婚姻行为规范在民间仍占主导。包办、买卖、强迫婚姻盛行,重婚纳妾、童养媳、早婚现象普遍。女子初婚年龄15~19虚岁,男子初婚年龄20~24虚岁,郊区农村比城区低。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施行。人民政府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严格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境内广大青年觉悟逐步提高,婚事简办,鳏夫、寡妇可再婚,童养媳等郎妹也可另选良配。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登记结婚、婚事实行节约简办等新风尚、新气象日益增多。人口性别比例逐渐趋于合理,离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家庭婚姻状况稳定。20世纪50年代,境内女子初婚年龄一般在18~22岁,男子在20~24岁。20世纪60年代,女子初婚年龄一般在20~24岁,男子在22~26岁。20世纪70年代,女子初婚年龄一般在22~26岁,男子在24~28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聘金、嫁妆都逐渐丰厚,婚礼也日渐讲究。婚礼大都在酒店举行,且全程录像、摄影。随之而来的攀比炫富、铺张浪费之风渐起。20世纪80年代,女子初婚年龄23~27岁,男子25~29岁。早婚现象有所回潮,20世纪90年代,境内女子未达法定婚龄(19周岁以前)结婚者占已婚人数近2%,其中15~17岁结婚的也有一定数量。
  1997年,政府继续倡导晚婚晚育,辖区晚婚(女23周岁、男25周岁)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当年辖区青年晚婚率为76.23%。2001年,晚婚率为91.48%,为最高。婚恋青年大都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是父母心中的“宠儿”,“任性”的一代,择偶自己做主,但大多数青年将父母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青年交友有自由恋爱、亲友介绍、婚介公司、交友网站等不同形式,也有一些青年参加集体交友、相亲活动。当代青年择偶标准依然把人品、容貌、经济条件、能力、性格放在重要位置。其中,男性大多把容貌排在择偶的第一位,且希望女方经济条件好;女性则更看重人品、性格和能力。在当代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男性在择偶方面更加希望女方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会操持家务。男女婚前同居现象司空见惯,社会对相恋者未婚同居亦持开明态度。2005年后,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可登记结婚。追求幸福美满婚姻家庭仍是所有当代青年婚恋的最高目标,但人们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离婚现象也越来越理解。2007年,晚婚率为76.5%;当年离婚率为9.44%,比往年明显偏高。
  早期女子多不远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7年建区后,随着辖区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加剧,丰泽青年与外地青年结婚者逐渐增多,也有远嫁外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
  第二节家庭
  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境内户均人口6.7人。
  元至正年间(1314—1368年),境内户均5.1人。
  明嘉靖元年(1522年),境内户均5.03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户均3.52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户均3.9人。
  清道光九年(1829年),户均男丁3人。清及清代以前,泉州城郊区家庭形式主要是个体小家庭和聚族而居的家族。人们崇尚多子多孙多福,往往有四世甚至五世同堂的大家庭。
  民国24年(1935年),晋江县户均5.58人;民国27年(1938年),当时晋江县户均6.79人。抗日战争以后,为逃避抓壮丁,许多家庭纷纷拆分析户,户均人口减少,民国37年,户均4.73人。民国时期,家庭世代结构三代同堂、四世同堂户占有较大比重。四五人户占三成以上,10人以上的家庭将近一成,三五十人的大家庭也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境内户均人口4.3~4.7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境内户均人口保持在5人左右。一般为三代同堂,为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世代结构。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户均人口5.2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家庭观念、结构也随之变化。父权、夫权的传统观念日趋淡漠,男女平等、夫妻平等、父子平等、家庭成员平等的家庭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家庭成员结构从传统的以父子为中心转向以夫妻为轴心的核心家庭。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分工日趋消失,独立自主就业、参与社会劳动和活动的女性增多。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境内户均人口4.6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户均4.23人。此后,家庭小型化加快,泉州市近郊以4人户居多,远郊则以5人户为主。家庭世代结构以二代户为主,三代户次之。
  1997年建区至2007年,丰泽区人口迅速增长,大批适龄青年结婚,成家立户,户籍人口家庭户数由30876户增至57098户,户均人数从4.13人降至3.70人(常住人口户均2.93人),三代同堂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单元渐少,以夫妻及子女(部分独生子女)为核心组成的家庭逐年增多。除传统家庭外,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等家庭式样出现,家庭结构向多样化发展。家庭的功能也从传统侧重于改善生活水平为主线的生活方式,向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精神文明等方面转化。街道、社区妇女组织也积极倡导“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建设活动,促进家庭生活方式趋于开放、文明、健康。
  第五章 人口管理
  古代乃至民国时期,因无节育措施,贫寒人家往往因为无力抚养或因害怕多子分产、人丁苛税、厚嫁破产等原因,以“溺婴”手段控制家庭人口增长。其中,由于重男轻女思想影响,溺女婴多于溺男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实施人工干预生育技术。1963年,县级泉州市成立计划生育机构,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工作。当时计生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宣传提倡晚婚晚育、节制生育,动员多子女的育龄妇女有选择地放置节育环避孕。后因“文化大革命”干扰,境内计划生育工作停止。1972年2月,县级泉州市计生机构恢复成立。同年,调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站、公社卫生院等单位19名医务人员组成计生工作队,在东海公社法石大队开展计生试点。该试点工作历时20天。1977年8月,境内各公社(场)均成立计生领导小组,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举办赤脚医生计生训练班,培养基层计生业务人员。1979年,县级泉州市革委会颁发《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倡育龄夫妇只生一孩、领取独生子女证,对违反计生政策的干部给予政纪处分。全市上下形成党委主要领导挂帅、各级领导层层负责的计生工作领导机制。1980年初,县级泉州市全面推行干部、职工和城市居民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1981年,境内(城东、东海、北峰、清源)计划生育率55.97%。其中,北峰公社最高,为71.92%;清源农场最低,为34.78%。
  1985年以后,境内的城东、东海、北峰等镇(乡)及清源农场相继成立计生办,基层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境内各级计生部门加强计生宣传教育、技术指导和避孕药具供应。1991年,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和全省计生工作会议精神,计生工作开始进入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新阶段。鲤城区建立人口与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计生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1997年建区后,丰泽区委、区政府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将其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财政预算投入计生经费由1998年的100.09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125万元,增长11.24倍。丰泽区连续10年保持全省计生一类先进区水平,先后获得“福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婴幼儿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等称号;区人口计生局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区计生服务站被省人口计生委评为“一级站”。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1997年10月,成立丰泽区计划生育局。2005年5月,更名为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是区政府主管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正科级行政部门,内设办公、宣教法规技术、发展计划财务3个股(室),下属有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计划生育稽查队3个事业单位。2007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有工作人员45人,其中科级干部6人。
  二、区计划生育稽查队
  1997年12月16日,丰泽区计划生育稽查队正式挂牌成立。为区计生局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2007年,区计划生育稽查队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股级干部6人。
  三、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1998年1月5日,丰泽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为区计生局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2004年,区计生服务站通过省一级站验收,获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2007年,区计生服务站有工作人员15人,其股级干部1人。
  四、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
  1998年1月5日,丰泽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站正式挂牌成立,为区计生局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2007年,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站有工作人员11人。
  第二节 计生宣传
  1997—1998年,丰泽区通过制作大型计生宣传画、流动宣传展板和建宣传一条街,设立黑板报、计生阅报栏和宣传标语,社区文化室开辟计生图书角等途径,围绕“男孩女孩都一样”“女孩也是传家人”等主题,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各镇(街道)和村(居)依托社区党校、人口学校、市民文明学校以及计生协会等阵地,通过举办讲座、演出、咨询等活动,提高计生宣传效果。2001年,丰泽区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1999年5月27日,区委宣传部、区计生局联合举办“婚育新风进万家”文艺会演,纪念中国计生协会成立19周年。
  2002年,丰泽区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泉秀街道的“夕阳红”合唱团、东湖街道的腰鼓秧歌队、东海街道的“妈妈合唱队”等群众自发组成的计生宣传文艺队伍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婚育新风环境宣传与城市美化相结合,在辖区丰泽广场、刺桐公园等交通主干道、路口、人群聚集点制作精美大型宣传画、搪瓷宣传牌、计生灯箱宣传标语等,辖区各村(居)均设置婚育新风宣传画廊。
  2003年,根据群众需求,制作发放广告伞、毛巾、一次性纸杯等美观实用的计生宣传品,印发《致未婚青年一封信》《关爱女孩行动倡议书》《计生奖励扶助问答》等人口计生宣传画册10万份。
  2005年,区委中心组带头学习计生相关法律法规。区计生部门与泉州市人民广播电台、长城信息台联办计生专题节目,开通以“优质服务惠及你我、婚育新风伴你同行”为主题的丰泽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网,把宣传教育对象从一般育龄群众向部队、特殊人群拓展,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计生宣传。是年,全区干部、群众计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7.5%、93%,有5个街道和45个社区达到福建省“新型生育文化示范基地”标准。
  2006年,北峰街道霞美社区以现代文化活动、新型生育文明取代以往体现封建陋俗和男尊女卑的“阿公桌”聚餐活动。2007年3月,纪录片《别了,阿公桌!》获全国第十三届人口文化奖(影视类)二等奖。
  第三节 计生政策
  1981年,城东、东海、北峰、清源4个公社(场)结婚1237人,晚婚率65.5%;计划生育率56%。
  1997年后,丰泽区执行《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男女双方晚婚(男25岁,女23岁)的,婚假延长至15日;晚育又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产假延长为135~180天,夫妻为双职工的,给男方7天陪产假。婚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不影响晋升。对符合再生育条件自愿不生育的家庭奖励1000元,对原农村生育两个女孩并已绝育的夫妻奖励500元。
  2000年,丰泽区在全省率先推广个体基因识别工作,免费为独生子女办理基因识别卡,建立丰泽区独生子女个体基因识别库。
  2005年上半年,丰泽区实施“安居、致富(幸福)、成才、亲情、保障”“五项工程”,全面实施计生帮扶政策,致力使计划生育特困户和弱势家庭住上房、读上书、挣上钱。对居住危房的计生困难家庭,每户帮扶助金为1万~3万元,通过帮助翻旧建新、购置商品房、修缮旧房、租赁居住房等方式,实现其“安居梦”。同年6月,区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建立街道“爱心捐助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泉州市丰泽区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意见(试行)》,加强全社会对计生等困难家庭的扶助。9月,实施《泉州市丰泽区特殊困难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救助实施意见》,凡就读于辖区内中小学的独生户、二女户子女实行杂费补助,其中小学每人每年40元,中学每人每年80元;困难子女则纳入丰泽区特殊困难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救助对象,实行“两免补”(免杂费、课本费和补助50%寄宿费)。对农村“二女户”和困难家庭子女,读高中期间分别实行加分照顾和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录取本科的奖励3000元,录取专科的奖励2000元。
  2006年,丰泽区对历年出台的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和措施进行整合,建立“八有”机制,形成完善的计生利益导向链:奖有所依,对独生子女家庭奖励500元,对二女绝育的夫妻奖励1200元(比省“条例”高500元),对放弃生育二孩的家庭奖励2000元(比省“条例”高1000元);居有所安,继续扶助居住危房的计生困难家庭建房;学有所补,继续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业有所扶,扶持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生产,每户补助3000元,并帮助申请贷款、选定项目,指定专人跟踪指导,使其尽快产生效益;贫有所济,把计生困难户纳入区委、区政府春节慰问对象之一,同时推行区直部门挂钩帮扶计生困难户制度和爱心捐助活动,计生困难家庭每年可到“爱心援助中心”领取价值220元的生活物资;老有所养,放弃再生育指标的家庭,夫妻每人每月可领取30元的贡献奖励金,低保计生户的夫妇年满60周岁后,每人每月可领取80元的养老金,计生“低保”户每人每月比非计生户多22元(10%)的低保金;残有所助,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且不再生育、领养的夫妻,每人每月可领取50元的伤残扶助金;病有所医,实行医疗救助制度,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可领取3000~10000元医疗救助金。
  2007年,在全区开展“爱心捐助服务中心”活动中,发动企业和社会人士与计生困难子女开展结对帮扶和手拉手捐资助学活动。活动募集款物13.59万元,为计生困难居民等群众发放款物近10.08万元,受惠群众达1805人。
  第四节 计生服务
  一、服务网络
  1998年1月,丰泽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成立。此后,按照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要求,出台《丰泽区计划生育三级服务网络规范》等规定,加强计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投入近37万元用于区计生服务站环境改造,更新和添置新型B超仪、半自动生化仪、不孕症治疗仪等技术设备。2000年,城东、东海、北峰3个镇的计生服务所通过省合格所验收。各社区建立“环境温馨、药具齐全、服务规范、方便群众”的计生服务室。
  2007年,各街道分管计生工作领导由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调整为街道党工委计生专职副书记,同时,出台《丰泽区社区计生工作者绩效考评制度(试行)》,加强对社区计生工作者的教育、使用和管理,面向全区公开招聘社区计生工作者46人。当年全区71个社区的235名社区计生工作者的年度考评中,称职212人,警示谈话16人,解聘7人。
  二、生殖健康
  1998年后,丰泽区以贴心服务育为特色,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辖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2000—2005年,利用辖区内医疗资源,先后在驻军180医院、南亚华侨医院等医疗单位建立生殖保健定点单位。2006年,区计生服务站开通生殖健康服务“绿色通道”,育龄群众凭优惠卡可获得方便快捷的服务。
  2007年,开展生殖健康推进活动,组织不孕不育和妇女乳腺疾病检查和诊治:设立男性生殖健康服务点,建立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档案。全年检查生殖健康2630例。
  三、优生优育
  1997年建区后,丰泽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推行免费婚检。辖区各医疗、妇幼保健机构在保健管理中,指导35岁以上高龄孕妇、有过习惯性流产或死胎者、羊水过多症、怀孕3个月内患有传染性疾病或长期服药者、生过先天性痴呆或畸形儿者、男女双方及家族中有遗传病史或近亲结婚者、夫妇一方经常接触放射线及其他化学物质者、长期服用避孕药失败而受孕者等有异常情况的孕妇及时至遗传门诊做产前诊断,指导其进行B型超声或染色体检查、发现胎儿异常及早中止妊娠,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1998年,全区婚前体检男女青年1262人,检查率为87.4%,疾病检出率为14.74%,暂缓结婚19人。婚姻保健门诊采用随访和分类指导的形式,对智力低下、小睾症等不宜结婚的不予出具健康证明,并劝其不结婚;对不宜生育但可结婚的开具检查证明,并动员患病一方采取绝育措施;对患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须暂缓结婚的,待其治疗好转后开具健康证明;对严重包茎、尿道下裂、无阴道、处女膜闭锁等疾病的,指导其手术后开具健康证明。
  2001年,丰泽区建立计生优质服务信息三级采集制度,发挥计生志愿者、卫技人员、中心户(协会小组)长的作用,定期收集群众计生优质服务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区计生服务站获“福建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2003年10月,国务院颁布《婚姻登记条例》,取消“结婚前必须体检”项目,加上政府对婚前体检必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和社区居民婚检认识不足,婚检率大幅下降,婚检工作停滞不前。2004年,全区婚检仅54人,检查率1.5%,疾病检出率为24.07%;
  2005年2月,国家实行免费自愿婚检,全区婚检率缓慢回升。加强孕情跟踪管理,建立《丰泽区持证育妇跟踪管理服务责任追究制度》,对持证育妇进行登记造册,与育妇签订管理服务协议书,明确街道、社区两级具体的责任人,每月至少上门服务1次,对持证管理服务不到位的,则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006年,丰泽区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负责、服务机构运作”的人口早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检测服务中心”,提供优生优育检测服务。同时,探索人口早期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模式。
  2007年1月,国家实行强制免费婚检制度。当年婚检人数回升到2787人,检查率为65.7%,疾病检出率为24.3%。当年全区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为5.69‰。
  四、避孕节育
  1957年,境内就有人实施避孕节育。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避孕节育措施的人数增加。
  1997—1998年,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干预、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在泉州市率先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普及面和知情同意率达100%;实行免费妇女病普查,为育龄妇女提供妇科常见病咨询诊治服务。
  2003年,实行社区计生工作者“区管、街道聘、社区用”的制度,应用指纹身份验证系统开展“双查”;推行租赁房屋委托管理,推行“让小组长唱主角,协会工作创一流”的工作模式。
  2005年,各社区计生服务室均开通咨询热线,设立避孕药具橱,办好“悄悄话室”,为群众提供药具发放和宣传咨询服务。
  2007年,区计生服务站开展妇科病普查6万多人次。
  五、流动人口计生服务
  1998年1月,丰泽区针对辖区外来人员多、计生管理难等特点,成立丰泽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站。管理站根据“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为流动人口提供查环查孕等计生技术服务。
  2003年,区计生部门探索和推行租赁房屋委托公安、物业部门管理等办法,实行公安、计生、劳动部门“三证”(即暂住证、就业证、婚育证)一个窗口免费办理和警务区责任分片与计生综治联系挂钩制,成立区流动人口管理联合执法队,开展月巡查和季度督查。此后,通过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实行外来人员计生服务享受与丰泽辖区居民同等待遇。全年落实流动人口双查48290人次。
  2007年,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网络,区、街道、社区三级流动人口实现实时在线录入、集中管理。
  第五节 计生执法
  一、社会抚养费征收
  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丰泽区强化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提高行政执法水平。2003年,全区征收社会抚养费7户、29万元,分别占应征户数和应征金额的63.6%和84.2%。其中,申请法院受理社会抚养费案件3起,执行3起。
  2007年,严格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和使用,执行“收支两条线”。区人口和计生局与区法院建立社会抚养费征收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25例、38万元;行政处罚42例,处罚金额1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5例。
  二、打击“两非”违法行为
  2002—2003年,针对辖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苗头,丰泽区制定持证怀孕跟踪管理制度,强化孕妇跟踪管理,防范人为出生性别选择行为。
  2005年,丰泽区执行修改后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组织卫生、公安、计生等有关部门定期对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非法行医者、药品批发及零售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清查,采取疏与堵、奖与罚等措施,开展对持证人引育妇进行使用终止妊娠药物(米非司酮)鉴定,严厉打击“两非”(即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犯罪行为。
  2007年,制定《丰泽区计划生育行政许可当场作出决定制度》等7项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加强对持证育妇特别是持证怀孕妇女的每月跟踪随访服务力度,对持证育妇怀孕期间因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按规定填报丰泽区人流引产审批登记表并层层审批:建立完善B超管理制度、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出生婴儿统计和婴儿死亡登记报告制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联席会制度、持证育妇引产审批制度。建立打击“两非”行为快速反应和举报有奖等制度,集中力量开展对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非法行医者、药品批发及零售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清查。全年查处非法行医机构10家、责令整顿和停业整顿4家、行政处罚1.6万元。
  第六章 流动人口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99年,建立基层单位外来人口申报站82个,各村(居)委会均有外来人口协管员。
  2002年,区委、区政府确定首批15个流动人口管理站为民办实事项目,各镇(街道)共投入150万元,加强软硬件建设,建立镇(街道)、村(居)不同层次的流动人口管理站21个。其中15个流动人口管理站通过区综治办会同区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综治验收。
  2007年,在各街道设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所10个,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设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58个。全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15名,兼职协管员291名(其中58个流管站兼职协管员281名,10个流管所兼职协管员10名)。
  第二节 管理与服务
  1999年,丰泽区开始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机构及相关工作制度。在全市率先实行一个窗口办理流动人口“三证”工作,各镇(街道)也普遍建立劳务、计生、户口联合办公制,村(居)委会建立外来人口协管工作制。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三种责任”(即在村(居)委会落实外来人口管理责任,私房出租户落实监督举报责任,厂矿企业落实内部安全责任)。区—镇(街道)—村(居)层层签订治安责任书。全年登记暂住人口47716人,发证46567人,办证率达97.5%,办理私房出租许可证3247份。
  2001年,以当年流动人口达2万多人的泉秀公安派出所沉洲片区(即第三警务区)为流动人口管理试点单位,实施“三个一”(即建立一支流动人口管理队伍,建立一套动态管理机制,实行一系列工作制度)制度,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看图知屋,看屋知人,看人知情”。该做法得到省公安厅和泉州市委、市政法委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全市总结推广。
  2002年,丰泽区形成派出所领导抓责任区民警,责任区民警抓协管组长,协管组长抓协管员的管理网络。泉秀街道泉淮居委会率先在全市开展租赁房屋委托管理试点工作。该辖区出租的600户中有460户业主自愿办理托管手续,办证率达76.7%。
  2004年,区委、区政府制定《关于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泉丰委〔2004〕129号),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建立落实外来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推广泉淮社区租赁房屋有偿委托管理试点,在辖区推行租赁房屋委托管理模式,实现“有偿管理”“有偿服务”。丰泽公安分局建立租赁房屋和暂住人口信息微机管理系统,落实500:1外来人口协管员制度,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259人,齐配强警务区民警71人,开展租赁房屋全面清理登记工作。当年全区有出租户3462户,入住流动人口18452人。结合各期专项斗争,清查流动人口5万多人次,其中“三无”(即无身份证、无工作证、无暂住证)人员3000多人次,检查出租户3462户,查破各类案件204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5人。
  2007年,区财政投入300多万元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建设。建立健全区、街道流动人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流口办证会、所(站)汇报会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所(站)工作规范》等制度,向社会公布《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所(站)服务指南》《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所(站)服务承诺》。当年全区有流动人口13万人,平均每个街道1万多人,其中泉秀街道近2万人,北峰2.5万多人。当年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98.5%,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率在95.7%。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