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4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
分类号: X824
页数: 2
页码: 99-100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了丰泽区的水质状况,包括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量。
关键词: 水质 水环境 丰泽区

内容

一、地表水水质
  丰泽区人均水资源量730立方米左右,属贫水区。
  20世纪50年代以前,晋江水系流经境内的晋江水系水质良好,沿江居民随意取水饮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晋江两岸办起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塑料等加工厂,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晋江。1977年和1979年,卫生防疫部门对晋江水质进行监测,发现水中含有汞、铅、酚、氟化物、硫化物等有害物,晋江水质污染严重。
  1982年,对72个重点污染单位进行监测,其废水年排放量达2000余万吨,其中含有汞、铬、氰化物、硫化物、油类和悬浮物等有害物质。
  1985年,监测站对农校、火葬场、泉州酒厂的井水进行水质监测,发现细菌和大肠菌群均严重超标。
  1985—1990年,环境监测站进一步对晋江水系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进行常规监测,上述污染物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其间,据福建省监测站对全省70个市、镇环境水文地质进行调查,其中鲤城区地下水水质含污染物亚硫酸盐、硝酸盐、氨氮、化学需氧量、氟离子等均超过国家标准。
  1997—2000年,辖区相当一部分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排入晋江、北渠饮用水水源和内沟河,使水环境质量恶化。据1998年《福建省环境情况公报》,晋江水质超Ⅲ类标准的监测断面达60%,内沟河以劣V类为主,北渠饮用水水源勉强达到Ⅱ类,但大肠杆菌、石油类、氨氮普遍超标。
  2007年,辖区水环境基本达到功能区域标准,地表水水质达标率83.3%。其中晋江流域丰泽段水质达Ⅲ类标准,北渠饮用水源水质达Ⅱ类标准,内沟河水质达Ⅴ类标准。地表水大肠菌群超标2倍;化学需氧超标2倍;氨氧超标2倍以上。
  二、近岸海域水质量
  自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泉州湾附近陆地及上游的高度开发,晋江、洛阳江受沿岸工厂排污、生活污水、有害农业用水排放影响日益加大,使得境内近岸海水水质变差,有机污染物含量偏高。
  2001年,对泉州湾近岸海域的水温及pH值、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总汞、铜、铅、镉、石油类等14项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境内近岸海水无机氮含量测值100%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值,活性磷酸盐含量基本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超标率为33%),其他指标测值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营养指数E值为23(>1),属富营养型。氮素相对过剩,磷相对不足,可能导致磷限制。枯水期其营养盐含量为该年度的峰值,其原因除水量少、盐度高外,水温较低、浮游生物的生长速率减缓、营养盐消耗量下降也是导致营养盐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后,近岸海域水质继续受生活、工业以及海水养殖等多污染源共同影响,至2007年,泉州湾洛江口和晋江口水质达标率均为0,属四类或劣四类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